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不紊,事半功倍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有条不紊,事半功倍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我市今年首次加入联合体参加考试,怎样做好中考前的复习,提高复习的质量,是每一个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关心的问题。我今天的讲的内容雏形是我去年1214日在**市市直初中中考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在这个雏形的基础上,我又结合今年中考的新特点,来谈我对中考的理解,愿以自己的一孔之见与咱们在座的从事多年备考工作的初三老师探讨、交流。
中考是水平考试,更是选拔性考试,也是极有竞争性的考试(后面的话只能关起门来说)。怎样做好中考前的复习,提高复习的质量,是每一个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关心的问题。我认为,中考复习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宏观上要活,微观上要实。第一,要研究考试说明,明确考什么
考试说明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2020年辽宁省十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工作意见》的要求编写的。每一位初三的语文教师不仅要从宏观上了解考试说明的试卷结构、题型、分数分配及考试要求,还要从微观上逐一研究考试的具体要求,明确考点、命题方向、能力层级等方面的要求。这样复习备考才能有的放矢。
比如试卷结构,**的试卷是由分五个板块构成的:语言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阅读理解和写作。联合体的试卷只由三个板块构成: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不考综合性学习,把口语交际划到了积累与运用部分去考,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口语交际也属于语言的运用,但是语文版教材把它单列出来教学,我们考试也可以单独设考点来考,无可厚非。
再比如考试范围,联合体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考试范围是《课标》中第四学段规定的内容。其中文言诗文的背诵和默写只考《课标》附录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45篇)。文言文考查的阅读材料一部分来自教材上的课文,范围是《课标》附录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中的散文部分(11篇);另一部分来自课外。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律来自课外。
不考的文言文篇目是《孔子语录》《出师表》《杂说》《醉翁亭记》《送**马生序》。第二、制订科学合理的中考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复习之初要制定严密的复习计划,然后有条不紊的遵照执行。
中考备考可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立足课本,夯实基础,不求冒进,但求稳妥。要求师生认真扎实地把中考所考课内知识全部复习一遍,该背诵的要背诵,该理解的要理解,要求打好扎实基本功。特别是文言诗文部分,要对考试说明中涉及到的45篇逐篇过关。
第二阶段,通过教师艰辛的劳动换取学生对知识全面系统的了解,基本技能应有明显提高。本阶段要突出双基,培养能力,要求教师对重点知识作归类复习,理清各部分知识的纵横联系,加大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力度,本阶段以板块复习为主,适当作一些相关的训练。注意
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三个板块中具体内容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一、积累与运用板块
这一板块包括语音、文字、词语、病句、仿句、重要作家作品常识、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口语交际等,对于这个板块内各个知识点的复习,可以采取这样的思路复习:讲解知识→分析典型试题→总结解题规律→练习巩固,帮助学生彻底弄明白每个知识点都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
3500个常用字的考查,一般以教材词语和常用词语为主。在错别字的考查上,要重点注意同音异形的字的笔画,在字义的理解上,要注意字在语境中的生成意思。对3500常用字的考查,一般是先给一个语言环境,如一句话或者一段文字,借助这一语言材料,可以单项考查字的音、形、义,也可以综合考查。题型一般以主观简答或改错为主。大家认真看题例,就会发现,汉字的考查是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考查的,题例13)中的“间不容发”就是在词语的运用中考查了它的比喻义。但是万变不离其中,不管怎么考,只要我们会读、会写、会用就不成问题。
词语的考查也是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考查,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辨析词语的意义,能正确使用词语。大家要注意的新题型就是选词填空,包括关联词语填空。解释词语也是在具体的句子中解释,也可以结合文字一起考,如题例13)就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了
“间不容发”的比喻义。
病句考点的命题也是从运用的角度考查的,注意学生说话、作文常出现的语病,意在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习惯,语言表达要规范、得体。考题以对病句的修改为主,以单独修改病句为主。如果将病句放到短文中去考,则更能突出对语感的全面考查,更见学生的语文能力。要特别注意用词不当的这类病句的判断与修改。请看题例,它考查的是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是在修改病句中考的;06试题,考查了“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

