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课标培训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8-09-12 13:26: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新课标培训工作总结

  篇一: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总结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总结
  彭阳县一小
  925日,我校数学组组织了由参加过区级培训的宋佩兰老师主讲,对数学组全体教
  师进行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学习,不仅使我们对新课标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让我们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
  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
  革。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将“双基”修改为“四基”,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
  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的全面
  发展。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发展
  的要求:
  一、教学中教师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新教材图文
  并茂,以图为主,生动有趣,呈现方式丰富而开放。由原来教师的教本转变为学生的学本,
  更似儿童喜爱的课外读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
  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
  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
  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
  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
  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
  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
  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如:
  第一册的学习的主题“数学就在你的身边”。使小朋友对教材产生了亲切感。再如:本册教材
  分为9个单元,如:“位置与顺序”、“加减法”、“分类”、“认识钟表”等等。各单元中每一节
  的标题都具有情境性与活动性,同时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配以各种活泼、精美的插图。小朋友们被这些有趣的课题和漂亮的插图深深吸引着,对数学书简直是爱不释手,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望,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新教材突破了以往的教材以例题为中心的呈现方式,在教材中不安排例题,而只是提供一定的情境图,通过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和体验数学,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
  二、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发挥,学生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课标,教材除了安排一些必要的陈述性的学习内容外,还创设了许多以学生所经历的事例为情境。如:踢足球、乘车、跳绳、分苹果、踢毽子、买东西等,这些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便于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素材。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索性、题材形式的多样性、信息呈现的选择性与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造就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的。新课改的教育
  理念就要求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型人才,教育不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终生学习的人。
  学习培训完新课标,大家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只有真正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才能为孩子们奉献出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
  篇二: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总结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总结
  825日,我参加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在这个活动中,我的体会颇多,XX版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有如下几点重要的变化:
  新课标修改后最大的变化是:双基变四基,双能变四能。
  1.《课标》修订中在继承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新教材无论是10以内的加减法还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材都没有明显的算法倾向,主张各种算法具有平等的地位,充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3.教材重新整合知识内容,体现数学学习内容之间、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
  过去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新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
  新研究和整合。如新教材整合了加减法的关系,在教材中做到有合有分:5以内的加减法是分开安排的,610的加减法是合起来安排的,这样的“合”有助于学生对同一个情境提出不同的加减问题,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又如:学生生活在三维空间,所以新教材几何内容从“认识物体”开始,而不是先认识“平面图形”,这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建立空间观念。再如:统计的重心放在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我们能感受到现代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它是伴随学生知识、思维的发展逐渐被理解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活动中积累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这对于学习数学、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新教材根据教材实验结果和教师们的普遍意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如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大幅减少,部分内容移到第二学段。如一年级上册“时间”这一单元,将原来的“教学整时和半时”改为只教学“整时”。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实施,而教材和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角色,教材仅提供一些生活背景的素材,还要我们教者细心揣摩发现与数学背景相关的素材,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逐渐完善,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
  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轻愉快的学数学,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XX99日星期日
  篇三:小学培训总结
  小学数学培训总结
  小学数学27班郑彦平
  根据学校安排,我参加了XX年国培计划新课标络培训。学校对这次培训十分重视,及时通知,积极组织,为我们能够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技能提供了有一个平台。现将本次培训总结如下:
  一、领悟了新课标的理念
