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环境科学概论或环境学原理-题库

发布时间:2020-12-20 01:24: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环境科学概论

名词解释:5*6 填空题:1*15 判断题:1*10 简答题:10*3 论述题:15

一、名词解释

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及其危害问题,也称为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类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水体污染: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本低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被称为水体污染。

富营养化: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总悬浮微粒(TSP):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0μm的颗粒

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合物和烃类的大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称为光化学烟雾。

BOD5:在20℃下,水体中的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5天所需耗用的氧量,简称5日生化需氧量。

水体自净:污染物排入水体后,在无人干预条件下,经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受污染水体水质部分或完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称为水体自净。

环境质量评价:指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加以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客观和定量的评定和预测。

土壤环境容量:指土壤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保证农产品产量和生物学质量,同时也不产生次生环境污染时,土壤所能允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噪声:凡是对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有妨碍的声音都叫噪声。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和周围环境组成的自然体。

生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也就是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

荒漠化: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湿润指数在~之间)的土地退化。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可吸入粒子(PM10)粒径10 μm的粒子

酸雨:是指pH<的大气化学物质通过降水、扩散和重力作用等过程降落到地面物质的现象或过程。

化学需氧量: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

土壤污染:指由于天然原因和人类活动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性状改变,土壤质量下降,对农作物的正常发育和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对人畜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危险废物:是指具有各种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和传染性的废物,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

固体废物污染:是指“因对固体废物的处置不当而使其进入环境,从而导致危害人体健康或财产安全,以及破坏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环境恶化的现象。”

放射性污染:是放射性核同位素污染的简称,是指人工生成或天然放射性核同位素在环境中的放射水平高于天然本底或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能够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等)长距离迁移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

二、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排污收费制度的推行意味着我国环境保护开始从浓度管理向总量管理转变。( × )

,

2.在大气中,污染物转化以光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为主。( √ )

3.从世界范围看,缺水对工业的冲击最大。(× )

4. 按能源的来源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 )

5.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产要求遵循3C原则。(× )

6.太阳能一直都在地球环境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 )

7.人口容量是一定生活水平下的概念。( √ )

8.重金属在土壤中除了吸附作用外,还存在络合、螯合作用。(√ )

9.只有反硝化过程才产生N2O。( × )

10. 污染物在环境中最基本的迁移过程是理化性迁移。( √ )

11.河流的稀释自净能力强。(√ )

)

是管理标准。( √ )

13.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中UV-A对地表生物危害最大。( × )

14.酸雨和温室效应有关。(√ )

15.混凝沉淀属于污水处理技术中的物理处理方法。( × )

16. BOD能及时反映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情况。( × )

17.噪声污染消失后不留下任何残余物质。(√ )

18.烟的粒径一般比粉尘大。(× )

19.当大气的上层不稳定,下层为逆温时形成熏烟型污染。( × )

20.引起“痛痛病”的重金属是汞。(× )

21.机动车排放的CO和温室效应无关。(× )

22.目前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一种最佳能源,具有清洁、方便、高放热等优点。(√ )

23.生物富集就是生物放大。( × )

24.土地退化的核心内容是土壤退化。(√ )

25.臭氧洞只在南极、北极出现。(× )

26.水体富营养化常发生在河流、 湖泊、 水库、 海洋。( × )

27.大气污染物的局地冲刷是酸雨的唯一来源。( × )

28.目前认为人造橡胶是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 )

29.烟气下风方向有害气体浓度的大小与平均风速的平方成正比。( × )

30.《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是氟里昂的限排任务和时间表。( × )

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所有固体颗粒。( × )

32.一般认为40分贝是人类正常的环境声音,高于这个值就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危害。( √ )

33.根据3R原则,对待废物的优先顺序是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理。( √ )

34.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的一次能源。( √ )

35.生物体清除自由基的防卫系统包括SOD。( √ )

36.土地退化的核心内容是土壤退化。(√ )

37.可持续发展适当限制经济增长,提倡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

38.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

39.水体不包括水中溶解物质、悬浮物、底泥、水生生物等。(× )

