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管理论述题

发布时间:2019-05-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1.
请根据研究型教育管理模式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一个教育管理的研究课题,结合所学的相关理论加以分析,并试着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
答:研究课题:主体性班级教育管理之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受教育者主体性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体性素质的发展与培养日益得到重视。因此,20世纪80代末,教育理论界提出了主体教育的观念、思想,并在90年代初开始,北京、河南安阳、天津、湖北荆门、深圳、湖南长沙等地开展了中小学主体性教育改革研究。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实践研究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概述 当今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主体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素质教育活的灵魂,其核心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有人把主体性理解为实践性,也有人把主体性的特征总结为自决、自主和自控。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不是从人自身的孤立状态和人所具有的一般特性来说的,而是一个认识论(包括活动论)命题,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相对于活动课题所处的态势而表现出的功能特性。它是人区别与超越其他动物的标志,它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而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熟和发展中的个体,他的主体性属于一种自我发展中的主体性,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培养和发展。教育,作为学生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在培养和弘扬学生主体性中更应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有学者把主体性教育的价值理解为“提升人的地位”“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具有很强的解放思想的意义。实施主体性教育,就是根据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内在结构,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要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的能动的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主体性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建构主体性学校管理模式,建立主体参与型教育教学模式,来培育学生的主体型人格,以达到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的目的。
二、学生在班级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作为班级管理客体的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当他们参与管理、行使管理的功能时,处于主动管理的地位即管理者的地位;二是当他们作为被管理者处于服从地位的时候,这种服从也不是完全被动地服从或盲目服从,而是主动地、有条件地服从;三是在同一管理客体中,学生与其他管理要素如物质要素、资金要素、间要素等相比,学生始终处于有意识的主动支配的地位,因而是班级管理工作成败的决定要素。 三、主体性班级教育管理观 主体性班级教育管理就是这样的一种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活动的主体组织者,充分发挥全体学生在班级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自主制定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目标,自主贯彻并执行工作目标,自主检查并评估工作目标的达成度,以实现学生在班级教育管理活动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与主体作用的发挥。 从上述对主体性班级教育管理模式的界定中,我们可推断出这种班级教育管理模式的以下几个特点: 1.要具有民主精神,实施民主管理 正如魏书生所说:民主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多数人参与政治,参与决策,参与比较复杂的工作。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既做老师又做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目前中学生心里话不愿对班主任讲,原因就在于一些老师总是以管理者的面孔出现。学生学习生活在班级中,对班级事务最有发言权。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那么,班级就会出现良性运转,而教师、班主任也就会举重若轻。学生管理班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关于“班级民主管理”问题,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于1998~1999年间曾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胡惠敏老师的参与下,进行过试验。此项试验的课题是“班级小主人行动——小学生民主生活训练”。此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如今各地同类试验不同之处在于,它旨在改变学生的“干部”观念,使小干部从“班主任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同时,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从争当“小干部”引向争当“合格的班级小主人”,即当一个称职的班集体成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主要是建立班级学生民主生活的程序。 2.增强学生的班级主体意识,实行目标管理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每个成员,必然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主人翁,都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觉性是一个能够经常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目的和意义,并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正确的社会意义的能力;自制力是善于支配和控制自我的能力。班集体建设要注重这两种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 培养主人翁意识,要求我们在管理中做到作为管教的目标管理和发挥自主性的自我管理能够有机地统一。班集体的目标是集体提出的一定时期期望达到的理想状态,并组织全体成员共同使之实现的一种管理。这些目标包括班风建设长期目标,班级形象设计阶段性学期目标和以常规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短期目标。这些目标的制定都是在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共同商量,确保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前提下制定的。 3.