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复习材料(含课后思考题).doc

发布时间:2020-03-15 14:55: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协同进化:两个互相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过程

2.生物多样性:物种的丰富程度,变化过程以及由其组成的复杂多样的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等

3.环境: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环境因子: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是构成环境的基本成分。

4.光周期现象: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物、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公式,这就是生物届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

6.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是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环境因子据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而生态因子更侧重于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

7.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8.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2.生态位:主要指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与栖息地、食物、天敌等多环境因子的关系。

13.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物种,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其适应特点也是相似的。生态型:指同一个种位了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其所适应环境分化出来的性质,在遗传中固定下来而产生的类型称为生态型。

14.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的能量运转序列,是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体现,即生物因捕食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载体。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营养联系并不是一对一的简单关系,不同食物链之间常常是相互交叉而形成复杂的网络式结构,即食物网。

15.初级生产与次级生产: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对太阳能的固定,是生态系统中第一次能量固定,称为初级生产量。在被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用于动物呼吸代谢和生命维持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发掉的部分称为次级生产量。

16.生态平衡: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负反馈的自我调节机制,所以在通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会保持自身的相对温度,即生态平衡。

17.生态工程:是人类应用自然生态系统原理和控制论理论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及信息反馈关系,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一种工艺或技术。

18.生态系统服务:又称生态系统公益,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提供的有形或无形的自然产品、环境资源和生态损益的能力。

20.绿色GNP:在不减少现有资本资产水平的前提下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

21.EDP环境发展指标,是一种改良的办法,它力图在尽可能保持传统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概念和原则下,单独列出环境方面的数据。

22.斑块:在性质或外貌上不同于周围单元的块状区域。廊道:指与其两侧相邻区域有差异的相对呈狭长形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基质:在景观中的本底覆盖类型,通常具有高覆盖率和高连接度;并不是所有的景观中都可以划分出确定的基质。

23.景观异质性:系统或系统属性在空间上的复杂性和变异性。

24.干扰: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的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干扰生态学:是研究干扰和生物之间关系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干扰生态学=生物+干扰因子

26.受损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使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或出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并出现逆向演替。

27.恢复生态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压力条件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景观的恢复和重建问题的学科。

28.生态修复:包括生态恢复、重建和改造,其内涵可以理解为通过外界力量使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重建和改造,即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环境或生态完整性进行修复,最终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29.生态系统管理:指在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复杂性的前提下,一持续地获得期望的物质产品、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目标,并依据对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环境因子长期检测的结果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30.中度干扰假说:其核心观点是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较高多样性。

31.生态规划:实质上是模拟自然而进行的认为规划,以促进人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发展,有计划地保育和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2.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自然生态没有受到明显损害的前提下,并在环境质量标准的约束下,某一空间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最大负荷量。

34.可持续发展: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35.绿色消费:鼓励人们的消费心理和销售行为向崇尚自然、减少污染和浪费的方向转变。

问答题

1. Gaia假说强调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①地球上所有生物都起着调控作用②地球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③地球本身是进化系统④地球系统是有机整体⑤地球生理学是地球进化的方式

2. 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形成;土壤结构、养分代谢和分解过程;系统中水分的分布、循环和平衡;景观结构与性质;系统中物种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3. 环境因子生态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而生态因子更侧重于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二)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①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②主导因子及特点;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环境因子作用的阶段性;⑤环境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三)环境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4. 何为种群?与个体相比,种群具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

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中生活、互相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

种群的群体特征:①种群密度②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牵出率③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

5. 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有何异同?

前者适用于资源无限的条件下,后者适用于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指数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

6. 简述r-对策者和K-对策者在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上的区别?

7. 举例阐述森林群落演替的过程,生物群落演替有几种主要学说?

狮子关库区多优种群落主要层片是乔木层,而乔木层中的优势种是森林群落的主要建造者,多优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除群落外貌、形态变化,内部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变化外,另一明显的变化是第一优势种及其它优势种的更替. 第一优势种的每一次更替都遵循确定的规律. 库区马尾松群落作为先锋群落,在荒坡上具有高的生活力并生长快,马尾松成为第一优势种,成林后,其结构简单,透光率大,盖慕作用小,高温低湿的群落环境为其下生长的阳性树种如板栗、锥栗、石灰花楸等提供了较好的环境,这种阳性树种的入侵,使林内盖慕作用和阴蔽条件增加,结果马尾松不能自然更新而消退,但对光因子反应为中生性的树种如丝栗栲、构栲、楠木等却有了合适的生境而发展起来,使群落更为复杂,阳生性树种逐渐消退,最后群落趋于以中生性树种为优势的局部地带性顶极群落. 各优势种总体分布呈现随机分布格局,各优势种也呈随机分布,这就是本区中群落演替的机理.