40.生态工业指减少和降低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

41.城市生态系统是完整的生态系统。(× )

42.城市是最高层次的人工复合系统。( √ )

43.水环境容量是指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小负荷量。(× )

44.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无机和有机胶体,对进入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具有明显的固定作用。( √ )

45.一般认为,当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时,以螯合作用为主。(× )

46.镉、铜、锌、铬等则属于还原难溶性。( √ )

47.二恶英已被列为人类二级致癌物。( √ )

48.比值BOD5/CODcr越,污水的可生化性越强。 ( ×

49.汞在植物不同部位的累积顺序为:根<叶<茎。( ×

50.硝酸盐在人体中可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并进一步反应生成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 √ )

51.五价砷的毒性远大于三价砷。( × )

{

52.电镀工业和矿产冶炼工业是产生含重金属的废水的主要来源。( √ )

53.酸性矿山废水一旦产生,就很难控制,有可能持续数百年甚至数千年。( √ )

54.放射性物质会使人的健康受损,最常见的放射病就是血癌,即白血病。( √ )

55.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在技术和经济上都优于传统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 )

56.铁、锰等属于还化难溶性。( × )

57.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烷基硝酸盐、酮等一系列氧化剂。( √ )

58.环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诸要素中处于“最好状态”的那个要素。( ×

59.土壤重金属污染可以导致土壤的生产力下降、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降低,还可以通过径流和淋洗作60.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 )

61.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 )

62.铅主要富集于植物的根部和茎叶,并主要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 )

!

向NO2的转化是产生烟雾的关键。( √ )

64.汞在粮食作物积累的顺序为:水稻<玉米<高梁<小麦。( ×

填空题

1.环境污染可以分为: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水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

3.风对污染物的扩散有两个作用输送作用、混合稀释作用

4.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物理化学迁移主要包括 沉淀作用、吸附作用、氧化还原作用

5.大气稳定度影响下的烟形:波浪形、锥形、扇形、爬升形、漫烟形

6.土壤和微生物对污染物共同执行着通用的生物吸附器净化器中和器的作用,它们几乎可使所有的有机废弃物矿化。

7.水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使该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的本底含量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用途。

&

8.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9.臭氧洞被定义为臭氧的柱浓度小于200多布森。

10.土地退化是指土地资源 质量 的降低和土地生物 生产力 的降低。

11.城市污水的一级处理可去除 悬浮物 大的固体污染物

12.噪音的三要素是 声源 声音传播的介质 声音的接受者

13.在自然界中,被污染水体的自净作用主要取决于水体的 溶解氧

14.大气污染物的 局地冲刷 中长距离传输 是酸雨的双重来源机制。

15.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物质 生产和 能量 的单向流动。

16.科斯(定理)认为如果交易成本为零,只要产权明确,通过交易可以消除 外部性

17.环境包括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 自然 社会 的因素。

18. 绝对稀缺 意味着对一种资源的所有需求同时增长 。

19.人类自身通过劳动提供的资源就是 社会或人力 资源。

的中文名称为 化学需氧量

2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 非生物环境 、 生产者 、 消费者 、 还原者

22.城市污水三级处理可去除 氮、磷等植物营养物 难降解的有机物 和 一些特殊的污染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法:向有机污水注入空气进行曝气,持续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即生成一种絮凝体,这种絮凝体称为活性污泥,主要是由于大量的繁殖生物群体所构成。

原理: 活性泥污法是使活性污泥在反应器中呈悬浮状态,充分与污水接触,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所摄取并氧化分解,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2.试述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生和发展而进行,其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⑴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从人类出现开始→产业革命)

此阶段从人类出现开始直到产业革命。在靠采集和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时期,人类的过度采集和狩猎对物种的数量和生存造成一定破坏。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原始农、牧业,人类落后耕作方式引发的环境问题开始出现,有的至今尚可见,如黄河流域。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没有达到影响整个生物圈的程度。

⑵近代城市环境问题(工业革命→20世纪80年代)

