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原因探析

发布时间:2015-07-29 02:28: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原因探析

中国国民党派遣远征军进入缅甸与英军并肩作战,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422月到6月,远征军十万多人进入缅甸,受到重创,损失惨重,结果失败;1943年春到19451月,远征军发起反攻,英勇作战,歼灭大量敌军,完成了中国战略反攻的全面胜利。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军队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的原因:国民党方面、英国方面、中英合作方面。

一、 中国国民党方面

1941127,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日军先后入侵菲律宾、泰国、马来亚等国家,一直到中途岛以西的广大地区,并于19409月又侵入越南,中越交通线彻底被切断滇越铁路被切断之后,滇缅公路遂成为我国西南大后方唯一的国际交通大动脉,“滇缅公路已经成为了中国抗战唯一的输血管。”[1]蒋介石也知道滇缅公路的重要性,他说:“保卫滇缅公路不仅仅是为了振奋军心,而且这是影响全国人民的大事。[2]但是由于国民党军队集结迟缓,贻误了战机,加上作战中,一些国民党将领的腐败无能以及部分部队作战不利,使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一开始就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一国民党军队行动迟缓,贻误战机

战争最初阶段,从交战双方的兵力对比看,可以说中国军队方面处于有利地位的,日本相对来说准备不充分。当时国民党政府派去缅甸作战的军队是第6军、第66军和第5军,有十余万人浩浩荡荡开进中缅边境。另外英国手里也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包括1缅甸师、第7装甲旅和第17印度师。那么中英总兵力达13万余人,而“日本方面,最开始号召部队积极入缅作战的只有南方军第15军的第33师团和第55师团又增加25军的第18军团和第56军团总兵力接近十万人[3] 那么在中国军队占优势的情况下,战争并没有取得胜利却遭到重创,人认为是入缅军队的集中和行动十分缓慢,所以错失了作战的最好时机

面对日本疯狂的进攻,国民党政府多次动员军队做好入缅作战的准备,但迟至1942312,才正式成立了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同时,“蒋介石为了保存实力,宁愿把所有的资源用于防御,也不愿意把他的部队派往战场,他担心那么做会削弱他对中央政府的控制。”[4]国民党的实际意图是等待它的新盟国去赢得战争,同时把根据《租借法案》所获得的军事装备储存起来,以用于战后继续进行和共产党之间那种长期的、势不两立的内战,所以也并不想全力以赴与日军决一胜负。当第200师于37到达同古前线时,仰光已经被日本占领,中国军队失去了保卫缅甸重镇的最佳时机。1942319,在师长戴安澜领导下,200师发动了同古战役。蒋介石企图让200师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同古,争取作战时间,掩护中国远征军主力向同古一带集结,但由于其主力第5军迟迟未能抵达,加上英军又没有控制好右翼,造成200师被日军包围,孤军无援。200师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终因敌强我弱,被迫后撤,使日军进展迅速,同时又影响后续部队的作战部署,使后续部队被迫在极不利的情况下,与敌遭遇,导致失败。[5]同时,中英签订的《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明确说明了,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后的交通运输、通讯补给等英方提供国民党毫无准备,后来英方未能认真履行协议,致使中国军队的运兵速度十分缓慢

当时的一位司令长官指出:“在缅甸作战,中国远征军肯定是要面临很多困难的,一开始就对我们不利的是错过了最佳的战机,时间不充足,部署不严密,兵力也有限,从上缅甸一直打到下缅甸,千余里的防线,很容易受敌人的任意攻击。[6]

(二)国民党将领无能

日本突袭珍珠港后,美国参战,1942史迪威晋升中将,并被派到中国,先后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东南亚盟军司令部司令、中国驻印军司令、分配美国援华物资负责人等职务。

