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剪纸

发布时间:2016-12-07 15:19: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本报讯 (马睿 记者 陈元松) “联合国发行李白诗歌邮票,再一次有力证实李白的诗歌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近日,联合国发行《世界诗歌日》系列邮票,李白经典诗歌《静夜思》入选其中,在李白故里江油引起热烈反响。

  321日,联合国发行《世界诗歌日》系列邮票,其中第三张选取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静夜思》作为汉语诗歌的代表题材。《静夜思》邮票左侧用楷体中文印出全诗,并附有由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翻译的英文诗。该邮票面值为1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6.47元。

  据了解,自1999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321日确定为世界诗歌日,每年都会举办系列纪念活动。今年的纪念活动是发行一套邮票,该套邮票共计6个小全张共36枚,内容为英语、西班牙语、汉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六种世界主要语言的代表性诗歌。

  联合国邮票自195110月创立发行以来,以精美、独特、具有特殊意义而著称于世,加之邮票设计具有引人遐思的历史和富于独创的结构,深受集邮爱好者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此次李白诗歌入选,必将对李白文化的普及和弘扬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江油市李白纪念馆馆长郭兴隆表示,今年江油正在筹办第三届国际李白文化节,李白的经典诗歌荣登联合国邮票,更加令人欢欣鼓舞。

烟台剪纸

烟台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其题材丰富,种类繁多,分有炕墙花、天棚花、面缸纸斗花、门花灯花窗花、帽花、衣花、鞋花、兜兜花等几十种。剪纸的稿样世代流传,其中有的取材于年画、插图、国画、木刻等等。剪纸艺术逐渐形成鲜明的地方风格。

在风格上,荣成、文登一带的剪纸,粗犷大方,浑厚朴实,多用乌黑的胶皂纸所剪的鱼、虫、鸟、兽,作为器物的装饰;掖县的剪纸,线条细腻,作品以小巧玲珑、纤丽多姿见长;蓬莱一带的剪纸,则以大片虚实对比的表现手法,使画面十分生动,剪出的人物感情充沛,花、鸟、虫、鱼栩栩如生。

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历史源流

剪纸作品除单一体裁单幅作品外,内容复杂的则成套成系列、剪成多幅一套,如十二生肖、金陵十二钗、梅兰竹菊、四季花卉等,当今更有一些现代题材的剪纸,选材多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大胆创新、不拘一格。

烟台剪纸主要类别

烟台剪纸居室剪纸

居室剪纸主要为美化居室环境,供主人娱悦静赏,它所组成的精神文化系统,表达出的是主任对生活的希冀。居室剪纸主要可分为几种类型:

窗花,为避风寒,旧时窗户都用纸糊,每年春节前要更换新白纸,并贴上鲜艳的窗花,这样立刻就能显出过年喜庆的色彩。胶东农村有条棂窗和小方格密布的雀眼窗两种,窗花的形式也适应窗式结构而变化。龙口以东地区是条棂窗,中央贴大"窗心",四角贴角花,间隙中布满小花。条棂窗窗花呈逐条形,数条成组,越窗组合成幅,称为"窗越",当地称为"窗心"。莱州以小方格密布的雀眼窗为主,窗花多小品,百幅成套,如"百子图""百鸟图""百蝶图"等。窗户是旧时展示剪纸艺术的平台,因此窗花荟萃的剪纸题材也最为广泛。

窗裙,也成窗围子、窗飘带。形式多样,贴于窗楣之上。窗裙及门签、窗旁、年画于一身,剪绘并举,是烟台独有的剪纸种类,专家一致认为是中国传统剪纸中最精美的一个剪纸种类,也是中国传统剪纸中最大的一种剪纸。 窗旁、窗顶,以黑纸剪花鸟文字,粘在红纸上,贴在窗两侧墙面和窗顶之上替代年画中的"窗旁""窗顶"。这种类型的剪纸仅出现在莱州、招远等地。 门笺,也称挂笺,长条形,贴悬于门楣。五六并列若小幡,有招财辟邪之意,能给节日增添不少喜庆气氛。门笺有单色、勾绘染色两种。大小有三种,大者贴在街门上,中者悬于屋门,小者贴窗上,也称窗笺。灶马、神龛、牲口棚等也有张贴