修辞方法的考查一般以修辞方法的运用为主,根据例句或相关要求写出含有某种修辞格的句子,所写的语句能按要求表情达意。仿写句子、对对联是常见的题型。其关键是准确掌握各种修辞格的特点,所写语句要做到修辞特点鲜明。
仿写句子是一种“戴着枷锁跳舞”式的语言实践。它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品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修辞知识、语法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对仿写的句子,评分是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的。所谓“形似”是指仿句与原句在句子结构、要求使用的修辞手法、关联词语等方面相同或相近;所谓“神似”就是指仿句有较明确的中心思想,与原文的语境相契合。一个好的仿句应该是“形”“神”兼似原句,却又不拘泥于原句的新句子,属于学生自己创造的名言佳句。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好的仿句还要求思想健康,尽量减少调侃、黑色幽默的成分,杜绝错误的思想言论。比如,在仿写雨果的名言“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时,有学生仿写出这样的句子――“升官好比登山,金钱是登山的阶梯,没有阶梯,只好掉了下来”。无疑,这个句子是“形似”的,但是不能算好的仿句。原句是从正面阐述深刻的人生道理,而仿句却是宣扬不健康的处世哲学,很可能给学生不良的引导。
“名著阅读”主要了解《课标》附录部分建议阅读的课外诗歌散文作品和长篇文学名著作者、人物及主要内容;掌握《课标》附录部分推荐的7――9年级背诵的45篇中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对于重要作家要了解其所处的年代、原名、笔名、字、号、代表作品、历史地位、等,对于外国作家,要了解所属的国别,还要简单了解其思想倾向。对作品主要了解其体裁、作者、内容、风格、历史价值。
口语交际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不是静止的、定向的,而是互动的、多变的。口语交际不再等同于以往的听说训练,它的内容应更贴近生活,更注重文明和谐的人际交流。口语交际题的解答要遵循下面的原则:言之有“礼”,即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
言之有“物”,即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简洁。
言之有“序”,即说话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言之有“节”,即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有序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古诗文积累,命题形式灵活,《考试说明》中是这样要求的:能正确默写本考试说明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能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我理解“能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就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古诗文的中心句。题型有理解性默写(题例(2))和运用型默写两种(如《考试说明》4页题例8)。

学生在积累方面主要的问题是记忆不清晰、不完整,表现在试卷上,要么是写不出,要么是书写时添字、漏字、写错别字、笔画不清等等。要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在复习时应强化如下四个环节:
领悟含义。对背诵的诗文,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要真正弄懂。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
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写出上下句或句中的关键字,以防“口是手非”。
规范书写时要做到三清
“三不”,“三清”
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
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为了提高识记效果,可采取如下措施分块切割
,化整为零。可将要求背诵的诗文或按朝代或按篇幅大小切割成若干块,然后规定自己几天完成一大块,
这样化整为零

,
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
定期检查,强化落实。让学生自记、自测、自查,也可让他们互查,然后教师抽查。二、阅读板块
阅读可分为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部分。
文言文阅读又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课内文言文11篇,要逐篇系统复习,包括文学常识、文言实词、重点句子的翻译、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概括段落大意、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文中道理等)。我们在复习课内文言文的同时,尽量找一些与之相关的课外文言小段与课内的文章做比较阅读练习,注意要选择与课文相关的,或者内容相关、或者人物相关、或者写作风格相关等等,注意课内和课外的要有可比性。???
现代文的阅读材料完全来自课外,联合体试题的现代文阅读分数是50分,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有人说中考语文“成也现代文,败也现代文”,“得现代文者得中考”。由此可见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今年分数由**卷的30分增加到50分,我们更不能忽视它。
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可分三步走:第一步,认识文体强化答案意识。
复习之初,要把各种文体的知识点纯语文知识式地讲授给学生。因为这些东西在三年的教学中是以分散的形式讲的,但整合到一起是什么样,各个知识点间又有什么关联,学生们还不十分清楚。而这些恰恰又是中考阅读的考点,换句话说,这些知识点就是中考阅读的答案。
第二步,解读文体培养问题意识
按文体选编题单,并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地把类似的问题安排在同一序号处,目的是让学生更直观的抓住规律。如记叙文题单,第一道题可都安排概括文章或语段内容的问题。最后一道题都是结合文章主旨谈感想的拓展题。其他文体题单也是如此。然后安排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并从问题中找规律,总结问题的提问方式和提问依据。其实阅读题的提问大体分为六类,即概括题、理解品味词句题、理解品味语段题、鉴赏文章写作特色题、评价人物分析主旨题、阅读后谈感悟启示题。要针对每一种文体总结了每一类问题都有那些提问形式。这样一来,学生们就明白了知识点就是答案,并在答题时有了明确的方向性。

