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办尚德实验学校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发布时间:2020-10-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上海民办尚德实验学校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2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的微粒个数比是4:3 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时320
3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4
B.+3
C.+2
D.+5
4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5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 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 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6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 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7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X的化学式是Ag2S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8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D.水槽中液面下降
9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亮氨酸是氧化物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10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因为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过氧化氢溶液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11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2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下列有关放出氧气质量(g)与反应时间(t)关系图象(图中是a纯氯酸钾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其中正确是

AA BB CC DD
13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14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t1时的质量/g t2时的质量/g
M 51 23
N 9 3
P 3 x
Q 17 51


Ax的值小于3 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
BQ可能是单质
DM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15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


AH2 BClH CHCl DClO2
16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1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 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8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在硒的一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6 C+4 D+7
19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类反应放出热量,类反应吸收热量
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10 3.2
0.3 待测
4.8 8
2.8 6.4


A.待测值为0.6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甲一定是化合物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填字母),但需略作改进,改进方法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为了回收二氧化锰,正确的操作先后顺序是_____(填序号)。 ①干燥 ②溶解 ③过滤 ④洗涤
3)装置F可用来制备CO2,其优点为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如图装置又称为多功能瓶,可用于收集气体,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_____;可用于检验CO2,进气口为_____(填“a”或“b”),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纯度,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X曲线表示压强变化趋势,Y曲线表_____(填“温度”或“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结合YZ两条曲线,解释图2X曲线AB段压强变化的原因_____




22化学课上,同学们做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后,对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及含量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呼出的气体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的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①呼出的气体中仍含有O2 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猜想与实验)
猜想: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水蒸气等。 实验I: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1)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2)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根据该现象可以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实验II: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N2O2CO2,并测定其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B是带刻度的量气装置)。

1)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
置中加入药品。 关闭止水夹af
打开bcd,向B中吹
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d并冷却到室温。 关闭b,打开aef
用打气筒向A中缓缓充气,直到B中气体刚好全B中液体进入到A中,B中液体减少500 收集500 mL气体。 mL
________D中液体475 m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部排出。
关闭ef,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f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________D中剩余液体为400 mL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O2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N2



2)数据处理
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的含量

体积/mL 体积分数/%
N2 _______ _______
O2 ________ ________
CO2 ________ ________


同学们经过3次重复实验,确认了呼出气体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 (实验反思)
1)该实验设计依据的N2性质有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难溶于水 B.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 C.无色无味的气体 D.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实验II操作⑤中,若C中气体未完全冷却就打开f并读数,则所测O2的体积分数_____(填偏小不变偏大)。
23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c对比;a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___________接触和__________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________。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__________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


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24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用装置A来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若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收集装置_____(填字母)。
2)小明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 ①若用F装置收集O2,则O2应从_____(填“a”“b”)端通入。
②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红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改进: 一是将制取装置B换为图中的装置_____(填字母)。
二是将过氧化氧溶液加水稀释,若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
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必须考虑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4)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乙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①乙图中左边友生装置类似于图甲中的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序号),实验室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注射器内的夜体_____用稀硫酸(填)代替。
②该实验看到_____处的棉花先由紫色变_____色。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_____,化学性质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5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装置如下,请回答:

1)写出编号I仪器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并能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装置编号),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图G),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______(填“a”或“b”)端,如果熄灭则满了。
4)实验室如果用过氧化氢制取较纯净的氧气时,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药品用______A6%的过氧化氢溶液 B20%的过氧化氢溶液)比较合适。
5)工业制氧气,利用的原料是空气。步骤:首先将空气净化,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然后在低温下加压使空气液化,利用氮气和氧气的______不同分离出氧气。 26(1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①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设计实验13的目的是研究_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提示,白磷的着火点为40

①通过下表进行现象分析:

甲① 甲②
可燃物 _____ _____
与氧气接 ______ ______
温度达到着火 ______ ______
是否燃烧 _____ _____
乙①( 乙②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

