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龙宫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

发布时间:2020-07-20 00:35: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梅山龙宫旅游度假区——

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梅山龙宫旅游度假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基于三个层面的思考:

第一层面: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修复和利用;

第二层面:作为旅游度假区的建设;

第三层面:地方经济和社会的转型。

第一章 基本概况

一、地理区位

梅山龙宫旅游度假区位于新化境内,油溪乡高桥村,临近资江中游的柘溪水库。距离新化县城约2小时车程。

二、现状分析

1.土地使用与风貌:典型湘中丘陵地带农村风貌,四周山地环绕,岩江溪由东往西汇入资江。山地为马尾松林,山麓坡度略缓,为层层梯田,两个自然村落位于其间。丰水期水面开阔,枯水季则沟渠深陷,滩涂裸露。

2.旅游资源:梅山龙宫溶洞为石灰岩溶洞,共九层,第一层至第九层高差达150米。洞内各型洞厅数量众多,达80余个。乳白色的石钟乳、石笋、石幔等形状各异,千奇百怪,令人叹为观止。该溶洞由中国地质研究院溶洞研究所完成规划,200210月溶洞改造建设竣工并开业试营。

3.道路交通:陆路方面,现仅有一条简易砂石路进入,距新化县城约2小时车程,经此的新化至白溪二级公路正在建设中。水路方面,在资江上有小客轮和摆渡。

4.建筑质量:普通地方两层农宅,多为三开间两进深,旁带单坡厨房或杂屋间。传统式样为穿斗式木构架两坡悬山,新建式样为砖木混合两坡悬山。建筑因形就势,小青瓦悬山屋面错落层叠,风情独具。但是,农宅建筑的质普遍较差,部分破败不堪。

第二章 规划内容

一、规划范围

1.依据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确立岩江溪两岸及上游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边界。

2.依据自然景观特征,确立度假区视域范围的景观规划边界。

3.依据通往景区的道路、游憩活动得以开展的场地需求、容量以及建设规模,确立建设规划边界,其规划用地面积约为65公顷。

4.第12两项做指导性规划,第3项做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规划目标

梅山龙宫旅游度假区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梅山龙宫旅游度假区以神奇的溶洞景观和优美的山水园林景观吸引观光游客;另一方面,梅山龙宫旅游度假区同时是一个提供休闲度假旅游服务的综合基地。

1.加强生态保育,营造自然景观

在规划没计上始终坚持生态保育第一的观念,保护和维护原有生物群落,确保原有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制定植被恢复策略,修复自然景观。

景观环境规划中,除了视域内植被恢复外,针对岩江溪季节性水位落差做相应处理,营造有利于旅游开发的环境景观。

2.完善服务设施,促进旅游发展

为促进大旅游的发展,旅游服务设施必须做到高品位、高质量,硬件设施、接待服务和周边良好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全方位的高品质服务。

规划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以本土原生村落为范本,吸取其因地制宜错落有致的自由布局结构与土生土长的建筑特征,全力创造一种景观乡土化与功能现代化的高品质的旅游度假环境。

3.深化游憩项目,增强旅游吸引力

度假旅游以调整身心、放松自我、娱乐生活为目的,以体验和享受为主要形式,以舒适环境、趣味活动、特色服务为吸引物的旅游方式。

为满足游客多样化的度假需求,在旅游项目规划上,充分体现乡村度假、溶洞探奇、滨水休闲等特色,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有机组合,为游客营造丰富多彩的度假休闲生活。

4.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因为旅游开发,需要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土地使用性质;规划应提升地方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地方与旅游相得益彰,共同受益。

三、规划依据

1、《新化县柘溪水库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2003

2、梅山龙宫旅游度假区规划初步方案讨论纪要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建设部,1998

4、《风景名胜区环境卫生管理标准》 建设部,1992

5、《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2000

6、《旅游规划通则》(送审稿) 国家旅游局,2001

7、《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4

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1988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98

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1996

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ZB1-1999

四、规划原则

在梅山龙宫旅游度假区的规划中贯彻“一二三四”原则:

1.“一少”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景观格局,恢复自然植被,规划建筑与设施等完全融入自然环境和村落景观中,“少”做人造景观和外界低俗建筑,在优美如画的自然环境中,竭尽可能使度假区保持原本的景观环境格局和乡土文化特征。