  几位专家对小学数学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教学建议作出了深入的讲解,特别对新课标的内容、目标、评价等方面的改变作出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学习,我基本了解了新课标的有关概念和内涵,掌握了新课标的特点和核心理念,有利于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坚定了新课改的信心。
  本次培训,深入分析了我国新课改两年来的基本状况、全面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剖析了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新课改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新课改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回头只能是死路一条,咬牙挺过去一片光明。
  三、激发了新课改的热情。
  一个多月的培训虽然不长,但收获很多。在视频中,各位专家的专题报告、先进学校的经验介绍、骨干教师的课标解读、优秀教师的典型发言,都引发了我对新课改极大的热情。围绕新课标,大家在
  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总结经验体会,有的提出问题困惑,有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认真研读新课标,以新课标为指导,并在课堂
  实践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
  篇四: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
  新理念 新动力
  ——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
  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且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意识到课改的设想最终要靠教学实践去实现、去完善,不仅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这次新课程学习体会总结以下:
  1.通过学习我深入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把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换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浏览、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重视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2.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我们应积极提倡、增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应用的领域,重视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取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毕生受用的语文能力。
  3.教学中,我们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聆听、交换。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聆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换,既有认知的交换,更有情感的交换,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换,也能够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换。
  4.在教学进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即要求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夸大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调和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重视探索和研究的进程。除此之外,对浏览、写作和学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提倡独立浏览、自主浏览、探究性浏览、创造性浏览。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学习方法上,鼓励有
  独到的见解,鼓励用合适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语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我们也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篇五: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总结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总结
  XX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天水市XX年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远程培训学习。在培训学习过程中, 我反复认真地观看了《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视频、聆听了各位专家和名师的讲座;及时认真完成撰写作业和研修感言及学习心得、积极参加班级研讨和交流,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使我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感。现将本人的一点肤浅认识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 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 可是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好多老师由于受上级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本人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教师的年度考核排名依据就是所带班级学生的统考成绩)。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较大程度上仍然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真正意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
  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就目前而言,我们农村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只有通过在反复“读”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悟”出精髓。因“文”而悟“道”,因“道”而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及时吸纳教育教学新经验,有效结合“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四、突出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体验性,激发学习兴趣。
  体验是伴随着积极的心理活动,寻求未知的实践过程,是获取直接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语文教学的体验性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崇尚个性化的理解,注重体现学
  生认知、思维等心理的活动过程。体验性学习应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语文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英雄人物故事,山川秀丽风光,自然科学常识,童话寓言故事等,不仅有生动故事的感染,优美语言的欣赏,而且有人文品质的熏陶。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全程体验的程序,让学生在体验感知、体验思维、体验积累、体验情感、体验合作、体验创新、体验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慧,积累良好的现状。学生学习的真谛在于“自悟”。语文教学的体验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内趋力,增强学生的态度、意识和观念,发展其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人格力量和价值取向等良好个性,在教学中应予以充分关注。
  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策划一项活动,注重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品质的差异性、因此,反映在学习结果上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学生的差异有多大,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承认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以期达到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在课堂教学