烟台剪纸人生礼仪剪纸

人生礼仪剪纸是用于婚丧嫁娶等人生重大仪式时的特殊剪纸。按使用场合可分为三种类型:

礼花,又称喜花,是婚嫁礼仪中用来装点各种器物礼品的装饰剪纸。礼花的外形与礼物相似,内中以吉祥,祁子纹样为主。福山旧俗,新郎往翁家迎娶新妇,必带八个饽饽-(大馒头)、一个猪头、一方猪肉(俗称鸳鸯肉)和一只鸡,民谣唱到:"八个饽饽一只鸡,磕头作揖去求妻。光头磕了三千六,黄毛丫头世难求。"礼物中除白条鸡颈上拴绸红条外,饽饽、猪头、鸳鸯肉等都要贴专用的剪纸图案。即"猪头花""鸳鸯花""饽饽花"等等。所有陪嫁品,几乎全要用剪纸作装饰。莱州旧时,新娘出了花轿,要走一盘黍子面做的"脚踏糕" ,糕上装饰一幅两条金鱼和一簇牡丹构成的"富贵花",新娘走后,剪纸由婆婆收起,等到有了孙子,再做弓箭,一起插在大门上,名为"弓箭花"。为了祈求夫妻和睦,喜花中多有合碗,茶壶和葫芦之类剪纸图样。

烟台剪纸祭祀剪纸

祭祀剪纸分为斗香花和供花两种类型:

斗香花,祭祀仪式中都要焚香祷,斗香花就是装饰在各种斗香上的剪纸,其内容有神仙人物和吉祥图案等。 供花,是民间祭祀神鬼,会用剪纸将供品美化以媚神,有三牲花、糕点花等

烟台剪纸刺绣花样

剪纸长于型,刺绣长于色,传统民间妇女既是剪纸能手又是刺绣能手。剪纸往往用作刺绣底样。刺绣花样均用白纸剪刻成,大多是专业艺人剪刻,在集市、庙会上出售。按照不同用途,可分为衣帽花、衣裙花、鞋花、肚兜花、荷包花、枕头花、扇套、暖壶套等等适合纹样。其题材非常广泛,花样的名目又按绣品的用途而分别采用有象征寓意的吉祥题材,对山水、任务、花鸟、瑞兽等均有表现。

鞋不仅是人人都要有的足衣,而且因为""""同音,而成为"和谐"的代表符号。从前莱阳一地的风俗是,新娘出嫁要为婆家的人各做一双鞋,当地儿谣说:"姐夫(丈夫的俗称)好找,新鞋难做。"男鞋用青布面,不绣花,女鞋一律绣花。新人进婆家第二日就要开箱向婆家人贡献新鞋,俗称"看针线",其所用绣花样都是剪纸。

烟台剪纸玩具剪纸

玩具剪纸包括斗鸡、织纸、灯花、立体剪纸几种类型。

斗鸡是泛指,是妇女哄儿童玩的剪纸总称。具体又包括红纸将头、身、尾三部分剪出,贴在硬纸上染色后再剪出轮廓,用线在活动部位钉线,上部系两根线,一头拴在窗上,另一头系在窗外夹竹桃或石榴树上,风起时,剪纸形象即做打斗状,逗儿童取乐;或两人各持一支在手,拉动吊线,两鸡相斗,腾跃翻飞,引人发笑。 织纸,清末民国初儿童手工课以色纸刻细条为经线,再以其他细条色线做纬线,编制成各种吉祥图案。 立体剪纸,多出现在"窗楼"中,也叫"戏楼"。窗楼是窗花中最大型的一种,窗花有两层楼,楼内有戏曲表演,楼上有上下两对双龙戏珠;楼外石鼓、石狮、旗杆,一应俱全。一幅窗楼能贴满整窗。其特色在于屋檐外挑,门窗半开,用麦秆或高粱秸秆支撑。这种立体式剪纸只在招远、福山一带发现。