2.“二无”原则:始终坚持环保第一的观念,各项规划设计均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和基础,确保做到规划建设无污染、无破坏。

3.“三特”原则:度假突出乡村特色,休闲突出滨水特色,观光突出溶洞特色;三者有机组合。

4.“四高”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品味、高效益。

五、环境容量和游人规模

进行梅山龙宫旅游度假区环境容量和游人规模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预测和把握旅游区今后游客规模发展趋势,以便参照旅游市场需求,正确预测交通、服务接待和基础工程设施的建设开发规模。

1.环境容量的测算以游憩用地生态容量作为主要衡量标准:

度假区:总面积65公顷,其中水面约13公顷,容量和指标采取较低值,日环境容量为4900人。

溶洞:长1500m,游完全程80分钟,每批25人,每批时间间隔6分钟,每天开放7小时,日环境容量为1416人。

2.住宿接待容量:按200个床位高标准修建旅游度假村。

第三章 空间总体布局

一、空间总体布局的选择基于以下三个原则:

1.尊重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规律

根据旅游发展规划,梅山龙宫先期建成高品位的观光景点,滚动发展,后期建成提供综合旅游服务的度假区。为此,总体布局要方便分阶段建设,同时必须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以利于管理控制。

2.尊重地方风貌和环境条件

吸取地方建筑群落与地形地貌的有机关系,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岩江溪洪水位线是布局的重要依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原住村民搬迁结合,环境保育和开发建设结合。

3.开发建设与景观营造统一

景区内原有环境景观和设施与旅游要求相去甚远。景观营造既要因势利导,又要为旅游开发建设提供场地。同时,开发建设的各种设施也应增强景观效果。

二、土地利用规划

在靠近资江较窄处建设蓄水大坝,将水位抬高至一般年份洪水位,形成内湖,水位控制高程为169.5m

靠近内湖适宜建设用地规划作为旅游接待基础设施、管理设施、度假村及休憩用地。

原有山地规划为植被环境保育、背景景观营造用地。其间成片农田规划为农田保护区。

东北角为农村生产生活用地,宜做景观修复,逐步外迁或改变用途。

资江与景区有一山丘相隔,靠资江码头规划为集镇建设用地,具体用地性质以划分地块建设两层商住结合建筑为主。

三、规划结构与功能布局

1.溶洞景观区:梅山龙宫出入口区域景观,跨涧石桥,观景亭,游道,安全辅道、周边绿化。

2.管理服务区:停车场、游客中心、集散广场、电瓶车起讫站、景区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员工宿舍等。

3.度假村:周边三块绿地隔离带(兼扩建预留)入口区景观、度假村服务中心、25栋度假别墅。

4.娱乐休闲区:两种开发途径:其一,做休闲娱乐等旅游项目,如露营、烧烤、浴场及其他特色项目;其二,做产权式分时度假别墅开发。

a) 游憩区:水上游乐、内外两个游船码头、大坝、四座景观石桥、两个垂钓区、会所、沿湖休闲场地、山地丛林休闲、观景休息亭榭若干。

b) 餐饮购物区:电瓶车站、餐饮购物步行街、安全了望塔

c) 集镇建设区:游客码头、游客分中心、入口牌坊、停车场、商业街,住宅等。

第四章 环境景观规划

一、环境保育:

1. 岩江溪流域内发展生态农业,少用或不用化肥;

2. 增加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

3. 远期在岩江溪中上游建水库,灌溉调洪;

4. 靠近景区的上游溪流段做成生态化处理水渠,净化枯水季节上游来水;

5. 景区周边山体大力恢复植被,丰富品种。

6. 沿资江滩涂保持清洁,引入季节性速生草本植物。

7. 旅游设施建设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二、景观规划:

追求自然山水园林悦目怡情之意趣,营造人工度假园区安逸舒适之环境。

1. 背景之景:景区周边山脊视线范围内大面积绿化造景,为景区内部环境营造适宜的背景和氛围。

2. 可借之景:主要是远借资江对岸雄奇的群山轮廓,增加景区内部景观的层次和意韵。

3. 景观点:景区内的景观构筑物,如凉亭、水榭、石桥、会所、码头、了望塔等尺度色彩适宜,点染环境,诱导视线,组织景观。

4. 景观线:沿道路绿化和景观展现,沿内湖边营造丰富的滨水景观带及活动场地。沿资江岸边设观景平台、游道。

5. 景观面:强化景观的面域特征,如溶洞区之林密蓊郁,管理服务区之整洁有序,度假村之宁静舒适,休憩区之亲切宜人,内湖区之辽阔深远,农田保护区之乡土质朴,餐饮购物区和集镇建设区之热闹方便等