②通过以上分析,推出燃烧需要氧气的依据是______
27某研究小组欲检验草酸晶体样品分解产物,并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已知:浓硫酸可作为干燥剂;草酸晶体(H2C2O4•2H2O 的性质见下表: 熔点 101℃~102
沸点 150℃~160升华
热稳定性
100.1℃分解出水,175℃分解CO2COH2O
其他
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aC2O4

(1下图是加热装置.最适宜的加热分解草酸晶体装置是 c.若选装置 a 可能会造成的后果___;若选装置b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___




(2下图是验证热分解产物中含COCO2的装置.

①装置A的作用是___,气囊的作用是___
②证明存在CO2的现象是___,证明存在CO的现象是___
(3为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一定量样品,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称量装置D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由此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值偏低,排除仪器和操作因素,其可能原因:___ 28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1 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2 制取二氧化碳 .燃烧匙中盛有大理石,装置中盛放一定量的稀盐酸(浸没大理石)。 .打开K,收集二氧化碳。 ……
.燃烧匙中放置一小块白磷(着火点为40),装置中盛
80的热水(浸没白磷)。 .打开K,从导管口鼓入空气至白磷露出水面,关闭K

1)实验1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中,能证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2中,为使反应停止,Ⅲ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C 解析:C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8.8gCO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8.8g×=5.4g×162×100%=6.4g5.4gH2O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4416×100%=4.8g,生成物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和18=6.4g+4.8g=11.2g11.2g9.6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1.2g9.6g=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分别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分别是氧化镁和碳,反应
点燃的方程式是:2Mg+CO22MgO+C,由此可知:A、由方程式可知,碳元素从CO2转化为C,镁元素从Mg转化为MgO,碳元素和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质中,D
的微粒个数比是比为:21,故错误;C、反应涉及到的物都属于氧化物,故错误;D、由是金属镁,由原子构成的单质,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12[2(24+16]=320,故正确。故选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亚硝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B
4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A、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混合物物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完,固体质量不再


变化,故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刚开始没有氧气,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时不再生成氧气。故错误;C、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刚开始,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为零,故错误;D、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少,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时不再变化,故正确。答案:D 考点: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
5C 解析:C 【解析】
A. 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不写,错误;B. 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416×3错误C.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正确D.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中某原子的个数其相对原子质量100%,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分数=123 ×100%错误故选C
12314163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该元素的单质;
离子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Fe2+ Fe3+ 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故质子数不变,Fe2+ Fe3+ 质子数相同。
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反应中有氧气参加,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故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正确;
D、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硫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故选D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说明氧气支持燃烧,不能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说明反应放热,不能具体的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的1/5,正确;
D、水槽中液面下降只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减少,不能具体的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误。故选C
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而亮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错误;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6 ×100%≈55%;错误;
12611314162C、一个亮氨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正确;
D、亮氨酸中各元素质量比CHNO为:(12×6):(1×13):14:(16×2=72131432;错误。 故选C
10D 解析:D
【解析】A、因为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B、水和过氧化氢属于不同物质,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错误; C、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为8,如Li+最外层就只有2个电子,故错误; D、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故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有物质种类改变,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既有含碳化合物的转化即碳循环,又涉及含氧物质的转化即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正确,选A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特点,不加催化剂时产生氧气的速率慢,加入催化剂后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因为b加入了二氧化锰,但a没加,所以在速率−−时间关系图上,b的斜率应该比a大,因为氯酸钾的质量相等,所以ab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因为氯酸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分解,所以初始阶段没有氧气生成,故C 【点睛】
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终点位置是否正确。
13B 解析:B 【解析】
A、量取液体时,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B、收集氢气在试管中,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轻微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操作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或刺激性,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凑到瓶口用鼻子闻图中操作错误;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用嘴吹易引发危险,图中操作错误故选B
点睛:一些气体有毒或刺激性,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
14D 解析:D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51+9+3+17)﹣(23+3+51=3,故错误;B、反应后MN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Q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因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Q不可能是单质,故错误;C、反应后MN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Q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因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D、反应中,MN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5123g:(93g=143,故正确;故选D
15C 解析:C 【解析】
化学反应前后ClH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1111。反应前后氯原子和氢原子各相差1,故1X分子中含有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化学式书写的时候正价的写在前


