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为人处事之道及其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16-09-10 11:47: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吴蕴慧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苏州 215104

[摘要] 《礼记》将亲情、友情融会交织,建构了错综复杂互为因果的人际关系,并基于尊重、理解和体谅为人处事,倡导谦恭礼让、宽容自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良好的道德风尚与和谐的人际关系,颇具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礼记》;人际关系;历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 I 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4-0082-01

人际交往中有“七情”、“十义”,所谓“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礼运》)[1]298七种人情,所谓“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礼运》)[1]298十种人义,而用以治理“七情”、倡导“十义”、讲求诚信、促进和睦、崇尚礼让、杜绝争夺的最好办法就是“礼”,所谓“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礼运》)[1]299。《礼记》以“礼”为核心,以“善”为出发点构建了一系列环环相扣的人际关系,“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中庸》)[1]784,即处在下位之人若不明白何为“善”,就不能诚实自身;反省自身若不能至诚,就不能让父母顺心;不能让父母顺心,就不能取信于朋友;不能取信于朋友,就不能获得上面的信任;不能获得上面的信任,就不能治理好人民。《礼记》将亲情、友情融会交织,建构了错综复杂互为因果的人际关系。纵观《礼记》规范的为人处事之道、人际交往之道,虽然琐碎不成体系,但处处体现着尊重、理解和体谅,以此为出发点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一、与不同对象的交往之道

据《礼记》,社交中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标准应该是“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曲礼上》)[1]6,即在街坊乡里的眼里应该是孝顺的,在兄弟亲戚的眼里应该是慈爱的,在同事眼里应该是友善的,在朋友眼里应该是仁义的,所有交往的人都称颂他诚实可信。与不同的对象交往时可以根据年龄予以区别对待,年纪比自己大一辈之人,就当做父亲对待;比自己大十岁之人,就当作兄长对待;比自己大五岁之人,虽可视为同辈,但出于敬意,和他并肩行走时,自己也要稍错后一些,即“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曲礼上》)[1]7。具体而言,在与不同对象相处时其规范、要求也不一样:

1.与长辈相处。与长辈交往需怀揣谨慎和敬畏,恭顺而体贴。君子以敬父之心敬父亲的同志、朋友,以此推广孝道。见到父亲的好友,若他不叫进前就不敢进前,不叫退下就不敢退下,不问就不敢开口对话,即“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曲礼上》)[1]6。同长辈商量事情,一定要操持凭几、手杖而从。长辈有所询问,不谦让就回答被视为狂妄无礼,即“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曲礼上》)[1]6。跟先生一起走,不横越道路和别人说话。在路上遇到先生,需紧走进前,正立拱手行礼。若先生跟自己说话就答对;不跟自己说话则紧走退下,即“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曲礼上》)[1]9。对比自己长一辈的尊长,不敢问他的年纪。私下拜见尊长,也不敢用宾主之礼让摈者往来传话。在道路上遇到尊长,若尊长看见自己,就要上前问安答话,但不要请问他的去向。若尊长没有看见自己,就躲开,不要上前招呼,以免烦劳尊长。尊长家中有丧事,等到大殓以后丧家每天朝哭、夕哭时再去吊慰,其他时候不要独自前去吊唁,这也是为了避免烦劳尊长。陪侍尊长座谈时态度要端恭诚敬,不出于尊长的指使自己就不敢拿起琴瑟弹奏,不可涂画地面,也不可摆弄手指,即使热也不要摇扇。尊长躺在席上,卑幼者不敢站立以临尊长,就跪坐一旁伺候,为尊长传达吩咐。卑幼者奉陪尊长射箭,不敢与尊长一支一支轮流对取。卑幼者奉陪尊长投壶,卑者抱矢而投。如果卑幼者胜了,那就洗爵酌酒,到尊长面前敬请饮用,所谓“尊长于己踰等,不敢问其年。燕见不将命。遇于道,见则面,不请所之。丧俟事,不犆吊。侍坐,弗使不执琴瑟,不画地,手无容,不翣也。寝,则坐而将命。侍射则约矢,侍投则拥矢。胜则洗而以请”(《少仪》)[1]493。对父亲的同志、朋友,其地位和自己相等,自己就可以乘用他的马车,但不可穿用他的衣服。因为车在身外可以用,衣服贴身不敢穿,即“于父之执,可以乘其车,不可以衣其衣”(《坊记》)[1]763

