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学(五)助词语气词

发布时间:2017-06-03 20:00: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五講 語法學(五)





古漢語的詞類:

助詞、語氣詞

一、助詞不能单独存在,不起语法意义

助詞是對詞、短語或句子起各種標志作用的詞。

助詞的獨立性最差,意義最不實在,沒有詞彙意義,只有語法意義。

漢語的助詞有結構助詞、語氣助詞、比擬助詞、動態助詞、事態助詞等。

先秦時期,比擬助詞、動態助詞、事態助詞等尚未出現,語氣助詞有時被稱爲語氣詞單獨成一類。

因此先秦漢語助詞以結構助詞最爲重要,它們能在句子或短語的範圍內發生作用,使句子的語序或短語的語法功能發生變化。

結構助詞“之”來源於指示代詞“之”。最初指示代詞“之”放在名詞後面作爲複指,表示領有。如“麟之趾”原始意義是“麟它的趾”,“公侯之事”原始意義是“公侯他們的事”。這也是爲什麽先秦時代詞後加“之”不常見的原因,因爲“之”本身即爲代詞。

處於“XY”結構中的“之”很容易演變爲表示領屬的助詞。它的功能有:

1.連接修飾語和中心語,修飾語多是名詞性的:

紹復先王之大業。《尚書·盤庚上》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周南·關雎》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左傳·僖公五年》

第一代帝王

2 3

4 5

……

修飾語也有形容詞性的,但數量較少: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荀子·勸學》没有早年长时期的韬光养晦,就没有后来的赫赫功绩

固定結構“之類、之屬、之徒”等中的“之”也是這種用法:

故王之不王,非挾泰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孟子·梁惠王上》

2.連接主語和謂語,取消句子獨立性,即將“主之謂”結構作爲一個整體充當更大的句子中的一部分:

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傳·僖公四年》

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論語·陽貨》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

舜之不告而娶,則吾既得聞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孟子·萬章上》

加了“之”的主謂結構,在形式和意義上不完整,不能獨立存在,必須參加到更大的句子中去,讓讀者等待下文。

3.連接前置賓語與動詞/介詞:

先君之思,以勗寡人。《詩經·邶風·燕燕》

寡君其罪之恐,敢與知魯國之難?《左傳·昭公三十一年》

富而不驕者鮮,吾唯子之見。《左傳·定公十三年》

我,一人之爲,非爲楚也。《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禮義之謂治,非禮義之謂亂。《荀子·不苟》

A之谓B=AB “之”是助词

A谓之B “之”是代词它

“所”本爲“處所”義:

老子曰:“子自楚之所來乎?”《莊子·庚桑楚》

“所+V”可能是“V+所”的逆序形式,如:

其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冀之北土,馬之所生,無興國焉。《左傳·昭公三年》

河北(冀)的北边,是马生活的地方,没有国家

“所避風雨”即“避風雨所”,“馬之所生”即“馬之生所”,這種前正後偏的結構,與普通的偏正結構語序相逆,致使人們對它的理解發生偏差,將“所”分析爲結構助詞,並且不再指具體的處所。

所思所想 “所”是结构助词,只起语法作用

1.用於動詞(或動詞短語)前,使之變爲名詞性短語:

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墜,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禮記·中庸》

聖王之道也,儒之所謹守认真遵守也。《荀子·王霸》

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爲三,復圍之。《史記·項羽本紀》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木蘭辭》

動詞大多不帶賓語,也有帶賓語的:

他日,子夏、子張、子遊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想要用侍奉孔子的方法来侍奉他,強曾子。《孟子·滕文公上》

現代漢語中“所謂、所說、所得、所想”等,都是這個用法。

“所”字結構也可作定語:所得稅、所有權、我所愛的故鄉……

2.用於介詞前,表示與動作行爲有關的工具、方法、原因、處所、時間、手段、對象等:

是三者,非所以(之)養德用来养德的东西也。《莊子`天地》

所由入者隘,所從歸者迂。沿着进去的地方是狭隘的,沿着出来的地方是迂回的《孫子兵法·九地》

此嬰之所爲不敢受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所以解释为“用来……的东西”是意译,实际上所以根本不是一个词

