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09:59: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

主讲教师

于钟华

教学概要

讲述古今笔法概念的差异对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特点,进行分类临习。

课堂实录

一、关于笔法

寻找晋唐的笔法,破解之,从而为我们所用。这是我们古典书法研究中心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晋唐有好多笔法要诀方面的书籍,比如张怀瓘的《用笔十法》等,我们却破解不了,要想破解,我们必须对一些基本概念和范畴做一些清淤工作,使这些基本概念和范畴恢复到晋唐时期的本来之意。因为一个概念在穿越历史长河之中,不同的时代总会加上自己时代的理解,渐渐使概念本来的意义被遮蔽,以至于严重影响我们对其本来意思的理解。

唐代的笔法概念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笔法概念是不同的,现在说的笔法概念一般指用笔的方法,包括:一对笔控制的方法,比如执笔、运笔等;二笔锋的运动形式,包括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三笔法的形态表现,笔画的书写法;四各种审美理想对笔法的要求;五各种笔法所产生的线条审美价值。有的干脆就认为笔法就是笔锋的运动形式。如以现在的笔法所指内容去直接对应晋唐书论,我们会碰到一系列的麻烦,最为棘手之处在于古人所谓的笔并非我们现在拿在手中的那支毛笔,笔法自然也不仅仅是指用笔的方法,我们曾经讲过神采和形质两方面,在晋唐时期作为书法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形质之所以为次,原因就在于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说明的是何谓神采,这里所谓的神采指的是保留于作品中的书写者的书写创作过程,即姜夔所言“余尝观历代古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这种挥运的状态大概就是古人讲的神采了,换句话说,神采是什么呢?神采源于书写的动作。

今人所言的笔法,在古人称之为笔力,笔力不是指笔画强劲有力,而是指毛笔内在的理路,果善于使用笔力,写出的字就会点画振动,使观看者能够通过书法作品还原成书写者的书写过程。李世民曾经说过:“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当然今人不明的原因,恰恰在于骨力概念的古今悬隔,其古今意思已大相径庭。李世民认为,如果掌握了骨力,作品中所保留的用笔、行笔方式也就是形式上的东西,不再需要专门去模仿、琢磨和考虑,自然就会有了。这样我们就会知道形质或称形式包括字形等都是笔法生成出来的结果,换言之,晋唐的书法只要讲笔法就行了,字法和章法都是其最终自然而然生成的结果,甚或可以说,此时的笔法或用笔指的是大笔法,即包含字法和章法。如此,张怀瓘的《用笔十法》里的用笔就包含有字法和章法,如果我们按现在对用笔的理解,那么读起来就会糊里糊涂,甚至会离古人的本意越来越远。我们都知道,到了宋代,由于唐末战乱造成了笔法的衰绝,晋唐时期的笔法传授没有了,习书者只好通过古人的法帖去琢磨笔法,这样一来作品就成为了关注的中心,这种学习方法带来的结果自然就是重形质,却忽略了如何写的过程,就如我们现在好多习书者把描摹古人的形当做第一位,但形对不一定笔法对。宋元之后,字法、章法就逐渐成为书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并逐渐从晋唐笔法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存在的一项内容,而作为母体的晋唐笔法则降格为并列于字法、章法等书法内容的一项,所以宋代以来的所谓笔法,已经不再是晋唐时期的笔法所指,而是特指用笔方式的小笔法概念。因此,用宋人以来的笔法概念去对应解析晋唐时期的笔法便成了缘木求鱼之事,此笔法非彼笔法也。

二、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的区别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字的技巧大于功夫。黄字特点的形成源自两方面:一方面来自他的老师周越,周越是宋朝初期比较有名的书法家,专写草书,周越在写字的时候喜欢在中段加进去很多的笔法,往往靠笔的抖动来写,作为周越的学生黄庭坚在行笔中也不象怀素那样逆势起笔然后一笔挥出去,而是中段多有起伏波荡;另一方面可能与他对书法的理解以及个人的手势有关。黄庭坚后来也想改变,他说:“跟周越学书,二十年抖擞习气不除”。他可能也意识到张旭和怀素在书写的时候,中段的动作是不多的。张旭的作品很丰富,是因为毛笔侧势,在写的过程之中,由于路况也就是纸张的变化、毛笔锋面的自然转换而形成的线条中段的丰富,这源于用笔和客观条件,而黄庭坚的字呢?是在行笔的过程之中有意识的加进去很多的动作,所以黄字是期然而然,而张旭和怀素的字是不期然而然,这其实也是宋元法和晋唐法的区别。

三、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特点

黄庭坚的字,上下字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字写完了顺手一带下面的字就出来了,而是一个字写完了,下面的字和上面的字有点几何意义上的穿插关系,甚至有拼凑的感觉,也就是有刻意的感觉。到了行与行之间它还是穿插的关系,比如说“文”(图1)字的撇画,毛笔逆势压下来,中段下压弹射出去,捺画先逆势然后分段行笔,最后毛笔弹射出去,中间的动作很多。古人的写就是“泻”,比如泄洪,水自然就出去了,写字是心灵的发泄,需要拿着笔写就行了,不考虑写的动作。“文”字三部分,没有什么连贯。

“将”(图2)字两部分也没有连贯,所以我们说晋唐的叫“字法”,宋元的叫“造型”。

黄庭坚的造型意识形成了特殊的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如“将也,赵惠文王”(图3)一行中的“惠”和“赵”形成了穿插关系,同时也破掉这一行外轮廓边缘的整齐。

又如“为赵将伐齐”(图4)一行中,“赵”和“将”二字也是嵌入关系,这是黄字的一大特点。

黄字的第二个特点是齐线,主要是指没有咬合关系的两个字,他会用上下字中的两根线对齐从而形成关系。如“廉颇”(图5)二字中的齐线,“廉颇者,赵之良”(图6)中的“赵之”、“为赵将伐齐”(图4)中的“将伐”二字等。这两个特点使黄庭坚的字显得跌宕起伏。一行中的齐线形成了脉。

“大破之”(图7)中的“大破”就是穿插关系

“阳拜为上卿以勇”(图8)中的“拜为”和“上卿”中有两个平行线,我们也可以说他们是齐线关系。

黄庭坚对左右结构很敏感,并且非常注意字内空白,对左右结构的字,黄庭坚喜欢虚左实右,把左边作为形,右边作为体,使右边的体相连,就如传统舞蹈“千手观音”,呈现体相连,脉相通,而形在不断的摆动,显得变化莫测。另外黄字的用笔特点是引篆入草,线条圆润,在写的时候毛笔一定要提起来,董其昌说过“发笔处便是要提得笔起,此为千古不传语”,他在告诉我们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把毛笔拎起来,发笔处就是毛笔一落下一发笔的时候。而大部分书写者认为,在写字的时候毛笔和纸面形成摩擦,形成阻力,阻力越大,线条的力量越强。其实不是这样的,有的时候甚至可能是反过来的。

四、课堂练习

对照《廉颇蔺相如列传》寻找最能体现黄字特征的字并做练习,重点临习:十六年(图9)、拜为上卿(图8)、取晋(图10)、如者(图11)、臣语曰(图12)、臣尝(图13)、欲予秦(图14)等。


五、课后作业

临习《廉颇蔺相如列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7e8d7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f.html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