历史文化名山滁州琅琊山

发布时间:2020-09-25 05:06: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历史文化名山滁州琅琊山

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约5公里处的琅琊山,自古地处“吴头楚尾”,历代为交通要驿,有“金陵锁匙”之险,“九省通衢”之要;繁荣的经济文化吸引了大江南北的文人雅士云集,僧尼道士传道颂经,儒、释、道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所以,它素有文化名山之誉。现在,滁州琅琊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

琅琊山本称摩陀岭,因与中国历史上的6位皇帝有关联,使它自古声名远播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滁州琅琊山不高,但闻名遐迩,就是因为有“仙”。据当地府志记载及民间传说,中国历史上有6位皇帝及众多的文化名人到过这里。

东晋以前,这里称摩陀岭。西晋永嘉七年(公元313年),琅琊王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镇建邺。八王之乱期间,司马睿曾避战乱居于此。西晋灭亡后,司马睿被推为东晋元帝,建立了东晋王朝。因其琅琊王封号,而将摩陀岭改称琅琊山。

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与法琛和尚创建琅琊寺。传说代宗李豫所做一梦与李幼卿所建寺庙构图一致,因而代宗特赐名为“宝应寺”。

北宋年间,3位皇帝与这里有缘。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前,曾与南唐军激战于琅琊山区的清流关,破敌15万,生擒两大将,在这里写下了精彩的一页。宋太宗赵炅(本名匡义,太祖时改名光义,称帝后又改名炅)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将琅琊山宝应寺易名为“开化禅寺”,并赐匾额,琅琊山因此进一步增色。宋仁宗赵祯于皇 五年(公元1053年)下诏:“遣使奉安太祖御容于滁州。”为安放宋太祖图像和御书,琅琊山开化禅寺专门修建了御书阁。

元末明初,朱元璋曾于公元1354年率义军驻滁州,遇天大旱,在柏子潭祭”神龙”求雨而得甘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当了皇帝后,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特御制《祭柏子潭神龙文》,遣使至滁州柏子潭,向“神龙”祭祀。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十二月,又下诏在柏子潭前建亭,亭内安置御制“柏子潭神龙效灵碑”,使琅琊山又添一景。

正因为有这么多位帝王与琅琊山联系在一起,使它自古声名远扬。自唐以来,文人墨客、达官显贵、香客僧尼,纷纷来山开凿山泉,建寺造亭,访古探幽,咏诗勒石,留下了诸如李幼卿、韦应物、李绅、王禹 、欧阳修、苏轼、曾巩、王安石、辛弃疾、宋濂、文征明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胜迹和诗文碑刻。在这里,仅唐、宋、元代的碑碣和摩崖石刻就有250余方,其中,唐吴道子画观音像、李幼卿等摩崖石刻以及宋苏东坡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碑尤为珍贵。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古迹,丰富了琅琊山风景区的文化内涵,构成了琅琊山宏丽的人文景观。

欧阳修在琅琊山写下传世佳作《醉翁亭记》,始建于900多年前的醉翁亭位列我国四大名亭之首

在琅琊山丰富的文化遗存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宋代文学大家欧阳修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堪称家喻户晓。

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因主张革新时政、敢于揭露官吏阴私而得罪了权贵,受诬告被贬到滁州。在滁州,他结识了琅琊寺住持智仙和尚。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智仙和尚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供欧阳修游览时休息。欧阳修将此亭命名为“醉翁亭”,并题写了匾额,写下了著名的《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和朋友到亭中饮酒、赋

诗,还在此办理政务。

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唐恪在其旁建“同醉亭”。明时兴盛,房屋建到“数百柱”,后来多次遭到破坏。清咸丰年间,整个庭园成为一片瓦砾。到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以醉翁亭为核心的醉翁亭景区,总面积虽不到1000平方米,却有9处互不雷同的建筑、景致,人称“醉翁九景”。景区内的亭、台、轩风格各异,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其中欧阳修手植梅为全国四大梅寿星之一;苏东坡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以“欧文苏字”堪称金石珍品;醉翁亭还以邮票形式出现在国家名片《中国名亭》中,为我国四大名亭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亭”。

位于醉翁亭景区大门前的让泉,即《醉翁亭记》中所写的让泉,泉眼用石块砌成方池。让泉从不干涸,水温终年保持在17?~18?。泉水“甘如醍醐,莹如玻璃”,又被称为“玻璃泉”。从让泉过玻璃沼石桥,即是醉翁亭。醉翁亭北面的二贤堂,是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滁州人为纪念知州王禹 和欧阳修而建。醉翁亭西面的宝宋斋,是收藏珍宝的地方,建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内有宋元 六年(公元1091年)苏轼手书《醉翁亭记》碑刻两块4面。宝宋斋西侧的冯公祠,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由欧阳修从滁州城东的菱溪运来。石呈菱形,表面多孔,自然形成的奇观令人惊叹。宝宋斋西面是意在亭,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亭四周有人工开凿的水渠,名曰“九曲流觞”,按晋代王羲之《兰亭序》中描绘的情景建造。意在亭西侧是影香亭,建于明洪熙年间,原名“见梅亭”。坐在此亭中能看见亭北古梅的倒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而挺立于亭北的古梅,相传为欧阳修亲手栽植。据《琅琊山志》载,欧公手植一株已枯,此为后人重栽。现在的古梅树高7米,已有数百年树龄。

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寺琅琊寺和始建于东晋的无梁殿

琅琊寺位于琅琊山主峰,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琅琊寺始建于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由当时的滁州刺史李幼卿与法琛和尚共同建造,唐代宗李豫赐名“宝应寺”。后周显德年间寺院遭毁,滁州刺史王著重建。北宋乾德年间扩建,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宋太宗赵炅易名为“开化禅寺”,并为寺院御赐匾额。元末,该寺被战火烧毁。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再次重建,后又被毁。清嘉庆年间重建并扩建,太平天国时期又毁于战火。现有建筑,大部分是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后重新修建的。

据《琅琊山志》载,琅琊寺极盛时期是唐宋两代,楼殿规模宏大,房屋鳞次栉比,和尚最多时达800多人,寺内终年香火缭绕。琅琊寺景区内有85处景点和遗址,其中吴道子画观音像为稀世至宝,缅甸捐赠的千尊佛为全国之最。

位于琅琊寺东南侧的无梁殿,始建于东晋,重修于明代,亦称玉皇殿。据《琅琊山志》载:“东晋琅琊王驻跸于此所建”。《滁州志》载:“梁柱以砖石为之,为诸殿之冠”。明代重修时仿西洋式建筑而建造。该殿为灰砖拱形垒成,门额有砖刻浮雕的龙、凤、狮图案。殿内供奉玉皇大帝、太白金星、托塔天王。无梁殿背靠巍巍大山,面对高耸入云的南天门,旁临潺潺流水的琅琊溪。每逢早晚,琅琊溪涌起云雾,无梁殿犹如一座大山仙宫,蔚为神奇壮观。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d19829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1.html

《历史文化名山滁州琅琊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