由于中英美联军没有明确规定指挥权的隶属问题,史迪威经常和蒋介石在作战部署等方面发生争执19421月,当仰光失陷后,史迪威认为应该把第二十二师调入缅甸,以援救在同古处于危险中的第200师。这一作战策略没有得到蒋介石的认同,但史迪威仍于319对第五军的司令员杜聿明中将下达了指令。然而杜聿明和第22师的师长廖耀湘少将都是贻误战机的专家他们每天都找到借口不让第22师上战场。这些理由包括:铁道线的问题太多,形成太危险,日军的坦克太多,廖耀湘想等待增援,大部队不能调动,因为该地区有日军的特遣部队……每当史迪威对他施加压力的时候,杜聿明总是躲起来,或者装模作样地对他的下属发脾气。史迪威后来在日记中描述杜聿明和廖耀湘说:“懦弱的混蛋!我不能把他们正法,我也不能相信他们。可是仅仅跟他们说话起不了任何积极作用。”[7]

为了确保同古不被日军迅速攻克,蒋介石下令在同古背面60英里处建立了一条新的防线,中国第六军第55师负责防卫这条公路枢纽,第55师师长陈勉吾将军在国内的战场上就得了一个绰号“炸药”。 史迪威认为他不称职,想解除他的指挥权,但是失败了。当史迪威的联络官之一弗雷德里克·麦克卡比上校去参观陈勉吾的阵地时,他被他所看到的惊呆了。[8]陈勉吾的部队沿着公路驻防,前后达好几英里。卡车和士兵散布于狭窄的路面上,机枪被放在厚厚的草丛里,根本无法开火。更糟的是,陈勉吾的司令部在前线以后30米,麦克卡比上校还发现陈勉吾自己在司令部再往后15米的地方。麦克卡比上校建议陈勉吾把部队驻扎到周围的山中可以更好的控制路面,但是陈勉吾根本听不进去。第二天,日军大部队袭击了这支部队,分散的各支部很快被逐一击溃,第55师就像是从空气中蒸发了。事实上,第55师消失得非常彻底,它已经从中国军队的编制中消失了。

(三)国民党部分部队作战不利

中国远征军由5666三个军组成,其中第5军战斗力最强,第66军次之,第6军相对较弱。东瓜战役后,日军分三路向缅北进攻,由于防守东线的第6军暂编55师战斗不力,被日军突破防线长驱直入,逼近缅北重镇腊,史迪威急调第69349师阻击日军,企图堵住日军撕开的缺口,但第6军的部队刚与日军接触即溃不成军,尽管第5200师夺回东枝,截断了日军56师后路,但日军仍疯狂地扑向腊戍。在戍仓促应战的新28师和新29师再度被日军击溃,戍沦落敌手,缅甸战场顿陷困境。

此外,中国国民党没有在国境线一带布置强有力的二线部队,这是云南大片土地被日军迅速占领的重要原因

二、英国方面

为了打击日本法西斯,保卫印度殖民地,维护自身利益,英国积极投入对日作战。但是由于其狭隘的殖民主义,在战争开始阶段,阻挠中国军队入缅作战,贻误了战机,以及缅甸人民的反英情绪强烈,给中国军队的作战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一)英国阻挠中国军队入缅作战

19412月初,蒋介石派出以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商震为团长,军令部次长林蔚为副团长,杜聿明、侯腾等高级将领为团员的“中缅印马军事考察团”前往这三国,经过几个月的考察,制定了《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报告书》考察团认为,日本不会从中国境内切断英美对华物资输送路线,而是在占领马来亚等国家后,从缅甸入手,封锁滇缅公路,所以中英两国应该确保首先保护仰光。但是这些建议,英国方面却不同意。英国高傲地认为大英帝国的招牌可以唬住日本,日本不敢贸然进攻缅甸,日本若要进攻的话,也只进攻中国云南,从国境内切断滇缅公路,从而取得突破点

1941年夏,蒋介石下令组建中国远征军,共计三个军十余万人,集结于云南边陲。同时国民政府向英国提出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共同防御日军的意见书,没有被英国采纳

