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典影视剧的翻拍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学教育2011.12
殿
论经典影视剧的翻拍
于东霞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所谓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而翻拍是根据同样故事素材创作或改变同部影视
剧而进行再次、多次摄制发行的影片。经典翻拍是对文艺经典的重新诠释和重读,具有再度创作的意义。20年前,经典翻拍还是小心翼翼、精挑细选,而如今荧屏上涌现出一大批的翻拍作品,尤其是近两年这种现象更呈现出“井喷”态势,如何看待这些大规模的翻拍已经成为不得不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经典;翻拍;文艺属性;再创造
广2010年翻拍剧占影视剧市场的50%多,其中对经典影视剧的翻拍更是达到一个新的高峰,除了四大名著的重拍,还出现了三部“杨家将”、两部“李小龙”、三部“封神榜”、四个“孙悟空”两位“白娘子”四个“关公”以及红色经典翻拍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新儿女英雄传》等等。经典的翻拍是影视剧中的一个正常现象,影视作品与文学创1.兴趣小组
在扎实学好学科知识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开拓视野,启迪智慧,充分挖掘智能潜力,努力使各方面智慧都能得到丰富和发展。教师要随时留心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个性特点,包含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可将嗓音条件较好、爱好声乐,希望能在声乐方面有所提高的学生组成声乐小组;将那些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成欣赏小组;将有爱好器乐演奏并具有一定演奏基础的学生组成器乐小组;将音乐基础较好、有一定舞蹈天赋的学生组成舞蹈小组。这些学生爱好唱歌、跳舞、演奏,但有可能在班上单独表演得不到大多数人的共鸣,而在音乐兴趣小组中既可发挥自己的特长,又可以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互相学习,提高积极性与演唱、演奏水平。
2.艺术节
一届艺术节的举办,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这期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莫大的收获。在编排原则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起辅助作用,重在集体节目和个人参与,演题材、形式力求多样化,内容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力求反映音乐教学
作有着很大的不同,不论从各国的影视发展历史来看,有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就是翻拍经典。大规模的经典翻拍的现象是影视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影电视有着表现力强、受众面广的特点,加上电影的工业化、高科技给电影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随着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升级,使翻拍成为影视创作的一个潮流。影视等大众文化的重要功能和特征就是迎合和满足大众娱乐的、消遣的需求。那么对于蔚然成风真实水平,又鼓励个人表现。在不影响学生正常上课学习的情况下,组织学生排练,。整个排练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领导—教师、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如舞蹈动作的创作与编排,节目串联词的编写,器乐合奏的配器,曲艺节目的编导,以及服装、道具、音响的准备等等,都融入学生辛勤的汗水,尤其是学生的创新灵感与集体合作探究得到了充分发挥和锻炼。
3.竞赛性活动
竞赛性活动是指以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技巧为竞赛内容的课外实践活动。它不仅具有知识性与娱乐性的特征,同时还具有竞争性,让学生在挫折中成长。首先,从知识性与娱乐性来看。学生需要积极地储备相关的知识、刻苦的训练并提高相应的技能。不仅提高了知识储备、提高了音乐技能与技巧,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其次,赛活动本身具有挑战性,会有成败的结局,所以这就要求参与者具有竞争意识。参赛前要在了解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去分析其他的竞争者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尽量的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
的翻拍剧究竟是推崇和效仿,还是继承和颠覆,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经典翻拍的背后
麦克卢汉提出过“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论断:任何媒介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1]因此改编应该尊重读者和观众,尊重艺术规律,怀着对艺术的诚意来改编。处在当今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临海量的信息和阅读,文学名著对年轻人已构不成以往的吸引力,取而代之的是最大,努力在竞赛中获得成功。参赛后如果成功便可体验到暂时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如果失败就要学会如何面对挫折,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口号下,审美教育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公共音乐教育更加的凸显它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更加科学、谨、合理、有效地设置教训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音乐艺术实践的审美活动,最大限度的普及和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鉴赏力,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
98

2011.12
学教育
更多快餐文化。如何让他们回归经典,影像诠释是传承经典的一个重要渠道。
