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一

发布时间:2016-05-20 13:17: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4-1第二学期行政管理专业《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C

A

B

B

C

D

C

B

1.“关于制定政策的政策”指的是( D   )

A 基本政策   B 具体政策   C 经济政策 D 元政策

2.注重环境与政治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反映的模型是(  A  )

A系统模型  B 过程模型  C 团体理论模型  D 制度理论模型

3.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  C  )

A利益集团  B公民  C大众传播媒介  D思想库

4.具有“思想库”、“外脑”、“智囊团”等称呼的组织是( A )

A政策咨询机构 B政策执行机构  C政策监控机构  D政策决策机构

5.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 B )。

A 政策问题的确认 B 政策议程的建立

C 政策方案的择定 D 政策目标的确立

6.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的理论是(B

 A组织理论 B交易理论 C演进理论 D行动理论

7. 事前制定出完整的评估方案,并由确定的评估者严格按照规定方案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的评估。这一评估是指( C )

A内部评估 B外部评估  C正式评估 D非正式评估

8. 我国通过法律监督、财政监督、人事监督和工作监督等,影响、制约或控制其他国家机关的组织机构是(  D 

A 中国共产党  B司法机关  C政府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

9. 采用渐进的方式对公共政策进行终结,以消除公共政策终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公共政策终结的形式是(  C  )

A公共政策合并 B公共政策分解 C公共政策缩减  D公共政策废止

10.力求回答“因为什么”、“为了谁”、“为了什么目的”、“多大风险”、“应优先考虑什么”等等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B  )

A行为研究  B价值研究  C规范研究  D可行性研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

1

2

3

4

5

A.B.C

A.B.D.E

A.B.C.D

B.C.D.E

A.B.C

1. 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的明显特征是( A.B.C )

A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B公共政策的普遍性

C公共政策的强迫性

D公共政策的调和性

E公共政策的特殊性

2.中国国务院享有的行政职权有( A.B.D.E  )

A行政立法权 B提案权 C行政管理权

D人事权 E一定范围的戒严权和建置权

3. 根据评估活动是否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政策评估可以分为(A.B.C.D 

A内部评估 B外部评估  C正式评估

D非正式评估  E效果评估

4. 政策监控的作用有( B.C.D.E )

A促使社会问题上升为政策问题

B保证政策的合法化

C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

D实现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E促使政策终结

5. 对公共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原因主要有( A.B.C

A利益因素  B习惯  C认知

D社会团体  E传播媒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

1.简述政策分析的定义及其类型。

答:定义:一个应用性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它采用各种研究或论证方法,产生和转变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以便帮助决策者或当事人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

政策分析有三种基本类型: 1.未来的政策分析;2.回溯的政策分析;3.整合的政策分析。

2.如何分辨模型的有效性?

答: (1)排列并简化现实 (2)认定重要层面 (3)符合社会现实 (4)提供有意义的沟通 (5)指导调查与研究 (6)提出一定的解释

3.简述政策评估的内涵。

答:(一)评估对象是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公共政策或计划。

(二)政策评估是由一定的评估主体进行的,包括官方和非官方的。 

()政策评估的内容包括政策执行、政策效果与政策价值两大方面。其中尤以政策价值的评估更为重要。效果评估主要是效率、效能、效益的评估,价值评估则主要是公平、正义等的评估。

(四)政策评估必须采用多元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定量研究方法,包括社会指标、回归分析、民意调查等;定性研究方法,包括专家判断法、对象评定法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五)政策评估具有目的性,即主要是为政策的修正、补充、完善以及新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四、论述题(20分)