1941127,日军偷袭珍珠港,128英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马来亚、新加坡等英国殖民地大都被日本占领,缅甸也处于十分危险的状况1216,杜聿明指挥的第五军最先出发前往缅甸,很快军队集结在了中缅边境保山一带,可英国政府仍表示中国远征军“暂时勿庸入缅”。[9] 虽然中英双方于19411223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但英国仍不同意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其借口是交通运输、通讯补给等还没有准备就绪,。

194112月中旬至19422月中旬的三个月间,蒋介石三次下令第5、第6两军入缅,前两次由于英方的阻挠而停止行动。到第三次终于出发时,已经失去战机,从入缅之初就陷于被动。中国入缅军参谋团在缅甸防御失利后的总结报告中指出:“我第56军行动一再延误,未能先期至缅甸集中,联合力量,制敌机先。英方追随情况,逐次需索军队,以致联合军双方事先未能就其所预定使用之兵力,共同预立全盘作战计划,陷尔后作战于支节应付之境。”[10]

(二)殖民主义政策

为什么英国一直不同意中国远征军入缅协同作战呢?主要是因为英国实行狭隘的殖民主义政策,为了自身利益,他们担心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后,会使“亚洲人团结的阴影越来越大”,危及其殖民体系,其首要目标必然是“保卫英国传统并保住大英帝国”[11]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殖民主义国家,也是最大的殖民地拥有者。它在亚洲拥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印度等诸多殖民地,在中国大陆也拥有极大地殖民利益。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英国已经明显由盛转衰,在二战初期,它幻想以对法西斯国家的绥靖政策来弥补军事力量的不足,以求自保。

英国实行的这一政策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很不利,大大地干扰了其战略部署。中方曾经多次提议让远征军进入缅甸共同防御日军,但没有得到英方的同意。直到194238号,日军占领仰光,中国才取得了部分军队入缅的权力。日本进占越南、泰国时,英国刚经历了敦刻尔克大溃败,德军正大规模空袭英国本土。英国深感陷于腹背受敌的境地,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助手,以减轻自己在东线的压力。而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钳制了100多万日军,并使之深陷泥潭难以自拔,在战略上阻碍了日军北上,迟滞了日军南下。英国认为中国远征军是一支很优秀的能够对抗日本的力量,面对咄咄逼人的日军,英国想利用中国的这支军事力量来遏制日本的进攻,从而减轻自身的军事压力。但是英国又担心这支军队的进入,会使得缅甸战场失控,提高中国在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影响力,害怕缅甸、印度会成为中国的附属国,这种利己的、狭隘的殖民主义意识是导致远征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对缅甸的僵硬政策

英国殖民统治者极端害怕缅甸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其程度甚于担心日军对缅甸的入侵。就在日本千方百计地拉拢缅甸民族主义者,紧锣密鼓地策划入侵缅甸之际,英国政府仍然顽固地坚守维护在缅甸的殖民统治,不肯对缅甸民族主义者的要求作出些许让步。1941814日,美英两国首脑发表《大西洋宪章》,宣布“两国并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力。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由权有横遭剥削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12]缅甸上层民族主义者迅速做出反应。前一年上台的缅甸第三届殖民地政府——吴素政府,要求《大西洋宪章》的原则“必须应用于缅甸”,“引导缅甸民族获得自由”。议会中的反对派领袖致电伦敦,要求英国首相丘吉尔早日明确宣布,一旦战争结束,“缅甸将有权建立一个自由独立的政府。”但丘吉尔却在98日明确表示:“大西洋宪章的原则与大不列颠帝国属下各国无关”。194110月,吴素到达伦敦,向英国政府提出解决缅甸的地位问题。丘吉尔宣称:“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关系到我们生存的斗争,现在还不是谈宪法问题之类的事情的时候,关于缅甸的地位问题,只有到战后才能解决。”[13]吴素又到美国求援,也没有获得任何结果。

