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2-09 19:59: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散文阅读(A)

限时:30分钟 总分: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永恒的文赤壁

曹 矞

  熟悉文史的人皆知,赤壁有文赤壁和武赤壁。武赤壁,自然指的是史上曾发生赤壁之战的武昌赤壁;文赤壁,指的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误把黄州赤壁当作赤壁之战古战场,曾于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写下不朽的词赋名篇“一词二赋”的地方。

文赤壁自古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至于为何称之为赤壁,说法不一。或许因其山崖陡峭,壁如刀削,犹如城壁一般,且呈赭红色,故称之。或许当年苏轼见当地人把黄州的赤鼻矶叫作“赤鼻”,误把“赤鼻”当“赤壁”,再观其地形酷似,就不曾深究,误认为它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于是,他排遣愁绪,赤壁怀古,寄情于山水之间,撰妙文于笔端,方有了后人击节赞叹不已的千古绝唱。这真是黄州百姓之荣光,实在是个美丽的错误!

如今,慕名而来游览文赤壁的观光客,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驱车到武汉,向东走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湖北黄州的文赤壁。一下车,就可远远望见儒雅文豪苏东坡,那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为他铸造这么一尊高大石雕,是应该的,苏东坡理所应当是这里的主角。大家纷纷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大文豪,高兴地和苏东坡合影存照。

我凝视苏东坡良久,他英俊洒脱,气宇轩昂,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无不溢出文人雅士的睿智和大度,仿佛他正在拂袖挪步,缓缓走来。正欲上前与之搭讪时,不禁一愣,哑然失笑。

迎面一座山,不高,随同众游人拾级而上。居高临下,山壁下面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在宋代,长江就在这座山脚下拍壁奔流,几百年后已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已盖满了房子。遥想当年,苏轼就在此地与友人一起两度泛舟游玩,怡情山水,饮酒作乐,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试想,他第一次秋游之后,写下《前赤壁赋》;仅仅三个月后的冬天,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曾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何况他去世九百多年后的今天呢?早已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江山易改矣。而今虽涛声依旧,但毕竟江面已远去,古时东坡赤壁以及泛舟游览情景,唯有梦里再现了。

黄州之于苏轼,简直太重要了。黄州是苏轼做官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里,他大体上做了四件事:躬耕东坡、放浪山水、修身养性、激情创作。黄州优美的山水风景,他自身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境遇,给了他无穷的创作源泉。谪居黄州期间,苏轼挥洒自如,创造了具有开拓意义的新的生活和新的艺术形象,冲破了艺术樊篱,开拓了诗词歌赋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路子。他一生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多出自黄州,他艺术上的顶峰也是在黄州。据悉,在数量上,他在黄州写了753篇作品,其中诗214首,词79首,散文457篇,赋3篇。在质量上,文学上的代表作有“一词二赋”,书法上的代表作是《寒食帖》。平均每两天一篇,每周3.3篇。乃至饮食上的东坡肉、东坡饼等名菜也都是他在黄州时发明的。这些都是黄州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哦,对了,包括苏轼的号“东坡居士”,也是他躬耕于黄州东坡之时取的。东坡是营地,长期无人耕种,是瓦砾之场,不适合耕种。又因当年大旱,从未躬耕过的苏轼饱尝了开荒种地的艰辛,但是他仍然很乐观,很豁达。一个月夜,苏轼拄着拐杖,走在东坡的田间小路上,诗兴大发,写下著名的小诗《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反而为他营造了创作名篇佳作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这真是逆境出成果,逆境造就人才的典范。苏轼个人之不幸,命运的阴差阳错,反而成就了黄州赤壁之大幸,更是中国文学之大幸!

苏轼遭遇贬谪,遇厄运而不悲观消沉,失意而不失志,胸襟开阔大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怎不让人敬佩万分?他文如其人,直抒心灵,率直本真,赤壁怀古之赋、之词,皆于悲愤之中更见其旷达情怀。

永远的苏东坡,永恒的文赤壁。《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曾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作为后人的我们,崇敬仰慕苏东坡如此。我们这些后人的后人,自然还会如我们一般敬仰他,甚或有过之而无不及。苏东坡千古流芳,文赤壁亦随之而名垂千古。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苏轼把黄州的赤鼻矶当作赤壁,是因为苏轼见当地人把赤鼻矶叫作赤鼻,再看它的地形酷似城壁,于是将错就错,把赤鼻矶当成赤壁之战的古战场。