3.用在動詞前,與“爲”搭配,構成被動句,這個用法出現在戰國末年:为……所 是被动结构

毋徒使母子爲太子所魚肉也。《史記·晉世家》

范雎爲須賈所讒。《論衡·變動》

“所”常參加一些固定格式如“有所……、無所……”等,在此不能分析爲“(有+所)+動”,而應分析爲“有+(所+動)”,“所”與其後的動詞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齊國之政,將有所歸,未獲所歸,難未歇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智亦有所不至。所不至,說者雖辯,爲道雖精,不能見矣。《呂氏春秋·悔過》

夫有所愛、所重而令奸邪盜賊寇亂之人卒必辱之,此孝子、忠臣、親父、交友之大事。《呂氏春秋·安死》

“者”的位置和“所”相反,位於動詞(短語)、形容詞(短語)或小句之后,使之變爲名詞性的短語:

往者不可諫改正,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動詞

吾聞君子務努力去做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形容詞

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狠倔强如羊、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斬之。”《史記·項羽本紀》小句

“者”參與兩種固定格式。一是用於時間詞後面:

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孟子·公孫丑上》

乃者我使諫君也。《漢書·曹參傳》顏師古注:乃者猶言曩者。

吳,古之建國也,日者荆王兼有其地,今死亡後。《漢書·高帝紀下》

时间词+者,者是后缀

二是用於數詞後面:

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孟子·告子上》

2、語氣詞没有语法功能,表达主观态度

語氣是說話人對所說句子與現實關係所持的態度,如直陳、疑問、肯定、否定、假設、擬測、商量、命令、讚歎、驚訝等。

漢語的語氣可分爲陳述、疑問、祈使、感歎四大類。

現代漢語的語氣常常可以通過不同的語調來表現,古漢語的語氣則衹能依靠語氣詞和語境來考察。

語氣詞有時也被稱爲語氣助詞,是漢語特有的一種詞類。

陳述語氣詞:也、矣

“也”不見於西周金文和《尚書》,但《詩經》、《左傳》、《論語》和戰國以後的文獻中卻用得很多,是古漢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語氣詞之一,一直沿用到近代文言中。基本作用是表示論斷、肯定的語氣。

用在判斷句中: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左傳·隱公三年》

魯衛之政(鲁卫关系非常好),兄弟也。《論語·子路》

見父之執朋友(友执:朋友),不謂之進不敢進,不謂之退不敢退,不問不敢對,此孝子之行也。《禮記·曲禮上》

非判斷句中,仍是表達論斷或肯定語氣:

墻有茨荆棘,不可掃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詩經·鄘風·墻有茨》

墙有茨,不可扫 陈述

墙有茨,不可扫也 肯定(主观性)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左傳·莊公十年》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堯曰》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孟子·告子上》

“也”並不表示新事件的出現,而是對所敘述的事物加以肯定。它也可用在疑問、祈使、感歎句中,但並不表示疑問、祈使、感歎語氣,而仍是表示肯定或論斷的語氣:

子路有姊之喪,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何弗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禮記·檀弓上》疑問

遂置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左傳·隱公元年》祈使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孟子·盡心下》感歎

“也”還可出現於句中,一方面表示語音停頓,一方面引起下文:

齊侯之出也,過譚,譚不禮焉。及其入也,諸侯皆賀,譚又不至。冬,齊師滅譚,譚無禮也。《左傳·莊公十年》

子貢曰:“君子之過犯错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改正错误的话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

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矣”不見於西周金文,《尚書》、《詩經》直至以後文獻中出現頻率都很高。基本作用是把說到的事物作爲新情況報導出來,陳述該事物得到了實現。

多用在敘述、描寫句中: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詩經·齊風·雞鳴》

孔子曰:“諾,吾將仕矣。”《論語·陽貨》

君能補過,袞不廢矣。《左傳·宣公二年》

天之棄商,久矣。《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判斷句一般是靜態的,陳述的是一個固有性質,無所謂實現,所以不用“矣”只用“也”。

新情况出现,用矣——语气词

——助词,表事态

也:表达状况,静态

矣:表达过程,着眼于时间因素,动态

同樣,“矣”也可用在疑問、祈使、感歎句中,但並不表示疑問、祈使、感歎語氣,而仍是報導新情況:

夫正其疆場,修其土田,……不僭不貪,不懦不耆,完其守備,以待不虞,又何畏矣?《左傳·昭公二十三年》疑問

子往矣,無使執事之人得罪於子。《國語·越語下》祈使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述而》感歎

