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 教案1

发布时间:2019-09-23 12:09: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四节 澳大利亚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它的首都及主要城市。

2.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大自流盆地,并简单说明其成因。

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自然条件特点,说出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工矿业、养羊业。

5.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特点。

6.初步学会分析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初步学会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自然条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

2.学生通过对澳大利亚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工业生产的了解,逐步认识到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发达的养羊业和工矿业。

3.人口、经济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关键

利用电脑课件的直观演示,引导发现、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竞赛积分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第一课时

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特有动物(袋鼠、树袋熊、鸭嘴兽)图片。

教师提问:1.说出它们的名字,简要介绍一下;2.它们为哪个国家独有?

学生观察回答。

播放大陆漂移视频。

教师提问:

1.澳大利亚大陆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的?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3.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大陆,还有南极大陆。为什么澳大利亚大陆有那么多特有生物,而南极大陆却很少呢?

学生分组讨论,联系所学知识,观看录像分析总结。

从学生熟悉的特有动物入手,提出问题。一开课就给学生留下澳大利亚很独特的印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对澳大利亚独特自然环境的探究式学习。

 

引导发现 突出重难点

1.地理位置和范围

教师提供世界地图,其中澳大利亚、赤道、南北回归线动态闪烁,学生读图、指图明确其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并根据其位置推测气候特点。

2.地形特点 河流发育

提示学生可从地形种类、海拔高度和独特之处等几方面入手。教师把全班分为三大组:一组是东部代表队,一组是中部代表队,一组是西部代表队。学生分组阅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并派代表指图讲解,组内学生可提醒补充。

教师配合演示三大地形区闪烁、大自流盆地。

3.气候

教师提供4幅植被景观图,让三个代表队自选一幅属于自己的景观。

提问:a.是什么地表植被景观?

b.分布在哪?

c.这种植被排列规律说明了什么?

d.为什么东部地区降水要比中、西部多?

学生观察、选择、判断东、中、西部不同地形区的地表植被景观,为进一步分析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特点做好铺垫。

教师展示:动态的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

学生观看电脑动画,验证开课初对澳大利亚气候特点的推测,同时感知澳大利亚气候半环状的分布特点。探究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师设计游戏情境:假如你发现了澳大利亚,你准备住在哪?或把城市建在哪?

学生在分析澳大利亚特定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对人口分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几种假设:

考虑地形条件,人口应分布在地势较平坦的地方;

考虑气候条件,人口应分布在温暖湿润的地方;

考虑交通条件,人口应分布在优良港湾附近;

还要考虑历史、经济发展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师运用电脑动画,验证学生的假设,即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多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

教师展示悉尼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景观。

学生回顾其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2001年成功的绿色奥运,领悟人与自然只有和谐才能完美。

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

a.发现提出问题;

  b.提出假设;

  c.观察学习资料,讨论研究并寻求解决方法;

  d.验证假设;

  e.总结提高。

把已找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思维框架,提示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由纬度位置推测气温特点基本正确。

学生由海陆位置推测降水特点大多有偏差。

 

强调角色体验,理解各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

 

澳大利亚是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城市分布特点反映人口分布特点

 

可补充部分资料,如歌剧院设计图纸的由来;歌剧院景观的象征意义;绿色奥运等。

 

第二课时

探究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的关系

1.发达的农牧业

教师提问:澳大利亚的经济是依靠什么条件发展起来的?

都有哪些支柱产业?

学生阅读澳大利亚的养羊业

教师提问:你准备在哪养这29只绵羊,使它的数量能迅速增长,获得丰厚的回报?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农牧业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中西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的平原,有优良的牧草,有自流井,没有大型野生肉食动物,气候干燥,适宜牲畜繁殖和过冬,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牧。

教师提问:如今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分布在东南、西南沿海地区,除畜牧业外,这里还发展了耕作业,形成混合农业带。为什么?

学生讨论农牧业分布与气候、人文环境的关系:

a.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同样适宜耕作业,因此发展了混合农业。

b.可发展生态农业:作物的秸秆可作牲畜饲料,牲畜的粪便可作为作物的肥料。

c.这里城市集中、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交通便利、农牧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2.发达的工矿业

教师:a.为什么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它的矿产资源储量有多大?都分布在什么地区?

b.为什么当初澳大利亚以采矿业为主,为什么它不发展制造业?

今天澳大利亚的工业发展状况如何?

学生:a.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查找澳大利亚主要矿产资源种类以及铁矿石的地区分布。

b.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讨论回答。

3.服务业

教师:2001年悉尼奥运会成功举办,向世人展示澳大利亚发达的服务业。目前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已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其经济支柱。你认为在服务方面可为中国2008年科技、人文、绿色奥运的召开提供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学生发散思维。

学习方式:体验+探究。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度引导。

 

 

 

 

 

 

 

农牧业的发展不仅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更离不开人文环境的支持,也由此导入发达的工矿业

 

 

 

 

 

 

 

自学为主。

小结

教师展示课件。

假如这里是荣事达杯电视主持人大赛,请你充分利用画面上的图片、文字向观众朋友们介绍迷人的澳大利亚,限时2分钟。

学生即兴表达:对全课作总结。

南太平洋上有一个国家,它的环境很美,那里的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被特有动物簇拥着,正扬着悉尼的白帆驶向世界。

反馈练习

教师换角度提出思考题:

1.澳大利亚悉尼的房屋,哪一面是朝阳的?七月份到悉尼旅游,是否适宜游泳,为什么?

2.能不能将澳大利亚的草原开垦为耕地发展种植业?为什么?

3.如果澳大利亚东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将对气候、人口分布及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学生自由选题,答题,进行总评,选出优胜组。

设计背景: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很有特色。1993年,在与北京争夺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的竞争中,澳大利亚的悉尼获胜。从此,许多中国人流泪记住了悉尼,记住了澳大利亚。

悉尼之所以获胜,重要原因是打环保牌。的确,当世界各地正深受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物种灭绝等环境问题困扰时,澳大利亚却以其优美的环境、富饶的物产、神奇的动物界,向世人展示其迷人的魅力,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丰厚回报。目前北京已成功地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恰逢此时,我们学习澳大利亚,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来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澳大利亚人崇尚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的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以达到从中借鉴受益的目的。

可从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全国的旅游交通及人文环境方面进行思考。

图文转换,对全课总结,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换角度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学以致用。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和合理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90d0eb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ee.html

《澳大利亚 教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