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的分类

发布时间:2018-06-30 09:11: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歇后语的分类

歇后语,是历代庶民百姓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歇后”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唐代,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这是最早的歇后语。歇后语,按比如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带谐音的分为一类,共四类:

1.谐音类: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歇,有的以地方语音相歇,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词类的歇后语。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领悟出它的意思,如:“空棺材出殡——目(木)中无人”、“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等。

2.喻事类:是用实在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自然就领悟后半截的意思。如:“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冷水发面——没多大长劲”等。

3.喻物类:是用某种或某事物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就能领悟它的意思。如:“擀面杖分长短——大小都有用”、

“高粱杆当柱子——支撑不起”等。

4.故事类:是引用常见的人物、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只要知道那个故事,一般也就明白意思了。如:“楚霸王举鼎——力大无穷”、“曹操吃鸡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等。

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然而比如有时有不足和不可取之处,如涉及一些生理缺陷、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这些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以引出所比如的意思。还有一些歇后语过于局限某些地域和不甚规范等问题,这是难免的。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即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按形式分为以下两类:

1、喻意歇后语(比喻+解释),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粪缸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木匠带枷——自作自受,麻袋上绣花——底子差,厕所里设铺——摆臭架子,抱着琵琶进磨房——对牛弹琴。

2、谐音歇后语(即妙语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如:空棺材出殡——木(目)中无人,膝盖上钉掌——离蹄(题)太远,碾子碰碾盘——石(实)打石(实),姥娘死光了儿——没舅(救)了,穿着草鞋上树——欠托(妥)。

歇后语的由来

歇后语的特点

歇后语的分类













2fk0f4c2d 单人操作 http://www.weis168.com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b29df9efc4ffe473368abc1.html

《歇后语的分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