面,负价的写在后,故X的化学式为HCl。故选C
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是解题关键。
16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和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及题中信息知,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故A正确。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B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故C错误。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
1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故A说法正确;
BCO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故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故C说法错误;
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说法正确。故选C
18B 解析:B 【解析】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硒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选B 点睛:掌握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解题关键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气体不会产生白烟,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 Fe中生成四氧化三铁、中生成三氧化二铁,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两者都是放热的反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0g3.2g=6.8g,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6.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8g4.8g=3.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6.4g2.8g=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的数值为0.3g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待测值为0.3,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此反应可表示为:甲→丙+丁,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6.8g3.4g=21,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锥形瓶 A 在试管口塞棉花团 2KMnO4K2MnO4+MnO2+O2↑ C 2-3-4-1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aCO3+2HCl=CaCl2+H2O 解析:锥形瓶 A 在试管口塞棉花团 2KMnO4 Δ K2MnO4+MnO2+O2 C 2-3-4-1 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aCO3+2HCl=CaCl2+H2O+CO2 b口放带火星的木条,若复燃则已 a CaOH2+CO2=CaCO3+H2O 温度 红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仪器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Δ K2MnO4+MnO2+O2↑;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为纯净;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故填:A;在试管口塞棉花团;2KMnO4 Δ K2MnO4+MnO2+O2↑;C
3)装置F可用来制备CO2,其优点为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aCO3+2HCl=CaCl2+H2O+CO2
4)氧气密度大于空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在b口放带火星的木条,若复燃则已满;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进气口为a,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填:在b口放带火星的木条,若复燃则已满;aCaOH2+CO2=CaCO3↓+H2O 5X曲线表示压强变化趋势,Y曲线表示温度变化趋势,这是因为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至室温;图2X曲线AB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
故填:温度;红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
22玻璃片上有水雾(或小水珠)生成 A中的液体部分进入B中,B中的气体全部进入C中,C中的液体部分进入D CO2+2NaOH=Na2CO3+H2O D的液体部分进入C 40 解析:玻璃片上有水雾(或小水珠)生成 A中的液体部分进入B中,B中的气体全部进C中,C中的液体部分进入D CO2+2NaOH=Na2CO3+H2O D中的液体部分进入C 400 75 25 80 15 5 ABD 偏小 【解析】 【分析】
[猜想与实践]2)根据所做的实验来判断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③向A中充气会使液体被重新压回B中,从而将气体排放到C中,而其中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⑤白磷燃烧要消耗氧气,从而会使C装置中的压强变小,而使D中的液体倒吸入C装置中,可以据此填空;
数据处理:根据各步骤所消耗的气体来计算,并完成解答;
[实验反思]1)根据实验过程所设计的物质及反应条件来判断氮气的性质; 2)根据气体受热膨胀的知识点来解答该题. 【详解】
[猜想与实践]2)对着玻璃呼气会使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而凝结成水,所以会在玻璃的表面产生一层水雾.
实验记录:③关闭bA装置中通入气体,则会使A中的液体被压入B装置中,从而使B中的液面上升,而使B中的气体被压入C中,所以在C导管口会发现有气泡冒出,由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由于二氧化碳要和氢氧化钠,但是大部分气体不会发生反应而滞留在C装置中,将C装置中的液体压入D中;
⑤白磷燃烧要消耗氧气,从而会使C装置中的压强变小,而使D中的液体倒吸入C装置中,是C装置中的液面上升;
数据处理:根据将气体鼓入C装置后气体体积减少了25mL可以知道该气体为二氧化碳,而白磷燃烧后气体体积剩余了400mL,结合气体的性质可以判断出这400mL气体为氮气,被消耗的体积为75mL,即氧气的体积为75mL,进而可以求出氮气的体积分数为:
400mL×100%=80%,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500mL



