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民间动植物报恩故事的生态伦理观解读

发布时间:2020-11-07 09:20: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满族民间动植物报恩故事的生态伦理观解读

1,刘金锁2

【摘 要】运用生态伦理学理论,对满族民间故事中的动植物报恩母题进行分析,揭示其中蕴含的敬畏自然、万物平等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生态伦理观念,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满族民间故事的文本价值;另一方面在环境恶化、生态失衡、人对动植物生命肆意践踏的当今世界,对满族民间动植物报恩故事的生态伦理观解读将会对人类中心主义者起到感悟和警醒的作用。

【期刊名称】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期】2013(015)003

【总页数】3

【关键词】满族;动植物报恩;生态伦理观

民间故事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精神成果,是该民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历史悠久、集体创作、口头传承、流动变异等特点,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最具普遍性的大众心理,蕴含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理和期待。满族作为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少数民族,长期繁衍生息于白山黑水之间,在长期的渔猎生活和游牧生活中,动植物作为生态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和满族先民的社会生产密切相关,民间故事往往以物我浑一的拟人化手法描写动植物,使其成为劳动人民主观感情和美好愿望的映射,因此动植物报恩成为满族民间故事的重要母题。这类故事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表达了敬畏自然、万物平等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念。

一、满族民间动植物报恩故事情节类型

此类故事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人对动物施恩,动物给予恩人一定的物质回报,如金银、器物等;一种为人对动物施恩,动物在恩人的危难时刻幻化为人助其摆脱困境后和人类成亲。现将满族民间动植物报恩故事及其情节类型作一归纳(见表1):

从母题角度来看,满族的动物报恩型故事往往呈现以下的叙事格套:善良的人救助动物动物化为年轻女子或者男子与人类成亲报恩被发现不是人类道具被烧,无法恢复动物之身被坏人发现或者天神阻止历经苦难有情人终成眷属。《达布苏与梅花鹿》讲述了一个好心的小伙子达布苏在打猎的途中从虎口中救下一支梅花鹿,梅花鹿为了报恩幻化为一个美丽的姑娘每天来给达布苏做饭,达布苏为了留住姑娘将鹿皮烧掉使其不能再恢复鹿身,两人结为夫妻,姑娘被渤海郡王抓走,达布苏历尽艰辛找到梅花鹿的姐妹们相助,最后恶人遭惩,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则故事不仅将动物形象人格化了,而且美丽善良的梅花鹿姑娘形象和达布苏那个贪财、狠毒的哥哥及荒淫好色的渤海群王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以动物的知恩图报反衬出人类的见利忘义。满族的动物报恩故事不仅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窥视到了动物的灵性、聪慧与善良,而且通过它们与人类彼此扶助、相互怜惜等情节的描写,赋予动物独有的道德伦理,表现了对动物生存权的尊重及人类希望与周围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理想,对于劝导民众珍视动物生命,保护生态,具有一定的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c0a226ca3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8.html

《满族民间动植物报恩故事的生态伦理观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