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法国

发布时间:2014-03-31 23:42: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大国崛起之法国

1789-7-14攻占巴士底狱(专制王权的象征),法国大革命,最高权力从国王手中转移到国民议会手中,宣告了120年前由国王路易十四建立起来的绝对君主制被宣告死亡。

1661年(中国康熙皇帝登基的前一年),路易十四(1638-1715)开始临朝亲政。

东西方的两位君王身上有着诸多相似:A、幼年称帝,雄才大略;B、同样在半个多世纪里,掌握着高度集中的王权,并借此把国家带入鼎盛时期

凡尔赛宫(始建于1661年),是路易十四表演绝对王权的舞台。“朕即国家”——我代表国家,我统治国家,我是国家精神的具体化表现。

路易十四是让法国第一次称霸欧洲君主,在他去世74年后,大革命就推翻了曾经给国家带来荣誉的绝对君主制。

常年战争——增加税收——等级矛盾激化

【争夺欧洲霸权,亲政54年间打了31年的仗——国库空虚——税收(国家财政来源)成为矛盾的焦点——特权阶层和第三等级矛盾(因战争而不断增加税收,让矛盾更加激化)

法国三等级:贵族——教士——平民,特权阶层和第三等级矛盾。前两个等级享特权,不纳税,却享受税金和其他特权。第三个等级仅有工作的权利,还要纳税。】

在路易十四末年,走向衰老的不只是他本人,还有绝对权利的整个系统,君主专制已经像君主本人一样筋疲力尽。法国当时实际上已经被很多问题困扰。

1774年,路易十六(1754-1793)即位,东方的大清帝国正在享受乾隆年间的盛世。

先主留给他的难题要远远超过荣耀。据说路易十六性格温和内向,处事犹豫,最大的爱好就是拆装铁索,但这个锁匠国王却没能打开困住国家前进的枷锁。

登基14年后(1788)的天灾中,法国社会矛盾被激化了。(连续农业歉收,使得1789年成为18世纪中面包价格最贵的一年,市民们几乎要花掉全部收入才能勉强吃饱肚子,农民们却在承担比往年更重的赋税。沉重的赋税全部的压力都压在了第三等级的身上。)

于此时,战争仍在继续。

路易十六尝试向特权阶级征税,引来不满,使得国王成为全体国民的对立者。

1789-5-5,为解决财政危机——被迫召开三级会议——三个等级代表的愿望都落空了,继而组建了国民议会,要求立宪法PK路易十六强制解散了国民议会,并调动大批军队开往巴黎——国王与民众间最后一次协商的机会丧失了——民众推翻了国王,并以新的理念来设计国家的方向。

1789826《人权宣言》: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从根本上否定了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并确立以人权和法治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

17898月,从巴黎传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整个欧洲,影响着世界。人权在法国全部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也载入了联合国宪章和世界文化遗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权都必须得到保护。

君主专制到张扬人权的大跨度是怎样产生的,新理念从何而来?

欧洲王权最专制的地方法兰西, 巴黎文化艺术之都就诞生于路易十四手中,个人对艺术的喜好、支持与赞助给这座城市注入了灵魂。这一时期的法国,在建筑、绘画、戏剧舞蹈等方面讲古典主义艺术发展到了高峰,显示出极大的文化影响力。整个欧洲宫廷、贵族都以会说法语为荣,所有文书都以法文来书写。

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在欧洲占有优势,法国为欧洲各项事业在思想上发挥了榜样的作用,当时的专制政体与文化艺术发展间不存在对立,是比较协调的。

从路易十四开始,法国的沙龙文化之风日渐兴盛,贵妇人家的客厅、咖啡馆为人提供了各抒己见的场所,启蒙思想就在沙龙和咖啡馆里被不断的宣讲、辩论和传播着。

伏尔泰(1694-1778),坚持不懈地批判宗教蒙昧主义,被公认为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与卢梭去世11年后,(1789)法国大革命爆发,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

大革命后的法国将走上怎样的一条道路?

1792-9-2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和君主制一起消亡的还有君主本人。四个月后(1793)路易十六在革命广场身首异处。

群众激情渐渐失控,同时害怕革命蔓延的欧洲各君主国组成了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战争使革命走向了极端化。

1793年春开始的巴黎成了革命气息与恐怖气息交织的城市,凡是涉嫌背叛共和的人都上了断头台。人们已经忘记了人权宣言对人权、自由的解释,革命的行动背离了革命的理想,法国将走向何处去?