B.作者说苏轼误把黄州赤壁当作武昌赤壁是个美丽的错误,是因为苏轼为此写下了不朽的词赋,并使黄州赤壁成了游览胜地。

C.文章叙议结合,先叙后议,既叙述了作者游览文赤壁的经过,又叙写了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场景,时空转换自然,使得文章事、理、情融为一体。

D.苏轼在黄州写下了许多一生中最有影响力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极重的作品。余秋雨认为苏轼个人之不幸成就了黄州赤壁和中国文学之大幸,使黄州名扬天下。

2.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苏轼的雕像,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秋雨说:“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结合文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B A.“将错就错”说法错误,原文是说苏轼“误认为它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C.“先叙后议”说法错误,应是夹叙夹议。D.“苏轼个人之不幸成就了黄州赤壁和中国文学之大幸”不是余秋雨的观点,而是作者的观点。

2.答案 ①直观地展现了苏轼儒雅的形象。②说明苏轼是黄州的主角,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对苏轼在黄州的事迹的描述。③表达对苏轼的景仰之情。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文章写苏轼的雕像的作用,这属于概括题。可从内容、结构和情感等角度来分析。对苏轼的雕像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三、四两段,可结合“为他铸造这么一尊高大石雕,是应该的,苏东坡理所应当是这里的主角”“他英俊洒脱,气宇轩昂,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无不溢出文人雅士的睿智和大度”等句子分析即可。对他外貌的描写,直观地展现了苏轼儒雅的形象;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是引出下文对苏轼在黄州的事迹的描述;情感上的作用就是表达对苏轼的景仰之情。

3.答案 ①文学方面,苏轼被贬谪到黄州,黄州优美的山水风景和苏轼自身特殊的经历反而为他营造了创作名篇佳作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情绪,从而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②思想性格方面,苏轼在黄州开荒种地,但是他仍然很乐观,很豁达,成就了一个旷达洒脱的苏轼。③生活方面,苏轼在饮食上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饼等名菜,使之成为黄州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解析 理解句子的含意,可从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考虑其在结构上的作用;从句子的表现形式考虑其表达效果;从文章的内容考虑主旨、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重点要分析黄州在苏轼的一生中的作用。从文章的第六段“黄州之于苏轼,简直太重要了”开始,后文重点介绍了黄州在苏轼一生中的作用,可结合关键句子来分析。如“黄州是苏轼做官时间最长的地方……创作源泉”“他一生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多出自黄州,他艺术上的顶峰是在黄州”“乃至饮食上……文化遗产”“哦,对了,包括苏轼的号‘东坡居士’,也是他躬耕于黄州东坡之时取的”“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反而为他营造了创作名篇佳作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苏轼遭遇贬谪,遇厄运而不悲观消沉,失意而不失志,胸襟开阔大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怎不让人敬佩万分”等。最后根据这些关键句子进行整合,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文学方面、思想性格方面、生活方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江南的春天

陈荣力

  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

其实,人们对每个春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记得第一次强烈感到春天扑面而来的,是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那时我正在浙东杭州湾畔的一个乡村供销站上班,来回途中要穿过一个村庄和一大片江南的田野。村庄有粉墙瓦舍、修竹桃杏,有短巷石径、小院篱笆;田野有河流蜿蜒、田塍阡陌,有青山远隐、岸柳斜逸。许是囿于上下班的匆忙,往日,对江南乡村的这般景致我多是熟视无睹。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咯咯咯,咕咕咕,咯咯咕,咯咕咯咕……正是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如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甚至每一缕目光和呼吸。虽然脚步近处蛙声稍淡,但未及抬步,身前身后早被密密匝匝的蛙声层层裹挟,迭迭淹没。咯咯咯,咕咕咕,咯咕咯咕。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几只勤劳的白鹭时而驻足,时而低翔,在嫩绿的浅处投下几点不规则的倒影。

阳光、蛙鸣、白鹭、绿毯……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定格成湿漉漉的底片。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鲜亮,如此蓬勃,如此溢满生机和活力。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认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

又一次为春天所感动和震撼是几年后的一个下午,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车蹬上海塘,歇息时不经意抬起头,刹那间,我被深深地震慑。我惊呆了,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尽头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掀起金色的骇浪了……面对这惊世骇俗、主宰整个世界的金黄,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心脏剧跳,我甚至都不会呼吸了。

