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

发布时间:2023-12-18 05:10: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考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15-4
大家好,我是大连科技学院国际学院官方微博的博主,以下是我对高中地
理知识的总结,共有十五篇,今天上传第四篇,之后会陆续上传各科的知识点,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也可以和我做朋友,希望这些能对大家有用,希望你们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第四单元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知识要点]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内部圈层的依据
1)人们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呈有规律的变化,来确定地球内部构造和物质状态。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它们的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有规律地变化。
2)地震波波速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边连续的面,一个在地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大洋在地下平均6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面叫莫覆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做古登堡面。根据这两个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大连科技学院国际学院与您分享)3)内部圈层及其特征:名称
深度(千米)
(1由各种岩石组成
(2各地厚度不均,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海洋平均6千米,整个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3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
(1自上而下,铁镁含量增加
(2上部(地下60-250400千米有一软流层(3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为岩石圈(1铁镁含量继续增加
(2温度、压力、密度继续增加(3呈可塑性固体
(1物质成分以铁镍为主(2温度、压力、密度均很大
接近液体固体
地壳






二.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1.结构特点

1)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平均33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6千米。
2)双层结构:上层叫硅铝层,含硅铝较多,主要由比重较小的花岗岩类组成,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不连续分布);下层叫硅镁层,铝的成分减少,镁、铁成分增多,主要由比重较大的玄武岩类组成,在地壳中普遍存在。
(大连科技学院国际学院4+0项目与您分享)2.地壳中的矿物
矿物的概念重要的造岩矿物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可供冶炼提取金属的矿物有赤铁矿、黄铜矿等。
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例如石英是由硅和氧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硬度较大,常呈柱状、锥状晶体;食盐是由氯和钠组成的,它是无
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物
色透明的四方颗粒。也有些矿物,化学成分相同,由于内部原子排列不相同,形成
理性质
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矿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成分都是碳,但两者的性质截钛相反:金刚石是最硬的透明的矿物,石墨则是非常软的不透明的矿物。
(大连科技学院国际学院本科预科与您分享)3.岩石和矿床



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叫岩在岩石形成的过程中,一些有用矿物在地壳或概念石,例如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的,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就是矿产。
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在一定地质作用下,矿产的富集地段,称为矿床。①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①内生矿床,主要由岩浆活动形成
前者如花岗岩,后者如玄武岩分类②外生矿床,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②沉积岩,如砂岩、石灰岩等
③变质岩,主要由变质作用形成
③变质岩,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4.物质组成和循环:物质组成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物质循环
(大连科技学院国际学院硕士预科与您分享)三.地壳运动
1.地质作用: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又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类型能量来源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来自地球的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热量是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cc76c2fa0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a.html

《高考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