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发布时间:2019-03-13 03:11: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常用词语解释方法
     一篇文章是由一连串的词语组成的,对词的意义和用法含含糊糊、解释不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就会失之肤浅,甚至造成误解;写起文章来也容易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以致不能正确的表情达意。 
  要准确、鲜明、生动的使用词语,除了靠平时的学、说、用外,掌握一点解释词语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解释词语的方法很多,下面选择几种常见的方法略加介绍
一、扩充解释法
    扩充解释法就是将需要解释的词进行适当扩充而对词语进行解释的方法。其中组词法是常用方法,如:

欢乐——欢喜、快乐         宽阔——宽敞、辽阔    幽香——清幽的香味         电灯——用电发光的灯      诚实守信——为人诚实、遵守信用
二、近义解释法
    近义解释法是用需解释词语的近义或同义的词或词组短语等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如:

增添——增加     关怀——关心        美丽——漂亮
三、反义解释法
    反义解释法是用需解释词的反义词或相反意思的词组短语等前面加否定副词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如:

四、归类解释法
    根据词义有概括性和模糊性的性质,对一些比较简单但又不好解释的词语可以采用把需解释的词语进行归类的方法进行解释。如:
苹果—— 一种水果           机枪—— 一种现代兵器    
玫瑰—— 一种花朵           火车—— 一种交通工具
五、比喻解释法
    比喻解释法是将需要解释的词与一些常见的、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用比喻句式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如:
红色——像鲜血一样的颜色   绿色——像树叶一样的颜色
六、功能解释法
    功能解释法就是用需解释词的使用功能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其中形容***是一种常见形式,如:
马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人山人海——形容人非常多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的大

七、下定义法 
  用简练的语言对词语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确切的叙说、解释。它适用于解释某些有关科学概念的词语和一般性名词。如: 
  学者——在学说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沁园春——词牌名。 

八、描写说明法

    描写事物、概念的性状;说明词语的引伸义、比喻义。如: 
  莽莽——①形容草木茂盛。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忸怩——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九、比喻揭示法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打比方来揭示很难用确切语言释义的抽象概念。如: 
  血洗——像用血洗了一样,形容残酷的屠杀人民。 

十、同义词解释法 
  用同义词解释,必要时作适当限制、补充。如: 
  休憩——休息。 
  竣工——(建筑物)完工。 

十一、反义词解释法 
  用反义词加解释。如: 
  野蛮——不文明。 

十二、翻译法 
  像翻译文言文一样解释词语。如: 
  聊叙——姑且谈谈。聊,姑且。 
十三、分析综合法 
  有些词语,语素意义和词义之间关系比较明显,可以先分析语素意义,然后综合起来解释词语整体意义;也可以先综合解释,后分析语素意义。如: 
  漠然置之——漠然,冷淡,不关心;置之,把它放在一边。指对人对事物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十四、联系语境法 
  将词语本义同其所处语言环境联系起来揭示词语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临时意义。如: 
  落第——科举时代应试不中叫落第。这里指考试不及格。(鲁迅《藤野先生》) 
  下车伊始——旧指新官到任。这里指刚到一个地方。伊,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毛泽东《 〈农村调查〉序言》) 
  总之,解释词语要做到观点正确,表达贴切,语言通俗。解释词语往往不局限某一种方法,有时解释一个词语要用到几种方法。

词语解释方法

——宁鸿彬字词教学案例评介(二)

张志公先生说: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习词汇。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不积累词语,丰富语言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十有八九要落空。名师没有不重视词语教学的。宁鸿彬老师重视词语教学表现为对此语教学解释方法的研究上。宁鸿彬老师的词语解释方法是他几十年教学生涯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语文教育的宝贵财富。我们应以宝为宝,不断学习,不断运用,也不断发展。他的主要的解词方法如下:

一、依文索义。根据词语所在句、段的文意探索词语的意义,即依文索义。例如,“……上游和下游围堰、二江泄水闸、发电厂、二号船闸和三江冲沙闸、三号船闸等各项建筑物均安然无恙,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一句中的安然无恙是什么意思?通过这句话就可以知道安然无恙是指各种建筑物经受了长江洪峰的严峻考验,即物品、物件保持原状未受损坏的意思。