都说江南的春天多如小家碧玉般纤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的春天,那么我相信你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如果说,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让我对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有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和膜拜外,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

春天是丰富多彩、缤纷烂漫的代名词。这样的丰富多彩和缤纷烂漫,也流淌在人世间。

三年前,映山红开满山岗的季节,我到浙江四明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一位“结对”几年的女孩。内向和不善言辞是那里孩子常有的特征,而对“结对”的那些孩子来说,这一特征似乎更为明显,和我“结对”的那位女孩也不例外。那天当我与女孩的老师交谈后正要与女孩告别时,刚才还站在身边的女孩忽然不见了。老师让同学寻找未果,我只得向老师告别,怏怏离开。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叔叔!”她一边叫,一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我刚到学校后面山上采来的,送给叔叔。”她一脸通红,就像做了一件错事。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潮湿。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

此刻,久违的太阳正洒下一地金光,窗外的玉兰和箭竹上,小鸟在快乐地啁啾,紫薇已绽起了浅浅的嫩芽。虽然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但我相信你已看见江南的春天了。就像每个春天都各不相同一样,说不定你看到的这个江南的春天,还是最美的呢!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3月27日,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两次写到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第一次引出了“我”对美好春天的回忆,第二次呼应开头,有助于升华主题。

B.文章叙述“我”与小女孩的故事,既写出小女孩对“我”的感激之情,又从侧面烘托“我”的仁爱之举,旨在体现社会救助的重大意义。

C.“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鲜亮,如此蓬勃,如此溢满生机和活力”,作者用比喻、排比呈现出一个浓烈的江南春天。

D.本文融叙述、描写、抒情于一体,展示了具体的春天和抽象的春天,笔法细腻,画面唯美,感情真挚,让人回味。

5.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含意。(6分)

(1)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并概括其结构特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答案 B “旨在体现社会救助的重大意义”分析有误。文章叙述“我”与小女孩的故事,是想表达对内向和不善言辞的小女孩身上所具有的像春天一样美丽的美好品性的赞美。

5.答案 (1)“华丽、完美的春天”不但指自然界的美景,而且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两者互动所构筑的天人合一的美好图景。(2)“春天”既指“我”手中的映山红,又指小女孩知恩图报的纯洁、美好的心灵。

解析 理解句子的含意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不能只抓住所给句子进行表面解读,要深入文本进行分析。(1)“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结合语境分析可知,前文中作者对春天的领悟是突然的,是一瞬间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相触动引发的美好图景,春天展现它的美,人也能发现并欣赏它的美。(2)结合语境分析可知,这个“春天”是有比喻义的,既指小女孩偷偷跑到后山采来送“我”的那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又比喻小女孩美好的心灵,她懂得感恩,用亲手采摘的花来表达她的谢意。

6.答案 行文思路:先写江南春天的自然风光,再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最后写“我”和小女孩“结对”帮扶、送花答谢的故事。结构特点:①围绕“江南的春天”,将景、人、事融为一体;②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思路清晰。

解析 行文思路: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内容。然后概括每段内容,再加以分层。本文可以分为三层,第1—3段写江南春天的美丽动人的自然风景,第4、5段写人能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6—8段是写“我”与“结对”扶贫对象小女孩的故事。对以上内容进行归纳即可得出第一问答案。结构特点:全文围绕“江南的春天”写了江南春天的美好景象,写“我”对江南春天的感受、“我”与“结对”小女孩的故事,将景、人、事融为一体。文章后半部分通过写小女孩送花表达对“我”的感恩一事,表现了“春天”的抽象含义。这样行文,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思路清晰。

专题三 散文阅读(B)

限时:30分钟 总分:30分

一、(2019东北三省四市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杏花村访酒

梁 衡

一般的可游之处,大约有两类。一是风景特别好,悦目赏心,怡人情怀;二是古迹名胜,可惊可叹,长人见识。可当我去过我国著名的汾酒产地山西杏花村后,真不知道,该怎样来将它归类了。

说是村,并名以“杏花”,但其实现在这里是一个大型的国家名酒厂。历史上这里确曾杏林千亩,繁花如云,直到现在也保持着历史古韵及风格,但凡来晋之人,无不尽力设法去游览一次。这魅力实在是因为它那值得骄傲的产品——汾酒。游人之意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