以丘吉尔为首的英国战时内阁的僵硬态度,关闭了与缅甸人民共同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大门,客观上迫使缅甸的一部分民族主义者走上联日抗英的道路,给日本拉拢和培植亲日派予以可趁之机,使英国在日军入侵缅甸时陷于孤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虽然英缅殖民总督根据《1935年缅甸政府组织法》第139条,独揽行政和立法的一切大权,但已经无法控制缅甸的局势,挽救不了驻缅英军溃败的命运。

英国长期殖民统治造成当地民众反感甚至痛恨英军,中国作为英国盟军,必然受到连带影响,而缅甸混乱的交通管理也将极大影响中国军队的行动。蒋介石说到,英缅军不能取得人民合作,“当地人民……多被敌人所利用,尤以僧家反英为甚。第五纵队之猖獗,几乎防不胜防。此种情况最为可惨而可危”。[14]

三、中英美合作方面

法西斯势力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中英美应该联合起来,共同遏制和打击日本法西斯。但是中英美三方,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战略目标不一致,也没有统一的、权威的指挥系统,这是中国远征军作战失败的直接原因。

(一)战略目标不同

中英美三国在战略上始终存在着矛盾:

中国国民党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的目的:一是为了确保滇缅公路,保护边境的安全,二是援助英国作战。

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给中国提供充足的战略物资,以便其能够继续对抗精锐的日军,但是中国复兴的前景又使他颇为担心。而且,他不想装备、训练这些可能在以后威胁英国远东殖民地财产的中国军队。”[15]英国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其亚洲帝国的支柱——印度的安全。史迪威说:“英国人所要做的事情只是在印度前面筑起一道屏障。”[16]紧接着罗斯福写信给丘吉尔,让英国人在缅甸向中国人网开一面,并且敦促他们在远东地区与中国并肩作战,共同打破日本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丘吉尔看过罗斯福的信后,不舒坦的说:“对英国人来说,放弃一百个缅甸,也不会比丢掉一个印度更重要。”[17]

美国的目标是让中国继续参战,帮助中国建立一支更有效的军队,把中国作为进攻日本的跳板。而日本加紧策划南进激化了日美矛盾,促使美国逐渐加大了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美国国会于122日通过了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贷款的议案。美国国务院在给总统的备录中说,支援中国是为了“使美国在不冒险的情况下,堵住日本进一步的侵略。”[18]美国《时代》杂志社的大老板亨利·卢斯对美国援华目的的评论更加露骨他说:“中国有了这1亿美元,保证能把1125千名日军拖住,把强大的日本舰队牵制在中国沿海,延缓日本向邻近的美国势力范围进攻的步伐。这是一笔廉价的交易。”[19]

美英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南进计划,在亚洲地区采取守势战略。1941129日至327日,美英两国参谋长在华盛顿召开联席会议制定的《ABC—1参谋协定》,再次确认了“欧洲第一,亚洲第二”的战略原则,明确规定一旦美国参加对德国的战争,美英两国将会首先集中力量打败德国,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日本。罗斯福说过一句话:“如果没有亚洲,白种人会很伤心难过如果没有欧洲,美国将不成其为美国。欧洲第一,这是美国在任何时候都确定不移的战略方针。”[20] 根据“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美国舰队主要负责大西洋和地中海,英国舰队主要负责太平洋地区。美英仅仅注重远东战场战略牵制作用和潜在政治意义,也就是他们所说的持续不断地提供以异常低廉的代价取得惊人的军事和政治胜利的可能性,这也是蒋介石极力想改变却又无力回天的。

随着日本在东南亚侵略力度的加大,英国认识到中国远征军是一支了不起的抗日力量,为了保存自身实力,与中国走向战时同盟。但是英国人让人很不放心”,戴安澜将军报告说,我第二百师在同古从英缅军第一师手里接防,他们各部竟不向我军介绍敌情、地形、民情、阵地位置、作战计划、补充物资和交通通讯设施,还有道路和机场等等情况。他们的官兵只顾得卷起铺盖走人。[21]

