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季学期经济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更正

发布时间:2011-11-04 10:39: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1年秋季学期经济类专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一、复习方法指导和总体要求

1、特别强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习提纲是一个提纲挈领性的复习资料,仅仅是为方便的期末复习而提供的一个总结性和概括性的学习资料。这里需要向大家强调的是,复习提纲的宗旨只是方便大家的学习,它并没有涵盖全部的知识点,也没有对每个知识点加以详细论述,因此并不能代替课件和教材,特别是课件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在期末复习的时候在参考提纲的同时还要认真学习课本和课件。

2、本复习提纲适用于正考和重考两次考试,涵盖了两次考试的所有考点。

3、语音答疑和复习提纲的宗旨是为同学们提供知识的纲要,便于同学们理解和记忆,切忌完全依靠复习提纲准备考试。

4、熟练掌握专业术语和相关概念,特别是常用的专业术语,在此基础上掌握教材的整体思路,理解保险的基本流程,加强实际运用能力。

5、本课程为闭卷考试。

二、参考资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三版,崔建华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7月。

本次考试以本书为主,所有内容均包含在书中。同时可参考课件的相关内容。

三、试卷结构

1、名词解释题。名词解释题考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要求答题表述简练、准确、清晰,尽量用课本上原来的规范性语言作答。

2、简答题。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对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答题过程中一定要写好要点,并对要点加以简单阐述。

3、论述题。论述题综合考察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思路要清晰,言之成理。

满分一百分。

四、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1、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

2)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建立完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

4)完善的市场规则;

5)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6)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3、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通过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4、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一种主要依靠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政府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5、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含义、任务和原则。

7、剥削

第二章生产资料所有制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两方面的含义: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存在哪些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每一种所有制形式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我国公有制形式①全民所有制。②集体所有制。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经济成分。

4、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深化对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认识,规范其经营行为

2)进一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5、个体经济

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由劳动者个人或其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使用的一种私有经济形式。

第三章个人收入分配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按劳分配特点

第一,单个的企业是按劳分配的重要主体。

第二,按劳分配是货币收入的分配而不是实物分配。

第三,市场机制制约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

第四,劳动时间不是衡量劳动的唯一尺度。 第五,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并存。

2、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和社会安定,形成有利于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社会“安全网”与“减震器”;

2)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特别是人口的老龄化和失业人口的增加;

3)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上平等竞争创造条件和环境;

4)有利于精简政府机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5)有利于调整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

3、按劳分配

参加劳动是有劳动能力的人获得个人收入的前提,也是分配收入的尺度,依据劳动的性质、条件、数量、质量、效率等因素,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4、按劳分配的必然性:①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力的商品化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分配方式的制约。

5、 当前的形式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

(1) 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2) 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挑战

3)收入分配不平衡的挑战

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

1、资本经营

资本经营是指买卖资产与企业的经营行为,也就是企业本身或者其部分资产作为一种商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买卖的活动。资本经营主要包括资本存量管理、资本增量管理、资本配置管理和资本收益管理。

2、市场主体:一般是指具有独立经济地位和自我组织功能,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而实际从事或参与商品生产与交换活动的市场攻击者与需求者的集合。

3、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某一时期所获得的消费对象的数量与质量,或其在某个时期的消费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

第五章市场供求与市场机制

1、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是指供给的价格弹性,是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供给量变动比率与价格变动比率的比值。

2、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1)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避免社会生产的盲目性;

2)单纯由市场机制调节难以自动的、及时的导向宏观经济平衡;

3)单纯由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活动,难以实现全社会利益的协调。

3、市场机制的功能:①效率功能。②分配功能。③配置功能。④选择功能。

4、竞争风险机制。

竞争是市场中各经济主体为了取得对自己有利的条件而展开的一种博弈。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是某一种事业的预期后果中估计中较为不利的一面。

第六章市场类型与市场体系

1、四种市场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以及寡头垄断市场

2、市场的概念:①市场是商品流通的领域和场所。

②市场是商品生产者全部交换关系的总和。

③市场是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和运行方式。

④市场是商品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社会再生产的核心环节。

总之,市场是一定空间上商品和劳务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商品经济的运行方式和中间环节。