来参观的人,最少安排两个节目,一是品酒,二是参观。

餐厅墙角有一个酒柜,内有两个坛子,分别装着“汾酒”和“竹叶青”。服务员按照一般酒馆的做法,打开坛盖,将酒灌入瓶,再由瓶斟入杯。当液面停止了波动,你看杯中的汾酒,纯净透明,就像刚才并没有注入什么。竹叶青呢?则呈现出一点浅淡的黄色,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不觉间,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你的胸怀,钻进你的衣袖。人们这时赏酒并不要靠眼鼻,因为全身已经无处不感觉到它的美了。主人举杯,我试酌一口,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其味柔和隽远。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但人们并没有大声赞美,只是微笑着颔首,仿佛怕喧声破坏了这酒厂的恬静。

原来我国的名酒有五个香型:浓,酱,清,米,混合。这汾酒是清香型的代表。它不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其他酒如艳丽少妇,浓妆艳抹,这汾酒呢,则如窈窕淑女,淡着轻妆。大约正是因为这纯,它才成为名酒之祖。

观看酒的制作,是很有趣的。先将高粱等原料粉碎,蒸熟拌上曲,压入一个个大瓮里,这瓮又要深埋入土中。发酵之后,便放在一个大甑中蒸,一会儿便蒸馏出一股清澈的细泉,流入筒中,淙淙有声,这便是酒。“酒泉”接着汇入“酒海”。那是一个三层大厦的酒库,内放着13 000多只半人高的大缸。酒在这里一直要静静地待上二至四年才能出厂,这叫“熟化”。这套工艺大约在酿酒之初就如此。这些粗则粗点儿、丑亦够丑的瓮甑,已有1500多年历史,其间有什么奥秘,人们一时还难以明晰。另外,更神秘者还有二:一是这地下的水,二是这杏花村的空气。这里经年制酒,空气中便生出一种特别的微生物来,于酒的发酵特别有利。开始人们不知此道,有的老师傅退休后,身怀绝技,受聘他乡,但使出浑身解数,那酒终不姓“汾”。技艺可传,水与气难移。主人每向游人讲到此处,脸上总要漾出一种微笑,神秘、自豪、得意。这汾酒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甲等大奖章,后又被列为我国的八大名酒之一。以后虽然其他名酒各有交替,它却稳坐交椅。当你参观完全部生产线,在包装车间里对着透明胶管中那一股股急涌而出的、晶莹的酒流,看着它迅速注满了一个个透明的玻璃瓶时,你不禁又一次惊异于这酒的纯了,纯得像山泉。这山泉不知来自多么深的地层,经过了多少砂石、岩层的过滤,终于溢出地面,在杂花野树与茂林修竹的覆蔽下静静地流淌。这实在是它的魅力,它的奥秘。

喝过酒,我们被带到招待所里小憩。这招待所也很别致,是一所传统的四合院,取名曰“醉仙店”。院心有古井,有假山。山下有水,有草。草地上有一条汉白玉的牛,牛背上牧童横笛,旁边的碑上题着杜牧那首“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诗。环院,南北为客房,东侧为碑廊,记录着南北朝以来汾酒的历史,西侧为展览馆和历代酒器陈列馆。出出进进的游人无不感受到酒文化的博大精深,馆内也有许多关于汾酒的名人题赠。这时,虽主人已在房中泡好热茶,连声招呼客人休息,但大家仍在院中流连。不错,人们是为访酒而来,但若这里没有这些酒外之物,只是酒的话,何处没有呢?人们之所以固执地要到杏花村来,实在是要来品味与凭吊一会儿这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就像在八达岭长城上远眺,在故宫大殿前的柱础旁沉思。

杏花村,实在是一个特殊的去处。来游的人,其意并不在山水,但也不全在酒。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首段写“可当我去过我国著名的汾酒产地山西杏花村后,真不知道,该怎样来将它归类了”,以此设置悬念,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自然地引出下文。

B.“呈现出一点浅淡的黄色,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运用了联想的手法,将竹叶青与汾酒做对比,指出了其他酒的不足与汾酒的特点。

C.“这汾酒呢,则如窈窕淑女,淡着轻妆”,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汾酒作为清香型的代表,不求浓烈,只求纯真的特色。

