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2-12-04 02:20: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实践前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
在执教本课之前,我深入地研读了教材,并且不断地思考着,如何才能让本课的教学更具实效.我再次解读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段阅读教学目标的定位.我还关注到单元的主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第七单元的首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以“成长的故事”为主题,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本单元教材时要让学生受到启发,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少年周恩来那拳拳爱国之心值得今天的学生好好揣摩与体会.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对于今天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学生较难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其次,学生对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事迹了解也是比较少的。针对这种情况,我指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为学好课文做好准备。此外,我想,本课的设计我要力求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言语的形象、意境、情感,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同时,在课堂上,我要创设情境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让孩子们的情感在研读中起伏跌宕。
【实践反思】


第一次研磨反思
精彩亮点:
能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设计步步精心,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环环相扣. 抓准切入点,紧扣“中华不振”,巧妙地抓住一条内在的隐线,整体解读文本。教学时,我围绕“中华不振”这四个字,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找出体现中华不振的句子,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再补充有关的课外资料,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深藏于心的爱国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想象,再加以表演,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出现问题:
本课篇幅较长,涉及的内容较多,我按照课文的顺序进行教学,由周恩来的疑惑不解到目睹中华不振而静思,再到修身课上的立志,结果时间很紧,立志这一部分匆匆结束,效果不佳。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孰轻孰重?如何实现长文短教,让课堂更高效?我在思考着。
应对策略:
精心取舍教材,调换次序,课堂教学采用变序的教学方法,先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即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再学习“周恩来在租界地的所见所闻"这部分内容,落实重点,突破难点,进行语文实践. 第二次研磨反思
精彩亮点:
课堂脉络清晰,主问题意识强,几个大的问题统领全课: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立下“为中华之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cd1056b5b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5.html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