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课例《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发布时间:2022-11-10 22:57: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教学课例名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去追寻它诗的语言自然,流畅,活泼。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对理想的憧憬和痴想 2.学习作者追求理想时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3.了解“海”与“山”的内在涵义
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过程与方法目标: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教学目标
追求理想的心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探究诗中的“海”“山”蕴涵的意思。
这首诗起源于童年经验,诗中那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的少年。对于刚刚告别童年的学学生学习能生来说,是熟而又知的。抓住这一共同点,使学生们在力分析
感情上产生共鸣,这是这节课的突破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蕴涵的人生思考和感悟。

初中语文 《在山的那边》


教学策略选通过PPT出示检查预习情况,出示课文进行朗读教择与设计 学训练等。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对于我们来说,童年刚刚过去并不陌生,你还能回忆起童年的一些趣事吗?(唤起童年的回忆)你还记得童年时你的那个最大的梦想吗?(同学们争先回答)的确,几乎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些幻想和心愿,可能就是这些幻想和心愿吸引着我们,带我们走进另一个世界,哪怕为之付出代价,也不放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写得就是童年时代追求梦想得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童年梦想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情况(投影) 1、给画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 隐秘痴想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 (明确:隐秘:隐蔽不外露
诱惑:愿意是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本诗中是吸引的意思。
喧腾:喧闹沸腾。
2、《在山的那边》选自,作者。(交流资料)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诵此诗(2遍)



第一遍:了解本诗的内容 第二遍:把握作者的感情 2.朗读此诗(自己练习) 3.找同学起来朗读
4.针对中朗读存在的问题加以点评 ①读准字音②普通话标准
③自然流畅,不读破句④有感情的朗读 5.在教师点拨的基础上,再练习朗读 6.再找学生起来朗读
小结:经过教师的教读,学生们的朗诵水平明显提高。(给予鼓励和表扬)课下可以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巩固朗读能力。
四、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诗中的“我”的童年幻想是什么?
(明确:“我”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好奇心的少年。“我”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不怕困难,并为之锲而不舍的少年。
五、课堂总结。学生总结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的梦想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不超过30行。
课例研究综

主要从学生收集准备资料,预习情况,积极参与活动这些环节来进行评价的。


这篇课文我们胜利的完成了课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大家的课堂表现也非常积极,大部分的同学都在主动学习,这是我们这堂课成功的主要原因,我希望今后我们的学习都像今天这样令人满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719ee1712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9.html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