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精品教案 选修1

发布时间:2019-01-18 13:06: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 促进民族大融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和祖国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问:首先请大家欣赏两张幻灯片:

图片1:云冈石窟的第六窟的图片:云冈石窟创建于公元450年,魏孝文帝令沙门统昙曜开凿5个大石窟(第1620窟),后人称为昙曜五窟。最大的是第6窟(魏孝文帝时开凿),由地面到窟顶高达20公尺,中央直立一个宽约60平方米的大塔柱,上连窟顶,整个塔柱和洞壁嵌满了大小佛龛和多种装饰,找不出一块没有雕刻的空隙。云冈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厚唇、高鼻、长目、宽肩,有雄健的气概,体貌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

图片2龙门石窟图片: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作品。古阳洞等。由于孝文帝迁都后,大力推行汉化,此时的雕像一改云冈时期的风格,服饰、装饰,甚至人物体形面貌等处,都带有明显的汉族文化的特征。

大家看看两张幻灯片显示的人物在外形上又何不同?(提示),哪个更像我们汉人?图片2龙门石窟图片:服饰、装饰,甚至人物体形面貌等处,都带有明显的汉族文化的特征。

同样在北魏时期建立的石窟艺术,艺术风格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大家想想推动这一变化的重要历史事件是什么?其实作品反映艺术风格的不同是孝文帝改革的结果。那么孝文帝改革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教学

首先我们一起浏览一下本课的小标题(投影显示),本课就是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介绍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一. 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师: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来了了解改革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大家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内容找出课本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经济的复苏与繁荣的? (学生回答后投影显示)

1. 农牧业的发展(首先我们来找找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表现:农业工具的进步 、兴修水利、荒地开垦,粮食增加,人口增加、经济作物的发展、畜牧业发展 关键词画下来)

其原因一: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二是民族大融合的影响;三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2. 手工业进步 (那么手工业发展又有何表现呢,先请大家看看书本上的“佛说法图残片” 看看画面有什么东西,这些图案都是绣在什么上面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除了丝织业发展尤其显著外还有哪些表现呢)

表现:丝织业发展最显著;绢帛产量增多;北方青瓷的出现

手工业发展不仅包括官营的还包括民营的,它们都在共同发展

其原因主要是农业、商业的发展,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3、商业的活跃(好,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商业发展的表现。请大家结合书本上的图片并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概括商业繁荣具体表现是什么?

表现:洛阳市场的繁荣;货源充足(商队使货源充足),交易活跃铜钱的铸造改变了物物交化方式,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商人实力雄厚;对外贸易的发展, 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师:(进一步提问)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题关键:商业繁荣,市场活跃,物品丰富,商人多且实力雄厚。

思路引领:商业繁荣;鲜卑族以前没有商品经济,以物换物。

答案提示:北魏商业繁荣,商品经济深入人心;鲜卑族逐渐汉化。

师:商业繁荣和哪些因素分不开?

一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二是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利用课后习题1进行巩固: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活跃 (表现),经济的发展推动鲜卑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 ,增加了国家收入。经济的变化也进一步促进鲜卑族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与制度,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 和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过渡:经济的发展推动民族的融合,也推动了上层建筑和意识的封建化)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引导学生探究:什么是封建化? 鲜卑政权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封建化?这些措施如何促进封建化的?推动封建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封建化其实对鲜卑族来说就是社会进步的过程,他们以前是游牧民族,比较落后,要向先进的中原地区学习)

1、概念:封建化是指处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阶段的少数民族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各方面。

鲜卑政权的封建化主要指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

鲜卑政权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封建化?这些措施如何促进封建化的?