2.君臣、上下级相处。作为君子能“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1]779,“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1]779,身在上位而不欺凌压迫其下;身居下位而不攀援巴结其上,端正自己而不乞求于人,上不怨恨天命,下不责怪于人。孔子以为作为统治阶级“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坊记》)[1]760,则“怨益亡”、“民让善”、“民作忠”(《坊记》)[1]760,有了功善就称道别人的作用,有了过错就称说自己的责任,那么人民就不会相争,就会推功让善,就会兴起忠心。一国之君的为国之政在于取得贤人,而要取得贤人必须以身作则,修养自身,以道德为准则,以仁养为根本。所谓仁就是爱人,亲爱双亲是为大仁。所谓义,就是合宜,尊重贤人是为大义,“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中庸》)[1]784。因此,“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曲礼上》)[1]1,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尊重,畏服而且爱慕。如果国君不用礼义、忠心和挚诚之心对待人民,即使用种种手段极力地维系人民、笼络人民,民心也会土崩瓦解的,“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涖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檀弓下》)[1]146。作为臣下侍奉国君,若有建议要先自己估量一番,能行、可行,然后入朝奏请;不要先入朝奏请,然后再估量事情的可行性,如此,则臣下就不会触犯君上,君上也就没有怨恨,君上不怨恨臣下,臣下也就能远离罪责了,如此,则君臣关系方能良性循环,“事君者量而后入,不入而后量。凡乞假于人,为人从事者亦然。然,故上无怨而下远罪也”(《少仪》)[1]496。对于君主的过错,臣下应该当面劝谏,不应背后诋毁,若劝谏不听,应该辞职离去,不应心生憎恨;称颂君主要切合实情,不要谄媚讨好,劝谏君主要诚心诚意,不要傲慢骄矜;君主懈怠,臣下要能拿出主张加以辅导;政令废弛,臣下要能设法清除弊端而更创立新,要有助于国家社稷的作为,“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颂而无谄,谏而无骄,怠则张而相之,废则埽而更之。谓之社稷之役”(《少仪》)[1]496。总之,君子侍奉君长必须亲身去实践,凡上级对待自己而自己有所不安的,就不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下属;凡下属侍奉自己而自己有所憎恶的,就不用同样的态度去侍奉上级,“君子之事君也,必身行之。所不安于上,则不以使下;所恶于下,则不以事上。非诸人,行诸己,非教之道也”(《祭统》)[1]714

此外,男女间相处。男女有别,“授受不亲”(《坊记》)[1]771,交往时要彼此检点、注意回避。即使是夫妻之间相处也是男女有别、男尊女卑。其他诸如邻里相处、朋友相交《礼记》均有明确规范。邻里之间要和睦体谅。如,邻居有了丧事,舂米下杵就不要吆喝;街头有人停柩在家,就不要在胡同里唱歌,“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檀弓上》)[1]62。“入里必式”,为了表达对邻里的尊重,进入里巷一定要凭轼致敬(《曲礼上》)[1]34。结交朋友要谦逊,观察其志趣思致并认真吸取,“孙友视志”(《内则》)[1]397

二、《礼记》对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启示

《礼记》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更有其可取之处,如《礼记》以为人际交往要排除功利的目的,坦诚相见,主张“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之交虽淡,却能成事;小人之交虽甜,倒能坏事,所谓“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表记》)[1]819。《礼记》倡导为人处世要敬慎,要修身养性、谦恭礼让,而修身始于平常生活中的琐事,作为谦谦君子的儒者,日常起居庄重小心,言谈必以信用为先,行为必定中正不偏,要求“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儒行》)[1]887。但是,由于《礼记》本身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亦有其荒诞不经的一面,如“寡妇之子,非有见焉,弗与为友”(《曲礼上》)[1]16。《礼记》中的繁文缛节最终欲达到的是健康和谐的“大顺”境界。《礼运》以为“四体既正,肤革充盈”,这是个人的健康有常;“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这是家庭的健康有常;“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这是国家的健康有常;“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这是天下的健康有常。这种境界就是“大顺”。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天下“大顺”的要素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5074e2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3.html

《《礼记》为人处事之道及其历史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