  过程中体现新的学生观和质量观,是对以往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的挑战,应当引起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深思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育教学氛围下,需要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会得到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篇六:XX年小学教师新课标省级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假期我有幸参加了农村小学教师新课标省级培训。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这次培训让我感觉到自己有了明确的目标,让我无论从教育教学方面还是教师成长方面都有了更深切的感受,针对这次培训我谈一谈我的一点心得:
  一、教师要创造儿童喜欢的课堂。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真正读懂学生。儿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教师唯有尊重、读懂才能使学生有尊严的生活在集体中,同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学困生,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其次,儿童是发展中的人。他们有潜力,但不成熟,作为教师要正确面对他们在成长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挫折,多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研究方式,让他们真正的喜爱学习,乐于学习,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体会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第三,教师要读懂课堂。创建高效、学生喜爱的课堂。
  二、教学中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次培训中通过听李学红老师的报告,我对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定位:
  1、拼音、识字教学要强调一个字:趣。有趣才有吸引力,才能
  使学生想学、甚至好学。识字教学要讲究方式的多样化,利用绘本、教材、影像等教学资料,将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多认少写,识写分开。进行游戏识字时要讲究效果。写字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错误。 把写字教学当做语文教学的基础。坚持每天练习10分钟。
  2、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阅读过程中要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重视阅读的过程和阅读的方法,将朗读与默读相结合,大力提倡诵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
  3、习作教学要以学生生活接轨,不能脱离生活,凭空想象。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注重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协调发展。
  三、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习小组建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次培训对如何进行小组建设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首先,分组时要按照学科、学习成绩进行分组,使小组内能有一个合理的层次,并且要做到动态化管理。第二,组内的分工与互助。小组内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努力自学,帮助同学。在小组互助之前必须要先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再互助,保证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学习。第三,教师要加强对小组长的培训。由于学生的年龄尚小,对小组长如何工作还有很多疑问,
  这就需要教师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如:怎样给同学讲解问题、怎样检查同学的学习结果、怎样进行总结、怎样调动小组同学学习积极性等。只有有了会管理的组长,才会有高效的小组学习。第四,努力培养和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要交流知识,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提出并梳理问题,训练学生的总结能力和代表小组同学发言的能力以及向其他小组质疑的能力。第五,小组学习的评价一定要适合学生年龄的特点,评价方式也要灵活多样,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
  四、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 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
  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五、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
  第一,积极的心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教师应当承担起引领学生向往美好,走进美好,建设美好的责任。
  第二,学习借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向名师学,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同时必须学会合作学习,共同构建教师合作文化。
  第三,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反思,教师可以积累教育教学经验,并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行为、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通过反思,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趋完美。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以上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心得,希望领导和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XX8
  篇七: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嘉积镇上埇小学黎文娟
  82425日,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新《课标》新教材解读培训活动。通过这次的活动,不但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新课标,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将来要努力的方向。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实践工作中,应不断总结反思,经常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教学心得等;并和同事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积极探讨,总结经验,积极推广,魏书生的教学法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时代赋予我们的是机遇、是挑战。我们要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篇八:固玛镇克西拉克小学新课程培训工作阶段总结
  固玛镇克西拉克小学新课程培训工作阶段总结
  固玛镇克西拉克三年多来,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区局的直接部署和教研室的指导下,通过学校和全体实验教师的努力,遵循“理念先行、制度保障、培训提升、研究推动、典型引路、评价导向”的二十四字课改策略,扎实有序地推进课改工作,坚持先培训后上岗,边学习边实践,积极倡导行为跟进的教学反思。三年多课改经历和体验,使我们真切的体会到新课程给学校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促进了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促进了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的变化回顾课改历程,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值得改进完善的地方,现总结如下:
  主要工作
  一、建立组织、制定方案、为课改实验提供强力支持