主要学说:①单元顶级论②多元顶级论③顶级-格局假说

8. 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制约着生物群落演替?

①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②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③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④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⑤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9. 简述生态系统四种基本组成在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生态功能。

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是生物生存的场所和空间,也是生物得到能量和生命所需的物质

生产者:生产者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它们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成分。

消费者:消费者是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而是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而生存的异样生物。

分解者:分解者都是属于异样生物,这些异样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承担着将复杂的有机物质逐步分解为无机物质并最终以简单无机物形式回归到环境中的功能,故又称还原者。

10. 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阐述你对生态平衡的理解。153~155

11. 简述你对生物圈中水循环和大气循环关系的认识。157

水循环是物质循环的核心,是生态系统中物质运动的介质,没有水循环,就没有生态系统的功能;气体型循环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性能最为完善。在气体型循环中,物质的主要贮存库是大气和海洋,循环与大气和海洋密切相连,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凡属于气体型循环的物质,其分子或某些化合物常以气体的形式参与循环过程。气体循环依赖于水循环。

12. 关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你有何新的认识?

(一)系统开发原理(二)相生相克原理(三)物质循环与能力流动原理(四)生态平衡与耐受极限原理(五)生态位原理(六)等级系统原理

13.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你认为城市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

①城市生态系统中,人是系统的核心和决定因素,它属于人工生态系统;②城市生态系统是分解功能不充分的系统;③城市生态系统是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很脆弱的系统④城市生态系统受社会经济制约非常明显的系统⑤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14. 结合实例,说明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共享性特征的看法。

草地生态系统,除了保持水土的生态服务功能外,还有为牛羊、昆虫等动物提供初级生产力的功能,同样一种服务功能,可以服务不同的对象。这就是共享性特征。

15. 你是如何认识绿色国民帐户的进步意义的?

界上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无论是西方国家的“国民帐户体系”,还是中国、前苏联及东欧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都是以经济核算为主,几乎不涉及环境成本核算。忽视了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的效益。而绿色国民帐户在原有GDP的基础上扣除由于经济增长造成自然资源消耗、生态或环境或坏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环境、挽回资源损失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这样,不仅能更准确反映社会福利状况,计算人类活动所使用的自然资源的真是成本,同时也建立了更加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

16. 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阐述其服务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215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无市场价格的自然资源一般采用条件价值法进行评估。条件价值法用于评估生物多样性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也叫意愿调查法。即直接想调查对象询问对减少环境危害的不同选择所愿意支付的价值。这种方法使用于那些缺乏实际市场和替代市场交换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多用于评估生物多样性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等领域。条件价值法通常包括三个步骤:1、给被调查者一个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假定条件的描述。2、询问被调查者,在特定的条件和情形下,若有机会获得这种产品或服务时,将如何为其定价。3、把回答者的支付意愿与其社会经济和人口统计方面的特性联系起来,以检验答案的合理性。条件价值法是通过采访,要求被调查则会对环境的变化标出价值。

17. 如何理解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主要阐述岛屿的面积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并从物种的迁入和灭绝两个方面来解释其机制。

18. 你对景观破碎化的原因有何认识?它有哪方面的生态作用和影响?

原因:自然干扰和强度大、频度较高的人为干扰。景观破碎化会使景观的异质性下降,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以及各种生态功能的维持;对种群的基因多样性也有影响,破碎化使基因流之间缺少流动,加重了小范围内不同复合种群间的基因差异。

19. 干扰有哪些积极的生态学意义?

适度的干扰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往往又有益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提高。对森林系统来说,人为干扰可以促进森林的发育或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某些效率;在草地生态系统中,适度的进行人为干扰,可以促进植被更新,保持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等等。

20. 你对生态检测有何认识,与仪器检测相比,这种检测手段有那些优点?