自从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后,英国就将大部分防区交给了中国军队,而将主力集结在伊洛瓦底江地区,把印度作为缅甸失守后撤退的阵地。特别是194238日,仰光失陷后,英军被失败主义的情绪所影响,士气低落,害怕与日军交战,也未进行积极地抵抗。但是中国呢,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收复仰光,军队不断向南前进,积极投入对日作战,军事部署不严谨,孤军深入。尽管中国和英国在军事上是战时同盟关系,但是在很多的具体作战方面却没有取得一致的结果,尤其是英军未积极配合中国军队作战。英国作为缅甸的殖民统治者,却无视中国远征军在保卫滇缅路的同时,也保卫了他们的殖民地利益这一事实,仅仅看到中国为了战胜日寇而需要借重缅甸仰光海港。因而滇缅公路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候,他们总是哼哼唧唧,磨磨蹭蹭,患得患失,给中国不断下绊子。这也是为什么蒋介石和国民政府最为担忧的不是日军的进攻,而是英军在日本面前的软弱、妥协和退让的原因。

(二)指挥系统混乱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需要英缅军及美国空军的配合支援。但中英美三方自始至终都未形成一个权威的、统一的、严密的指挥系统。指挥紊乱,军令不一,各有所私,矛盾重重,亦是导致中国远征军第一阶段失利的重要原因。

首先,最高指挥机构的分歧。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经美国总统罗斯福提议,其他盟国同意,蒋介石任中国战区司令官,当时中国战区包括中国、缅甸、马来亚、泰国和印度等地。美国总统罗斯福派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名义上归蒋介石领导,实则处处以蒋介石的太上皇自居,蔑视蒋介石,称之为“花生”,称蒋介石的部下为“一篮子花生”。 史迪威曾多次与蒋介石会见,史迪威也知道,自己获得的指挥权“是有限的,当然,这些限制我也许能够摆脱掉,也许摆脱不掉。十之八九摆脱不掉。”[22]可见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重重。

由于指挥权问题,史迪威与蒋介石部下之间也常常发生矛盾。在询问过第五军和第六军的布防情况后,“你归史迪威将军指挥”,蒋介石明确地说:“而且要绝对服从史迪威将军。”杜聿明一听这话,心里顿时闷闷不乐。他不明白委员长为什么要把对中国远征军的指挥权一会儿交给英国人,一会儿又交给美国人,而且他把压根也不相信胡敦和史迪威还有即将到任的亚历山大,能指挥好自己的部队。忍耐片刻,他壮着胆子反问:“如果史迪威发布的命令与你的决策相违背的时候,我应该怎么办?”蒋介石淡淡地说,“你打电报向我请示再说。”

史迪威一到缅甸,英方代表就在312日的中英联合报告会上提出,史迪威指挥中国第56两军,与亚历山大之间的指挥系统不明。当史迪威第一次会见亚历山大时,两人互有戒心,彼此很不友好。史迪威“由于内心厌恶英国佬,因而是非常警惕的。”而亚历山大“听说是我就是我这样一个该死的美国人指挥中国军队,他颇为吃惊。‘太奇怪啦!’他上下打量着我,就好像我是从石头缝里钻出来似的。”当谈到指挥渠道时,亚历山大“完全茫然地看着我”。史迪威没有给英国人的那种毫无表情的暮光吓到,而是“回瞪了他一眼”。亚历山大“同我开玩笑,说我从他手里夺走了中国军队”。 亚历山大是典型的英国将军,为人狡猾,只想保全英缅军的实力,而置中国远征军的安危于不顾,一味要求中国远征军掩护英缅军撤退,与中国远征军关系不睦。

其次,至于中国远征军自身,指挥系统也相当凌乱,人员任命朝令夕改,未能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194233日,蒋介石在腊戍召开高级军事会议,他确定入缅部队的指挥系统是:兵工署署长俞飞鹏负责后方勤务;卫立煌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杜聿明为副司令长官,在卫立煌没有到任之前,暂时由杜聿明统一指挥;入缅军参谋团团长林蔚负责战术指挥,并与英方会商。蒋介石在昆明、腊戍对中国军队入缅后的指挥系统和行动方针的部署,使第56军入缅后的行动要分别听从中、英、美三国的四位将领指挥,蒋介石自己则握有最后决定权,他有意造成这种叠屋架床的多层次、多头指挥格局,使之互相掣肘,从而便于自己在重庆进行遥控。这是蒋介石控制部队和驾驭将领的惯用伎俩。

