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9-09-26 18:33: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帽子》教学反思

帽子》一课是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的能力。课文围绕“尊重与平等”这个主题讲述的老师和同学们为了帮助因患病治疗而几乎掉光头的小姑娘汪霞克服心理障碍,老师巧妙地以认识帽子为名,安排全班同学戴帽子上学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老师关心、尊重学生的好品质。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课的教学力图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品读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关心书中人物命运,和书中的人物一同欢笑,一同悲伤,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本班学生思想活跃,理解力较强,要理解课文并不难,虽然有一定的朗读基础,但在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并外化为感情朗读方面还需下一定的功夫,品出语文的好味道来。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觉得语文有味儿,因文而异,灵活施教,让文字文章文学潜移 默化地刺激学生语感。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努力引导学生用 心去感知文本内容,与文本对话,与文中人物一同欢笑,一同悲伤,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 

体验。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重点句,引领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我抓住“汪霞为什么能自如地与小伙伴见面?”这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体会,去探究,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汪霞老师对学生慈母般的关爱。老师让同学们戴着各式各样的帽子来上学,巧妙地维护了汪霞的自尊,使她感到轻松快乐。正是这份师生情、同学谊,使得汪霞忘记了自己的病痛,扬起生命的风帆,快乐地生活着。和孩子一同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我深受触动。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有句名言叫“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篇批读课文,批注式阅读应该以课文的核心目标为中心。开展批注式阅读必须以一定的问题为中心,以保证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阅读的效果。读书要想读透就要学习进行批注式阅读。我在教学《帽子》时抓住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批注:可恶的病魔并没有让聪明好学的汪霞屈服,她第一次回到学校上课,当她站在教室门口时,她的心情怎样?走进教室后,心情又怎样?请孩子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描写汪霞心情变化的句子,看看你能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把自己的阅读感受批注在文本的空白处。在课堂上学生批读的时候,我就注重细心地去发现学生的独特感受,对精彩的批注充分给予鼓励、欣赏,并请他把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与全班同学交流,让他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树立信心,在老师的认可中感受到思考的快乐,尝试到批读成功的喜悦。为孩子打开批注那扇窗,需要一个展示“平台”。写批注的实际成果要“精致化”分享。激发学生进一步写批注的重要方法就是体验其带来的精神愉悦,而交流分享是体验的方式,我们都是在别人眼中体验到自己的价值的。写批注是阅读的一种方式,其成果比较容易反馈,它具有阅读的实效性。阅读教学中批读的学习方法不光只在批读课文中实践运用,在其他的课文中,在其他阅读文段的学习中,也巧妙设计批读练习,使学生形成批读习惯,从而逐渐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交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哲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人生观。在教学时以情为主线,以文本原点,向外拓展,让爱走向深处,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源泉。亲近文本还要跳出文本,依托文本还要超越文本。汪霞是不幸的,因为病魔不仅让她身受痛苦,而且使她失去了一头秀美的金发;但汪霞又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她拥有充满爱心的老师和同学们。这位可亲的老师,不但保护了汪霞幼小的心灵,又教会了学生如何尊重他人。生命因为多了爱心才变得充实而坚强。 

一缕阳光,一份温暖。我想,我也应该像汪霞的老师那样细心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同时我也愿每一位孩子都能像汪霞的同学那样体贴、爱护、热心帮助同学和周围需要帮助的的人,使他们感受到人世间的真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c16f26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78.html

《《帽子》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