烟台剪纸文人剪纸

所谓文人剪纸有两种:一种是画家起稿,由妇女剪刻的剪纸,适应面比较广;另一种是文人士大夫书斋中张贴的完全文人化的剪纸,其内容和形式均有别于民间剪纸,内容有"文房清供""园林""剪字"等,这类剪纸多集中在蓬莱、福山

烟台剪纸传承意义

山东烟台是汉族民间剪纸极为普遍的地区,剪纸样式品类丰富,勾绘染色剪纸、窗裙、对联剪纸等均表现出不同的情趣。烟台剪纸在整体风格上,表现出画面紧凑,线条挺拔流畅的特点。蓬莱、龙口、福山等地的剪纸,多采用阴阳结合的表现手法,虚实对比强烈,粗中有细;而莱州、招远的剪纸则线条纤细,小巧玲珑。

烟台何时有剪纸流传,方志少有记载。据《招远县志》、《莱阳县志》载,清代胶东各地的民间剪纸已普遍存在。从传世的元末明初到道教音乐剪纸,明代中期表现戚继光练兵的"盾牌舞""小刀舞"以及表现南音演奏的剪纸来看,剪纸在胶东一代民间流行,绝不会始于元代,而是要更为早些。

汉绣 (传统刺绣工艺)

汉绣,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之一,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

汉绣主要流行于湖北的荆州、荆门,武汉、洪湖、仙桃潜江一带。汉绣作品曾多次在京展出,还参加了巴黎、华沙等国际展览,受到好评。1910年和1915年,汉绣制品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200867日,汉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湖北省第一家民办汉绣博物馆——武汉汉绣博物馆,在汉阳江欣苑社区挂牌成立。

汉绣历史源流

提及汉绣的起源,其历史上限至今仍无定论,尚在探讨之中,考古学的发展揭开了历史的神秘面纱,随着出土文物的增多,人们重新认识了汉绣的滥觞,研究人员依据楚绣与汉绣在文化内涵、技术特色及艺术风格等各方面的历史渊源,普遍认为汉绣的,源流可以上溯到战国时的楚绣,楚绣,又称楚地刺绣,是在战国,时期楚国境内的刺绣,湖北马山号等楚墓中所发掘出的文物给, 楚秀研究提供了大量依据,文物中包括一些绣工精美、纹样华, 丽、构思设计大胆独特的绣品,这些都是荆楚地区汉绣遗留下,来的宝贵实物材料,先秦时期是我国刺绣的发端时期,但我国,丝织工业最高水平的代表非楚国丝织业莫属,屈原的《楚辞.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描绘的是一幅楚宫丝织品图,而汉绣的大胆多变、大雅若俗的风格更是继承了古楚人的基因特性,现今广为流传的楚文化艺术遗产均是造型清秀、韵致俊逸、色彩富丽、线条流畅的艺术珍品,汉绣纹样也不乏此类艺术特色的呈现,这便是楚文化在民年基因传承的重要体现:第一,艺术特色继承的内因是楚人性格豪迈,热情且浪漫;第二,艺术特色传承的外因和动力,则是由于楚艺术本身的艺术之美,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审美趣味,正因为这两点原因,使楚绣得以继承并演变成汉绣,这一趋势是很难动摇和改变的。[1] 

但汉绣的鼎盛期毫无疑问是清末民初,荆州江陵是湖北地区早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汉口镇作为军事重地在明清时期得到发展,商家云集是此地即江陵之后成为湖北新的政治经济为华中心。汉剧随着汉口镇的繁荣得以传播,此时,荆州刺绣便不仅仅用于民俗服饰和宗教祭祀,同时还被应用于地方戏剧配行,头(剧装)。汉剧发展给汉绣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荆州传播到汉,最终将武昌作为生产基地。