路易十六被处死12年后,法国人再次选择了一位皇帝来领导国家,180412-2,巴黎圣母院举行了加冕典礼,拿破仑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这位皇帝是民众选举产生的。民众认为拿破仑代表了一种能够控制社会的力量,能够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后来拿破仑又代表了初期是希望法国实现和平繁荣,且征服欧洲。

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革命、恐怖、动荡之后,人们开始强烈地渴望安定,期盼强有力的人物出现,结束国家的混乱和危机。在战场上节节胜利的拿破仑让法国人看到了恢复秩序和权威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拿破仑颁布《民法典》(1804年),宣誓效忠法律的行动,让已经饱受启蒙思想熏陶的法国人看到了延续理想的希望。

《民法典》沉淀了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精神的法典称为《拿破仑法典》,在两个世纪后的今天,法国现行法律仍基本遵循《拿破仑法典》。法典对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拿破仑将它带到了自己征服的每一片土地上。

1811年,随着连续四次反法同盟的灰飞烟灭,整个欧洲都快要变成法国的了。拿破仑吧法国带到了自路易十四后的又一个辉煌的顶峰。不同的是,在拿破仑时代,伴随着帝国扩张的是法国大革命思想在全欧洲的传播。(那些国家在被征服后,拿破仑直接或间接地在这些国家确立了新的原则,即法国革命的原则、平等的原则,并摧毁封建制度。)

凯旋门(1806——)拿破仑31岁,为其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却没能有机会从凯旋门下凯旋归来。俄国冰冻的荒原开始到滑铁卢的惨败,当了11年皇帝的拿破仑在大西洋的一个孤岛上终结了短暂的一生。拿破仑兵败的根源:自由、平等的大革命理念,意味着一切民族压迫行为都失去了合法性,被占国的人民先是在拿破仑的指引下觉悟到这一点,然后再这位导师的侵略行为背叛了革命原则是转而反抗。人民不爱武装的传教士,战败国人民也反对武装传教。

拿破仑以军事力量和民族压迫来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让法国从称霸欧洲的顶峰重重地跌落下来。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法国的未来。

拿破仑留给法国一个虚幻的荣光和再次来临的动荡。巴黎的街道成为起义、革命、政变的见证,法兰西的土地成为了一个政治哲学的大实验场。1789年之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还有两个共和国。动荡之中,大革命的四项原则始终未能真正巩固和确立。法兰西将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

在反复的革命与复辟中,形成的共和派与君主派在相持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不再选择激烈对抗,在双方的相互妥协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此时的法国也刚刚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

1870-1913,法国的工业生产几乎翻了一番,他是在发展的,但同其他国家(美、德)相比,它是缓慢的、滞后的。80多年的动荡,使法国在与欧美的竞争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正当它加紧追赶时,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再次影响了它的发展。当纳粹德国占领了整个法国时(1940年德军占领巴黎),法兰西彻底失去了往日的荣耀。法国是否还能回到世界大国的舞台上,它将依靠什么样的力量实现国家的复兴?

每一年的8-28日,法巴黎圣母院都要举行集会,纪念巴黎从纳粹统治下获得解放。在法兰西面临亡国之际,历史选择了孤身一人在伦敦组织抵抗运动的戴高乐(1890-1970)。戴高乐将他的抵抗运动命名为“自由法国”。

1944年,象征胜利的凯旋门终于迎来了一次真正的凯旋。在戴高乐的带领下,为了自由而战的法兰西民族不仅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战后法国的复兴铺就了道路。

戴高乐几乎是一人成功地赢得了法国的合法地位,他和罗斯福总统、丘吉尔首相一起参加了重要的国际会议,并使法国参加了柏林停战协定的签订,使法国恢复了像中国那样的大国地位,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作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总统,戴高乐决心回复法兰西应有的光荣。他说:“没有了伟大,就没有了法国。但历史已经清楚的表明,像路易十四和拿破仑那样的军事征服都不可能使法国获得长久稳定的大国地位。”“进步是维护国家独立唯一条件,一个经济衰弱的法国,不可能在世界上真正立足。”在戴高乐时代,法国的经济全面复苏。

戴高乐的信念,把法国变成一个强大的大国,发展经济,使法国在世界上占有它应有的地位。他强调独立,对后来发展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工业搞独立的体系。加之遇到欧洲黄金发展的30 年,戴高乐要求独立的思想,要求谋求大国地位的思想越来越明显。

除了经济实力,更让世人所称道的是戴高乐带领战后法国走出的一条独特的大国之路:

1959年,法国宣布接受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自决,由此开始告别殖民主义;

1963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从此与宿敌德国和解;

1964年,法国与新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组织,并限令美国在一年内撤除在法国领土上的驻军和基地;

坚持独立外交政策的法国,成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戴高乐将军对于各种政治体制是尊重的,一个政治体制应该适合那个国家和人民的情况。)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向世界发出了不容忽视的声音,国家发展的独立自主,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和平共处,是自由和平等的原则在国际事务中的时间途径。这是在这样思想的主导下,戴高乐实现了他心目中的伟大和光荣。直到今天,法国依然在世界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也正是这样的一个法国,开始接近法国大革命提出的理想。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努力,它逐渐找到了一条通过践行启蒙思想的原则而成就大国地位的发展道路。

巴黎 先贤祠(1755-),法兰西思想和精神的圣地,从大革命爆发后的两年(1791年)起,成为了供奉法国伟人的地方(伏尔泰、卢梭、雨果、居里夫妇等72人)。

对思想与文化的尊崇,早已浸润了人们的灵魂。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自由、平等、博爱,这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也许这是永远无法完全实现的愿望,但是人们可以在无尽的岁月中,无限地接近它。正是在这一追寻理想的过程中,法国以它卓尔不群的气质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力图在国际事务当中践行启蒙思想的原则,是法国在风云变幻的历史中走出的一条独特的大国之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77a02ce6529647d272852b3.html

《大国崛起之法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