D.作者细致地描写了酒的制作过程,认为粗糙丑陋的瓮甑、杏花村的水与空气都是让汾酒独具魅力的原因。

2.文章第四段运用多种手法描写所品之酒,请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B “指出了其他酒的不足与汾酒的特点”分析错误。通过对比,表现了汾酒淡雅的独特风味,但并没有指出其他酒的不足。

2.答案 ①“浅淡的黄色”“一阵清香”“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从视觉、嗅觉、味觉等多种角度进行了描写,细腻生动。②“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运用通感,以视觉来描写嗅觉,写出了酒的清香四溢。③“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通过人们的反应从侧面写出了汾酒的美。④“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运用联想,唤起读者类似的生活体验,将竹叶清酒的色泽写得可知可感。⑤“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你的胸怀,钻进你的衣袖”“全身已经无处不感觉到它的美了”,运用比拟,化无形为有形,写出清香无处不在。(答出三点即可)

3.答案 ①化用欧阳修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增强了本文的文学色彩;②与前文“游人之意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相照应,形成递进,深化了文章的主题;③强调除了“酒”以外,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更值得品味与凭吊。

二、(2019河北石家庄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戈壁绝尘

严风华

在山水秀丽的南方,我们实在很难想象戈壁是什么样子。

当我飞临甘肃的上空时,从飞机舷窗往下一看,我立即目瞪口呆。

飞机下面全是山,是我从没见过的如此辽阔无边、连绵成片的群山。但山山皆秃,没有林木遮掩,没有河水流淌,仿佛一群肌肉发达的或蹲或卧的虎豹全都被扒光了皮毛,光着身子任由太阳炙烤而导致皮肤干裂,变得全身灰黄,毫无光泽和血色。

啊,大西北,裸露的大西北,灰黄的大西北。

落到地面,戈壁滩的苍茫赫然入目,我的感觉就不仅仅是目瞪口呆了。

四周环顾,没有人影。天和地之间,是一条平直的线。遍地里,每一颗沙粒、石块,每一堆沙土、乱石,每一根干枝、枯草,忽然都活了起来,仿佛就是词典里挣扎着跳出来后散落一地的词,一个个都代表着孤寂、干渴、饥饿、迷失、慌乱、恐惧、死亡这样的词义。捡起来读,心会发毛,手脚战栗。

我知道我来到了曾经的古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最早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的。想必当年肯定是一条充满灵性、充满浪漫的路吧,常常是驼队不断,马蹄声脆,绸缎曳地,五彩缤纷,轻柔而曼妙。也许我站立的地方,就曾经有驼队小憩过。夜色里,篝火灿烂,奶茶飘香,烤肉诱人,说不定地面上还残存着当年的残骨或木炭。

望茫茫旷野,已经看不出半点当年的喧嚣,看不出轻柔而曼妙的景况。一种苍凉的气息如同空气一样,弥漫在戈壁上空。当我被戈壁的苍凉淹没了全身之后,很快就对这片辽阔的苍凉产生了敬意。

我听到了脚步声,一阵一阵的,由远及近。西汉的张骞,第一个穿过了西域的苍凉。

建元年间,张骞告别汉武帝,率随从百人,首次出使西域。张骞的队伍,一字排开,夹杂着马蹄声、驼铃声和人的脚步声,一路浩荡,经陇西,过敦煌,日行夜息,让这不曾出现过人烟的戈壁第一次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元狩年间,张骞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张骞几经周折,前后花了数十年的时间,终于用脚步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孔道,开拓出了一条惠泽四方的丝绸之路。

张骞无疑成了功臣,名垂青史。但两千多年了,丝绸之路的砾石、风沙早已把张骞的脚印埋没得毫无踪影。而且,这条古路也早已停止了贸易往来,但张骞的故事依然流传在这一片辽阔的苍茫里。

很幸运,在这条古道上,在这一片荒漠里,有一些事物竟能经受住风沙的洗礼,留下足迹。玉门关雄伟庄严,最为坚贞和强悍,这是我的戈壁之旅中最深刻的印象。

玉门关是汉武帝为确保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而下令修建的。这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周边无一建筑,唯见茫茫沙砾,空旷无人。尽管在风沙侵蚀之下,已经显出破败,但它那种孤傲和霸气,依然镶嵌于城墙中,岿然不动。唐朝边塞诗人岑参曾作《玉门关盖将军歌》:“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其时,守关甲兵多达五千,其规模之大可以想见。

