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的“矛盾”意象及其处世态度

发布时间:2019-03-21 11:22: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老子《道德经》的矛盾意象及其处世态度

作者:李庆瑜

来源:《速读·下旬》2016年第06

         要:《道德经》自成书两千多年以来就有许多学者大家对其做详细的研究及注解等,在近现代,其辩证逻辑思维更是备受关注,已经有不少学者深入研究其辩证思想,硕果累累。本文中笔者主要尝试分析《道德经》一书中的几对矛盾,从而辨析老子表达的处世态度。

        关键词:道德经;矛盾;清静无为;荣辱不惊

        在《道德经》一书中,无疑是最核心的思想,是第一主线。除次之外,书中多处出现对立统一的观点,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点,老子在矛盾中揭示世界的本质,提出他的无为的处世之道。

        《道德经》中论矛盾阴阳对立的观点非常多。《道德经》短短五千言中,仅直接矛盾就达51对之多,隐含的矛盾更不可胜数。而这些矛盾往往相存相依,承载着老子哲学的智慧,细细品之可以悟出深刻的处世之道。下面将分点归纳从这些矛盾中得到的人生启示。

        一、保持谦卑,无为不争

        无为,是老子认为最理想的治天下之道,也应当是我们的处世之道。所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的陈述得到圣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的结论,老子向我们昭示了一个道理——委曲反能保全,谦和不争、清静无为、以退为进才是大智慧。

        同样体现不争的思想的更有第四十五章的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大巧若拙,大辨若讷,最灵巧的东西看起来往往是最笨拙,而最卓越的辨才往往看起来是最木讷的,所以何必非争不可,不如落得清静。

        但是许多人都会误解清静无为的实际做法,以为清静则要隐居山林,脱离现代社会,其实不然,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心远地自偏,清静无为更重要的是一种清心寡欲的心态,与身处何处没有太大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fb8ad8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6.html

《老子《道德经》的“矛盾”意象及其处世态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