三、局部景观设计意向

1. 建筑(群):

景观建筑单独成景;

度假村延续原有村落格局,随地形层叠错落而下;度假别墅建议为两层坡顶,两边分设入口,上下共计四个套间。

管理中心建筑群中,原有三层建筑改建为两层,扩建部分不超过两层,平面展开,院落式布局;临集散广场设宽3.5m的檐廊和服务点。青瓦白墙,掩映于绿树翠竹之中。

餐饮购物区规划建成步行街。两层建筑,同样青瓦白墙式样。

2. 地形:不做大的地形改变,将建筑、活动场地及景观与地形条件有机融合。

3. 滨水:道路与水面之间保留突出的绿地,延续自然岸线,营造自然的亲水草坡,也为亲水平台和景观建筑留出空间。

4. 游道、休息设施:游道宽不小于1.5m ,路面材料选择青石、砾砂、木材等;坡度和缓,休息设施随宜而建,间距一般不超过250m,实际根据游人分布调整。

5. 小景观:巧于构思,精于制作。

6. 景观小品:形式风格与色彩要与环境相协调

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

一、对外道路、交通规划

1. 原有沿岩江溪上游进入的砂石路改造成7m宽沥青道路;

2. 规划从黄毛栗山靠资江一侧接入7m宽沥青道路;

3. 资江对岸新白二级公路建成后,将成为游客的主要进入途径;

4. 靠近集镇建设区兴建游客码头,可满足小型汽车上岸要求;

5. 下游建设砂石码头,满足地方生产生活及景区建设需要;

6. 局部集中停车,停车位总计约200个;

7. 资江对岸公路靠近码头处建设旅游大巴停车场。

8. 岩江溪上原有石桥加固,并且加宽为7m.

二、内部道路、交通规划

1. 机动车辆在景区外缘经过,不穿越景区,在各停车场停靠;

2. 电瓶车道宽5m,联系游客码头、餐饮购物区、沿湖游憩区、综合服务区等;

3. 游憩区内步行道联系,游道铺装宽不小于1.2m ,湖区建景观石桥相连;

4. 溶洞景区除主要进入游道外,在洞口上面建设安全辅道;

5. 车行道路用沥青路面;

6. 硬化场地做成各类铺装广场,宜与遮荫乔木结合;

7. 基地内的停车采取集中停车和分散停车相结合方式,在满足出行便利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和避免对游憩度假生活的干扰;

8. 停车场面积按小型车3540m2/单位车位计。

第六章 旅游设施规划

一、信息:

1. 在游客集散和交通转换处设4个景区导游图;

2. 在各个道路转换处设指引标示;

3. 在综合服务区和游客码头设2个游客中心;

二、环卫:

1. 景区共设7个环保型旅游厕所,其中核心景区内4个达到3星级标准;

2. 垃圾桶沿道路间距100m分布;

3. 垃圾处理场设在景区东北方资江下游;

三、安全:

1. 在集镇建设区、综合服务区设2个治安点;

2. 餐饮购物区设安全了望塔及水上安全员;

3. 针对危险地带或危险活动方式设安全警示牌;

4. 报警电话随IC卡机分布;

5. 沿路夜间有适宜的照明。

四、医疗:

在集镇建设区、综合服务区设2个医疗服务点

五、邮电:

1. 综合服务区设邮电服务点;

2. IC卡机沿景区内道路间距约300m分布,与休息设施配合;

3. 保证移动电话畅通;