第三步,优化答题技巧追求完美意识。
达尔文说过,“方法是最有价值的知识”,阅读训练其实也有很多技巧上的东西,我提供的方法是我从自己近二十年语文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仅供大家参考。(一)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二)限字题的解答:
1、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2、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具体方法是: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用简称(尤其是地名)。
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有语病,如有,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三)具体题型的解答规律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06试题21题,“选文第③段中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连接上下文的,所以它所起的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叙事类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例如题例《山道上那个幼小的身影》中的(2)题,就可以从自然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和突出深化主题的角度来分析。(用山道的漫长、陡峭、阴森和“我”走山道时难受又恐惧的感受,衬托小女孩的勇敢,间接表现小女孩上学的艰辛和强烈的求知欲。)
3、语句特色评价常用的词语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等。4、口语交际类试题称呼:准确体现人物关系。结合提示语境,表意必须明确。
语气必须符合身份,切忌成人化、打官腔。注意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

抒情色彩较浓的口语交际环境,还要注意语言的文采。如06试题初中毕业在即,请为你的同学写一段毕业留言。要求简明、连贯、得体,思想内容积极向上,并有真情实感。(如果涉及到人名,请用小A和小B来替代;50字左右
有的考生文采飞扬,“三年的时光如流水般飞逝,三年的友情如白玉般纯洁,三年的欢乐如天上的星星闪烁,让我们彼此铭记,我们是最友好的朋友。”“忘不了,你埋头苦读的身影;忘不了,校园小路上,你和我的倾心畅谈;忘不了,在挫折面前,你给予我的热情鼓励……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5、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如果是关联词语,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搭配情况。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如题例21)。
6、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
如题例13),考查的就是“间不容发”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也就是它的比喻义。
7、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句中用了表示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用意往往都是强调后一个分句的意思。(课标要求了解复句的类型)
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等,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等等。
8、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9、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10、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11、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
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12、句子比较分析题
常见题型: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与改句哪个好?答题方法及步骤:
表明观点(行不行,哪个好);分析好句的优点;分析不好句子的缺点。?
如题例中《山道上那个幼小的身影》(4)题,明确要求说出“会产生哪些好的表达效果?”,就可以直接分析好句的优点即可。13、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a.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b.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c.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d.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14、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a.用第一人称。

b.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06试题28题,“结合选文,联系家乡的实际,请你为家乡的植树造林提出三点合理化建议。”???
参考示例:我对家乡的植树造林提出如下的建议(用第一人称先总括)由于以往忽视了造林的密度,因此要注意造林密度符合家乡的生态条件;以往家乡的树种单一,因此要注意物种的多样性;还要注意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相结合。(写出具体的建议,并分析原因。)
15、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必须用第一人称。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16、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论据。
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06试题20题,“给选文第②段补充一个典型的事实论据,写在下面。”??
参考示例:**凯勒专注于学习说话,因此,尽管她又聋、又哑、又瞎,她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明确目标。???
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所举的事例是名人的事例,具有很大的说服力。17、文段中事件的概括。

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题例《山道上那个幼小的身影》(1)题,“选文围绕山道上那个幼小的身影写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地写在下面。”??
清晨(时间),小女孩(人物)独自一人在山道上跑着去上学跌破了手(事情)。雨后清晨(时间),小女孩的父亲(人物)背着小女孩在山道上爬着送小女孩上学(事情)。18、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主要有两种题型:“××”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
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06试题26题,“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词‘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可能”表推测、估计之意。如果去掉,就会使句意的表达绝对化,不符合实际情况。用上“可能”一词,使说明的语言更准确、更严密。19、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一般是往前找。