總的來說,“也”表達一種狀況,是靜態的,“矣”表達一種過程,著眼於時間因素,是動態的。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十代以后的政治制度你可以知道吗”子曰:“殷因继承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爲政》

歸之於者,執之于天子之側者也,罪定不定,已可知矣。歸於者,非執之于天子之側者也,罪定不定,未可知也。《公羊傳·僖公二十八年》

“可知也”表示某事是可以被知道的,“可知矣”表示以前未可知,現在變得可知了。

一個語境中,已經發生的事情用“矣”,沒有發生的事情用“也”:

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論語·先進》

不、无、非、未+

陳述語氣詞:已、耳

“已”最早見於《尚書》,使用頻率不及“也、矣”高。一般用在敘述句中,有時也用在描寫句中:

王曰:“公定,予往已。”《尚書·洛誥》

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爲已。《孟子·梁惠王上》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養生主》

“已”表示的語氣與“矣”近似,都是對事物進行陳述。但它們古音不完全相同,語氣也有差異。“矣”是把所說的事物當作新情況來報導,“已”則著重於表示所說的事物不過如此,是一種限止的語氣。它來源於義爲“停止”的動詞“已”,在“而已”中,動詞性表現得很明顯: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

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爲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用連詞“而”的話,“已”就容易被視爲語氣詞。

“耳”是“而已”的合音,也表示限止語氣。《尚書》、《詩經》中未見,春秋之後的文獻中常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荀子·勸學》

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史記·項羽本紀》

早期的“耳”可以換言作“而已”,表示句子陳述的事實止於這種情況。“而已”還能顯示出動詞性,合音成“耳”後,意義虛化,只有語氣詞的作用,久而久之,人們已經不能察覺它的來源,因此可以說“而已耳”:

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志,順詩書而已耳。《荀子·勸學》

“耳”的用法也逐漸擴展,不一定表示限止:

戴安道年十餘歲,在瓦官寺畫,王長史見之,曰:“此童非徒能畫,亦終當致名,恨吾老不見其盛時耳。”《世說新語·識鑒》

陳述語氣詞:焉、爾

“焉”從《尚書》《詩經》起就很常用。本是一個代詞,用在句尾時,指代性減弱,變爲語氣詞。先秦文獻中,代詞和語氣詞的用法都很常見。

“焉”有明顯指代性的:

制,嚴邑也,虢叔死焉。《左傳·隱公元年》

昔者吾舅公公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禮記·檀弓下》姑:婆婆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荀子·勸學》

“焉”相當於“於之”。

焉:疑问代词 位于句中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指示代词 位于句末

语气词 位于句末

“焉”沒有指代性,僅僅作爲語氣詞的:

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于荆焉。《左傳·昭公十三年》

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心动焉。《孟子·梁惠王上》

在某些句子中,指代作用和提示語氣作用界限並不很分明:

子糾,親也,請君討之。管、召,仇也,請受而甘心焉。《左傳·莊公九年》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隨時代發展,“焉”越來越多被用作語氣詞。對比《左傳》和《史記》就可看出:

改館晉侯,饋七牢焉。《左傳·僖公十五年》

於是秦繆公更舍晉惠公,饋之七牢。《史記·晉世家》

乃饋盤飧,寘璧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負羈乃私遺重耳食,置璧其下。《史記·晉世家》

“焉”也用在疑問句中,但仍是表示陳述的,不能說是疑問語氣詞:

君何患焉?《左傳·隱公元年》

陳小而遠,無援,將何安焉?《左傳·文公六年》

王若隱怜悯、爱惜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孟子·梁惠王上》

“爾”也是指示代詞,表示近指,有“如此”義。用在句尾時,指代作用虛化,變成語氣詞:

君若用臣之謀,則今日取郭明日取虞爾。《公羊傳·僖公二年》

葉公子高入據楚,誅白公,定楚國,如反手爾。《荀子·非相》

夫唯至明能無所惑,至胆能無所虧爾。[ 三國魏]嵇康 《明胆論》

“爾”和“耳”雖然現在讀音相同,但上古時期並不同音,來源亦不同。“耳”是“而已”的合音,作用近“已”;“爾”來源於指示代詞,作用近“焉”。“焉”多提示範圍,“爾”多提示情狀。

疑問語氣詞:乎、與(歟)、邪(耶)

“乎”是最純粹的語氣詞。西周金文未見,《尚書》、《詩經》中較少見,其它先秦典籍使用都很多。既用於是非問,也用於選擇問: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論語·鄉黨》