  1、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和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校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全面规划、负责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
  2、制定了学校的课改目标和具体的实验方案。
  3、成立了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验中心组,各学科教研大组组长任组长,各科课任老师为成员,具体负责各学科教学、实验和科研工作。
  4、完善各项制度,形成了人人参与、支持课改的有效支持系统,遵循并落实了区局对课改工作校长负总责、业务校长负主责的要求,落实课改责任制,建立了校长联系校(完小)、班子成员联系年级段、联系学科的管理制度。制定并出台了路北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细则》和《“课改”处室组的岗位工作职责》,明确了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少先队、教研组、学科中心组、实验教师、家长学校等在“课改”中各自的分工和职责。
  5、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大力营造课改氛围。本次课改涉面广,必须取得社会、家长和全体教师的支持,形成合力。因此校长、班子成员逢会必讲、逢会必学,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关注课改、了解课改、参与课改。为了营造氛围,学校利用一切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在校园文化长廊中开辟课改专栏,在实验班中创设情境此:例如为配合语文的识字教学,各班专门张贴了识字卡片,布置了识字林、识字长廊、识字园地、识字剪报。同时,为了更好地取得合作学习的效果,学校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常规培训,如行为习惯、礼仪规范、学校规章制度、学习常规等教育。学校每学期都召开四次以上开实验班家长培训会,家长到会率高,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学生、家长都来理解、重视、支持课改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培训,转变理念,为学校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三年来,我们在追求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上下功夫,通过不同形式,多种渠道促老师的专业成长,形成了教研训三位一位的模式。
  1、加强联系,积极创设有利课改的客观环境
  从学校内部来说,我们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实验组织机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和校本教研的四级工作制度,出台了教研组量化评比方案等二十多项规定,建立了一体化的教研系统,把教学研究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形成了教学、研究、培训密切结合的教研系统。
  从学校外部来说,我们加强了与教研室、教科所的经常性联系,加强同本地区实验学校之间的横向交流合作,甚至邀请了课程专家和特级教师进行了面对面接触。这是新课程实施十分必要的专业引领和经验的支持。
  2、持之以恒,积极组织有效的培训
  组织以校、教研组、教师个人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引导实验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培训、自我发展。上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学校通过参与、组织和评价,帮助教师完成培训。如区新课程通识培训、实验教师上岗培训、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计算机三级培训、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知识培训、中层干部业务培训、市骨干教师业务培训等一系列培训和考核工作。
  3、改变策略,精心重建以校为本的教学教研制度
  新课程的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废除传统教学管理制度中“以分为本”的弊端,推行“以人为本”,逐步建立以校为本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新课程的推进是一项全新开放的过程,同一教材,不同地方,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可能面临的是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况且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和教研的机会由于资金、时间等因素限制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开展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从自己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也就是所说的“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1)、在部门管理中,建章立制,转变职能,理顺关系
  教研组是开展校本校教研的中坚力量与基本组织,教研组长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是个“关键人物”。为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制定并完善了教研组长的岗位职责和津贴补助制度,教研组长享有外出学习听课、学术交流的优先权,使他们进入角色,适应岗位。在理念上,下移管理重心,业务部门做好服务工作,业务骨干做好专业引领,教务处的工作就是确定教研组,各年级段教研组的活动由组长负责并抓好落实。;在制度上,制订了《教研组评比细则》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评比考核,保证公平性。在管理上;实施教研活动组长负责制,学校领导联系制。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各联系一个教研组,指导并参与各个组的教研活动。语、数教研大组负责和指导年级段教研组、组织并实施相关的教研活动。
  (2)、在活动组织上,强调及时捕捉教学问题,定期开展活动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之一就是扁平化的组织设计,这意味着教研的决定权要下移至教研组。根据这一理念,学校教务处每学期把第581518周定为集体教研周。以各个年级或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自行确定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中心议题(专题)和活动记录人,及时把讨论情况上传至校园。
  教研的中心问题哪里来?它不是由学校指定的,而是由教师发现并提出一些感性的教育现象(或事件)。这就是所要研究的“教育问题”,如一年级数学组林小红、孙雪玲两位老师提出:新课程下的新型学习方式,是鼓励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和探索性的学习,但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个人自控能力弱、文化知识有限等,自主学习的困难较大,合作学习常常流于形式,拿上学具就变成玩具,怎么有效地进行“玩中学”呢?老师就可以围绕这一个在低段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例举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遭遇和处理方法,形成低段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地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这种教研是教师自身介入、参与进行的,讨论者已经把自己置身于事件过程之中,并成为“当事人”,有自己亲身的感受、体验,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因而受到的教育和启发也深刻。这种参与教学研究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研究对教学实践的“改进”程度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3).在教研内容上,以新课标为依据,有的而研,重点突破
  在三年的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全体教师充分感受到:不管是新教材还是老课本,新课标是我们教学和研究的依据和努力方向。它让我们更加明确儿童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知识系统的形成是螺旋上升的,每个年级之间互有联系而各有重点,由此我们想到,全校一个主题式的教研或漫无目标一上课老师教而研都容易使教研停留在泛泛的浅层次上,既无系统的收获也不容易引导大家作深层次的审视和思考。故而,我们便把内容化整为零,重点分散到年级段,让各年级段凝聚力量,重点挖掘本段、本学科教学的重点、难点、突破点,研出解法。让这教研真正为大家平时的教学服务,以研促用,用中提高。然后在期末总结时,概括成经验或理论存档,供下一级段的同事借鉴参考。例如XX第一学期我校语文组各年级段申报的教研重点分别是:一年级:识字;二年级:口语交际;三年级:课外阅读指导;四年级:习作指导;五、六年级:对课文的品读和拓展能力的培养。