75mL500mL×100%=15%,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25mL×100%=5%
500mL[实验反思]1)根据实验过程中所接触的物质及反应条件可以知道,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并且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虽然能够观察出氮气是无色气体,但是闻不到氮气的气味,所以题中所给的ABD选项是正确的,故选ABD
2)如果C装置没有完全冷却即打开止水夹f,则会由于C中温度较高气体受热膨胀,而使D中液体进入到C中减少,D中剩余液体大于400mL,即氧气会小于100mL.则所测O2的体积分数会偏小.
故答案为[猜想与实践]2)玻璃片表面有一层水雾
实验记录:故答案为[猜想与实践]2)玻璃片表面有一层水雾 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
中加入药品.关闭止水af 打开bcd,向B中吹
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d,并冷却到室温. 关闭b,打开aef,用打气筒向A
中缓缓充气,直到B中气体刚好全部排出. 关闭ef,用
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待白磷熄灭并
冷却到室温,打开f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D中液体倒吸入C瓶中,C瓶中液面上升,D中剩余液体为400mL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N2
A中液面下降,B中液面上升至最高,C中左侧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C中液面下降,液体沿导管流入D中,D中液体为475m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B中液体进入到A中,B中液体减500mL
收集500mL气体.
\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O2



数据处理(2

体积/mL 体积分数/%
N2 400 80
O2 75 15
CO2 25 5
实验反思(1ABD 2)偏小.
点评:熟练掌握二氧化碳、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够根据题给的实验流程分析各步骤所发生的反应或变化,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
23氧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原液面以上五分之一位置 先膨胀后变瘪 ③④⑥ 【解析】 【详解】
1ac相比较,不
解析:氧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原液面以上五分之一位置 先膨胀后变瘪 ③④⑥ 【解析】 【详解】
1ac相比较,不同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ab相比较,不同的条件是可燃物一个是红磷,一个是白磷,红磷的着火点240,所以燃烧情况不同的原因就是这两个不同的条件.
2)利用红磷与氧气反应,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导致水倒吸,可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白磷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空气受热膨胀会是气球膨胀,后冷却到室温,锥形瓶中压强变小,气球变瘪.故答案是先膨胀后变瘪.
4)①实验1中的热水除了起隔绝空气的作用外,还起到提高温度,使铜片上的白磷达到着火点的目的.
②实验2中红磷不能换成木炭,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可用来反应的物
质必须是在空气中就能燃烧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 ③装置气密性不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④气球可以起到平衡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是正确的.
⑤气球作用是缓冲气压,并且该反应没有气体生成,五氧化二磷是白烟,是固体. ⑥细沙可以吸收热量,能防止瓶底炸裂
故答案是:(1)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原液面以上五分之一位置.(3)先膨胀后变瘪.(4)③④⑥.
24D a C 100g ②③ C 不能 d 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



【详解】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
解析:2KClO3 MnO2
Δ2KCl+3O2 D a C 100g ②③ C CaCO3+2HCl=CaCl2+H2O+CO2 不能 d 密度比空气大 H2O+CO2=H2CO3
【解析】 【详解】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的装置为DEF,而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只能是D
(2 ①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只能从a口通入,利用气压使液体从b口排出。 C装置将原来B中的长颈漏斗替换成了分液漏斗,可以很好的控制反应物过氧化氢的流入,进而控制反应的进程。
溶液中溶质过氧化氢的质量为:50g×15%=7.5g,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时,溶液的总质量为7.5g÷5%=150g,而原溶液的质量为50g,所以需要加水150-50=100g
(3收集气体时密度决定是用向上排空气法还是向下排空气法,而溶解性则决定是否能用水来收集气体,故选②③。
(4 ①乙图中左边的注射器和C装置中的分液漏斗的性质是类似的;实验室可以使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会附在碳酸钙的表面,使反应无法正常进行,故注射器内的夜体不能用稀硫酸代替。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H2CO3,与石蕊试液反应变红,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d处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H2CO3,与石蕊试液反应变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d处会变红,这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H2O+CO2=H2CO3,所以二氧化碳遇到石蕊试液变红,这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MnO2
Δ2KCl+3O2;收集气体25锥形瓶 B CaCO3+2HCl=CaCl2+H2O+CO2↑ b F A 沸点 【解析】 【分析】 【详解】
1)写出编号I仪器的名称:锥形瓶; 2 解析:锥形瓶 B CaCO3+2HCl=CaCl2+H2O+CO2 b F A 沸点 【解析】 【分析】 【详解】



