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不如行之,知行相融方为教育

发布时间:2019-03-20 16:37: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知之不如行之,知行相融方为教育
作者:阿依古丽·木沙
来源:《速读·中旬》2017年第08

         要: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程是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目的的,本质上是致力于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而实现这一目的和本质离不开实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上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通过实践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培养学生所学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导致青少年知行脱节,道德堪忧,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较低,因此,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是很有必要的。思想品德实践性教学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考虑到思想品德课程和初中生的身心特点,适应时代与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本文就是从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出发,寻找思想品德课与实践的结合点,以行促知,以行导情,引导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关键词:实践性学习;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实践方法;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不好教!这是很多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共识。为什么呢?因为思想品德课是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内容的作用必须通过实践显现。而现实是,我们的教学更多地在为考试服务,明明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变成了死记硬背的考试干条。这种现象其实在日常教学中仍较为普遍。为考试而生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一味地填鸭灌输,对知识的消化内化并不明显,理论与现实之间有很大距离。当思想品德课异化为象牙塔中的闭门造车、异化为对知识要点的死记硬背,这就已经背离了设置这一课程的初衷。道德认知,永远都是以服务于道德实践为目的和归宿;而道德认知,又是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提升和完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品教学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表明,在思品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学习,以行促知,以行导情。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总结了以下几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cb8b84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3.html

《知之不如行之,知行相融方为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