3、货币市场(出自第六章):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的借贷市场,一般期限在一年之内。其特点是融资期限短和被融通的资金主要是作为再生产过程所需要的流动资金。

第七章产权与现代企业制度

1、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由若干人以上、一定人数以下的出资者组成,每个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2、股份有限公司

又称股份公司,是指由一定人数的股东发起,把全部资本划分为均等的若干份,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由公众自由认购,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

3、科斯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则关于财产权利的法律就没必要存在或者根本不可能存在;如果交易费用为正,则资源最佳配置的基本前提就是资源产权的初始界定。

4、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法人制度;企业是一种经营性的经济组织;政企分开;组织管理科学

5、有限责任公司(出自第七章):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由若干人以上、一定人数以下的出资者组成,每个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第八章宏观经济调控

1、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最终产品和劳务有支付能力和支付愿望的需求的总和。它始终等于整个社会的总购买量。

2、社会总供给

如果交易费用为零,则关于财产权利的法律就没必要存在或者根本不可能存在;如果交易费用为正,则资源最佳配置的基本前提就是资源产权的初始界定。

第九章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资金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原因,社会物质产品价值和劳务价值的持续增加。它不仅指一个国家财富总量的增长,而且还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财富占有量的增长。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受到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严重制约;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客观需要;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与国际经济接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3、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积极影响表现在:

第一、现代部门作为一种新生产方式和新技术典范,有助于引导传统部门的现代化;

第二,现代部门劳动者高收入对传统部门劳动者产生强大吸引力,有利于在劳动力供给增加上推动现代部门的发展;

第三,现代部门会把自己创造的新技术提供给传统部门用于技术变革,推动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演进。

消极影响表现在:

第一、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是客观要求,如果作为传统部门主体的农业过分落后,势必在各个方面限制现代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如果传统农业部门同现代工业部门在技术上和效率上过分悬殊,势必造成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挫伤农民积极性,削弱农业的积累能力;

第三,如果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的劳动者收入差距过大,势必导致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过度转移,造成一些不利的经济社会后果;

第四,二元差异过大,也会转化为地区之间的差异过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4、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资金的积累和科学技术进步等原因,社会物质产品价值和劳务价值的持续增加。

5、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国或地区对其较长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一总目标所作出的总体筹划和决策。总体来说,我国可分为改革以前的“赶超”和改革以后的分“三步走”的战略两个阶段。

第十章中国经济的国际化

1、加入WTO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的意义

1)加入WTO,有利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2)加入WTO,能使我国在所有WTO成员提供的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下进行国际贸易,可以享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开放市场的好处,国际性的歧视性贸易限制将逐步取消,这有助于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扩大对外出口;

3)加入WTO,有助于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4)加入WTO,有利于我够更好的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5)加入WTO,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多边贸易规则,有效维护我国利益。

2、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分工。

3、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概况;中国频繁遭遇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

4、国际市场(出自第十章):

国际市场是人类商品交换关系突破国家和地区界限扩展到整个世界的结果,是生产国际化和国际分工的产物。国际市场有冠以和狭义之分。

5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对之策

五、样题

1、名词解释题样题:

供给弹性

答案:供给弹性是指供给的价格弹性,是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供给量变动比率与价格变动比率的比值。

2、简答题样题

市场机制的局限性有哪些?

答案:尽管市场机制具有良好的功能,但它在调节经济运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主要表现在:

1)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避免社会生产的盲目性;

2)单纯由市场机制调节难以自动的、及时的导向宏观经济平衡;

3)单纯由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活动,难以实现全社会利益的协调。

3、论述题样题

请论述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1)有利于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和社会安定,形成有利于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社会“安全网”与“减震器”;

2)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特别是人口的老龄化和失业人口的增加;

3)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上平等竞争创造条件和环境;

4)有利于精简政府机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5)有利于调整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

以上知识要点,作为论述题,还要对要点做出详细论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ac75dd780eb6294dd886cdc.html

《2011年秋季学期经济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更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