生态检测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中的非生命成分的检测;生态环境中的生命成分检测;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系统的检测;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检测;社会经济的检测

生态检测具有综合性,宏观检测和微观检测相结合,复杂性这3个特点,检测方法多元性,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如3S技术,电磁台网检测系统等大量的高新技术及其他领域的技术都被引入生态检测中。

优点?①能综合地反应环境质量 ②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 ③具有多功能性 ④监测灵敏度高 ⑤价格低廉,不需购买昂贵的精密仪器

⑥不需繁琐的仪器保养及维修等工作。

21. 简述受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①物种多样性减少②系统结构简单化③食物网破裂④能量流动效率降低⑤物质循环不畅或受阻⑥生产力下降⑦系统稳定性降低

22. 比较水、陆两类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及主要修复方法。

森林生态系统受损的自然原因包括病虫害,干旱,洪涝,风灾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人为原因包括"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大面积砍伐林地种植作物;采伐木材;矿山的开采等

修复方法:物种框架法,最大多样性法

草地生态系统受损的自然原因包括春季干旱,夏季少雨,冬季严寒,自然灾害频繁等;人为原因包括过度放牧,垦殖和污染以及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地下水水位的变化等

修复方法:改进现存草地,实施围栏养护或轮牧;重建人工草地

河流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包括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农业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城市化对河流生态系统的损害

修复方法:改进的标准河流断面设计法;浅滩和深潭河流结构的构建;构建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多孔隙河岸

湖泊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包括环境污染,营养物质的过量输入所引起的富营养化,水利工程造成的水位改变,以及外来种的引入等

修复方法:严禁围湖造田,有效实施退田还湖政策;营造林地,提高湖泊周围及整个流域的植被覆盖率,减少面源污染的危害,增强涵养水分的能力;加大人为调控湖泊水位的力度,尽量防止水位频繁和剧烈变化,维持湖泊的最低水位,防止湖泊的干枯;对于已有大量淤积的湖泊,采取清淤的措施,实现既可恢复水体空间,又能使水质得以更换的目的.

海岸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包括海岸侵蚀;海岸湿地被围垦及占用;过度捕捞;污染等

修复方法:防治水体污染;控制生态破坏;建立海岸带自然保护区;海岸带生物多样性修复

23. 举例阐述你最熟悉的一种植物修复技术及其原理。318

植物固化法是利用超积累植物或耐重金属植物降低金属的活性,从而减少或防止重金属被淋洗到地下或通过空气载体扩散进一步污染环境。适用于固化污染土壤的理想植物,应是一种能耐高含量污染物、根系发达的多年生绿叶植物。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沉淀或还原作用可使污染物惰性化。

24. 你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有何见解?举例说明。345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体现在化肥和农药用量的增加,不仅使地表水和地下水收到污染,人畜饮用水质量降低,而且还是土壤板结,导致易溶化学物质渗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另外,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大量粪便也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采取生态工程措施将是解决农业生产环境修复问题的根本途径,具体方法有:①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多使用有机肥料;②处理畜禽产生的大量粪便,如将堆积的粪便投入发酵池中发酵后再使用。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治理:以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宣传力度 以生态建设为取向,积极应用新技术;以畜禽污染治理为重点,推广生态养殖模式;以洁美家园为抓手,促进农村能源建设;以保障农业发展为前提,优化农业生态环境。

25. 简述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原则。

①管理目标是社会的抉择②生态系统的管理必须考虑人的因素③生态系统必须在自然的分界内管理④管理必须认识到变化是必然的⑤生态系统管理必须在适当的尺度内进行,保护必须利用各级保护区⑥生态系统管理需要从全球考虑,从局部着手⑦生态系统管理必须寻求在适当层次上维持或加强生态系统特征和功能⑧决策者应当以源于科学的适当工具为指导⑨生态系统管理者必须谨慎行事⑩多学科交叉的途径是必要的

26. 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什么?阐述你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张。379

生态城市建设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协调、持续和健康发展。城乡生态化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建设生态城市不能也不可能在城乡各领域同时实现生态化跨越,而必须分层次、分阶段、系统而有计划地向前推进。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通常被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生长阶段和高级阶段。总之,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看到生态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又要认识到它的可实现性。

27. 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28. 你认为目前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人口剧增是制约可持续发展战略效果的主要原因。它同时也引发了食物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等,这些都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几大主要问题。就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国已经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体上的协调。但是,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必须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资源论资源、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的单一倾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建立起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治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人口和计划生育是关键问题。

28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全人类的共同行动有何特殊意义?

1 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出现新飞跃

2 对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发生根本性变化

3)发展观念有了根本性转变

4)环境观念发生重大改变

5)重视社会组织在解决人类与自然界矛盾中的作用

6)比较正确地认识了人类生活对自然界的影响

7)在关于人口总量对自然界的压力的认识上发生极大的转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93a70aabcd126fff6050b38.html

《生态复习材料(含课后思考题).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