此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洞为止。工业化社会初期,环境问题跟工业和城市同步发展。先是由于人口和工业密集,燃煤量和燃油量剧增,大气污染严重继而出现水污染垃圾污染工业三废等污染。20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搬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发展中国家却开始步发达国家的后尘,城市环境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伴随着严重的生态破坏。

⑶当代环境问题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世纪80年代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洞”开始至今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酸雨、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上同时伴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生态破坏贫困化水资源短缺资源耗竭等问题

3.简述富营养化时呈现的特征。

①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②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减少,个体迅速增加,特别是蓝藻、红藻的个体数量猛增,而其他藻类逐渐减少(硅藻、绿藻);③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红、棕、乳白等颜色,在海水中出现叫“赤湖”、在淡水中称“水华”。

4.简述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

'

①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防止新污染出现;②保证规划布局的合理性;③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④协调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关系。

5.土壤环境背景值:意义

概念: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认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意义;①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特别是土壤污染综合评价的基本依据,是研究污染元素和化合物在土壤环境中的化学行为的依据。是研究和确定土壤环境容量,制定土壤环境标准的基本数据。在土壤利用及其规划时,也有重要的参比数据。

6.现代的污水处理按处理的程度不同,共分为哪三级处理,简述之。

一级处理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悬浮物和其他固体污染物;调节废水的PH值,减轻废水的腐化和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

二级处理:可以大幅度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和部分金属污染物

三级处理:主要对象是营养物质(N,P)及其他溶解性物质,一防治受纳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和受到难降解有毒化合物的污染。

7.简述酸雨的危害。

①河流湖泊酸化,水生生物濒临绝迹。

森林和草原毁坏,树木枯死,农作物减产

建筑材料、金属结构、油漆等腐蚀

8.简述风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作用。

整体输送作用

污染物总是由上风方被输送到下风方,加速了上风向污染物的净化速度

混合稀释作用

风速愈大,单位时间内与烟气混合的清洁空气量愈多,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9.请用系统的观念分析小汽车在大城市的大量普及和使用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汽车尾气)

①个人系统。于运动少导致的肥胖、吸收汽车污染物导致的健康问题等。

②社会系统。生产过程[废水、废气、废渣和噪音等]、流通过程[汽车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和海洋运输时导致的石油泄露等]和使用过程[道路资源分配不公引起的社会问题或相应的大气、噪音污染等]。

③自然生态系统。原材料开发过度引起的资源短缺或生态环境问题等。

10.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

①土壤污染的隐蔽性

需要要通过农作物的生物状况的改变以及摄食这些作物的人或动物的健康状况变化才能反映出来。

②土壤污染的持久性

土壤污染是长期积累过程,加上土壤环境使污染难于扩散和稀释,因而土壤一旦遭到污染,极难恢复。

土壤污染的间接有害性

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可随水渗漏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或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江河、湖泊等,对地表水造成污染;同时,土壤中的有些污染物也可以气态的形式进入大气,造成大气的污染;此外,土壤污染物还可影响作物品质,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11.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农业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战争污染源。

12.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潜伏性,单向性,间接性,综合性。

13.固体废物的特点:

资源性:种类多,成分复杂,被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污染的特殊性:呆滞性大,扩散性小,是气体、液体污染物的终态,处理不当,又会成为他们的污染源。

17.请列举影响生态平衡的5个因素。

1)破坏植被,2)生物种类减少,3)食物链破坏,4)污染物质,5)人类生存的影响。

18.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

19.简述重力沉降室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除尘原理:重力沉降室是使含尘气体中的粉尘粒子借助重力作用而达到除尘目的的一种除尘装置。

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造价低、耗能小,施工快、阻力小、便于维护,对大粒径粉尘的去除效率高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

不足:体积大、对小粒径粉尘捕获效率很低。 粒径粗的粉尘,去除30一50um的粉尘,效率达60-80%。但对小于5um的粉尘净化效率几乎等于0。

20.矿山开发的环境问题。

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的破坏与恢复、生态破坏、地下开采造成地面塌陷及裂隙、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的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等。