放手让学生组织自己的活动,实施自我管理 由“他管”渐变成“自管”,着力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具体目标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管理,参与管理,学会管理。认识管理,就是让学生了解管理的模式、体制、机制、目标、职能、制度、方法等。参与管理,就是让学生局部地、有选择地亲身参加管理实践,管理中学会管理。在这种班级教育管理中,因为优化了教育管理的内在机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整个班级教育管理的运转之中,生作为教育主体、管理主体,能够自主性地控制教育管理过程中的若干自变量,以使之产生预期的教育成绩、管理效果。但是,这种自控性也是相对的,它离不开班主任老师的正确引导,是在班主任督导下的学生自控性教育管理。 这样做的好处,一则使学校在较短时间内从“无序”转化为“有序”,形成科学的管理格局,造文明的校园氛围,创设稳定的教学秩序;二则为学生的“自管”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打下良好的管理基础。 2.某市一所企业办学校……但很少被批准。请根据自己所学的相关理论对此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1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案由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办社会时的企业学校,在体制改革时遇到的尴尬状态: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实行改革;政府想接收又没有资金;学校申请收费得到批准后,被主管部门――企业拿走,这学校怎么办? 2)出路――改革,根据多元制办学理论进行分析。(参看P/78-86内容来回答) 作业P11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三、该方案充分体现了学习型学校的特色,建构学习型组织对学校来说,既要体现学习型组织的内涵,要考虑教育组织的特殊规律性。 1)构筑共同愿景
构筑共同愿景是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学校共同愿景是对学校现在状态和未来方向的构想,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把学校成员凝聚在共同目标、共同信念和共同决策之中,能够产生众人一体的感觉,使组织更有力、更有精神。在具体建构中,一要注意把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发展的机制;二要探寻隐藏于师生员工内心深处的理想和愿望,建立清晰的个人愿景,激活个人的热情,不断促进自己的成长和超越;三要培植互信的团队精神,在学校成员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宽容、互敬互重、合作共事的精神;四要建立学校共同愿景,它根植于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和沟通,根植于整体互动而非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根植于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经营管理活动,是教职工个人愿景与组织愿景经过彼此交流、碰撞、协同和融合形成的整体图景。 2)创设支持性组织环境 创设民主、和谐、宽松、平等的环境氛围,重建学校文化是建构学习型学校的基础。首先,转变观念,营造思想舆论环境。学校成员要认识和掌握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确立新的理念、思想和观点,以指导行动。其次,倡导民主,变权威型的学校组织文化为民主型、参与型组织文化。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教师、生、管理者之间的对话、沟通,达到相互理解。再次,尊重差异,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学习型学校建设要为教师个体优势的发挥创造空间。复次,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组织成员要互相尊重、沟通、合作和交往,形成领导-教师、教师-教师、教师-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3)建构学习共享系统,形成教学共同体
团队学习和信息共享,可以促进学校中新联结和新领悟的产生,可以使个人学习速度将远快于正常状态。知识的质量包括知识的外延、知识的组织以及长期有效性,教师与学生都应为构造这类知识承担责任,把学习作为师生员工的一项共同目标。教师之间要合作学习、相互沟通、互动和共享,变单向传授为共同研讨,在教学技能、理论思考、教学科研上平等交流,由个体力量向集体智慧转变。 4)建立组织学习保证与促进机制
在学习型学校建构过程中,学校要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组织成员的结构和特点,看到组织自身学习的障碍和不足,发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使自己不断得到提升。学校要建立开放、民主、灵活和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学习机制,创建各种集体学习条件,让每个成员对组织学习的意义和过程有充分的了解,遇到困难善于集体分析并解决,采用多样化的组织学习方式。同时,进行系统思维,以此让组织着眼于整个系统的变动。 5)组织结构和教育制度改革 学习型学校更多的强调组织的柔性管理、成员的自我管理,通过学习把每个成员都培养成自我管理者,都能和睦和谐相处。在学校变革中,一要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取代传统的垂直型的组织结构;二要优化教育、教学、科研、人事、行政等管理流程;三要建立交叉功能小组的质量管理小组等柔性组织,以消除教育、教学、科研和经营管理活动中应变力差与反应迟钝的现象。 P17三、联系实际分析题: 1.分析自身的实际状态,结合相关理论和教师成长规律,涉及促进自身发展和成长的教师(校长)职业生涯计划及开发项目。 答:教师的职业生涯不是简单的一条直线,而是有波浪起伏的,尤其在中间的鼎盛时期是由多个波峰和波谷组成的。美国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大师舒伯认为,从时间上来看,每个人的发展都可以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 教师生命周期理论是以探讨和解释教师在历经职前、入职、在职和离职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汇总所呈现的阶段性规律为主旨的理论。斯蒂菲将教师生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预想生涯阶段。次阶段主要是新任职教师或者是重新任职的教师,者进展到下一阶段通常需要三年时间,而后者很快地超越此阶段。第二阶段是专家生涯阶段。此阶段教师居于任教科目的多方面能力、知识和态度,同时拥有多方面的信息。第三阶段是退缩生涯阶段。包括初期退缩、持续退缩和深度退缩三小阶段。第四阶段是更新生涯阶段。此阶段的教师已开始出现厌烦的征兆、他会采取较为积极的回应方式。第五阶段是推出生涯阶段。由于到了退休的年龄,须离开教学岗位。 我国的白益民博士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包括: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2、试从教育经费的多元筹措的理论问题的角度出发,对以上实例体现的现代教育经费筹措理念的变化和利弊作出分析。 答:存在问题有:1、政府责任转嫁,财政投入渠道弱化。2、多渠道为教育乱收费创造了条件。公共教育经费主要指一个国家各级政府用于教育的支出,即国家财政拨款,也叫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具体指中央地方各级财政或上级主管部门在本年度内安排并划拨到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主办的各类学校、教育事业单位,如国家支出预算项目的经费。