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

发布时间:2019-07-08 22:25: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六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简介、教学流程、教学反思等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过程中,上承古代希腊罗马人文主义,下启近代启蒙运动理性之光,是欧洲历史上首次旨在冲破封建神学束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宗教改革则开始打破人们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两大运动影响深远,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今欧美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生活,因此本课内容十分重要。

从学情来看,高二的学生比高一学生更具备对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他们他们的学习而言,更多的应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如何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呢?第一,通过图片资料,运用课前探究、对比分析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等综合能力,第二运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基于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和教材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为突出这一教学重点,我将通过列表归纳、角色扮演、材料分析的方式展开探究,注重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并充分发挥传统讲述法的效用。本课的教学难点,一是如何认识文艺复兴的实质,二是如何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为突破这些教学难点,我将要求学生在事先研习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问题导议、深入导疑、以师生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文艺复兴的实质、增强对人文主义的理解。

正是基于以上分析,在教学方法上,我决定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采用“四导一评”教学法,通过问题教学、情景再现、讨论教学,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途径感知历史,认识历史。

在新课引入上,我精选了文艺复兴前后两幅风格迥异但内容相同的宗教画——圣母子图,其旨在通过通过感官与视觉差异,引发学生质疑或思考:同是宗教“圣母画”,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由此进入新课。

但问题并没有至此停止,为推动学生思维,我设计了如下五个问题(展示),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以驱动学生自主解决本课教材中一些浅层次的问题,并从宏观上大体把握本课中的主体知识。

在此基础上,我接着向学生提出:“1415世纪意大利为什么会出现对古希腊文化的渴求?”引导学生从物质条件、阶级条件、文化条件和人才条件四个方面探寻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

在传授文艺复兴内容时,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我首先让学生来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通过多媒体简介这些代表人物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对文学三杰、美术三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第二,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展示),帮助学生从宏观与整体的角度梳理和掌握本课历史基础知识,并逐步学会运用表格来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有了这些历史基础知识的铺垫,我趁机向学生提出:“什么是人文主义?”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将通过对中世纪神学的解释来反向推导出人文主义的内涵,进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文主义”这一历史概念。

接着,我向学生抛出:“有人说,文艺复兴只是单纯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生”,这话对吗?为什么?”从而帮助学生深入认识文艺复兴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文艺复兴影响”展开讨论,得出文艺复兴除了对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起到推动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并由此引发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

有关“宗教改革”内容,我是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的形式展开教学的。事先让学生搜集资料并对教材内容加以改造,再两位同学分别扮演教皇和路德,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编写“短剧”,不仅对宗教改革的背景有深刻一个感性认识,而且通过辩论可大大加深学生对宗教改革背景的理性认识。如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天主教会对欧洲特别是德意志的压榨;以及教皇出售赎罪券等。接着,我向学生展示了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节选,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找出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并通过相关问题的思考,进而形成对宗教改革实质的认识,即在宗教改革外衣下发动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引导学生从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打击封建势力,解放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等方面得出宗教改革的影响。

本课最后一个教学流程是导练部分,这个环节旨在检查学生的听课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这个部分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同时有针对性的解决通过做题暴露的问题。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能直观的感悟历史,本节课选用的图片、文字资料较多,还要开展课堂小辩论,所以教学过程最难控制好的中教学时间。同时,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及应变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考验。

谢谢评委和各位老师!敬请指正!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f4a17d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11.html

《高中历史《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