21.简述放射性污染的特点。

①放射性污染具有完全的物理化学稳定性。②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生物)危害具有累积性。③放射性污染具有公众无感知性。

22.有人说:“保护环境就是拖经济发展的后腿。”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阐明你的观点。

不赞同,从长期来看不保护环境,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害可能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是毁灭性的打击。环境本身也是资源,人类目前尚没有能力自己生产出清洁的水源、空气等环境资源,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加以保护。环境管理目前除了末端治理模式,也出现了ISO14000、排污交易等新兴的环境管理模式,企业通过保护环境可以增加收入,从而具有了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国家的经济也因此受益。

23.简述实施清洁生产的有效途径。

合理布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在产品设计和原料选择时,优先选择无毒、低毒、少污染的原材料。改革生产工艺,开发新的工艺技术,采用和更新生产设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4.水电开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1)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对岸区动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

(3)修建水库,淹没土地需搬迁居民,会带来一系列经济及地方病、环境污染等。

25.简述重力沉降室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除尘原理:重力沉降室是使含尘气体中的粉尘粒子借助重力作用而达到除尘目的的一种除尘装置。

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造价低、耗能小,施工快、阻力小、便于维护,对大粒径粉尘的去除效率高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

~

不足:体积大、对小粒径粉尘捕获效率很低。 粒径粗的粉尘,去除30一50um的粉尘,效率达60-80%。但对小于5um的粉尘净化效率几乎等于0。

因此,沉降室一般是安装在其他收集设备之前,做为除去较大粒径尘粒的预处理装置,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净化设备。

26.固体废物通过哪些途径进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

微生物分解,大风吹动,运输和处理过程。

27.有人说:“森林减少是由于森林被砍伐,因此解决森林减少的唯一方法就是禁止砍伐,由当地林业部门来管理森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阐明你的观点。

不同意,一味禁止砍伐可能导致一些木材更加昂贵,从而促使偷伐更严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下降等。当地林业部门可能出现政府失灵的情况,比如不注重树种的合理搭配从而产生人工林树种过于单一,使得火灾、虫害等加剧。在保持生态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28.简述CO2浓度急剧增加的原因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剧增,人类消耗的矿物质燃料迅速增加,燃烧产生的CO2释放进入大气层,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大片森林的毁坏一方面使森林吸收的 CO2大量减少,另一方面烧毁森林时又释放大量的CO2,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

六、论述题

1.试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

①对神经系统的危害,影响儿童大脑发育,引起精神心理疾患症状。②对免疫系统的危害

,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影响巨噬细胞的活性、降低生物体的病毒抵抗能力③对内分泌系统的危害

,影响受体的活动。④对生殖和发育的危害,出现生殖障碍、先天畸形、机体死亡等现象。⑤致癌作用

⑥其他毒性,引起一些其他器官组织的病变。

2.耗氧有机物对水体有何影响

1、对水生生物无直接毒害,但是降解耗氧,引起水体缺氧,水质恶化;2、使得氧化还原条件改变,增加一些重金属溶解和毒性增强;3、使得pH降低,酸性增强,金属溶解; 金属Hg容易甲基化;4、静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3.简述噪声的特征及危害。

⑴特征:

环境噪声是感觉性公害。②环境噪声是局限性和分散性公害。③环境噪声是暂时性的,不具有积累性

⑵危害:

①干扰人的休息和睡眠。②损伤听力、视觉器官。③对人体的生理造成影响,如精神错乱、孕妇流产、早产。

4.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八项制)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3)排污收费制度。(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6)污染集中控制。(7)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8)限期治理污染制度。

5.试论述川师的大气环境管理对策。

成立大气环境管理机构;对川师的大气环境进行功能分区;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并定期发布大气环境质量报告;制定合理的大气环境管理资金筹集机制;建立环境信息系统;制定大气环境规划报告;实施大气环境治理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9cab4cc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a.html

《四川师范大学-环境科学概论或环境学原理-题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