二、分析语素。先分析构成词语的每个语素的意思(特别是在表意中起关键作用的语素),再合起来领会整个词语的意思。例如,克勤克俭中的勤劳节俭,很容易搞懂,关键是那两个字是何意思。的意思,由此得知克勤克俭既能勤劳又能节俭的意思。

三、语素类推。在第二种方法的基础上还可以用语素类推的方法解释词语,此为词素类推。例如,极品,何意?可以找来一系列含有语素的词,把它们的词义列出来,极品的意思就明白了。这些词语有:极度,意思是程度极深的;极点,意思是达到最高程度;极限,意思是最高的限度;极量,意思是最大限度的量;极目,意思是用尽眼力向最远处看;极力,意思是使出最大的力量;极端,意思是达到顶点;极刑,意思是最重的刑罚,指死刑。通过这一系列词语的意思,可知这个语素的意思是最终的或最高的。极品即:最上等的物品。

这种类推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词语。

四、结构分析。从结构上分析词语是怎样构成的,从而领会词语的意思,即结构分析。例如,出神入化出神入化构成的联合式。相对,相似。出神入化,即出入神化神化绝妙的境界,因此,出神入化就是达到了绝妙的境界的意思。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推知许多联合结构成语的意思,例如,扶老携幼、赴汤蹈火、含辛茹苦、今是昨非、随波逐流等等。

五、依形索义。根据词语的书写形式——字形,探索词语的意义,即依形索义。例如,朦胧形旁为,它的意思是月光不明的样子。这个词的意思是月光不明的样子,也泛指模糊不清

六、寻根溯源。有些成语,特别是那些由典故形成的成语,只从字面上领会它们的意思是不行的;只有搞清楚该成语的来历,才能真正理解其义。这种追溯词语出处、来历的解词方法,即寻根溯源。例如,请君入瓮这个成语,意思是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这个意思,从字面上一点也看不出来,必须弄清它的来历,即可理解。

上述的六种方法有时可以综合运用,第一种,依文索义,也可以与第二种解释语素相结合,例如,可以同时解释

此外,老师认为还有两点是必须注意的,我以为,这两点可以视为词语教学的原则:

()以文释词,词不离句。

老师人认为,孤立地讲解字词,乃是语文教学的大忌。应该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就着句子的意思,去解释需要讲解的词语。这样做,是符合认识规律的。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在句子中解词,就是从感性认识入手,使学生从词语所在的句子这个具体的内容中,获得对所学词语的生动形象的直观印象。当学生对所学词语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再从构词方式上、语素意义上进一步做讲解,这样,学生对所学词语的理解,就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了。

下面是他的一则教学案例:

《挺进报》一文中有失职一词。课文说敌人怕担失职的罪名。教师问:失职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说:失职,意思是失去了职业。这显然是错误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还是没答对。教师又启发学生说:课文说白公馆的看守人员怕担失职的罪名,可见失职是一种过错。请大家结合课文的内容考虑一下,作为反动派集中营里的看守,他们犯了什么过错?”学生再看课文内容,很快就明白了按照许晓轩的说法,这些看守没有把被看守的对象看住。放风时,许晓轩不但走进了没有人的管理室,而且翻阅了大量报纸,还从报纸上抄下了重要消息。由此看来,这些看守没有负起应负的责任。教师接着启发:看守们犯的这样的过错就叫做失职。那么,失职的意思是什么呢?”此时学生恍然大悟:失职,意思是应负的责任没有负起来自己负责的事情,没有负到责任。至此,学生已经从感性上对失职一词有了理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指导学生用分析语素的办法进一步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失去的意思,在这里是没做到没尽到的意思。在这里是职责的意思。这两个语素合起来表示的意思就是没尽到职责。至此,这个词的讲解就结束了。

为什么要分析语素呢?目的是把学生对失职一词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准确、科学的理性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的词语不致于囫囵吞枣,不致于只是笼统地了解个大概情况;而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获得科学的理解。

