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发布时间:2020-04-04 02:37: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太平三中黄炎志

1.课程标准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应结合两种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政策内容,了解苏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明确经济体制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

2. 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2) 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法

A. 提出问题,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进行课堂探讨。

B. 材料解析,提供相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文字材料,通过材料解析,解决历史疑难问题。

2. 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简述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决心。

2.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只有认清了两者的关系,才能理解它们在苏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创建的艰辛与曲折,才能更深刻的理解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理。

四.教学维难点

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难在新经济的1)特点: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 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实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胜战时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这点内容理论性比较强,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和理解还比较有限。

五.学情分析

通过对前几个专题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经济体制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能力有所提高,为分析理解本节课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化奠定了基础,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在回顾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教学方法

1.运用讲述法和图表法,介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和影响,在学生掌握基本史实后再引导他们概括比较两种政策的异同。

2.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展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创建的艰辛与曲折。

3.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4.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七.学习方法

1.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形成本课的知识体系,明确教材的重难点,找出有疑问的地方,作好课堂学习的准备。

2.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分析政策内容,把握两种政策的内在联系,理解它们在苏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将自主学习与分组交流合作相结合,在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同其他同学交换意见,锻炼创新能力和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

播放《列宁在1918》的经典片段,分析苏俄在1918年遇到什么困境?苏俄是如何解决困境的?(通过影片形成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苏维埃政权遭到帝国主义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疯狂进攻,苏俄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并且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

实行特殊的战时措施,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 阅读教材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作用(培养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内容:A.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

B.工业方面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C.贸易方面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垄断;

D.分配方面实行实物配给制;

E.其他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作用:A. 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B. 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破坏了农民的积极性。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创设情境材料,自然过渡到下一条目经济和政治危机。(培养学生依据材料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材料一 农民认为:“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农民对苏维埃政权在内战结束后仍坚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表示不满。

2)材料二中列宁说的“尝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失败了?

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3)结合教材说明什么事件引起了苏维埃领导人的高度警惕?

喀琅施塔水兵叛乱,提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政治口号。

(4)苏维埃政权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必须清除农民中存在的严重不满情绪,必须改变现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须放弃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作法。

(3).新经济政策(给出题纲,先由学生个人或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补充说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和小组互助合作的能力,最后老师点评

1. 背景:①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

word/media/image1.gif 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寻找新模式

2.开始标志:列宁在1921年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3. 内容: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方面:解除了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办小企事业,租让国家无力办的企业给外国经营;

贸易方面: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级别制。

4.作用:word/media/image2.gif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word/media/image1.gif 巩固了工农联盟,克服了国内的政治危机,有效地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word/media/image3.gif找到了适合俄国国情的经济恢复之路,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

消极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5.目的:1)直接目的:恢复经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2)巩固苏维埃政权;3)根本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6.特点和实质

1)特点: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 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实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胜战时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问题探究(一)

阅读教材中的表格,通过数据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得出结论。加深对新经济政策作作用的认识,分析得出新经济政策的依据是俄国落后的生产力状况。进一步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问题探究( )

结合史实,从背景、内容和作用方面概括说明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1.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5.要看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艰难和曲折的;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3.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4.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言之有理即可)

问题探究(三)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结合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不同时期俄、美、中的“改革调整”各指什么?

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三国的“改革调整”的实质各是什么?

俄国:国家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美国: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活动探究加深学生对这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一步认识到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原理。 适应的才是最好的

三、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列宁领导下的苏俄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既迫于环境因素,领导人也有以此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想法,实践证明,它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列宁及时总结教训,调整政策,从俄国落后生产力的实际出发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四、布置作业。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课堂作业:

【反思】

教材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有所了解,但是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讨论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例如: 两种政策的目的和实质以及特点

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46a8d2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2e.html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