对于影视业而言,影视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特殊的产业,从文学作品变成影视作品是一个文艺作品制造的一个现实过程。10年来我们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但也让很多人陷入误区,就是以经济取代内容,以利润度量文化。但是文化产业毕竟先有文化后有产业,这是我们不可以忘记的。我国的影视产业的市场基础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是13亿人的市场基础,13亿人除了吃饭、穿衣、住房,也要看电影、电视,这个强大的市场基础是我国电影票房保持每年以30%左右发展的前提,这是其他各国都不可类比的。
我们经典作品是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来,一个民族文化创造所留下来的遗产。美国拍摄的《花木兰》《功夫熊猫》曾给过我们很深刻的教训,我们那么多的经典,却不能对其不断诠释和重读,本身就是一种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丧失,没有守护住自己的文化财富,反到成了别人的文化资本,不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到头来只能为他人做嫁衣。
二、经典翻拍面临的困境
目前国内经典翻拍处于困难阶段,处于一个摸索和尝试的阶段。首先,学名著是以文本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的,文学文本与影视影像之间存在巨大的空间。如果说文字的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密室关系,那么影像的传递就是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广场关系。果说前者是私语,是秘密,是心灵的沟通和神会,那么后者就是宣讲,是开放,是心灵以及心灵之外的多种元素的建构。在这种前提下,如何填充文学文本与影视影像之间的巨大空间是关键。这是影视艺术创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
受众中心论的研究者认为,受众是传播的主动者,媒介是被动者,受众具有本位意识。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信息的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2]典名著的影响力是深远的,早已决定了人们的接受程度。经典翻拍风险很大,因其先天拥有的高关注度和高期待值,较为容易在问世后遭遇狂风暴雨式的质疑,单单是靠大量的制作成本和宣传成本的投入、大牌的明星云集是远远不够的,经典翻拍最难之处在于既要保住原著的精华又能拍出新意。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已经家喻户晓,大家心目中都形成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成功的经典影视作品是在取所有人想象之中的共通点,这是每一个影视剧拍摄者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个最大的困难。并且一旦这个文学形象塑造成功,那么影视中的演员就成为了这个文学形象的代表,并在观众的内心根深蒂固。如果说要再对其进行重拍和改编,可谓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对待翻拍经典这一点上,整个社会要有一个比较包容的心态,要提倡创作人员有创新,因为任何一个时代艺术家去认识经典、再现经典,一定会带来时代的特点、个人的局限。如果完全照本宣科地翻拍,那就失去了再度创作的意义,应该允许有新的观念、新的解释、新的表现、新的创造,这样才有意义。
造成经典翻拍成“井喷”态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原创力量和创作能力现在到了一个空前匮乏的地步,是一种创新精神缺乏的表现。商业社会的时代病就是人们普遍浮躁,影视艺术界更是难免浮躁病,急功近利。导言李少红曾明确透露:目前国内的电视剧市场以题材论价,在开拍前就定好了价格。四大名著未播先卖,新《红楼》和新《西游》,首轮每集200万;新《三国》每集180万;新《水浒》最少,但130万一集的价格,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高出市场平均价不止一点点。金庸的作品同样价格不菲,其
[3]
他经典也一样,卖的就是一个知名度。翻拍经典虽然是文化传承,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更像是一种赚钱的幌子。这并非是一个人、一个环节的错,而是应该整个行业一同来反思。
三、如何进行经典作品翻拍
《茶馆》这部电视剧的翻拍是不必参考收视率就应评定的一部好剧。观众在观赏时不自觉的重温经典话剧《茶馆》的京韵,重温老北京人在乱世风云中的悲剧人生,让人耳目一新。“在环境的渲染烘托下,更好的展现出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真实地投射出特定时代的众生相,没有脸谱,只有历史画面的定格。不像有些经典翻拍只彰显编导的任性与随意,一味冲撞观众的心理承受底线,只给观众留下雷人的感受。[4]电视剧《茶馆》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艺术,是接了地气的民间文化,带给观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之感。《洪湖赤卫队》是红色经典,是湖北省的文化名片,先有舞台版、电影版、歌剧电视剧版、2010年播出的电视剧等多个版本,在电视剧制作上是精心改编,艺术性、思想性、欣赏性都达到了一定高度,并且其低调拍摄、不靠刻意
[5]
炒作的做派更是赢得了观众的亲睐。
重拍需要创意,有些电影“不走寻常路”,彻底颠覆原创,让法海爱上了白蛇,那白蛇的抗争还有什么意义?给唐僧、孙悟空安排了诸多感情戏,么师徒去西天还取得到真经吗?仔细思考一下,这样的作品还有多少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呢?我们决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去亵渎经典作品,那样即失去了原创的韵味又不能被观众青睐,更算不上创新,最终只能陷入低俗化这种万劫不复的深渊,伤害的不只是观众的感情,更是艺术的严肃性。我们看好莱坞的经典重拍,《金刚》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拍一次,电影反映的主题永远不会过时,而科技手段、拍摄技术却不断更新,这两个基础决定了它的经久不衰。
总之,无论呼唤原创还是守卫经典,我们都不应该放弃一个原则,即尊重影视的文艺属性原则,尊重影视艺术承载的价值观念。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美国电影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不仅用电影创造票房,更用电影传递美国国家理念、国家价值、国家精神,这是我们所欠缺的。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一定要着眼于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舞台。我们在影视剧创作的途中,做强产业链,打造出中国自己的文化品牌,也是我们进行经典翻拍的必然要求。
9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344b994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c.html

《论经典影视剧的翻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