这样讲解词语可以以一当十,如果遇到下面的一些词,也便好理解了:失策、失察、失当、失实、失算、失修、失意、失迎、失足等。

(二)从课文来,到课文去。

从课文来是说讲解某个词语,要把这个词语从课文中拿出来进行讲解。例如,上文提到的失职一词即是。

“到课文去是说讲解完某个词语之后,要把这个词语送回课文中去。

怎样送回去呢?从课文中拿出来时是词语本身;讲解完词语送回课文中时,则不再是词语本身,而是对词语的解释。例如,当讲解完失职的意思之后,学生已经懂得失职的意思就是没尽到职责,就可以这样回到课文:许晓轩对敌人说:写报告枪毙我吧!我永远是一个共产党员。敌人却没有写报告,因为报纸是管理室的,他们怕担没尽到职责的罪名……”教师把课文中的失职二字,换成了没尽到职责。这样,就把对失职一词的讲解,巧妙地、自然地送回课文之中了。

从课文来有利于借助课文讲解词语,使学生便于接受;到课文去有利于通过词语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使词语教学和讲读课文巧妙结合,浑然一体。


词语解释的方法

周崇典

词语解释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定义法用简明的语言,揭示出词语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特征。定义法是词语解释的基本方法,一般名词都常用这种方法。例如:
1)叙事诗:是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诗歌。
2)门第:封建时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
二、描述法从词语反映出的状态、用途、作用等方面用形象和比喻的方法描述词语的意义。例如:(3)矍铄:形容老年人精神健旺的样子。
4)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5)敝帚自珍:比喻对自己的东西十分爱惜。
三、对释法利用同义词或反义词加否定的形式来解释词语的方法。例如:
6)少顷:一会儿。
7)启迪:开导,启发。
8)朦胧:模糊,不清楚。
四、分解综合法先解释语素的意义,然后综合概括整个词的意义。例如:
9)修葺:葺,用茅草覆盖房顶。修葺就是修理房屋。
10)心旷神怡:旷,空阔;怡,愉快。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五、溯源法先追溯词的本源或本义,然后说明转义、比喻意义。例如:
11)杞人忧天:《列子天瑞》里说,有个杞国人老是担心天会塌下来,自己无处安身,睡不好觉。比喻不必要和无根据的担忧。
12)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例(11)先说明词的来源,引出词的出处,后释义。例(12)先说明词的本义,然后解释词的比喻意义。
六、举例法解释词时先下定义,说明意思,然后举出例句,帮助理解词义。例如:
13)对仗: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写成对偶的语句。例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例(13对仗一词,一般人看了定义还不一定真正明白,举出例句加以说明,对仗一词就容易理解了。
以上讲的是对单个词语作静态解释的一般方法,实际上,在语言运用中不少词语有特定的含义。我们解释词语除了要注意观点正确,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外,还必须结合语境来加以分析,从而求得准确的理解。例如她们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计较一般是计算比较的意思,而在本句中的词义则是争论的意思。