试述政策环境的构成及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答:政府政绩考核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只因当外部的环境发展变化了时 原有的考核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 便必须作出相应调整。这些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经济成为工作重心。政绩考核中GDP的增长也成为考核重要指标。在唯GDP大小、唯财政收入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评价模式得到推行时,现实中出现了一些官员将发展简单化为经济数量的增长,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导致工作中片面追求“以GDP为中心”,大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种错误的政绩观忽视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导致了资源严重浪费、重复建设、污染横生等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已与经济环境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冲突。由此党中央及时认识到原有政绩考核指标已经不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衡量标准,要求树立正的政绩观,在政绩考核中加入了绿色GDP,引咎辞职等新内容,以适应经济健康发展的需求。

第二:就政治环境而言,党和国家领导人看到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而引起了大量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纠正人们的某些错误观念,从而提出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党中央领导人在多种重要场合都提出要实践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在这种政治氛围下,就要求各级政府实践和履行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合理的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就是各级政府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第三:文化环境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那么紧盯经济发展速度,转而注意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等。随着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人们意识里很重要的部分。此外,民主意识、纳税人意识的觉醒,使得人们不再对财政收支特别是支出漠不关心,而是开始关注政府财政用途及其效率效果,加强了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等。全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强烈要求政府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关注民生,以人民利益为重,为民谋福祉。

第四:就国际环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都实行官员绩效考评制度。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政府管理改革的浪潮,官员绩效考核更受到西方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就要求必须在各方面努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对接,这尤其对政府行为模式的改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要改变政府行为模式,重要一点就是要改变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因为有什么样的政绩考核体系就会有什么样的施政方式。在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席卷我国的同时,尽快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政绩考核制度,也是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我国政府提出的要求。通过上面具体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官员政绩考核政策的不断变化,主要是由于随着国际环境以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发展变化,原有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政策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环境的要求,并且与政策环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这也充分证明了公共政策是环境的产物,即公共政策是为适应政策环境的变化而制定出来的,是政策系统为解决自身与既定环境的矛盾而采取的行动,并将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做适应性的调整。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2003317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州街头被带至广州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318日,孙志刚被黄村街派出所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同日,:孙志刚称有心脏病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31920日,孙志刚在救治站遭遇无情轮番毒打,320日,救治站宣布孙志刚不治死亡,418日,尸检结果表明,孙志刚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后来广州市公安局[2003]穗公刑法字4号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鉴定书,证实被害人孙志刚系因背部遭受钝性暴力反复打击,造成背部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425日,《南方都市报》刊登“一大学毕业生因无暂住证被收容并遭毒打致死”一文,514日,俞江、腾彪、许志永三位法学博士以中国公民的名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书,建议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523日,我国著名法学专家贺卫方、盛洪、沈岿、萧瀚、何海波联合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就孙志刚案及收容遣送制度实施状况依照《宪法》启动特别调查程序,69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3]穗中法刑初字第134号《刑事判决书》就孙志刚被故意伤害致死案做出一审判决。6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0381日起施行,1982512日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

结合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公共政策终结的形式有哪些?

:公共政策终结的形式有:公共政策替代;公共政策合并;公共政策分解;公共政策缩减;公共政策废止.

(2)评析本案例采取的政策终结形式。

答: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制度变革,本质上是新公共政策对旧公共政策的替代,而不是周公“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孟子·离娄下》)式的精英冥想独断的产物。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制度变革的这种公共性更加突出。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它的形成既不主要依赖于精英的推动,其质量的高下也不主要依赖于精英的智慧,更不依赖于精英的道德。

公共政策替代指的是旧政策为新政策所代替,但保留四个“不变”既所面对的问题不变,公共政策的目标不变,政策的作用对象不变,所要满足的要求也不变。

政策合并:政策合并指的是旧公共政策虽然被终止了,但公共政策要实现的功能,并没有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的公共政策中去了。

政策分解:公共政策分解指的是将旧的公共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原则分解成 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

政策缩减:公共政策缩减指的是采用渐进的方式对公共政策进行终结以消除公 共政策终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公共政策缩减是通过逐步减少对公共政策的投入,缩小公共政策实施范围,放松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等措施,来达到最终完全终止公共政策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0713481767f5acfa0c7cd32.html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