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06试题15题,“怎样理解选文第段中加点的”那段路“的含义?题干有指示代词“那”,显然是指代上文的内容,要到上文去找,既然是路就得有起点和终点,我们仔细阅读第段就会发现,路的起点是“治疗室”,路的终点是“值班室”,顺序颠倒不可以,因为女孩是在回来的路上醒悟的,所以“那条路”应该实指“从治疗室到值班室的那段路”,但是,我们还注意到紧接下来的一句话“那段路每走一步,都将践踏自己清白的良心”,所以路又有了它的虚指意义,那就是(“丧失(或违背职业道德和践踏良心的那段心路”。这样才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20、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标题开头篇末
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06试题19题,论点就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很容易找到。题例《心系一处》中的1),题目和文章开头都出现了论点。
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21、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
06试题22题,选文第⑤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用我们给的格式一套,就有了这样的答案:“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能够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的方法,使论述的道理更浅显易懂。”
22、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
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
这种题目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把握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能力。??
如题例《心系一处》(6)题,“请你为‘心系一处’这个话题补充两个观点。”23、评价文段的观点(需阐述理由)
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在弄清楚原文的结构、材料、观点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要有所分析、概括,切忌一抄了事。
06试题23题,“你同意选文作者的观点吗?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由。(可发表不同的见解”???
参考示例一:同意作者的观点。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才能有所收获。尤其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只有集中精力,专心致志,逐个攻破,才会取得新成就。???
参考示例二: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在确定主攻方向的同时,还可以兼顾其它,因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在今天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只有同时做好几件事,才能增加选择的空间。24、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
06试题18题,“结合实际,谈谈这场“特殊考试”给你带来的启示。”

??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得满分。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谈,从“要有孝心和善心”、“不能损人利己,不能违背职业道德”、“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自己的良心”等方面去谈,也可以有自己的独特理解。
参考示例:当面对自己的私心或某种诱惑时,我们一定要以自己的良心来监督自己的所做所为,坚持道德标准,不能损人利己。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
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
现代文阅读还可以和写作复习结合起来,相携并进。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尽量每天都做―篇阅读训练,训练题可从最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题中选择,这些题目从题型设计、考点考察、能力训练等方面都是上乘的,只要学生多揣摩,阅读能力自然会获得提高。既然选文都是佳作,可让学生在读的时候多留意作者的选材、立意、构思、谋篇,提高观察分析生活的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多尽量做一些练笔。中学生作文选材离不开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这两大源泉,对于话题作文,要作好以上两大生活积累,这是作文复习的一个重点。作文复习的另一重点就是提升作文内容层次,包括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优化表达形式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运用恰当,结构合理,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还有就是要寻找自己平时作文的长处和优势。争强文采方面可加强仿写训练,如练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和哲理句,也可让学生巧用诗词、名言、警句的积累,成就华章。今年的写作重点练习三种形式的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第三阶段,通过综合复习,模拟演练。“抓好三点”(1、书写2、规范
3、速度),提升综合解题能力,增强学生应考信心;本阶段主要是综合训练,补缺补漏。在综合测试、模拟考试的基础上,通过讲评,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答题能力,

并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查缺补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备考状态,迎接中考。
教师在本阶段要用两次以上模拟试题作随堂讲练,用教研室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作适当的补充。坚持做好培优扶差工作,对优生辅导要开展课外文言文、课外现代文阅读、语言综合运用、作文等训练,让学生练新题,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对基础差的学生则更多要求他们加强生字词、背诵、作文这三项复习,特别是背书,对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要多督促。
第四阶段,应考前几天还要注意提点学生应考的技巧,如认真审题,必答所问,先易后难,绝不放弃。注意掌握时间,重视复查。
审题:三读三思。读题干,思考命题意图;读要求,明确解题方向;读材料,思考蕴含的解题信息。??
解题:三联三比。联系知识积累,比较中发现异同;联系题目要求,比较中求得最佳;联系解题思路,比较中分出条理。??
作答:三细三清。细心作答,不偏题意,做到思路清;细心推敲,不漏要点,做到表述清;细心组织,不漏标点,不写错字,不乱图乱改,做到书写清。??
复查:三定三戒。面对难题情绪稳定,戒心慌意乱;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思想坚定,戒犹豫徘徊把对的改错;发现答题错误时,迅速改定,戒粗心疏忽错失良机。第三、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中考语文总复习承担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稳步提高的重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针对初三语文复习时间短、任务重、范围广、内容多、要求高的特点,团结协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毕业班的老师显得特别重要。
以上是我对中考复习一点粗浅看法,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8122bf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f4.html

《有条不紊,事半功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