    (一)定义法。此法指用简练的语言,从词语所概括反映的事实、现象的本质特征上揭示出词语的含义。例如:
     (1)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是用假托的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篇幅不长,往往带有讽刺意味。
     (2)计篥:对付某个人或某一种情势而事先安排好的方法或策略。
     运用定义法应注意两点:一是必须符合科学性原则,.定义要下得准确而周密,不能似是而非,含混不清。例如把选拔说成大概就是挑大才的意思’’,词义就太含糊了。二是下定义时不能简单地应用否定或同语反复的形式。例如把解释为不矮,把松劲解释为把劲松了。这都是不对的。 、.
     (二)描述法。此法是从词语所概括反映的事物、现象的状态,。性质、方法,范围,.作用等方面描述出词语的含义。释文常用形容比喻等特定术语。例如:
     (1)张牙舞爪:形容像猛兽张开大口、挥舞利爪那样气势汹汹。 j
     (2)水泄不通:形容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3)~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三)分解法。此法指从分解词语的构成成分的意义入手来揭示整个词语的含义。这种方法适合于解释那些词的整体意义跟构成这个词的语素意义关系密切的合成词。用分解法解词,常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分别解释出语素义,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得出词义。例如:
     <1)凄惨:凄凉悲惨的意思。
     (2)、安闲:安静,清闲。
     另一种是先重点解释难懂的语素,然后加以综合;或先把词义概括出来,再注出重点语素的意义。如:
     (3)价值迮城:价,价格;连城,连成一片的城池。价值连城,就是非常值钱,物品非常贵重的意思。
     (4)万籁俱寂。各种声音都听不见了。籁,风吹孔穴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响。俱,都。寂,静寂,没有声音。
     (四)解源法。此法指说明词语的来源或出处。这种方法多适用于解释那些有典故的词语,其中以成语为最。例如:
     (1)妙手偶得:有文学修养的人偶然想到。出自陆游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2).张冠李戴:比喻弄错了对象或事实。明田艺衡《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五)比较法j此法指通过比较几个词的异同来揭示各个词语的含义。这种方法多适用于解释同义词、同音词和同形词。例如:
     (1)标致一美丽
     标致:相貌姿态美丽,多用于女子。
     美丽:使人看了发生快感的;好看。
     “标致,,和美丽是一组同义词,两个词都有好看”“美好的意思,但通过词义对比可看出它们适用的范围不同。
     “标致只指人(多指女人)的容貌体态美,而美丽’’适用的范围大,既可指人(多指女人),也可指物,如美丽的女子美丽的花朵
     (2)调配(dia pei).调配(tiac) pei)
     调配(dici pei):调动分配,多指劳动力和工具。如劳动时轻重劳力要调配合理
     调配(tia pei):调和、配合,多指颜料、药物。如这块花布颜色调配得好。\' j
     对这类同形词,在解释时,除了比较意义和用法上的差异,还要说明读音上的区别。
     (六)对麓法。此法指利用同义词或同义词组来解释词语,在没有恰当的同义词时,也可以直接用否定词组解释,或用了同义词后再加上一个否定词组。例如:
     (1)亲热:亲呢。
     (2)酷爱:深爱。
     (3)贫瘠:(土地)薄,不肥沃。
     (七)列举法。此法指列举出词语所概括反映的事物、现象来说明词语的含义。这种方法多用于解释数词缩语一类的词语。如: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闰土五行缺土,所以起名闰土,表示五行齐全了的意思。
     六神:道教称,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六神无主,形容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八)归类法。此法指从词语所概括反映的事物类别上解释词语。例如:
     (1)打糕:是用大米或江米蒸熟后,放在石臼里舂打而成的糕,与我国年糕相似。是朝鲜人民喜欢吃的一种食物。
     (2)跳水: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从跳板上跳入水中,身体在空中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
     (九)评说法。此法指说明词语含义后再加上必要的评说。例如:
     (1)要挟: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多指强暴者对弱小者的欺凌。 (2)明哲保身:意思是深明事理的人应该保全自己。是封建社会的一句格言。在革命
    队伍里这是一种个人主人的待人处世态度。计较介人利益,回避原则斗争。
     (十)直观法。此法借助予实物、图片,表情,手势等来

解释词语的方法  

2011-03-08 16:21:10|  分类: 语文知识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分析综合法。即先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分别注解,然后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意义。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第3课《燕子》生趣”——生活的情趣、乐趣;愧疚”——愧,惭愧;疚,对自己的错误感到内心痛苦。合起来就是惭愧不安。第5课《苹果里的五角星》魅力”——魅,传说中的鬼怪;鬼怪惹上了,是无法摆脱的,即极能吸引人的力量。” “横切面”——横着切留下的面。果然”——然,样子;果真这样子。悠然——悠闲的样子;安然”——平安的样子;盎然”——气氛、趣味等充溢的样子;当然——应当这样;骇然——惊讶的样子……“新闻”——新听来的事;11课《永远的白衣战士》声色俱厉”——声音脸色都十分严厉。还有如:心悦诚服——悦,高兴;服,服气、佩服。真心实意地表示服气、佩服。别致——特别的情趣。兴国安邦——先解兴,兴盛;安,安定;邦,国家。整个词是,国家兴盛安定。酷爱——酷,极,程度深;爱,爱好。合起来是非常爱好。

