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阅读与赏析试题汇编学生版

发布时间:2018-02-07 01:43: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考古诗词赏析四大考点方法汇总

(一)、评价思想内容、思想情感

这首诗的   联描写了          (景、人、事、物),创设了     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       (情感、理想、志趣)。

(二)、体会意境

①捕捉意象,把握特点+②联系背景,发挥想象+③描摹诗歌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概括意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④依景辨情,剖析作者(诗中人物形象)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赏析技巧

点手法+析诗句、点意境+明情感

(四)、锤炼语言

抓词语、释含义+ 描景象+点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点作用、思结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子。

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称为 社戏

.诗中哪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丰收、富庶的景象,并反映了农家安宁平和的生活情景?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场景。

只要能生动表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和社日热闹欢乐的场面即可。(或者是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刻画也可以。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 本诗语言有何特点?

本诗语言质朴、平淡,却又韵味无穷。

应知故乡事中的应知一词用得好,为什么?

①“应知一词近乎口语,又略带主观臆测,生动地表现出急于了解故乡风物人情的殷切乡思。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1石矶西畔问渔船中的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对桃花源无限向往的急切心情。(意近即可)

.本诗与《桃花源记》二者主旨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

答案一:相同(1分),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答案二:不同(1分),《桃花源记》表达了历经战乱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本诗作者身处盛唐,他借《桃花源记》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更髙的生活与审美追求。

梦至苍溪

(宋)陆游

骑驴夜到苍溪驿,正是猿啼月落时。

三十五年如电掣,败墙谁护旧题诗?

【注】诗序:自春来,数梦至苍溪,五月十四日又梦。苍溪在四川,杜甫曾在此题诗。作此诗时作者八十二岁,与苍溪相隔万里。

.诗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一个词是     

.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                    。(4分)

【答案】⑴ 电掣(2分) 

⑵ ①热爱或怀念(1分)结合数梦,谁护,清晰记得时间:猿啼月落时分析(1分);惆怅或遗憾(1分)结合时光飞逝,年华老去,不能再临,谁护分析(1分)。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诗人用白描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

,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疏落的篱笆,流动的溪水 轻柔的春风 飘荡的小船等

.三、四句中”“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析。

作者用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江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董颖:北宋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摩挲:用手抚摸。钓舟:指行舟。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羁旅孤客的离情别绪。或对羁旅漂泊的愁绪。或离别的依恋之情。或对结束羁旅漂泊的期盼。(答出其中一种得2分,两种得4分。意思对即可。其它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9.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分)

答案示例:构思一:新颖别致。古代诗人笔下,总与相关,此诗却把不别搭在一起,字面上不诉说怨思离情,读者却能心领神会,可谓不落窠臼,巧妙之至。

构思二:思路严谨。总体由远望写到近观,由所见到所思。具体看,由江水到天空,由双鸥飞翔到反顾自身处境,进而引发与柳树的对话。脉络贯通,水到渠成。

写法一:运用衬托。以双鸥相伴相随衬托诗人的孤寂;以江天景致的空旷衬托柳树钓舟的渺小,进而创造出开阔明朗的意境。

写法二:动静结合。如一二句分别写静景动景,既表现JL境界的开阔,又表现出画面的生机活力。

写法三:虚实相生。如第三四句将摩挲沙边柳与想象柳树成阴系钓舟相结合,虚实相生,耐人寻味。

语言一:用词万顷”“一双数量上的对比,写出秋景的辽阔澄明,也使形象鲜明突出。或用字,不仅抒写出了惜别的心情,而且切合柳枝修长的特点,造语堪称天然而含蓄,新颖而贴切。 语言二:运用修辞。用摩挲”“将柳树拟人化,既赋予柳树以人情,又别具匠心,传达出诗人的心声。或镜天飞雪运用比喻,将天空的明澈与鸥鸟的姿态色彩生动表现出来。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word/media/image1.gif春残黄鸟稀,辛夷word/media/image2.gif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word/media/image3.gif谷口,山谷的入口。word/media/image4.gif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

1. 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 描写暮春草堂周围的景色,营造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氛围。

以鸟稀、花尽、花飞反衬幽竹的清阴不改

.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表达了诗人对翠绿葱茏的幽竹的喜爱,对不为俗世的节操的礼赞。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朝胡仔称:绿肥红瘦,此语甚新。请简要赏析绿肥红瘦的表达效果。

使用拟人化的手法,构成反义对举,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凋谢,暗示春天的逐渐消失。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或以花自喻,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慨叹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发挥你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

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寂寞

寻幽居不遇

庄翱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2分)

落花满径、倚山而居、清泉淙淙、鸟语声声。

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对寻访不遇的遗憾怅惘之情;对幽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早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偏知:才知。驼褐: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月夜》描写的是 春天 时节的景象,《早行》描写的是 秋天 时节的景象。

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作分析。

《月夜》通过描写虫声初起,穿过窗纱传进屋内的情境,衬托出春夜的恬静;

《早行》写诗人睡意朦胧中经过静寂的小桥,稻田深处传来草虫的鸣叫声;静中有动,寂中有声,衬托出清晨的寂静。

虞美·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注释】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忒(tuī):太。

13.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柔美的杨柳  红艳的海棠 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

1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示例1丝丝杨柳丝丝雨一句写春雨的连绵不绝与杨柳的婀娜柔美。春雨易伤旅人怀,而杨柳则更能引发别离之愁。

示例2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词人心头的乡愁,小楼都装不下了,以至于几次三番飞将出去寻找归乡之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乡愁之浓重、思归之执着于痴迷。

示例3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写词人远离家乡、乡愁情切、连天帝都怜悯之心,可见相思之苦;而借消愁,结果自然也只能是愁更愁

示例4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是寒森森的晚风,此句以环境的清冷,映衬思乡之忧伤。

定林所居 []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② []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1.《定林所居》中的分别具有     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   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蜿蜒曲折(弯曲)      轻柔之风(飞蝶鸣鸠)

2.尽管两首诗都有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

《定林所居》中字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而陆游《二月四日作》中字很好地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1. 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字的妙处。

字写出了梅花盛开的特点,诗人富有想象力,拟人化手法,赋予梅花人的情感,表现梅花急切过溪唤回去的情态,富有情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359cef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7.html

《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阅读与赏析试题汇编学生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