清末时期,绣铺多开于武昌的营坊口、塘角、白沙洲、积玉桥和汉口的黄陂街、大夹街等地,当时还成立了一个绣局,就是专门管理汉绣的一个机构,这些(汉绣)店铺都集中在汉口,就是万寿宫一带,也就是我们的大兴楼这一带,据资料记载共有3嫁,所以当时形成了武汉一个有名的绣花街,绣工大概有2000多人,将汉绣发展推动至鼎盛时期。当时大批的名重花稿画师,如童玲桥、张进前,除此之外还有擅长龙凤图案的杨新阶等等。随着浓厚的艺术氛围影响,武汉刺绣业将培养重点放在画工和设计人员身上,这便是汉绣技艺得以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1] 

汉绣历史传承

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时,楚国的刺绣品已远销到西伯利亚地区,可见其刺绣业之发达。南方的楚国丝织业足以代表春秋中期我国丝织品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屈原的《楚辞·招魂》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楚宫丝织品图画,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帐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翡帏翠帐,饰高堂些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这种需求对刺绣品的生产、发展的刺激是不难想见的。同时,楚文化氛围下民间戏曲的发达、巫风巫术的盛行又为刺绣走向民间提供了生长的沃土。

汉绣的鼎盛期是清末民初。咸丰年间,汉口设有织绣局,集中各地绣工绣制官服和各种饰品。清末,在武昌的营坊口、塘角、白沙州、积玉桥和汉口的黄陂街、大夹街一带,开有许多绣铺,汉口还有一条绣花街。当时的汉绣产品主要分三类:作为生活用品的有绣衣、绣枕、门帘、帐沿、绣鞋、头巾、围裙、荷包等,多用于闺阁陪嫁。其中,汉口的绣花戏衣颇具名气。二是装饰品。有壁挂、中堂、屏风、彩帐、堂彩、龙衣、狮皮、戏装、道具等。三是敬神赛会的礼仪用品,包括神袍、袈裟、彩幡等。

抗战时期,日军侵占武汉,汉口绣花街被烧毁,汉绣日趋凋零,技艺几近失传。新中国建立以后,汉绣才重放光华。80年代,汉绣产品已由原来的民用小绣品和少量古典戏剧绣服发展到帐帘、披风、被面、枕套、服装、大幅、中堂、条屏、折页、摇件和屏风等十多个品种。2003年,汉绣传人任本荣先生在汉成立了汉绣工作室,大力发扬汉绣技艺。

江陵马山一号墓发掘出的战国中期绣品,进一步证实了汉绣的历史承载量。绣线颜色以红、黄、绿、兰等亮色为主,绣品以密集的满绣填充块面,或虚出绣纹轮廓内的局部块面,绣出的珍禽异兽、奇花佳卉富于立体感和虚实感,色彩鲜艳、花纹瑰丽,典雅而富丽,对汉绣艺人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观念的形成无疑产生了深刻影响。[2] 

汉绣工艺特色

汉绣,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

它的用针有别于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和广绣,采用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呈现出浑厚、富丽的色彩。

汉绣下针果断,图案边缘齐整,名之曰齐针。绣品多从外围启绣,然后层层向内走针,进而铺满绣面。除齐针的基本针法外,汉绣还根据绣品不同的质地和花纹,灵活运用诸如垫针绣、铺针绣、纹针绣、游针绣、关针绣、润针绣、凸针绣、堆金绣、双面绣等等针法,富有很强的立体感,在绣业中独树一帜。

汉绣传承意义

随着电动绣花代替手工绣花,如今汉绣风光不再。我们看到的仅仅是电动绣花比手工绣花速度快,而忽略了汉绣不仅仅是刺绣,它承载着荆楚地区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一个这个地区的文化底蕴,远远超越了技巧的界限,民俗文化才是让它如此瑰丽珍贵的灵魂意义。

濒临失传的汉绣艺术虽已成功申报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她曾经辉煌且鲜明的荆楚民俗文化特征,还未得至益的开发应用,在现代如此优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珍视与宏扬是极其可惜的。

如果将经济增长视为一个城市的血脉,那么,文化底蕴无疑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简而言之就是城市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和市民多年磨合而形成的一种默契。一个没有本土个性文化,没有悠久历史,只有满足物质需求的各种场所的城市至少是浅薄的。在21世纪来的城市建设中我们更多的是忽视城市文明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历史等综合的效益,忽略了城市的个性文化,轻视了本土艺术。汉绣是荆楚地区的本土艺术,它代表着荆楚地区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的灵魂,值得提练、整理并发扬光大。[3] 