4. 综合服务区设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

第七章 竖向设计

一、内湖蓄水水位控制高程为169.5m,主要建筑室外地坪高程不低于173.0m

二、道路和场地的竖向设计不仅考虑道路线形要求和场地防洪排水要求,还应与场地建筑形式及室外设计相谐调,与地形特征相吻合,避免大填大挖,力求经济合理,并具可操作性。

三、道路选线应平纵横协调,平面线形应平顺短捷:纵向线形应满足车辆行驶要求,最大纵坡不大于8%,最小纵坡应大于或等于0.3%,详见局部详细规划图。

四、护坡和挡土墙根据现状坡度灵活采用草皮、草皮+块石、块石护坡三种形式,尺度和植物配置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由于建筑群多依山而筑,挡土墙应结合建筑、踏步同步设计、施工。

第八章 工程管线规划

一、给水规划

1. 用水量估算

——旅游需求:

因规划区内主要功能为旅游接待,规划按公共建筑旅馆用水考虑。

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400L/人日×250)

+流动旅客用水量(40L/人日×1000)

+未预见水量(100吨/日)

240吨/日

参照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地方需求:

当地居民生活用水(300L/人日×300人)=90吨/日

总计用水量330吨/日

2. 供水设施

建设深井取水;

修建高位水池,位于度假村和集镇区之间的山地高处,形成自流供水;

3. 给水管网

景区内给水主干管布置DN200管以形成环状管网,满足供水可靠性。

在其它次要道路上布置DNl00给水管,同时满足室外消防要求。

给水管一般埋深为1.1米,如与其它管线交叉时作适当调整。

二、排水规划

1. 污水量估算

污水量按供水量的80%计算,污水量合计260吨/日。

2. 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生活污水应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餐厅、食堂污水须经隔油池处理后再排入污水管网;部分污水先自流汇入污水泵站,后泵送至污水处理池;其余自流可至。

沿机动车行道设截洪沟,山坡下建筑外围设截洪沟。雨水通过过滤沉淀水塘就近排入内湖。

3. 污水处理

本规划区内污水均为生活污水。规划在餐饮购物区后建一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二级排放标准,沿管道排入资江下游。

三、电力规划

1. 供电电源

由当地改造后的农村电网提供10KV电源。

根据溶洞旅游的特殊性及度假村的高标准要求,靠近设置柴油发电机组,注意减振消音处理,防止污染。

2. 10KV变配电所

根据负荷的预测及分布,景区拟在集中建设区附近设置10KV高压变配电所一座。各功能区设置若干终端变配电所。终端变电所的数量及位置可随负荷而设置,终端变电所可以采用独立式变电所,附设式变配电所及室外箱式变配电所等多种形式。

3. 结线方式

根据用电负荷的性质,对于景区内各功能区采用环式、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供电。

4. 线路的敷设方式:

为保证景区环境质量,规划原则上考虑所有线路均采用埋地敷设方式,变配电所的进出线采用电缆沟敷设,主要道路上采用PVC管埋地敷设,在线路穿越马路处预留过路钢管。

5.路灯及标志性建筑,广场的室外照明

(1) 道路灯具造型应力求统一,使整个景区在道路照明上协调一致。

(2) 广场照明及单体立面泛光照明应与建筑设计相结合。

(3) 路灯电源分区供电,集中控制,统一管理。

(4) 各变配电所提供的路灯线路采用VV-1KV-4X35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引至路灯控制箱,路灯控制箱的出线回路采用VV-1KV-4X16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采用穿PVC管埋地敷设。

三、电讯规划

(1) 沿景区内的道路埋地敷设电讯电缆;

(2) 电话容量预测景区电话总量约为300门; 根据各分区情况设若干电话分线箱,采用大对数电话电缆连接,以减少主要道路下的通信电缆数量,电话分线箱型式可采用户外落地式,也可采有户内壁挂式。根据环境、位置设置IC卡电话。开通互联网服务。

(3) 移动电话通讯和无线寻呼畅通;

(4) 建立广播电视卫星接收设施和闭路电视系统;

(5) 景区内设置一套广播系统(可结合消防、保安、背景音乐等功能),游客活动场所设置广播分线箱。

第九章 防灾工程规划

一、消防规划

为了保障景区内游客、财产和周边山林的安全,在以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必须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在基地的消防规划中,消防设施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消防通道:结合旅馆住宿区的车行道系统,规划环通消防通道。发生火灾时,提供旅客便利的疏散道路,同时方便消防人员迅速到达出事地点,进行灭火工作。

