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基础知识点)最新

发布时间:2014-01-11 16:57: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Kmm mm、μm nm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mdmcmmm之间的进率都是10。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不能仰视或者俯视。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要包含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可以是 “路程相等比时间”,或 “时间相等比路程”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m)t—时间(s)v—速度/(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3.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四、测量平均速度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v=S/t求出平均速度v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的形式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v>v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5、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二、声音的特征

1、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的单位叫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如果1个物体在1秒的时间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 Hz

男性的声音一般音调低,女性的音调高。

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度、粗细有关。弦越紧、越短、越细,音调就越高。管乐器的音调与空气柱的长度有关,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人耳听到的声音范围在20 Hz—20000 Hz之间。高于20000 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如蝙蝠;低于20 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大象可以感受到,地震来临时也有次声波。

2、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例如把手围成喇叭状向远处喊话。调节电视机的音量就是在调节声音的响度。

3、音色:声音的特性。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4、举例: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声音。牛的音调低,但响度大;蚊子的响度小,但音调高。

三、声的利用:传递信息,如B超、雷达;传递能量,如清洗物体、体外碎石。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为保护听力噪声不能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噪声不能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能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 温度的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3摄氏度。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③注意事项: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不要触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4、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因为它有一个缩口。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甩,以便把缩口上方的水银甩回玻璃泡内。如果不甩就直接使用,则只能测量比原来高的温度。

二、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冰、海波、各种金属。 非晶体物质:,松香、玻璃、沥青。

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非晶体没有熔点。

2 凝固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晶体凝固特点:,放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凝固特点: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晶体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

三、汽化和液化:

① 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它们的区别:发生部位、发生条件、剧烈程度。汽化过程都要吸热。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

3 液化的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打火机、煤气罐里的液体,通常都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贮存起来的。

液化过程要放热,所以水蒸气烫伤要比热水烫伤严重。

我们看到的“白气”,通常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雾、露都是液化形成的。

四、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丸、钨。人们利用干冰的升华来实施人工降雨。

②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热,例如霜、雾凇。

③雨的形成:水蒸气汽化升空,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或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为小水珠,再下落至地面。

④下雪不冷化雪冷:雪是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放热,所以不冷;但化雪是雪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要吸热,所以人会感觉到冷。

⑤霜前冷,雪后寒: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所以有霜时说明天气变冷;雪熔化过程要吸热,所以人会感觉到冷。

第四章《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应用:小孔成像、影子。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这叫模型法。

4、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

1、光遇到桌面、水面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镜子、擦亮的皮鞋“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①桌面上铺白纸是为了标记两支蜡烛的位置;②刻度尺的作用是测量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③用玻璃板不用平面镜是为了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④选择两支等大的蜡烛: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⑤注意:后面的蜡烛不点燃。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成的是虚像。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3、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汽车观后镜、街头路口的反光镜,能扩大视野。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太阳灶、汽车前照灯的反光装置。

四、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叫光的折射。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这时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不论从空气看水中,还是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位置都要比实际的位置高一些。

五、光的色散

1、白光的组成:,,,绿,,,紫。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混合后为白光。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混合后为黑色。

3、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红外线的应用:夜视仪、遥控器。紫外线:灭菌、防伪。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有两个实焦点。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有两个虚焦点。

光心(O:即透镜的中心。

焦点(F):凸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光心的光线沿原方向射出;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在另一侧通过焦点;③从焦点射出的光线在另一侧与主光轴平行。

3、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光心的光线沿原方向射出;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在另一侧沿虚焦点的方向射出;③射向虚焦点的光线在另一侧与主光轴平行。

二、凸透镜成像的5种情况:

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落在光屏中央。

1种: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像在1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例如照相机。

2种:物体在2倍焦距处,像也在2倍焦距处,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可以测焦距。

3种:物体在12倍焦距之间,像在2倍焦距之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例如投影仪。

4种:物体在1倍焦距处,不成像。

5种:物体在1倍焦距之内,物像同侧,像比物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

诀:物近像远像变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总是倒立的。

实像能落在光屏上,如照相机、投影仪、小孔成的都是实像;虚像则不能,如平面镜、放大镜成的像。

把凸透镜遮住一部分,在光屏上成的像仍是完整的,只不过不如原来清晰了。

三、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物体远在2倍焦距之外,像在1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第1种情况。要使照片变大(例如照完集体像再照个人像),应靠近景物,并将镜头向前伸(或说将镜头向外拉)。要使照片变小时与之相反。

投影仪:物体在12倍焦距之间,像在2倍焦距之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第3种情况。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让投影仪远离屏幕,并将镜头向后拉。

放大镜:物体在1倍焦距之内,物像同侧,像比物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眼睛和眼镜

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架照相机,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生信号,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2、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3、眼睛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1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25cm叫做眼睛的明视距离。

4、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会使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要戴近视镜(也就是凹透镜)来把光线发散一下,使成的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5、老年人的晶状体通常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要戴远视镜(也就是凸透镜)来把光线会聚一下,使成的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6、近视镜(也就是凹透镜)又称为缩小镜, 老花镜(也就是凸透镜)可以当做放大镜来使用。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2、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是成像的第3种情况),目镜是放大镜(是成像的第5种情况)。显微镜的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3、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是成像的第1种情况),目镜是放大镜(是成像的第5种情况)。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它们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4、实验室里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镊子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间的红线处,或指针在红线两侧摇晃的幅度相同。平衡螺母的调节方法:左偏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3)读数:物体质量等于砝码加游码。

4)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二、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定义式:m/v.

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4.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但有可能相同,如煤油和酒精。

固体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大,如水银的密度比一般的固体都大。

同种物质在不同物态时密度不同,如水和冰。

三、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 

利用m—V图像,可以求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的测量

1.测固体的密度

1)测比水的密度大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量筒采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

2)测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细而长的针或细铁丝将物体压没于水中,通过排开水的体积,测出固体的体积。二是在固体下面系上一个密度比水大的物块,比如铁块。利用铁块使固体浸没于水中。铁块和固体排开水的总体积再减去铁块的体积就等于固体的体积。固体的质量、体积测出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固体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

1)正确步骤是:(烧杯+水)(烧杯+剩水)=倒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倒出液体的体积。

2)错误步骤是:(烧杯+水)(烧杯)=液体质量,用量筒测出液体体积。这样会使液体的体积偏小,因为你不可能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内,一定会在烧杯壁或烧杯底上有所残留,所以这样会使测出的密度值偏大。

五、密度的应用

1、水有反常膨胀现象。

2、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物质,可以求物体的质量、体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2fe9073e45c3b3567ec8bcf.html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基础知识点)最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