  (4).在教研的操作方式上,试行“金字塔型”模式,做到人人参与,重点突出
  作为校本教研,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情”和“特色”,以往,我校一直采用“一人一课一评议”的方法,教师教研参与率较高,效果也好。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和调整我们的教研思路。我们敏锐的认识到:新课程给了我们新依据和新思路,也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是老、中还是青,不管以前你获得多少荣誉,积累了多少经验,现在都应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重新成为学习者。所以教研时更应扩大参与面,而且应该加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既使一批优秀教师借此脱颖而出,又能让大家共享所得,少走弯路。所以我们在教研模式向大家提出了金字塔型”这一思路即在每一年级段确定一个教研重点后,要求各年级组围绕这个重点,集体探讨,选定典型教材共同备课,人人轮流上课,作到课课有评有改,梯度进行,然后年级段选定一个有代表性的教师开汇报课,以使大家在年级段教师研有所得的基础上领略到16年级的整体风貌。然后再在全校选定23位骨干教师为全街道教师上示范课。如我校是浙江省作文教学的协作学校,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和校本教研中的一大亮点。我校开展了一次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作文教学的“六个一”的系列活动:即确定一个中心议题,上一节作文公开课,交1篇有关作文教学的论文,交流1篇作文教学的体会文章,写1份评课意见,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学校六个语文教研组都开展了此项活动,组内的所有语文教师有集体的分工,也有个体的职责,即有同事的交流,也有个人的反思。在此基础上,学校又推荐3节成功的作文课向全区的语文教师开放,在教师中引起的强烈
  的反响,真正做到了学校教研系列化,街道教研制度化,区级教研示范化,为全区校本教研开了一个好头。。我们认为这种教研形式,从塔尖到塔底,既做到人人参与,基础扎实,又能体现塔尖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5).在教研的组织形式上,全员参与,集体探究,促进教师个人、团队及学校同发展、共成长 校本教研有三个层面的活动形式:第一层面:有行为跟进的教学反思,着重解决如何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如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分析等;第二层面:有深度研讨的同事交流,着重解决如何提高教师群体素养的问题,如教学沙龙、集体备课、教学论坛等;第三层面,有学校个性的校际联动,着重解决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的问题:如城乡联动、送教下乡、教学论坛等讨(师徒上对比课、自我比较课、同事比较教交流课)、自我申报的沙龙式研讨、提高层次的课题式研讨、行为跟进的主题式研讨等。
  我们曾开展了反思型的对比教学式教研活动,以课例研究为载体,采用同题教研、一课多试的方式,通过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对比,寻求教学的具体对策,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设计——试课——反思——再研讨——再反思。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按各自不同的设计进行教学对比。一课多试即先确定一个教学内容,由一位教师自行备课后实施教学,教研组成员听课后进行评课交流,再对照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进行集体备课,然后由同一位教师再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形成案例。语文组洪丽敏老师的《作文指导课》、数学组尤足龙老师的《多位数的认识》采用一课多试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对比教学式开展教研活动,较为直观形象,操作性强,利于教师对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的接受与把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易于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因此,也深受教师们的喜爱。
  三、尝试评价,不断创新,为师生发展提供政策导向
  (1)、试行学生成长记录册制度
  针对现行学生学业评价中的诸多问题,联系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通过充分地讨论,我们觉得小学阶段不同于初中、高中,他们有中考、高考的压力,考试和教学评价放不开,因此实施评价改革小学段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我校进行了4年的摸索实践,我们认为对小学生的学业评价应坚持“三多”、“五结合”的评价方法:“三多”即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样,评价内容多维。“五结合”即教师要树立全面的发展性的评价观,评价做到五个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个性评价和共性评价相结合,以个性评价为主;鼓励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相结合,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尽量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具体做法是:1、各年级学科制订了学生学业评价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价表,汇编《与新课程同行——学生学业评价专辑》。2、一~四年级实行学生成长记录册评价,以更全面直观、更具个性化地反映学生的成长经历。如以“花开的声音为主的学生成长记录册”:其内容包括:我的自画像、学科展示、学科评价、我最得意的作品、才艺园地、优点大本营、综合评价、荣誉台、家长的话、星语心愿等。既有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评价,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还有过程方法的评价。
  (2)、探索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制度
  学校要求实验教师(现已扩展到全体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每篇课文授后要写教学反思,每月向学校上交一则总结,(或优秀教学设计、个案、案例、教学反思等):每学期开一节教学研讨课,每一科教研
  组都备有一本“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记录表”,及时记录活动情况。。教务处专门为一年级教师(现已扩展到全校教师)建立了成长记录袋,把教师个人相关的书面材料,如教师个人档案;各类培训、竞赛获奖材料;论文、案例、反思、随感等分类装入记录袋中,定期整理,集中展示。学校定期编印了教师优秀教科论文集《教海求索》、课改通讯《与新课程同行》(共7辑)、《教学游戏·儿歌集锦》,推荐了一组文章在《路桥课改通讯》上发表。《路北小学课改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在区第三次课改工作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
  主要成绩
  1、构建了良好的教师专业成长文化氛围
  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学术研究的氛围,为教师提供了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展示交流的平台,老师们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研讨,听课评课上研讨课等一系列的锻炼,初步学会了自我反思、行为跟进、同伴协作。注重实践与教学理论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2、促进了课程改革全面协调地推进
  教师的快速成长,全面推进了课程改革,使我校的新课程推进工作遵循“理念先行、制度保障、培训提升、研究推动、典型引路、评价导向”的二十四字课改策略,扎实有序协开展:课堂教学正在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深刻的变化,从初期的追求表面的轰轰烈烈到扎扎实实的理发思考。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已经启动实施,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已步入轨道正常开展,教师和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变革已逐渐深入,新课程的花朵正在各个领域悄然绽放。
  篇九:小学音乐新课标培训心得
  小学音乐新课标培训心得
  通过本次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也对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新的认识,要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就必须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新的课标理论融入进去呢?
