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

发布时间:2011-03-02 21:38: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当时中国确定的目标是用20年时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要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要达到7%-8%以上。当时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相信,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如此落后,能够实现长达二十年时间的告诉增长。

        虽然在20世纪60-70年代亚洲的四小龙采取出口导向战略,利用国际市场的优势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实现了高速增长,然而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与四小龙有很大区别,仅我国东南沿海五个省份的面积就是它们的五倍,人口是其四倍,然而我们实现了持续25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世界上许多学者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就是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突出贡献,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创造。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长期以来存在多种说法。其实所谓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实质就是用什么力量去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过去在极左思想影响下,我们曾经认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阶级斗争;后来又认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明确将其概括为两个字:改革30年来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正确途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的。

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政局混乱,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也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邓小平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

         2、改革开放的性质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因此,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未进行过的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3、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推进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

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1027日发布报告说,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巨大转变。报告说,30年来,中国GDP居世界的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4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6%。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236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中国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已经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此外,2007年中国外汇储备扩大到15282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30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位次由1978年的第29位跃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与德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0.8%提高到7.7%。中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对外贸易大国。同时,中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以来利用外资一直居于世界前三位。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

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之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与此同时,政治、科技、教育等领域改革也全面展开。

2、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根本最急迫的任务。

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

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

3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第一,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的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

第二,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强调的是对于改革开放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性质问题上,则不能不问姓还是姓,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一方面因为,不能把一切产生于资本主义并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广泛应用但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的经济现象,都认为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而加以否定;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能无条件地拒绝和否定一切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和因素。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既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本来姓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而加以排斥;也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不具有特殊的社会制度属性、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加以排斥;而对于那些确实姓,但合乎三个有利于、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支持其发展。凡是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性

邓小平反复强调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江泽民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个全党工作的大局,系统地分析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它们好比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它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

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最终目的;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三者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其结合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践证明,不改革,就不能发展,就是死路一条,相反,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发展,哪里就有稳定和新气象。通过30年的全面改革,我们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这个体制还不完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体制性障碍,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为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体制保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代中国,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也就不可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经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要求。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要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还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的科学发展,才能兼顾到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到不同阶层的利益,照顾到各方面的关切。

  稳定压倒一切。保持社会稳定,是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要前提,也是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没有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与别的任何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在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搞改革搞建设,没有稳定断不可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稳定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随着市场取向的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当前,只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协调不同阶层的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真正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内在统一的结合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离开这个共同的立足点和政策措施的结合点,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政策的协调性,发展的全面性、稳定的长期性都将难以实现。只有抓住这个结合点,三者才能真正成为互为前提、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3、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经验和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些论述客观描述了当今中国同世界的密切联系,表明了中国的发展繁荣同世界繁荣稳定密不可分的关系,向全党提出了树立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意识、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能力的基本要求。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是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是对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充分肯定。改革开放30年使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的历史性转变。30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空前开放;中国同外部世界相互交融和依存的程度前所未有;国家在开放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繁荣,同时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发展进步;中国人民能够平和坦然谦逊自信地同其他民族和人民自由交往。

    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突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把自身的发展繁荣置于世界的发展进步之中的博大胸怀。开放的中国主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坚持趋利避害,在开放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一)对外开放理论和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孕育期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便主张对外开放,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的经贸关系。但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新中国实施敌视、封锁和禁运的政策,当时的开放是极其有限的。在50年代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开放的对象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国家。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的错误,特别是四人帮将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完全对立起来,搞得什么都是崇洋媚外卖国主义,把我们同世界隔绝了,致使我国的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遭到严重的破坏。直到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在进一步发展与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关系的同时,也推动了对外经贸关系的重新发展。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再次复出,并于19789月至10月间,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实行开放政策,要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至于怎么能发展得多一点、好一点、快一点、省一点,这更不违背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2、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前,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初步形成时期

197812月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此后,党和邓小平提出了关于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包括: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进适合我国情况的先进技术、设备,有效地利用外资和外国智力;在对外开放中要警惕和抑制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等等。由此表明,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已经初步形成。

3、十二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形成时期

198410月中旬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实行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全方位开放的阶段。