2、措施:(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儒学既重外在的行为规范又重内在道德的自律。孝文帝从小熟读儒家经典,他建立孔庙并亲自祭拜,起用儒家人士,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培养人才,从而维护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所谓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祭祀、朝食等仪式)”(伴随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制度,是对宗法制和等级制的强调和固定。孔子对礼乐制度加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提出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使礼乐文化进一步成为礼仪文化,历代统治者沿用这一制度来维护统治。孝文帝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最终维护鲜卑族的统治。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表现:模仿汉族官制、修订律令;保证了汉化政策与制度的施行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措施分别侧重哪些方面:文化、伦理道德、政治制度)

推动封建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经济济处决定上层建筑,引用商鞅变法推动秦国向封建社会转变得根本因素:废井田开阡陌)

3、关键因素:均田制的推行

(给学生一些时间加强记忆,以提高课堂学习对知识的记忆)

师:请大家讨论:政权封建化加速的背景?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阅读教材判断:民族融和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各民族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随着鲜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风俗习惯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并不是鲜卑族文化的完全丧失。

1 交流与融合:鲜卑族学习汉族 牧民转为农民,贵族转为封建地主

习俗的中原化

汉族学习鲜卑族 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的传播

文学、生活融入鲜卑色彩

师:随着生活习惯汉化,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通过讨论探究问题,让学生理解民族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像滚雪球一样发展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就是各民族相互融合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意识。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当今社会民族交流与融和的情况:可从吃穿住行文化音乐等各方面举例)

2.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促进民族融和,为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奠定基础

巩固与提升

各抒己见: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主动、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迁都洛阳、改行汉制、移风易俗等措施,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
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小结 (本课体系梳理和单元体系总结)

【单元内容小结】

5世纪,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为缓和民族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基于对汉族文化优越性的认识,北魏统治者孝文帝自觉地、主动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内容为实行官吏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尊儒崇经等。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争取到了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与拥护,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改革使鲜卑族全面汉化,消除了民族隔阂,推动了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大融合,为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鲜卑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也融入汉文化中,为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临清一中 历史 周少杰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掌握:孝文帝改革对政治、经济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影响

了解: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状况的变化

理解:孝文帝是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二、预习内容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农业

1)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兴修水利

2)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增多,人口增多。

3)经济作物的种植也发展起来,畜牧也得到发展。

2.手工业

1)丝织业:绢布产量大为增加,府库绢帛达到了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

2)制瓷业:北方青瓷对后来唐宋时期北方制瓷业的繁盛,有直接影响。

3.商业

1洛阳出现了许多大的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2)政府铸造铜钱,使实物交易逐步为货币交易所代替。

3)对外贸易也有长足的发展。

归纳总结: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出现了自西汉以来少有的安定和繁盛局面,为隋唐完成国家统一和封建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背景:迁都洛阳以后,鲜卑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

2.措施: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思维发散:

孝文帝的改革保留了汉族封建制度,维护了汉族地主的利益,从而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同时推动了鲜卑族的政治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表现:

1)鲜卑族

①经济: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鲜卑贵族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

②习俗: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汉族

①鲜卑族畜牧生产的经验和技能,在北方汉人中得到传播。

②汉族服饰和风度上都受鲜卑文化的影响。

2.意义

1)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

2)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知识链接:

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和现象。在中国古代,由于汉族处于相对先进的地位,当时的民族融合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的汉化和封建化。民族融合从本质上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吸引力。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包括重难点)

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鲜卑族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中。

2、理解: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进而认识到孝文帝是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4、重点: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5、难点:北魏政权的封建化的加速。

二、学习过程

【探究1】北魏社会经济的变化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探究2】民族融合的含义是什么?北魏民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探究3】如何理解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探究4】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材料一:冬十月丁未,诏曰:“朕承乾在位,十有五年。每览先王之典,经纶百氏,储畜既积,黎元永安。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二:

图一 北魏文官汉服俑 图二 汉人胡食图

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作用如何?

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得什么历史信息?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三、反思总结

5世纪,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为缓和民族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基于对汉族文化优越性的认识,北魏统治者孝文帝自觉地、主动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内容为实行官吏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尊儒崇经等。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争取到了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与拥护,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改革使鲜卑族全面汉化,消除了民族隔阂,推动了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大融合,为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鲜卑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也融入汉文化中,为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四、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1

((2010·广东高考)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  )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当堂检测2

2010·福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一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我国北方流行“宁可少好,不可多恶”、“顷不比亩善”的谚语,这说明 (  )

A.北方农民好逸恶劳,不愿意耕种较多的土地

B.均田制下平均分配土地扼杀了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

C.北方农民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功效

D.北方贫瘠的土地比肥沃的土地多

2. 北魏时期,天下难得货咸悉在焉,这反映了下列哪一城市的商业繁荣 (  )