1)写出编号I仪器的名称:锥形瓶;
2)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装置应该是固液不加热装置,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选用装置B;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故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从a端通入,空气从b端排出,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b端,如果熄灭则满了。
4)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应选用排水法,收集装置应选用F;药品用6%的过氧化氢溶液比较合适,因为浓度过大会导致反应速率快,不易收集。
5)工业制氧气,利用的原料是空气。步骤:首先将空气净化,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然后在低温下加压使空气液化,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出氧气。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取及收集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使用多功能瓶收集气体时,应考虑待收集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相对大小,先判断出空气从哪个管排出,待收集气体则从另一个管进入。
262H2 O22H2O+O2↑ 温度 √ √ × × √ × √ × √ × √ √ 乙②中的白磷达到了着火点,没有
解析:2H2 O2【解析】 【详解】
(1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故答案为:2H2 O22H2O+O2
2H2O+O2 温度 × × × × × 乙②中的白磷达到了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不燃烧
②实验13的温度不同,其余条件相同,故设计实验13的目的是研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
(2①甲①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没有到达着火点,不燃烧;甲②中白磷达到着火点,但没有氧气,因此不燃烧;乙②中,白磷达到着火点,但没有氧气,因此不燃烧;故答案为:

甲① 甲②
可燃
与氧气接 × × ×
温度达到着火 ×
是否燃 × × × ×
乙①( 乙②

(2通过分析,推出燃烧需要氧气的依据是:乙②中的白磷达到了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不燃烧;故答案为:乙②中的白磷达到了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不燃烧。



271)固体药品熔化后会流到试管口;冷凝水会倒流到试管底,造成试管破; 2)①除去草酸蒸气,防止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②B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解析:1)固体药品熔化后会流到试管口;冷凝水会倒流到试管底,造成试管破裂; 2除去草酸蒸气,防止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②B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装置中黑色固体变红; 3)一氧化碳没有全部与氧化铜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加热分解固体(1)图 1 是加热装置。最适宜的加热分解草酸晶体装置是C。若选装置 a 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因为试管是直的固体药品熔化后会流到试管口;若选装B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加热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水蒸气,预冷会冷凝,冷凝水会倒流到试管底,造成试管破裂。(2)为了在检验气体是不受干扰装置 A 的作用是除去草酸蒸气,防止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反应一氧化碳生成,同时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所以气囊的作用是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证明存在 CO2的现象是B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存在 CO 的现象是D装置中黑色固体变红; 3)为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一定量样品,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称量装置D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由此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值偏低,排除仪器和操作因素,其可能原因:一氧化碳没有全部与氧化铜反应、草酸中的碳元素没有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
考点:探究物质的成分及含量
284P +5O22P2O5 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通入空气后露出水面燃烧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关闭K 【解析】(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是
解析: 4P +5O22P2O5 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通入空气后露出水面燃烧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关闭K
【解析】(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是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 +5O22P2O5;(2)实验1中,能证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通入空气后露出水面燃烧;(3)实验2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CaCl2 + CO2↑+ H2O;(4)实验2中,为使反应停止,Ⅲ中的操作是关闭K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c19482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91.html

《上海民办尚德实验学校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