汉绣相关资料

汉绣博物馆

汉绣

湖北省第一家民办汉绣博物馆武汉汉绣博物馆在汉阳江欣苑社区挂牌成立,多幅汉绣精品在此免费展出,在博物馆开设的体验区内,普通市民也可学习制作汉绣。

武汉市汉绣博物馆坐落于武汉市江欣苑,面积1000平方米,集齐民俗、宗教、戏装、饰品等四大类别的藏品1000余幅,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汉绣作品70余幅。博物馆聚集了任本荣、张先松、黄圣辉、姜成国、任炜、王燕、王子怡等一大批优秀的汉绣传承人以及《九头鸟》、《梅开五福盛世中华》、《古黄鹤楼》等一大批汉绣精品。

据介绍,整个博物馆设计有五个场馆,包括历史馆、名人馆、陈列馆、实景馆和体验区,最终的建筑面积将达5000平米,其中前4个区域是免费向公众开放,体验区会收取一定费用,由专家教授汉绣技艺或休闲式地学习汉绣。只用支付工本费用,便可学到简单的汉绣[4]  技艺。

汉绣汉绣名家

杨小婷,汉绣大师,祖籍通山阳新,19782月出生于湖北崇阳县,毕业于汕头工艺美术学校,现为中国青年工艺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高级美术师,现任职于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专研湖北汉绣。

被称为楚天才女的学院派汉绣大师杨小婷,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也是湖北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她钻研多年复活了游针绣手法,作品《哀悼》曾获得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佳创意奖。[5] 

张先松,湖北省荆州人,1941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北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工艺委员会会员。现任荆州市工艺美术学校高级讲师,长期从事传统题材绘画创作及民间工艺美术研究。设计作品和绘画作品多次获奖, 55年被省政府授予工艺美术家称号。先后被中国美术名人录,中国工艺美术名人录及地方志收录。多年来潜心于龙,凤,鹤等传统题材的绘画创作。已有 百龙图 百凤图 百鹤图等作品(长卷)问世。

汉绣价值

汉绣绣品中不乏精品,宣统元年(1909),武昌的彩霞绣品公司的绣画、美粹学社的绣字,曾获武汉劝业奖进会的一等奖;湘记绣局、王荣兴的绣品获四等奖。第二年,彩霞公司、美粹学社又获得南洋绣品赛会的一等金奖。1928年湖北省第一次国货展览会上,武昌的彩霞绣品公司和汉口广华绣铺的绣屏,一并获得特别奖。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五十年代末,汉绣大型挂壁三棒鼓舞闹莲湘,被选送北京,挂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

汉绣洪湖汉绣

洪湖汉绣,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地刺绣,到了清朝中叶,以汉口为中心向周边扩散,遂以鼎盛之势与苏绣、湘绣平分秋色,那时候,朝廷在汉口设织绣局,征集贡品,可见其一时之盛。

清朝咸丰年间,因国内政局动荡,大批汉绣艺人纷纷逃离汉口,汉绣遂以衰亡。汉绣名艺吴文琇转来到洪湖,仍以刺绣为业,因其绣品秀美,工艺精良,于是声望大盛,遂于光绪三十四年(1980)由其子吴家福在新堤开设吴炳昌绣铺。

吴炳昌绣铺的绣品以日用品为主,后来逐渐增加戏袍、佛像及绘画题材的作品。宣统三年(1911),吴家兄妹绣的《观世音菩萨》和《荷花仙子》,曾在武昌西湖劝业场内工商品陈列厅展出,被当时的《时报》誉以汉绣复活,重放异彩

洪湖汉绣以吴氏家传技艺为基础,到解放后成为汉绣承传的大宗,其代表作《文房四宝》、《和平之春》和双面绣《群猫图》、《雏鹰展翅》等,被国内同行公认是我国刺绣艺术的尖端之作,名扬遐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845f04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d.html

《烟台剪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