2. 组团消防点:在建筑组团中设立消防点,设置消火栓柜,另外放置必要的防火、灭火设施。旅馆组团区内的消防设施设置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执行。要加强消防人员的专业训练,定期进行消防演习。

3. 街道和广场边设消防栓箱。

二、防洪规划

1. 岩江溪上游和景区周边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2. 根据一般年份洪水位,内湖蓄水水位高程定为169.5m

3. 蓄水大坝满足泻洪设计要求;

4. 主要建筑室外地坪高程不低于173.0m

5. 沿机动车行道设截洪沟,山坡下建筑外围设截洪沟。

第十章 近期建设规划

规划充分考虑了景区建设分阶段实施的可能性,根据开发要求明确了近两、三年内建设重点,同时保证建设期间基本的旅游活动顺利运行,详见表11-2

第十一章 规划指标与投资估算

一、规划指标

表11-1 龙宫旅游区用地规划指标

总用地面积

6hm2

总建筑面积

13300 m2

建筑密度(%)

2.2

道路广场比率(%)

5.5

水体比率(%)

20

森林覆盖率(%)

62.3

二、投资估算

表11-2 龙宫度假区近期建设项目与投资一览表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单位

数量

建设规格及要求

单价

(万元)

建设投入(万元)

近期

中期

远期

道路建设

机动车道

Km

3

沥青路面

30

90

电瓶车道

Km

0.78

5m

25

20

游道

Km

1.9

3

5.7

停车场

m2

6000

0.005

30

游客码头

2

3

6

洞口石桥

1

45m,宽3m

6.3

6.3

风雨长廊

120m

9

9

景观桥梁

1

15~25m、宽4m

2.4

2.4

大坝

1

190m

90

90

电瓶车

2

6

12

集散广场

m2

800

0.01

8

给排水设施

深井取水点

1

2.5

2.5

高位水池

1

容量100m3

4

4

污水处理池

1

日处理量260m3

0.11/m3

28.6

供水管线

km

3.2

1

3.2

排水管线

Km

1.5

1.2

1.8

地表水排水

Km

1.0

3

3

43.1

供电设施及电信设施

10kv高压线

Km

2.0

15/km

30

10kv变电站

2

容量300KVA

5

10

低压线

Km

4.5

2

9

弱电线路2600

Km

2.6

0.4/km

1.04

弱电中心

1

4

4

路灯

12

66.04

续上表

环卫设施

环保厕所

6

无水冲式

2

12

分类垃圾箱

100

0.02

2

垃圾车

1

3

3

17

绿化及景观建设

绿化美化及植被恢复

hm2

40

0.5/hm2

20

景观标志塔

1

20m

4/

4

安全了望塔

1

12m

2/

2

亭台水榭

120m2

8

硬质景观

5

洞口桥头八角亭

1

两层,40m2

6.8/

6.8

出口四方亭

1

一层,40m2

4/

4

溶洞游道灯光、景观整理、护栏等

200

249.8

接待设施

接待设施

游客管理中心

m2

300

0.07/m2

21

娱乐中心

m2

400

0.1/m2

40

度假村

m2

5000

未含二期开发的别墅度假村

0.12/m2

600

661

管理用房

景区管理中心

m2

300

0.06/m2

18

职工宿舍

m2

600

含食堂

0.06/m2

36

54

不可预见费

72.12

1442.46

表10-3 龙宫各建设项目占总投资比率一览表

项目名称

投资额(万元)

占总投资比率(%)

道路建设

279.4

19.37

给排水设施

43.1

2.99

供电及电信设施

66.04

4.58

环卫设施

17

1.18

绿化及景观建设

249.8

17.32

接待设施

661

45.82

管理用房

54

3.74

不可预见费

72.12

5.00

总计

100

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收入预测

表11-1 龙宫旅游度假区游客数量预测

年份

增长率(%)

游客数(万人)

2004

/

3

2005

30

3.9

2006

30

5.07

2007

20

6.08

2008

20

7.30

2009

20

8.76

表11-2 龙宫旅游度假区旅游门票收入预测

年份

消费标准

旅游人数(万人)

收入(万元)

2005

40

3.9

156

2006

40

5.07

202.8

2007

40

6.08

243.2

2008

40

7.30

292

2009

40

8.76

350.4

表11-3 龙宫旅游度假区旅游交通收入预测

年份

消费标准

旅游人数(万人)

