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 模板

发布时间:2019-08-24 05:19: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题西林壁》_模板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之一

授课教师:南郊小学 徐凯

 

  年级:四年级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九课《题西林壁》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      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效果察

                              不同。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学内容:三峡之秋

  教学要求: 1、积累词汇;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作顺序;

         3、了解三峡景物的特点;

         4、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

        2、准备三峡的风光片VCD,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生介绍三峡

    你们对三峡了解多少,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

   1、可以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老师将学生找到的地图投影,让学生介绍: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主要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其他资料。

   3、引导背诵描写三峡的古诗,如:《早发白帝城》

     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看三峡?感受一下?教师播发三峡VCD

  三、新授

    看了刚才的影片,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那么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大家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师生评议。思考,回答: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景物的?

   3、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课文写了三峡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哪些主要景物?写出了三峡什么特点?

     组长注意做好记录。

   4、集体讨论汇报交流,师做好板书。

   5、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你能读读吗?师生评议。

   6、思考: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开头总写三峡的秋天;结尾点明具体时间)

   7、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配乐朗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段。

  四、小练笔

    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尚湖秋景》。

    写完后,出示一到两篇交流。

  五、作业:

    回家后,请你做一做小导游,将你今天领略到的三峡的景色介绍给爸爸妈妈。

14《三峡之秋》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Article/UploadFiles/200408/20040826163405833.rar”>点击浏览该文件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用横线画出不正确的读音。

  

  三、把词语填完整。

  (  )头(  )气   )有(  )竹 目(  )口( 

  (  )兵(  )将  丢(  )(  )甲     )亡(  )寒

  (  )处(  )生  惊心(  )(       )不容( 

  四、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答案。

  赤壁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  东汉末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其中的一方指的是(周瑜  曹操  孙膑)一方。

  五、在(  )里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你平日注意观察事物,积累材料,作文时( )会有内容可写。

  2.这个房间(   )宽敞,(   )布置得很美观。

  3.蜜蜂(   )认识陆地上的路线,( )不能认识水路上的路线。

  4.老师(   )白天给我们上课,( )深夜给我们批改作业。

  六、加标点。

  1.张医生说  我是来工作的  不是来休息的  我要立刻做手术

  2.我是来工作的  不是来休息的  我要立刻做手术  张医生说

  3.我是来工作的  不是来休息的  张医生说  我要立刻做手术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古时候,有个有名的木匠要在木头上雕刻一只凤凰。人们听说了,一窝蜂地跑来看。

  木匠在木头上勾了个大体轮廓,就不慌不忙地雕起来。

  当凤头、凤尾还没雕成,羽毛也没有刻完的时候,围观的人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看见凤凰头的人,撇撇嘴说:那是什么凤凰啊,简直像公鸡。看见凤凰身子的人,斜斜眼睛说;雕的一点也不像凤凰,倒像只又丑又笨的鸭子。其余的人也指指点点附和着说:还是有名的木匠呢,真丢人!瞧那笨手笨脚的样子,还想雕凤凰呢!

  听了这些,木匠并不理会,仍然专心致志地雕刻着。

  围观的人觉得没多大意思,便三三两两地散开了。只有一位白胡子老头仍津津有味地欣赏着。

  没过几天,凤凰雕成了,还添上了鲜艳的色彩。人们又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

  只见凤凰翠绿的冠子高高耸立,鲜红的爪子闪闪发光,色彩缤纷的身子格外耀眼,鲜艳美丽的翅膀跃跃欲飞。

  木匠用刻刀轻轻一点,给凤凰刻上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凤凰立即扑噜噜地拍打翅膀,腾空飞起,在屋梁上回旋飞翔,三天三夜没有降落。

  这时围观的人齐声称赞,一致惊叹凤凰的精美,夸奖木匠技术非凡。

  那位白胡子老头听了,扭过头来,说:别忘了,开始的时候你们是怎样议论啊!一句话说得人们都羞愧得低下了头。

  1.给画线的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围观者夸奖木匠技艺非凡。

  A.十分,极。(  

  B.超过一般。(  

  C.比较好。(  

  围观的人觉得没多大意思。

  A.思想内容。(  

  B.意见。(  

  C.情趣;趣味。(  

  D.心意。(  

  2.结合句子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津津有味(      降落(      称赞(  

  3.结合句子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专心致志( 五彩缤纷(    羞愧(  

  4.短文712自然段合起来讲的是什么意思?