吾恐齊之攻我也,可救乎?《墨子·魯問》

縢,小國也,間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

敬叔父乎?敬弟乎?《孟子·告子上》

疑问语气词:是非问、选择问、特指问(一般需要疑问代词,不一定需要疑问语气词)——形式上

真实疑问、测度问、反问——是否有疑

戰國以前“乎”很少用於特指問,戰國後期才逐漸多起來:

堯、舜不復生,將誰使定儒、墨之誠乎?《韓非子·顯學》

(文帝)從容問通曰:“天下誰最愛我者乎?”《史記·佞幸列傳》

“子何故而哭悲若此乎?”對曰:“吾國且亡。”《說苑·權謀》

“乎”除了用於真實疑問,也常用於反問句:

君人者將禍是務去,而速之,無乃不可乎?《左傳·隱公三年》(君主应该去掉祸患,但你却招致它,难道不是不可以吗)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

亦用於感歎句:

善哉!技蓋至此乎!《莊子·養生主》

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史記·李將軍列傳》

感歎句加上“乎”使全句帶有疑而有定的意味,“乎”仍是表示疑問語氣的,不過疑問語氣比較弱,被全句的感歎語氣掩蓋了。

“與”也可寫作“歟”,最早見於《論語》、《左傳》,可用於是非、選擇、特指問:

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論語·微子》

曰:“素冠。”曰:“自織之與?”曰:“否,以粟易之。”《孟子·滕文公上》

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学而》

伯魚孔鲤,字伯鱼,是孔子的儿子之母死,期而猶哭,夫子聞之,曰:“誰與?哭者。”門人曰:“鯉也。”夫子曰:“嘻!其甚也。”《禮記·檀弓上》

屈原至於江濱,……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邪”也可寫作“耶”,多見於戰國以後,可用於是非、選擇、特指問:

國既已治矣,天下之道盡此已邪?《墨子·尚同》

治亂,天邪?……時邪?……地邪?《荀子·天論》

孫子之所言是邪?先生之所言非邪?《莊子·達生》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欲論吾國之士,與之治國。敢問何如取之邪?”《荀子·哀公》

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戰國策·齊策四》

“與、邪”的上古音很接近,有的書只用“與”,如《論語》、《孟子》、《公羊傳》、《榖梁傳》等,有的多用“邪”,如《莊子》、《韓非子》,它們可能是不同方言或有時代先後。

用“乎”是純粹的詢問語氣,說話人把一件事情全部說出來,要求對方作答覆。“與”或“邪”的疑問語氣沒有“乎”那麼純粹、強烈,它表示說話人猜想大約是這樣,卻不是深信不疑,要求得到證實,是一種探詢的語氣。

感歎語氣詞:哉、夫、兮

“哉”起源很早,見於西周金文,寫作“才”,先秦典籍中使用很多: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周易·乾卦》

子犯曰:“子玉無禮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子曰:“管仲之器其小哉!”《論語·八佾》

如果不用“哉”字,句子就是直陳性的敘述句、描寫句或判斷句,因此可見感歎語氣是由“哉”承擔的。

“哉”也常用在疑問句(大多是反問句)中:

天實爲之,謂之何哉?《詩經·邶風·北門》

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左傳·僖公五年》

子以齊、楚爲孰勝哉?《戰國策·齊策一》

但並不能說這裏的“哉”是疑問語氣詞。用了“哉”字,句子既有疑問語氣,又有感歎語氣。疑問語氣是由句子中其它成分承擔的。“哉”不能單獨用來表示疑問。

句末語氣詞“夫”也表示感歎語氣,它不見於《尚書》和《詩經》,《論語》、《左傳》及戰國以後的某些典籍間或用之,但頻率遠不及“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论语·子罕》

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孟子·告子上》

“哉”是純粹的感歎語氣詞,表示的感歎語氣強烈而明顯,而“夫”多有惋惜、詠歎的意味,表示的感歎語氣比較舒緩低沉,在感歎中帶有揣度的成分。

“兮”一般只用在詩歌、韻文中,有襯字的意味: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詩經·周南·麟之趾》

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詩經·魏風·伐檀》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離騷》

“兮”的語氣舒緩,一般是詠歎,很少有驚訝的成分。

祈使句中没有语气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45d4c2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0.html

《古代汉语-语法学(五)助词语气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