与此同时,邓小平在对外开放的认识上也在逐渐升华。在这一阶段,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思想主要有: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不仅在20世纪内需要实行开放政策,在21世纪100年内开放政策也不会变;对外开放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外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开放,形式必须多样化;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等等。根据邓小平的思路,我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由沿海到内地的逐步推进的策略。这一阶段所提出的重要思想及其指导下卓有成效的对外开放实践,标志着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已经形成。

4、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全面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我们党和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思想主要有:

一是充分肯定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性。提出扩大开放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一百年不动摇。

二是明确阐明了影响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关思想认识问题,如特区姓不姓;既要反又要反右;对外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

三是进一步阐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四是对外开放的地区要进一步扩大,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格局;利用外资的领域拓宽,发展外向型经济。

五是明确提出要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党的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提出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思想,提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强调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增强国际竞争力,努力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二)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的重要依据

邓小平把对外开放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理性认识、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正确理解;但是其重要的依据,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第一,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表现为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能否面向国际市场,能否积极地发展世界性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利用国外市场、资源、信息、技术、人才、劳动力和资金。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选择。从历史上看,凡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时期,大多是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繁荣的时期。中国古代汉朝与西域各国交通的丝绸之路,盛唐时万邦来朝的开放格局,都极大促进了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而采取闭关锁国的封闭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就缓慢,甚至落后挨打。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困和落后,就必须开放。这是准确判断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目标的结果。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实行对外开放,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

第三,实行对外开发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以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主义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

(三)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邓小平在做出对外开放的决策时,十分明确地提出要处理好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1、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3、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总之,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迈出了更加坚实而快速的步伐,与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首先,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即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等主要从那里来。一个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这也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这里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所以,对外开放是三个方面,不是一个方面。

其次,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多层次的。

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我国各地区的具体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沿江、沿边、沿线开放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了由点到线,由线到片,由片到面全国范围的多层次对外开放。不仅中央级经济部门实行对外开放,而且地方也在实行对外开放。

再次,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宽领域的。

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20世纪80年代,以兴办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地区为战略选择,我国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又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的51个市县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20世纪90年代,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九江等6个沿江港口城市,以及满洲里等13个陆地边境城市和所有内地省会城市,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至此,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促进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世纪之交,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20011211日,经过长达15年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从此,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有限范围、领域、地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市场,转变为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双向开放市场;由被动地接受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转变为主动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由只能依靠双边磋商机制协调经贸关系的开放,转变为可以多双边机制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的开放,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形成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对外经济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既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又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合作共赢的机遇。

30年对外开放取得的卓越成就。但是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对外开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对外开放逐步进入了由较小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这意味竞争更激烈,经济风险更大,政府的宏观调控的难度增加。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们与各国经济联系继续加深,贸易摩擦增多、对外投资阻力加大等一些新的现象不断出现。为此,必须把引进来走出去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努力扩大出口。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推动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进口的多元化。建立必要的储备制度。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完善有关税收制度和贸易融资机制。

第二,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项制度。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要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要完善对境外投资的协调机制和风险管理,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又进一步提出: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在新时期的重要发展,是我们党认真总结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面对国内外新形势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将对外开放推向新的阶段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首先是以引进来为主。通过积极引进大量的国内急需的资金、设备、技术和短缺原材料,引进国外的管理经验来发展壮大自己,取得很大的成绩,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在引进来的基础上又开始实施了走出去的新战略,并取得初步成效。我国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到境外投资办企业,带动设备、零部件出口和劳务输出,开展带资承包,投资经营,提供无息、低息贷款,既有利于巩固传统友谊,又有利于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引进来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的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

江泽民指出:“‘引进来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的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他多次强调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意味着我们要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参与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紧工作,把我国对外开放工作推向新的水平。他明确指出:在新的条件下扩大对外开放,必须更好地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把对外开放推向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是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重要途径。”“这个战略实施好了,对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只有实施既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才是全面意义的开放。我国的开放,既要对外开放我国的市场,同时又要开拓国外的市场。

只有将引进来走出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

水平,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多层次上参与竞争,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弥补国内市场与资源的不足,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国际综合国力的较量中掌握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利益;才能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所谓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我国可以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优势的压力。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日渐突出。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第一次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写进党的文献。

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的预测,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对国内产业提升、技术进步要有充分的认识,制定和实施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正确处理好利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

根据我国不断汇入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我们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国策,另一方面又要树立国家经济安全新观念、增强经济安全意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6d69ff6ba0d4a7302763a3f.html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