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课”到“磨课”

发布时间:2020-07-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模课”到“磨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磨课历程
怀远县荆涂学校 邵静

老师们肯定有过与我一样的困惑:同样的课,同样的设计,优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入文入情,切中要点,而为什么自己按照那独具匠心的设计去开展教学时,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很失败呢?我就有几次这样的“惨痛”经历。经过多次“模课”失败的反思后,我发现,“模课”与“磨课”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模课”是向优秀教师学习,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技巧等。多听、多看是模仿的基本方法,其主要途径有:模仿优秀教案的精妙之处;看优质课光盘或录像,模仿优质课对教学各环节的把握;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处理教材、驾驭课堂。而“磨课”一般由执教教师提供教学案例,教师集体围绕案例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以致循环往复、不断飞跃的过程。在备课中不仅仅关注优秀教师独特的教学设计和高深的教学艺术,更应该深入去思考他们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着眼于他们在每个细节所做的大量预设,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上学期,县教研室开展“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安排我上一节《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展示课。接受任务之后,我翻阅了很多资料,参考了很多名师的教案,本以为精心准备后的教学设计很完美了,然而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并没有预想的好,多次“碰壁”。在

教学“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一句时,我采用了以读促悟的方法。第一稿备课方案让学生谈体会,通过自读悟出挖掘的时间漫长,过程艰难,然后用朗读表达出自己的领悟。试讲的情况是学生悟得多,说得多,读得少,最终朗读的效果不好。评课时指导老师帮我找到了病因所在“朗读不单是感性领悟的表达,更应该有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确定了改进的方向,先让学生对比朗读。(1)他一直挖了36时。(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体会读这两句话在朗读的语速、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法指导朗读。“满脸灰尘”“布满血丝”“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等重点词语语速可以读的缓慢,在朗读中感悟父亲挖掘的时间长、艰难,深刻体会了伟大的父爱。学生读的声情并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备课过程中,我参考支玉恒老师教授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个题目好不好?好,好在哪里?不好,你想改成什么题目更好?我觉得这个问题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在掌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思维得到发散。第一次试教时,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对这个问题不知该怎么回答,认为书上的题目肯定好,但讲不出深刻的理由,所改的题目更是抓不住文章主旨。这是怎么回事呢?明明支玉恒老师在教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很精彩独到。课后,指导老师把这一失败归结于教

师没有对教学设计统筹把握,片面照搬别人的教学环节,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的进行探究,这样的课堂操作注定要失败的。原来是这样,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学生对文章主旨没有内化吸收,所以课堂上不敢说,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有了失败的经验和研究的方向,我重新研究了教材,重新设计这一环节,把原先的从题目入手改成从书上的插图入手,把原先的说改成写,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写一写:你是被救孩子、或被救孩子的父母、路人孩子在父子相拥的时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同学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感悟文章的主旨,用这种练习同样达到了加深理解文章的目的。第二次试教时,通过让学生观察插图,加上老师的点拨,结合前面对全篇课文的学习,同学都有感而发,有话可写,课堂教学效果较上次有明显的好转。
每节课都得有几个亮点,我们称之为“彩儿”,如何让自己的课出“彩儿”呢?我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煞费苦心,忙着做课件,想教法,在网上搜索名师的课堂实录,把名师的精彩片段完完整整的“移植”到我的课堂上。备好课,我信心满满的站在讲台上,可按照我的备课上下来,结果却是推不动,不但40分钟完成不了教学内容,更要命的是课上成了老师的一言堂,发言学生集中在几个人,大多数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成了旁观者。为什么名师的精彩到我这就卡了壳?第一次试讲结束后的评课时,我记住了郑治校长给我的三句话:
“悟透教材吃透教参;


重难点的确定解决要准、要透; 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实际”。
郑校长把我的这节“精彩”大杂烩动了一个大手术后,我理出些头绪,我们一线老师上的课贵在一个“实”字——扎实的实!他认为这堂课对贯穿全文的句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挖掘的不够深入,应该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以读促悟。这一点拨,让我猛然间找到了文本的精髓所在。于是我对自己的课进行了重新的打磨,对课程设计又进行了一次修改。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朗读: 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当人们都来阻挡他,让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经“打磨”后再次投入了试教,这堂课克服了第一次试教的不足,抓住了重点句,以读促悟,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个高潮。 经过这一次“磨课”的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学会“模课”是教师逐步走向成熟的最初也是最基本的一环,但是,教师千万不能痴迷于模仿,那样会导致思维僵化,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无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更何况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他们长期研究教学的成长背景的积淀,是无法“模仿”的,有些精彩的设计不符合学生、教师、教材的实

际,那精彩就不是锦上添花,而只是画蛇添足。真正的“磨课”是学习优秀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艺,学习他们对教材独特的解读,学习他们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学习后再思考,再创新,发现问题及时重审自己的教材,修改自己的教学思路,再次实践,再次总结。认真“打磨”一节课,在反复实践中不断地感悟、反思和改进,往往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收获丰富的教学经验。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好课,是磨出来的。当手磨出了老茧,就会成为好的庄稼把式,当刀磨出了利刃,战场上就会少流血,当课磨出了精彩,你就会成为一名成熟的老师了。”
无疑,“磨课”的过程是艰辛的,每一个流程方法的改进,瞬间精彩的闪现,有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指导老师的巧妙点拨和指导。在“磨课”中,当我们从起初的迷茫无助到最终的豁然开朗时,每人无一例外地经历了一次专业成长的过程。好课需多磨,我自知,这节课还有很多遗憾,但我付出,我获得,我成长,我还愿意继续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cdb3bf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97.html

《从“模课”到“磨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