A.杭州    B.苏州 C.无锡    D.洛阳

3.2010·聊城模拟)《洛阳伽蓝记》记载:北方“百姓殷阜,年登俗乐,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焉”。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  )

A.北魏时期农业的发展 B.北魏时期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活跃及繁盛 D.我国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出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  )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5.下图是北魏鲜卑族的“扬场图”和“耕牛图“的墓葬壁画,由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

①鲜卑族生产方式的农耕化 ②鲜卑农民特别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实效性 ③都市繁华,商业活跃 ④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  )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兴旺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7.2010·梅州期中)右图是一幅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北魏满地施绣的佛说法图残片,它能说明的问题是(  )

A.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丝织业的发展

B.孝文帝改革促成了北方人民对佛教的向往

C.佛教是孝文帝改革的思想武器

D.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8.北魏孝文帝的重儒措施 ①促进了北魏文化教育的发展 进一步深化了北魏政治封建化的程度 使儒家思想失去了本来面目 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 2010·广州测试)右图是魏碑书法,对此表述不正确的(  )

A.北魏书法刚劲有力,气势浑厚,别具风格

B.反映了北魏政府重视学习汉族文化

C.魏碑体现了北魏民族融合的特征

D.鲜卑文化已经被汉文化同化而消失

10.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起,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由此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 (  )

A.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为中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二、非选择题

11.2010·宁波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采纳赵郡汉族大臣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授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授麻田20亩,不宜种桑的地方,丁男授麻田10亩,妇女5亩。奴婢与平民一样授露田和桑田,数量相同。耕牛每头授露田30亩,限4牛。所授露田,(注:露田基本上是无主荒地,需休耕轮作)凡两年轮作一次的加一倍,三年轮作一次的加两倍。……授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授露田交还国家,并且不准买卖。桑田则不在还授之限,可以世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买卖。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下列三幅图片显示鲜卑族在不同时期的服饰

1 2 3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提炼北魏均田令鼓励农耕的措施,并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2)图23与图1的服饰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差异?

3)有人说鲜卑族汉化的过程也就是鲜卑族消失,鲜卑族文明泯灭的过程,你认为是否正确?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探究1】北魏社会经济的变化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1.推动了鲜卑族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2.促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探究2】民族融合的含义是什么?北魏民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1.含义

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2)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从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2.表现

1)对鲜卑族:迁都洛阳的鲜卑人转化为地主和农民,有的地主兼营工商业;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主体。

2)对汉族:学习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在服饰或习俗上,受鲜卑文化的影响;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探究3】如何理解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1.原因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这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2.认识

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2)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

3)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民意。

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

【探究4】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富强者并兼山泽”“ 灾贫而流亡”“ 租调难持”等信息加以归纳;第(2)问结合图片内容分析概括;第(3)问从促进民族大融合及有利于国家统一方面概括。

【答案】(1)问题: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没有保障等。措施:推行均田制。作用:使无地和少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信息:图一:少数民族服饰汉化;图二:汉人受到少数民族饮食的影响。趋势:民族融合加强。

3)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四、当堂检测

1、解题思路----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政治、文化单位。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试题答案】C

2【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中“并得其所”“ 绝远中国”等信息得出主张,结合“《春秋》之义”“ 非我族类”得出理由;第(2)问联系材料二中的经济文化发展及材料三中的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得出改革的进步作用,并从民族友好发展的角度分析出认识。

【试题答案】(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CDDCCCACDA

二、非选择题

11.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内容提取信息归纳;第(2)问观察图片,得出其汉化特点,联系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回答;第(3)问从民族融合的角度进行分析理解。

答案:(1)措施:由劳动能力的男女均授田;农民、奴婢、官吏均授田;耕牛授田;因轮作而加倍授田;在地广人稀的地方可以任意垦荒;鼓励地少人多之处的农民迁移垦荒。

2)差异:图23的服饰宽大、轻盈,带有胡汉结合并接近汉族服饰。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改穿汉族服装。

3)不正确。认识:中国各民族在相互交流和融合中发展,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各民族的共同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55c215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4.html

《高二历史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精品教案 选修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