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电影的节奏视听语言的综合与观众心理效应

发布时间:2019-01-13 22:41: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学设计]电影的节奏 -视听语言的综合与观众心理效应

视听语言的综合与观众心理效应

所谓节奏,中国古书《礼记(乐记》中的节奏合以成文就揭示了节奏于止起、静动的实质及其艺术感染力。而纵观自然万物可,一切有生命的物质,只要存在运动,不管其形式如何,就都有节奏。

节奏本身就是自然界各种运动物质、物质运动和生物机体各项功能交替的均匀性变化与表现形式。关于艺术的节奏、电影的节奏,理论家们都未明确地下过定义,大多是借用音乐的说法。

英格玛(伯格曼曾经根据他的创作体会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像音乐那样更像电影。的确,音乐与电影之间在手法的运用规律上有许多相通之处,只是电影在以声画为表现形式时,节奏更多的体现在时空表现上和时空变化形式的重复和分布上。

电影中经常会有具有相似性特点的形象在空间中的多处分布和在时间上的重复出现,而这种重复和分布的间隔是任意的。在此基础上,通常以具有稳定特点的视听元素作为事物运动的支点,而以具有动感、不稳定特点的视听元素形成事物的逐渐展开。通过支点与展开之间有规律、有逻辑的运动样式,体现了电影节奏运动的内在规律性。把握住这一点,就掌握

了认识节奏的关键。

那电影节奏又有那些特点呢,其实就是本文的题目所提到的两个方面。

首先,电影节奏是直接给予观众的一种强迫的心理效应。观众的心理感受与电影创作者对影片节奏的把握是相互影响的。

创作者一方面要想办法用精确的构思——涉及到每一格画面中的构图、音响、表演、光影、运动、色彩等方面,迎合观众的心理感应;另一方面又要适度加上自己的创作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观众。

观众也是如此,在努力感受影片节奏的同时,也不断加入自己的主观感觉。所以电影节奏不单单是一种体现在视听方面的感官效应,更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心理效应。而且一部电影的节奏是一次性完成,这就要求观众对电影节奏要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和敏感性,也要求艺术家创作电影节奏要高精确度。

其次,电影节奏绝非是独立存在的,或是某种特殊独用的手法,而是存在、融合于各种视听语言的编织和运用之中。所以电影节奏的另一个特点是电影视听手段综合构成的整体性。

节奏在电影中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即存在于剧作、导演的分镜头本,也存在于摄影、美工、表演、录音、剪辑等各创作部门;即存在于影片的整体构思、总体感觉,也存在于分体的每一场、每一个镜头、每一音响及其关系处理之中。

有人或许认为节奏存在于电影的每一个角落的观点太过夸张,其实不然。因为对一部影片节奏的准确把握是在影片制作过程中一点一滴渗透在影片中的,是各方面创作都考虑

节奏后才达到的效果。

如在剧作方面,就要有一个总体节奏的把握,表现在情节结构的起承转合、情节发展的脉络,以及剧作总体风格的节奏规律等。导演在创作同时会有一个节奏总谱,即把文字变成影像时,总体节奏的安排、影片构架的建立、层次与基调的把握,对影片总体上节奏急缓、疏密、快慢的驾驭等。在此基础上才是导演的局部蒙太奇的节奏的处理和把握。

人物外部动作及心理动作,以至于心理情感、情绪的节奏和变化都是要精心设计的,当然还包括人物语言的节奏。

画面构图也有自己的节奏——主要指动态构图和静态构图,一些富于审美感染力、吻合剧情的空镜头往往对人物的情绪起着很好的烘托作用。

画面的结构、情绪,画面的影调、色彩都可以构成特有的节奏。还有摄影机的推、拉、摇、移等不同运动的规律及各种角度可以揭示人物的情感与情绪,造成影片的节奏感。

希区柯克的影片《精神病患者》中浴室谋杀一场戏,用了45秒钟表现刺杀动作和被害者倒下的动作,这比实际的时间要长多了,然而并不感到拖沓,相反,却十分紧张。因为导演用了78个摄影机位来表现这一场面。平均每个机位只有14个画格,即半秒钟一个镜头。短镜头、迅速变换机位加上情节本身的紧张度,使这个场面恐怖而抓人。

而音乐和音响的节奏,如前所述,是与电影融合最为紧密的。音乐本身就有很强的韵律感、节奏感,运用得当,可以造成一种强烈的氛围。

比如德国电影《罗拉快跑》几乎自始至终贯穿着旋律简单、动感极强的音乐和效果夸张的音响,其中间或有抒情浪漫的歌曲和完全无音乐的静场穿插。这样动静结合造成的节奏带来的强烈的感染力对观众来说简直是一场视听轰炸;