但今天它难免寂寞了。当年的热闹不再,当年的雄关已成遗址。它只能作为历史的见证,为后人努力地与日渐一日的衰败和冷清抗争。

丝绸之路所经之处多是无边无际的荒漠,但因为有这么一些人的到来而变得热闹。自张骞之后,穿越过戈壁滩、大沙漠的人,还有大司马霍去病,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班超,高僧法显、唐玄奘,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当然还有许多无法记入史册的人。他们当中,有的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守护者,有的是掠夺者、破坏者。正因为有了这些人,丝绸之路才有了悲喜交加的历史。

但一切都归为苍凉。那些人来时,步履匆匆,搅得沙飞石走,尘烟骤起。但时间一长,尘埃终要落地。后来者,看着前人留下的废墟,一番唏嘘之后,却找不到他们的足迹了。人人都是戈壁的过客。我长久地站在那儿,感受着那一片苍凉,渐渐又被苍凉淹没。戈壁如果没有丝绸之路贯穿,那只是一片荒漠;丝绸之路要是没有那一群人走过,那条路就必然寂寞;那一群人如果没有留下悲喜,那就没有了苍凉;人要是没有经历苍凉,那就是苍白。

苍凉是戈壁的神。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戈壁的“苍凉”贯穿全文,写出了作者在戈壁的所见所感,文脉清晰,形散而神不散。

B.作者用“挣扎着跳出来后散落一地的词”来比喻戈壁的沙石草枝等,形象地写出作者初到戈壁时绝望的心情。

C.文章运用由远及近、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戈壁之景,作者对戈壁的深沉感慨借此表达得淋漓尽致。

D.文章结尾寥寥数字将戈壁最突出的特征凝练写出,收束有力,言简义丰,意蕴隽永,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5.文章引用张骞出使西域和汉武帝修建玉门关等大量史料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题目“戈壁绝尘”有多重意蕴,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答案 B “形象地写出作者初到戈壁时绝望的心情”中“绝望”不恰当。结合文本内容“我立即目瞪口呆”“落到地面,戈壁滩的苍茫赫然入目,我的感觉就不仅仅是目瞪口呆了”“四周环顾,没有人影”“捡起来读,心会发毛,手脚战栗”可知,作者没有绝望的心情,只是震惊。

5.答案 ①这些史料体现了戈壁曾经的热闹繁华,与如今的衰败冷清形成对比,突出丝绸之路的昔盛今衰。②表达作者对丝绸之路悠久的历史和曾经创造的辉煌成就的敬意和礼赞,以及对如今沧桑巨变的惋惜和感慨。③运用大量的史料,加以作者的丰富想象,虚实结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有文化底蕴。

解析 结合“建元年间,张骞告别汉武帝……开拓出了一条惠泽四方的丝绸之路”“玉门关是汉武帝为确保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岿然不动”等可知,这些史料体现了戈壁曾经的热闹繁华,与如今的情形形成对比,写出了丝绸之路的昔盛今衰。结合“但两千多年了……流传在这一片辽阔的苍茫里”“在这条古道上……这是我的戈壁之旅中最深刻的印象”“它只能作为历史的见证,为后人努力地与日渐一日的衰败和冷清抗争”“丝绸之路所经之处多是无边无际的荒漠,但因为有这么一些人的到来而变得热闹”等可知,作者表达了对丝绸之路悠久的历史和曾经创造的辉煌的敬意,以及对如今巨变的惋惜和感慨。引用张骞出使西域和汉武帝修建玉门关等大量史料,加上作者的丰富想象,虚实结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同时使文章具有文化底蕴。

6.答案 ①茫茫戈壁已不再是商品运输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已经落寞。②丝绸之路上悲喜交加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灿烂的文化都归于沉寂。③表达了作者对丝绸之路繁华不再的深沉慨叹和无限惋惜之情。

解析 分析题目“戈壁绝尘”的意蕴,需要结合文本内容。根据“但两千多年了,丝绸之路的砾石……流传在这一片辽阔的苍茫里”“但今天它难免寂寞了……为后人努力地与日渐一日的衰败和冷清抗争”“但一切都归为苍凉……却找不到他们的足迹了”可知,茫茫戈壁已不再是商品运输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归于沉寂。根据“感受着那一片苍凉……那就是苍白”“苍凉是戈壁的神”可知,作者表达了对丝绸之路繁华不再的深沉慨叹和惋惜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a4449cd48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7b.html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