  5.给短文加个题目。

  6.阅读本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疑惑、讥讽、轻蔑、率领、眺望、硫磺、计策、顺序

  二、

  

  三、垂丧、胸成、瞪呆、调(精)遣(强)、盔弃、唇齿、绝逢、动魄、刻缓(罪诛)

  四、划去:战国时期、曹操、孙膑

  五、1.只要…………  2.既…………  3.虽然……但是……  4.不仅…………

  六、1.:,。!”  2,。!   3,。

  七、1B C2.索然寡味、起飞、挖苦;3.聚精会神、五颜六色、惭愧;4.讲人们对木匠前后评价的不同及第五单元测.试题二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字词。

  1.查字典填空。

  调兵遣将,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在字典中,的意思有:派,打发;排解,发泄。这里应选取第( )种解释。

  2.多音字组词。

  

  3.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的样子。(

  (2)事前已经有全面的考虑,有充分的把握。(

  (3)形容因吃惊而发愣的样子。( 

  (4)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5)比喻处境极其困难,找不到任何出路。(

   4.下列各组词语中,在全对的一组后面括号里打“√”,在错的一组后面括号里打“×”

   1)相持 撑住 岔道 得意洋洋(

   2)粉碎 隐蔽 跳望 目登口呆(

   3)失信 堡磊 妨碍 自不量力(

  5.用“____”标出下列各组词中不是同类的词。

  (1)电视 电影 录音机 电线

  (2)水杯 水泥 水瓶  水壶

  (3)王维 李白 杜甫  汪伦

  (4)老虎 壁虎 爬山虎

  三、句子。

  1.缩句。

  (1)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

  (2)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

  2.调整下列错乱的句子。将序号填在话号里。

  ( )借着楼道的灯光,我将教室门锁好,走下楼去。

  ( )走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的灯没关。

  ( )我收拾好书包,熄灭教室里的灯,走出教室。

  ( )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于是,我转身又上了楼。

  ( )写完作业。灯火通明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四、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松树的风格

  松树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  赞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敬  崇高)的品质的象征。我对松树总是怀有(瞻仰  敬仰)之心。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里,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健壮  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树荫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做到粉身碎骨的地步。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读短文,用“√”标出短文括号里合适的词。

  2.回答问题。

  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

  松树的风格是什么?

  3.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特点之一是借物喻人。请用“ ”画出文中的借物喻人的句子,然后想一想,作者借松树喻的什么人?(抓住的共同特征简要回答)

  4.把表现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抄下来,然后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

  五、选择其中一题完成。

  1·儿童节快到了,为了让全体少年儿童过一个既高兴又有意义的节日,请你写一份建议书,内容要具体,格式要正确。

  2.针对同学中存在的乱涂乱画、乱丢废纸的不良现象,请为班委会写一份建议书。

  答案:

  一、孙膑、讥讽、轻蔑、波浪滔天、疑惑、率领、硫磺、丢盔弃甲

  二、1Qqian、辶、十、2.调料、调动;淹没、没有;似乎、似的;投降、降低。3.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得意洋洋、走投无路。4.(12×3×5.(1)电线(2)水泥(3)汪伦(4)爬山虎

  三、1.(1)齐威王夸耀马。(2)船冲进船队。23 4 2 5 1

  四、1.歌颂、崇高、敬仰、茁壮 2生命力强,要求于人的少,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3.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4086ec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05.html

《《题西林壁》 - 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