与之相反,比尔(奥古斯特的电影《美好的愿望》最后一场戏,通过相对沉静而稳重的画面结构,抒情节奏缓缓展开,在就要达到情感的饱和点时,接到全片最后一个镜头——一个远景的固定长镜头,全片的情感达到高潮,情感的节奏深深打动观众的心。

所以节奏的冲击力不只是取决于画面语言的快与强烈,而决定于它是否符合内容,符合人物,是否和谐统一。场面调度和剪辑也能再创造节奏,但由于涉及的更多的是拍摄技术问题,在这里即不详述。

电影情节发展的丰富性、人物情感变化的复杂性、各种矛盾冲突的戏剧性和表现手段的无限可能性,决定了影片节奏无穷变化的多样性。

在创作实践中,创作者很少单独使用某种手段构成一场戏的节奏,往往是根据剧情的需要、艺术创作的需要和影片风格的需要,将所需要的构成节奏的手段综合地加以运用,融会成一场戏的总节奏。

如影片《黄土地》,创作者通过造型与音响的蒙太奇手段创造了两场静与动不同的高节

奏戏:“求雨腰鼓

创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着力于写意和情绪的渲染。腰鼓一场戏表现振奋的农民,为了表现出翻身农民的喜悦与力量,在真实基础上进行艺术上的强调和夸张:150个农民打腰鼓,都是黑棉袄、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红腰鼓。

在全片几乎都在阴天拍摄的情况下,这场戏却选择了明丽的晴天。创作者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通过创造出特有的情感、情绪和力度,体现出一种能够冲破一切的膘悍精神。没有很好的立意,缺乏大胆的想象和足够的气魄,是难以拍出这种大气势、高节奏的。

求雨则通过创造另一种情绪氛围的高节奏。创作者也采用了夸张写意的手法,为了取得强烈的震撼力,找了500多农民,上身全是光膀子,下身全是黑裤子,头上带着用柳条编成的圈圈。排列成行跪在地上虔诚的唱着求雨歌。

创作者表现的不是悲调的愚昧,而是蕴藏在农民心中深厚的力量,对生活、对理想的渴求。虽,同样拍出感人的情绪和强烈的内在节奏和冲击力。这两场的戏,与整个影片造成内在的、情绪的沟通。造成整个影片节奏的跌宕,是整部影片的神来之笔。

上面是以往传统电影对节奏的把握和处理,现在的电影节奏又有新的发展。

一种是纯粹以节奏为形式的电影,不讲究内容,也就是MTV式的电影,如《罗拉快跑》。这种电影最大限度地去激发观众的心理效应,这完全是新世纪电影发展的新潮流。

就像这部《罗拉快跑》,整部电影节奏有张有弛,看完后让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曾有一位德国人进电影院把这部电影看了50遍,因为观众对于这种纯节奏的电影,注重的不是它的内容,而是它的形式。正如那位德国观众自己所说,他进电影院不是去看电影,而是去蹦的去了。

另外一种发展是节奏被观众多重定义、改变,甚至推翻的电影,这一特点主要来源于最初剧本的创作。

这是对影片节奏一种全新的把握,即创作者先以一种表面的假象让观众很容易的获得一种影片节奏,然后通过各种视听语言手段的表现,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前一种相比,情节在这里至关重要——让观众自己醒悟,发现自己在节奏的认知上发生混淆。

这就刺激观众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欲望,希望重新感受全片。当观众理清头绪,能够自圆其说,再以一种全知的眼光审视影片时,观众在心理上就获得了巨大的快感。比如现在像《第六感》、《搏击俱乐部》等这样的影片

上面两种电影节奏发展的新方式,由于迎合了观众的内心渴望,所以大多被用于主流的商业电影中,但这些决不是商业电影所独有的。

我想强调的是,电影艺术上的任何创新,如果要普及、推广,前提条件是观众能够逐渐

接受,而上面谈到的这两种发展刚好做到了这一点。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优秀的电影节奏手法决不是某种单纯的艺术技巧,它是能体现出艺术家独特的创造与匠心、体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与把握,对美的认识和追求的。

可以说电影节奏的创作应当根据剧情、场面的需要、人物塑造和观众心理的需要,然后再对电影视听手段的综合运用,这是对整部影片总体把握的结果。

我想,以上这些就是我通过视听语言这门课,对电影形而上方面的一点点思考,希望对己对别人多多少少会有些裨益。

参考书目: 《银幕技巧与手段——中外名片优秀手法剖析》

《交叉与分离》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96年第一、第二期

《认识电影》《电影语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8bc6f4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e.html

《教学设计电影的节奏视听语言的综合与观众心理效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