2.同义换词法。即找出与所要解释的词语相应又比较常见的同义词来代替。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第2课《第一朵杏花》顷刻间”——一刹那、一瞬间、一霎时、转眼间等,形容时间极短;第5课《苹果里的五角星》清晰”——非常清楚;第9课《祁黄羊》举荐”——推荐。第11课《永远的白衣战士》疲惫,近义词是疲乏,词义就是非常疲乏。沉寂,近义词是寂静静寂,词义则为十分寂静。立刻-马上;眩目-耀眼等。

3.反义否定法。即用反义词加没有的否定形式来解释词义。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第5课《苹果里的五角星》不生疏”——熟悉,隐藏”——不暴露、不败露;第11课《永远的白衣战士》娴熟”——不生疏;冷落,反义词是热闹,词义是不够热闹。镇定是不慌乱。漫长就是不是短暂的,清醒就是没有昏睡,干燥就是不潮湿。模糊-不清楚;崎岖-不平坦。

4.拆拼法。即把表示简称或数字缩语的词语拆开来组词,再合起来。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第5课《苹果里的五角星》焦躁”——焦虑、烦躁;6课《最佳路径》优雅”——优美雅致;9课《祁黄羊》辞职”——辞掉职务;10课《公仪休拒收礼物》难免”——难以避免;恳求,恳,诚恳;求,请求。合起来是诚恳地请求。幽雅,幽静文雅。漫游一词,漫,随意,不受拘束;游,游玩。合起来就是随意游玩。疾驰,疾,飞快地;驰,奔跑。合起来是飞快地奔跑。屏息凝视,抑制呼吸聚神地看。勘测-勘探和测量。

5.重新组合法。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第5课《苹果里的五角星》循规蹈矩”——循蹈规矩;7课《人类的老师》轻而易举”——轻易而举(做事容易,不费力气);10课《公仪休拒收礼物》心满意足”——心意满足;13课《第一次抱母亲》翻山越岭”——翻越山岭;风平浪静”——风浪平静;调兵遣将”——调遣兵将;无忧无虑——无忧虑;没昼没夜——没昼夜;震天动地——震动天地。

6.成语一般要分三步解。一解字意,二解原义,三解比喻或引伸义。如守株待兔一解:株,树桩。二解本义: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三解比喻义:得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不放。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练习2“浅尝辄止”——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练习3“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练习4“含辛茹苦”——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7.就地取材法。用文中句子解释词语。课文中的词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可以借助前后联系的方法,给予解释。苏教版二年级下学期第5《穿山甲问路》中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像翡翠雕成的世界翡翠雕成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就是课文中描写的蝴蝶是绿的,蜥蜴是绿的,就连筛下树丛的阳光也像绿宝石一样明丽。苏教版二年级下学期第13《学棋》中专心致志就是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苏教版二年级下学期第16《少年王勃》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诗,朗读这段课文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8.描绘法。即对所要解释的词语加以具体的描绘。如: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很慢、摇摆的样子。

9.比喻法。即用具体、形象的比喻说法来解释词语。如:车水马龙-车子象流水,马好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连续不断,非常热闹。

10.语境联系法。指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来解释词义。如:地下一词人们都知道它的含义,但在地下革命党中,地下则指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不被敌人发觉。

11.说明解释法。指用简要的文字来说明词语的意思。对有些成语和名词还需要指明词语的出处、演变过程,现在的意思等,以防望文生义。如:上腭-口腔的上部,分隔口腔和鼻腔的组织,统称上腭;班门弄斧-古时候某人在巧匠鲁班门前摆弄斧子,现在指在行家面前显示本领。

12.举例法。有些词语如果硬性地给它下定义往往弄不准确,可以通过列举事例进行讲解。如:分秒必争-非常珍惜时间,同学们对学习时间抓得很紧,课堂上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放过。这真是分秒必争、惜时如金啊!

13.定义法。即用简明的语言,对该词所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做确切的解释。如: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当然,解释词语的方法不仅只这几种,而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解词时,既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又不能墨守成规,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词语的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f238f66ddccda38376baf02.html

《词语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