  一节新授课,课程标准怎么设计,教学目标怎么选择,教学重、难点怎么解决和突破,师生互动怎么处理,课后教学怎么总结等一切问题我们都要科学全面地考虑到。另外,不论从事哪一科的教学工作,我们的专业基本功都要胜任你所教的专业,不然的话我们就不能把音乐的美灌输给孩子们。老师们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在课堂上显得特别重要,我会本着学习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但是,专业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过短期的训练就能达到,我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勤奋练习,体会进步的快乐。教师的基本技能我认为应该包括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指撰写教案、说课、教法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还包括听、说、唱、写、做。听主要是指应该学会倾听,这是一项交际的基本技能,主要指师生间与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我觉得学会倾听,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说应该是指普通话水平,并包含课堂表达、讲解,如果教师课堂说出的话学生不明白,那肯定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唱,我觉得除了听,说之外,更重要的应还是应该让学生多唱,在学生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对于发声不准的乐句和节奏不对的乐句单独加以练习,要力争使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学会。
  在唱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审美,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自由的感情流露,这是学习唱歌的最基本灵魂!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唱歌技巧掌握好以后,同学们会在老师悠扬琴声的伴奏下尽情的歌唱,课堂气氛
  也会空前的高涨。这样一来,师生同乐的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既学到了应学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又使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极好的发展。
  课程标准,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音乐和音乐作品,而是人的各种可塑造的能力。我要努力培养自信的学生(如我行、我能等)。让孩子们把生活中的艺术看成是舞台上的艺术。每一个学生都愿意自己被关注,让学生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使他们快乐,提高生活质量,
  “学会学习,终身快乐”。
  篇十:新课改总结()工作总结
  江苏省公道镇中心小学地处扬州西北边陲公道古镇,他们主动学习,观念新颖,理念先进。近年来在学校校长刘春友的组织与带领下,采用“开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学习了新课程改革方面的一系列理论。本学期,他们在“如何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进行了思考、研究与探讨。他们觉得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不改革一切学习与培训都可能落空;而课堂教学改革如果没有一系列新课型来引领与支撑,也同样不能落到实处。所以,他们以生活为基础,以兴趣为支点,以自主为核心,以创新为灵魂,通过研究与实验,初步建立了五种切实可行的新课型。(一)“超市式”课型。把课堂变成超级市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性与探究性。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火山》,汤波老师是这样上的:教师利用络资源,为学生创设出一种开放的环境,将有关火山的知识尽数呈现于学生的眼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进行“超市式”的选取,并进行加工与整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仅充当一个“导购员”的角色。这样的课型“原汁原味”地保证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与自主探究。(二)“切块组合式”课型。在一节课中,根据课堂实际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小组”,小组内分ABCD四个学生,全班形成四类。人人有专门研究的任务,每大组同类的学生则是同一学习任务的合作者。他们可以下位合作,然后回到小组上当“老师”。全班所有学生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公道中心小学一般教师都会上这种课,每个班的学生也喜欢这种课型。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三)“情境再现式”课型。把学生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活动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实现生活与学习的有机融合。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根据学生学习宜讲则讲,宜练则练,达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四)“擂台式”课型。公道小学根据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运用课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小学生特有的年龄特点,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能过个人擂台、小组擂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的氛围中学习。
  (五)、“现场操作式”课型。把课堂当作实验室、制作间,教师根据那些适合动手做的教学内容,放手让学生去做一做,玩一玩,练一练。从中使学生在实践中产生问题,带着问题去实践,再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这个学校,为了让社区了解课改与支持课改,还经常将家长请到学校来看课。有的家长们看了这些课型之后,十分高兴地说:“以前课堂教师像私塾先生一样,从头讲到底;现在课堂标标准准是‘学堂’,是孩子学习的天堂。”“我们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来放心!”(邗江区课改信息员 官兴)新课改总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587ef9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f.html

《小学新课标培训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