公共教育财政的主渠道作用,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事业,应该”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强化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在目前教育经费缺口仍然很大,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时期,丈夫应强化自身作为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者的角色,强化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加大对教育的拨款份额,使教育成为优先投资的事业。政府在整个教育投资和教育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发挥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的作用,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公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社会公平”维护者的作用,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公共需要”。另一方面发挥政委作为投资的主渠道作用,以弥补和补充个人家庭、企业单位对教育投资的不足,保证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平衡。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集中的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高度集中性,能够充分发挥国家教育经费的主题作用。 P23 1、创建学校品牌的思路、措施 有专家说得好:品牌的“品”字,其实就是三个人都讲你好,就是众口烁金,这就是学校的品牌,对我校而言,品牌就是质量、效益、服务、特色,只有把这八字文章做好了,校就有了品牌,办学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只要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学业成绩好,才会得到社会与同行认可;是提高质量要讲效益,效益就是通过要提高教学艺术,花较少的时间,力和钱财,取得较优的质量;确立教育就是服务的思想,增强服务意识,只有服务得好,才能“感动心灵”,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信任,努力打造学校特色,培养特长学生,出成果,出精品。如何把槎中打造成品牌学校现谈谈个人肤浅想法: 一、要有独特的办学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特点,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办学主张,找到办学的优势和突破口,扬长避短,打造自己的特色。

二、根据实际选准“突破口” 办学特色及办学目标确立后,要将特色目标落实了办学实践,有步骤地扎实制定切实可行的分段目标。 三、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
学校领导要做到“三个到位”即名校的思想认识到位、制度意识到位、管理落实到位;教师要树立“四项意识”,即学习意识、合作意识、表率意识、服务意识;全体教职工倡导“五种精神”,即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遵纪守法的自律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四、要形成教学特色
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要形成学校特色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教学特色建设。
五、要加强学校的教育科研 学校品牌的创建应提倡“科研兴校,”努力成为专家型领导、科研型教师、合格加特长的创造型学生。 2、学校危机事件的处理要考虑危机本身的控制和考虑如何善后两个方面。
危机事件的控制就是指危机事件发生了,第一时间该做些什么?如果这个学校有危机事件预警机制,结合具体情况立即启动预警机制。果没有预警机制,就要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向有关部门求助;2.立即向领导报告,领导率领专业人员亲赴现场指挥,查事实真相,了解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做好情况记录;3.由学校领导、公关部门负责人、经过培训的新闻发言人和具体工作人员组成危机事件处理小组,负责处理危机有关工作;4. 及时探视受害人,安抚公众,分清责任并主动承担责任;5.适时、式指定新闻发言人向公众、上级部门、新闻媒介公布事件真相,了解公众反应、社会舆论;6.学校与当事人无法沟通、协商解决问题时,可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如上级主管部门或法律途径等。
当危机的控制期已经过去,就要着手进行危机事件的善后工作。般来说,要做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对危机事件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
第二,实施补救措施。 第三,总结经验教训。 作业P25 研究型教育管理是指教育实践(教师主体)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当作课题研究,运用行动研究法,解决实际的困难,探索教育管理的规律,促进教育发展的一种模式。 既然是研究型教育管理,那么它一定是不同于传统的教育管理,要立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足于“研究”这个角度。从宏观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时代发展变化迅速,随着大环境的变化,教育理念和手段也要随之变革。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教师是处于事务性的工作状态,每天做着细琐的工作,时间一长,形成定势和自身的习惯。在宏观的发展趋势与微观的现实状态之间存在着差距,所以时代要求教师不仅要处理好细琐的事务性工作,并且要提升成为教育的研究者。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家教课题之一“祖辈助教”就是体现了以上阐述的这一理论思想。研究型教育管理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从实际工作中找出问题来研究;二是运用行动研究法来进行研究;三是解决具体的事务性的困难,总体上促进教育的发展。通常我们利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二种。量化研究,例如开学初的家长调查表,根据家长的困难和需求点进行分析并制定措施;质化研究是教师与祖辈家长的心与心的交流,例如约谈、亲幼论坛、上门家访等形式,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眼神等、传递信息,达到沟通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在主题中挖掘祖辈家长资源开展活动,也属于质化研究。例如“常用工具”中有“针和线”这个站点,适合祖辈家长参与的,于是老师就邀请班上有此特长的祖辈家长来参与主题背景下的活动,比老师一个人上课具有更强的实效性。 现在教育部门中,科研一块是非常重要的,它反映了一个学校教师科研的能力和校本教研的力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教育的有效发展,对于我们基层来说就是落实到孩子的各方面的发展,我们既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就应该在孩子的语言表达、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生活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体现,那么我们的研究工作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以,让我们将研究与实践进行到底,探索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一条道路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fc3e315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8.html

《现代教育管理论述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