收入(万元)

2005

5

3.9

19.5

2006

5

5.07

25.35

2007

8

6.08

48.64

2008

8

7.30

58.4

2009

8

8.76

70.08

表11-4 龙宫旅游度假区旅游餐饮收入预测

年份

消费标准

旅游人数(万人)

收入(万元)

2005

15

3.9

58.5

2006

15

5.07

76.05

2007

20

6.08

121.6

2008

20

7.30

146

2009

20

8.76

175.2

表11-5 龙宫旅游度假区旅游购物收入预测

年份

消费标准

旅游人数(万人)

收入(万元)

2005

15

3.9

58.5

2006

15

5.07

76.05

2007

20

6.08

121.6

2008

20

7.30

146

2009

20

8.76

175.2

表11-6 龙宫旅游度假区旅游住宿收入预测

年份

消费标准(元/床位)

入住率(%)

收入(万元)

旺季

平季

淡季

2005

80

85

55

35

375.92

2006

80

85

55

35

375.92

2007

100

85

55

35

469.9

2008

100

85

55

35

469.9

2009

100

85

55

35

469.9

注:旺季为5、6、7、8、9、10月,除去不良天气和其它因素影响30天,共154天,淡季为春节

前后60天,平季为151天。

表11-7 龙宫旅游度假区旅游各项收入一览表

年份

项目

收入额(万元)

利润率(%)

纯收入(万元)

2005

门票收入

156

80

124.8

交通收入

19.5

50

9.75

餐饮收入

58.5

40

23.4

购物收入

58.5

30

17.55

住宿收入

375.92

60

225.55

小计

668.42

/

401.05

2006

门票收入

202.8

80

162.24

交通收入

25.35

50

16.68

餐饮收入

76.05

40

30.42

购物收入

76.05

30

22.82

住宿收入

375.92

60

225.55

小计

756.17

/

457.71

续上表

2007

门票收入

243.2

80

194.56

交通收入

48.64

50

24.32

餐饮收入

121.6

40

48.64

购物收入

121.6

30

36.48

住宿收入

469.9

60

281.94

小计

1004.94

/

585.94

2008

门票收入

292

80

233.6

交通收入

58.4

50

29.2

餐饮收入

146

40

58.4

购物收入

146

30

43.8

住宿收入

469.9

60

281.94

小计

1112.3

/

646.94

2009

门票收入

350.4

80

280.32

交通收入

70.08

50

35.04

餐饮收入

175.2

40

70.08

购物收入

175.2

30

52.56

住宿收入

469.9

60

281.94

小计

1240.78

/

719.94

4782.61

/

2811.58

表11-8 龙宫旅游度假区旅游收益总表

年份

总收入(万元)

累计收入(万元)

纯收入(万元)

累计纯收入(万元)

2005

668.42

668.42

401.05

401.05

2006

756.17

1424.59

457.71

858.76

2007

1004.94

2429.53

585.94

1444.70

2008

1112.3

3541.83

646.94

2091.64

2009

1240.78

4782.61

719.94

2811.58

总计

/

/

2、投资效益分析

项目开发投资共需1442.46万元,项目建成后3年内旅游纯利润为1444.70万元,即项目建成营业后3年内可收回投资,经济效益显著。

3、行业辐射效益

龙宫旅游活动的开展,必将带动这一地区交通运输业、手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餐饮业、种养业的发展,产生旅游经济乘数效应,从而推动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本项目的开发产生的经济效益将远远超出该项目为度假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1. 旅游服务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因而可吸纳大量人员就业。旅游活动的开发,将为当地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考虑其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则此效应更加明显,因而本项目开发将缓解政府的就业压力。

2. 旅游的发展将使项目区所在地的道路交通、水电、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这将同时使旅游者和当地人民受益。

3. 有利于提高新化县的知名度,有利于招商引资及本县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

4. 有利于提高新化县知名度,树立形象。

5. 有利于旅游开发区当地对外交流,扩大对外交往,加快信息的传播。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增进外界对当地的了解,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生态效益

本项目的开发将促进开发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积极的生态效益。从长远看,本项目开发将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产业和经济结构将得到调整和优化,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加强,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将被放弃,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证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的正常发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e3d14a9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6.html

《梅山龙宫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