丘吉尔告诉罗斯福:“蒋介石大元帅接受了我方的要求,在缅甸境内的全部军队,亚历山大有最高指挥权。”[23]罗斯福则认为,“亚历山大和史迪威之间最好能保持双重指挥权。”美英两国的最高领导人都支持本国将领获得对在缅甸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的指挥权。中、英、美三国的军政领导人为争夺在缅甸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的指挥权而勾心斗角,争吵不休,造成了指挥层次叠屋架床,发号施令出自多门的现象,致使作战指挥混乱不堪,严重地贻误了战机,成为导致缅甸防御战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有很多因素导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 “自始至终战况均呈被动之态势,虽官兵奋力用命,卒难挽救全局,实为憾事。”[24]中国远征军由于军队行动迟缓和英国的阻挠,错失了良好的战机;英国的殖民利己主义心理和对缅甸的僵硬政策,干扰了远征军的作战部署;中英美三国为了各自利益,没有积极配合,这些因素说明了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必然走向失败。

[1][13]王晓华.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实[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6784.

[2][4]江涛.抗战时期的蒋介石[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244269.

[3][5][9]赵占伟楚保玲.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的军事原因[J].南都学坛,199784:31.

[6][14]冀伯祥.试析中英美首次缅甸会战失败的原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84:123.

[7][22]唐·莫泽.太平洋战场的较量中远征军[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5.7397.

[8]刘立云.杜聿明将军[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259.

[10]王学明祝军.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失利原因探析[J].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4:59.

[11]宋波.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295.

[12]徐康明.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131.

[15][16]季荣臣.中英美三国战略利益与中国军队远征缅甸[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125:6269.

[17]高学军杨玲.二战期间中英美三国在反攻缅甸上的分歧及其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96:631.

[18][19][20]佟静.抗战中的宋美龄[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179196.

[21]何跃何莊.论太平洋战争中中美英在缅甸战场的合作与冲突[J].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1141:48.

[23]张明金.史迪威与杜聿明在缅甸战场上的恩怨纠葛(上、下)[J].口述历史·军事历史,2007,131:65.

[24]党庆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美英的“先欧后亚”战略[J].甘肃社会科学,2004,201:173.

参考文献

[1]王晓华.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实[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

[2]江涛.抗战时期的蒋介石[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3]宋波.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4]刘立云.杜聿明将军[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5]佟静.抗战中的宋美龄[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6]徐康明.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7]唐·莫泽.太平洋战场的较量中远征军[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5.

[8]赵占伟楚保玲.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的军事原因[J].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74.

[9]戴孝庆.缅甸防御战役的主要战役及其失败原因[J].重庆大学学报,2000182.

[10]屠文淑.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评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1143.

[11]王学明祝军.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失利原因探析[J].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4.

[12]何跃何莊.论太平洋战争中中美英在缅甸战场的合作与冲突[J].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1141.

[13]冀伯祥.试析中英美首次缅甸会战失败的原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84.

[14]孙文学.试析史蒋矛盾及其实质[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213.

[15]党庆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美英的“先欧后亚”战略[J].甘肃社会科学,2004,131.

[16]季荣臣.中英美三国战略利益与中国军队远征缅甸[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125.

[17]高学军杨玲.二战期间中英美三国在反攻缅甸上的分歧及其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96.

[18]张明金.史迪威与杜聿明在缅甸战场上的恩怨纠葛(上、下)[J].口述历史·军事历史,2007,131.

[19]胡湘.论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抗战失败的原因[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313.

[20]范德伟.蒋介石和史迪威的分歧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败[J].学术争鸣·军事历史,2010,20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5961501cc22bcd127ff0c0f.html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原因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