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来历和风俗和故事

发布时间:2021-04-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和故事

.冬至的来历
25_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人们最早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的风俗 圆仔贴门
在闽南,潮汕一带,每逢冬至,除了吃汤圆外,还要搓两个大的圆仔贴在大门环,象征团圆.吉利. 这个风俗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一年的冬至,有一个老乞丐无钱掩埋冻死的妻子,只好将女儿卖给富有人家作奴婢.女儿痛不欲生,一时昏了过去.老乞丐连忙讨来一碗米汤,一口一口地给女儿喂下去,慢慢地女儿终于苏醒过来.老乞丐又为女儿讨来几粒糯米圆,劝慰女儿:
〝我们今日分别,就像这圆仔分成两半,现在咱们一人吃一半,等将来日子好了,咱们团圆了,再吃圆仔.〞之后,老乞丐告别了女儿,掩埋了妻子之后就又上路乞讨了.三年过去了,老乞丐依旧没有回来找女儿,女儿想念父亲,盼望父女俩早日团圆.在一年的 冬至节,她心生一计向主人建议说:
〝冬至时大家都吃圆仔,我们也应该把圆仔敬献给门神才是.〞主人同意了,她搓了两个大圆仔粘在门环上,以寄托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她的孝心感动了后人,人们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祭拜祖先
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
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吃甜丸
此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但这个习俗还包含着一个有趣的陋俗: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米缸等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相传有两个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圆,是表示好意义,它预示明年又获丰收,家人又能团聚.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头,这有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一样.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让外人碰上它,这些外人也会交上好运.所以,这一天人们不希望有外人上门拜访.一是专放给老鼠吃的.相传五谷的种子,是老鼠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咬来给农民种的,农民为报答老鼠的功劳,约定每年收割时,应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后来,因为有一个贪心的人,把田里的五谷全收割了,老鼠一气之下便向观音娘娘投诉,观音娘娘听后也觉得可怜,便赐给它一副坚硬的牙齿,叫它以后搬进人家屋内居住,以便寻食,,老鼠便到处为害了.成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这个〝到处贴甜丸〞的陋俗毕竟行不久,它不仅不卫生,而且有损美观和十分浪费,也就自然消亡了.而这个〝吃甜九〞的习俗则一直流传至今. 上坟扫墓
这是冬至另一项活动.按潮汕习俗[9]
,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潮汕还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的俗谚.据载:〝人们对此有二种解释:一说冬至是小过年,过了小年也就应多加一岁了;一说此俗谚是出自犯人.古时每年秋天,都是杀人的季节,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处决,如果到冬至尚未处决,循例可延至明年再处决,所以说‘又多一岁〞’. .冬至故事

冬至传说之一
来源于上古帝皇——黄帝和尧帝.冬至节有起源于黄帝和尧帝两种说法.>中记载一大臣向汉武帝说,〝黄帝得宝鼎神策(cejia,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这个记载表明黄帝时就把冬至日作为岁首,乘坐〝朔旦〞,>中本无此相关记载,孤证难考.另一种说法是尧帝曾令和叔居住在北方,观察太阳运行的情况,进而确定冬至的时间.>曾载:(尧帝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北方也.>成书时间距尧帝时代较近,文献可信度相对较高,所载史料或更贴近史实.可见,冬至作为节日,中国上古时代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冬至传说之二
南方人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与疫鬼有关.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南方冬至吃汤圆与汤圆的原名〝冬至团〞有关,且汤圆有团圆之意,预示冬至后即春节相聚一堂的大团圆之义.现在,人们多用第二个来解释,即团圆之意. 而关于冬至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则越来越少人知道.其实,该习俗是来源于民间故,即相传有一个叫共工氏的人,他有个不成材的儿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害怕赤豆,于是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来趋避疫鬼,祛病防灾.在古代,其实人们在冬至日用糯米饭包裹各种各种蔬菜,肉类作为馅料,是既祭祖又赠送亲朋好友的. 冬至传说之三
吃饺子与医圣张仲景医治耳朵〝冻疮〞有关,即北方的`〝捏冻耳朵〞习俗.说该习俗来源于汉代的南阳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结束告老还乡时,值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就吩咐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放置锅中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用后,百姓的冻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进九,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并把它称之为〝饺子〞,也有称〝扁食〞,又或叫〝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因此形成〝捏冻耳朵〞这种习俗.这一风俗尤其是特在河南地区盛行,到冬至日,不论家庭富裕或贫穷,都要食用饺子,即民间俗语相传:〝十一月,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因为冬至日到来,意味着
要进入更冷的阶段,为了保护耳朵不被冻掉,就食用长相类似耳朵的饺子予以保.所以,我们会发现,不论身处何方何地的北方人,在冬至这一天都会吃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以保佑自己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的度过这个冬天,迎来新的一年. 冬至传说之四
吃混沌与西施有关.北方冬至日除了吃饺子外,另一盛行的风俗是吃馄饨.>中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而冬至吃馄饨在北方流行,有很多故事传说记载.最早相传的故事是与春秋五霸时的吴越争霸及美女西施有关.相传吴越争霸时,吴王打败越王,不仅获得金银财宝,更是获得心灵手巧的西施,在一次试吃了西施做的用面皮包裹着馅料的食物,大为赞叹,问西施是何物,西施想着这昏君沉迷美,不理朝政,就说此物是馄饨(因与〝混沌〞发音相似,便取其意,此后馄饨便流入民间,吴王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力,便规定在冬至时吃馄饨以表纪念. 冬至传说之五
吃馄饨是人民追求和平安定的追求,是为了驱赶恶人.相传,汉代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便成习俗.其实,冬至这天吃馄饨古代最流行的是在北京地区.南宋时,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格.而在许多古籍中记载,馄饨是中华民族的开天辟地者黄帝.因此吃馄饨是对黄帝或那些做过开天辟地之事的人的尊敬缅怀与祭祀.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和故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c27fa024b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25.html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和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