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河流地貌实习报告

发布时间:2012-06-19 14:24: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河流地貌认识实习报告

水是人类生存之本,河流是人类文明发祥之地,为了人类能够更合理的利用河流,就必须先了解河流。尤其是作为一名水文专业的学生更是应该认识河流地貌。

201262021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级进行了河流地貌认识的实地实习。

时间2011/6/28 地点:桂林会仙湿地

目的:湿地地貌的认识

背景知识:史料显示,宋朝以前,临桂会仙湿地面积约六十五平方公里,上世纪五十年代湿地面积约二十五平方公里。临桂会仙湿地属湖泊类型湿地,是漓江大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漓江流域之肾”,是广西热带、亚热带岩溶峰林地貌中最大、最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在宋朝以前,会仙湿地渺无人烟,水草丰盛,树木参差,鸟语花香。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有诗称:“桂柳陡河水长流,虎仔桥上看客舟。龙王庙内钟鼓响,如此风景消旅愁。”

实习内容:当天我们班乘船在湿地游览并观察发现,会仙湿地本是个物种极其复杂繁复且多样的地方,现在虽然大部分植物物种目前还存在,但其数量已急剧减少,树木直径变小,大量原生草本植物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逐渐缩减,特别是原有湿地上生长的芦苇和苔草等沼生植物。水面上越来越多的外来生物譬如水葫芦的存在,更大程度上限制了当地原生植物的生长,造成了生态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湿地的持续生存。

临桂会仙湿地在调节径流、蓄洪抗旱、防治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等方面有着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生态修复是调蓄水资源的重要措施。水资源调蓄功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水源的蓄积和排泄,对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及旱、涝灾害的减灾能力等方面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今,湿地的修复意义深远,只有通过新建和修复堤围,拦蓄洪水,引入渠水,抬高恢复湿地水面,确保会仙湿地不干涸,生态功能得到恢复,通过制定保护措施,有效的防止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行为,引导湿地利用走上合理开发,协调发展的轨道

时间2011/6/29 地点:桂林猫儿山

目的:漓江源头地貌是认识

背景知识猫儿山南岭山脉越城岭主峰,是广西第一高峰,居五岭之冠,号称华南之巅。境内山高林密,夏凉冬雪,环境优雅,风光如画,自然景观兼具雄、险、幽、秀、野。她是广西主要的水源林区,年均降雨量2500毫米,茂密的森林植被蕴含着巨大的森林水文效益,森林土壤瞬时涵养水源能力为4738.32万吨,是一座天然的绿色水库。发源于猫儿山的39条河流,年平均径流量3.14亿吨,是桂林母亲河漓江的源头,也是资江、浔江的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实习内容:早上8点乘车至猫儿山山门,然后徒步沿山路向上爬约500米,沿途可以看到龟江在奔腾而去。并观察周围有茂密的竹林。猫儿山因其纬度,经度和垂直地带性所造成的区域性规律,使得猫儿山生物土壤呈带状分布,尤以红壤为主,又分层现象产生。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变化更为明显,从山顶的灌丛矮林到山脚的常绿阔叶林,竹林以及针叶林人工林。而原始的生态区内,也居住着一些比较原始的生物,凶猛的兽类,譬如狮子,老虎,豹子。而当地政府的保护措施也可见一斑了。

下午2点开始再从山门开始沿另一个方向上山,目标为十里峡谷。峡谷间悬泉高挂,银瀑如练,更有湍流,石滩,碧潭,跌水幽涧相伴,或静静流淌,或哗哗欢歌,或隆隆高歌,水景动静相连,声色并茂。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743a0ece009581b6bd9eb0e.html

《桂林理工大学河流地貌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