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河舒席:民间工艺的活“化石”

发布时间:2011-03-21 13:14: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舒席是安徽传统竹编产品,为潜山、舒城两县民间所创,因潜山古为舒州辖地、舒城古称舒国而得名。因为舒席最好原料腊竹或水竹的主产地在潜山县王河镇一带,且这里席农在上世纪80年代不仅人数最多,而且工艺最好,所以素有“舒席之乡”的美称。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王河镇采访。一路上,漫山遍野的翠竹跃入眼帘,这儿的竹子既没有别处那么高大挺拔耸入云天,也不像小山头竹子那么低矮,而是都一手握粗三四米高,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一打听,这就是舒席上好原料———腊竹和水竹。在一家四合院式的加工厂,记者看到十几位席农在流水作业,前排屋子里男同志有的破竹、有的制篾、有的刨光,后排屋子里几个漂亮姑娘全神贯注地蹲在地上编制,纵横交错的篾丝在上下跳跃,一幅幅精美图案在巧手中编出。

  王河舒席分为睡席、枕席、蒲团、榻榻米等种类,不但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夏令佳品,而且是优美典雅的手工艺品。凡古今字画,不论山水人物、流云花卉、飞禽走兽、神话故事,或楷书行草、横幅条屏,均能编织入席间。席面的景物远近相宜,浓淡对比鲜明,空间层次清晰,形成了舒席工艺的独特风格。舒席一向以细、薄、柔滑和坚韧耐磨、不生虫蛀、能折叠等优点而深受欢迎。从席农口中记者了解到,舒席选料精严,为防虫蛀,采伐必需在当年11月至次年2月间,对风头、罗尾、暴节、伤痕、发丫等全剔除,竹篾通过剖、刮、煮、晒,色泽鲜艳,莹洁润滑,折卷不断,由竹篾编织成席,前后要经过十几道工序。

  王河舒席工艺传承至少有2000多年历史。1992年冬,安徽省文物研究考古所和潜山博物馆在县城东郊的古墓中发现了舒席残片,它的陪葬时间是战国晚期,目前还收藏在县博物馆里。他拿出这件藏品的照片说:“这就是有力的证明。”

  舒席曾经有过的辉煌:舒席古时叫簟,唐李贺诗赞:“稍和竹簟寒”,“织可乘香汉”;白居易亦有诗云:“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由此可见,舒席在唐代就很有名气。舒席又称“龙舒贡席”,相传明英宗天顺年间,吏部尚书秦民悦将编有龙纹的舒席作为贡品带至京都,深得皇帝赞许,御批为“顶山奇竹,龙舒贡席”。舒席得此封号,身价陡增,一时朝野争购,各种编织舒席的作坊也应运而生。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舒席作为中国名产,在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上获一等篾业奖。翌年,在芝加哥国际商品赛会上又获一等奖,王河舒席参加南洋赛会,获得头等奖章。1926年和1934年,舒席先后参加上海、杭州两次全国展览会,分别获得“金牌”和“银盾”奖。抗战前,日本前田洋行还派专使来订购宽八尺、长十尺的舒席10条,为裕仁天皇婚礼所用。

  王河镇镇长李玉书说,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舒席工艺有了进一步提高,由原来的人字纹、回纹等简单的几何图案,发展为优美的竹编画。王河作为潜山舒席的主产地,上世纪80年代几乎家家种竹,户户制簟,成为一种时尚,当时的“万元户”这里最多。当时的舒席精品有许多被国家看中,其中一部分珍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科技博物馆,一部分藏于人民大会堂作为礼品赠送外国元首。近一个世纪以来,舒席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远销港、澳、日本、泰国、菲律宾、缅甸、新加坡等。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舒席的销路就不再看好了。原因何在?当地一些老席农告诉记者,除了一些新产品如麻将凉席等进入市场,再加上空调机的普及之外,舒席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由于是纯手工制作,不可避免有技术上的瑕疵,很难注意一些细节,有的成席不平整甚至扎人,有的时间久了会变形、疏漏等。其次,信誉度也是一个问题,有的席农为使自家竹席的颜色看上去更鲜艳,就拿硫磺熏,一开始自然卖得好,而时间一久,就开始褪色,消费者便纷纷将眼光投向了有质量保证的、从正规商家处购得的竹签席、麻将席、亚麻席等。再次当年王河虽有一个“舒席交易市场”,但交易过程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就自动停止,没有反馈,无所谓宣传推广,更谈不上“品牌效应”。这样看来,舒席市场竞争力逐渐缺失,似在情理之中。

  虽然舒席的市场前景尚不明朗,但文化价值含量之高,却是无可辩驳的。且不论那悠久的历史、无数的殊荣,单就其中一个品种工艺席,用不同颜色的篾丝手工编成各种图案而言,足以称得上活“化石”。“这么好的东西,是值得好好保护的。”曹凯局长说。目前,潜山县文化部门已立案,准备在2008年上半年正式将王河舒席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10-17 14:47 上传

下载附件 (72.3 KB)


     
  舒席古称“竹簟”是驰名中外的传统工艺品,王河盛产水竹,篾工巧匠甚多,自古有“竹席之乡”的美誉。潜山历史上称“舒州”,舒席因此而得名。
    舒席以细薄柔滑、坚韧耐磨,不生虫蛀、折叠易带等优点深受欢迎。它选料精严,专用水竹,尤以小叶水竹为最佳。为防虫蛀,采伐水竹必须在当年十一月至次年二月间(民间称不用“菜花竹”)。对风头、罗尾、暴节、伤痕、发丫等全剔除。竹篾通过剖、刮、煮、晒,色泽鲜艳,莹洁润滑,折卷不断。由竹篾编织成席,前后要经过十几道严格的工序,可见舒席制工之繁杂。三十年代,许多外商曾通过教会窃取舒席制作技术,试图自行生产,但终因技艺复杂,难于制作而半途而废。
    1949年以来,潜山县开展了群众性的工艺革新活动,先进的席桌编织法取代了古老落后的“盘腿打坐,五心朝天”的席地编织法。同时又先后实现了破、划、起、杆、撕、刮篾工序的机械化,特别是刮篾机和编席机的试制成功,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数量和质量日益提高,新品种也不断增多。分为工艺、外贸、精睡、普睡四大类。有睡席、枕头、桌席、座席、沙发席、壁幛、条幅、屏风等。它不仅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夏令佳品,也是优美典雅的手工艺品。人物山水、流云花卉、飞禽走兽、神话故事,楷书行草、横幅条屏,均能编织入席。席间的景物远近相宜,浓淡对比鲜明,空间层次清晰,形成了舒席工艺的独特风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59948d026fff705cc170ab9.html

《王河舒席:民间工艺的活“化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