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3课之《不求甚解》知识点归纳

发布时间:2018-12-30 11:23: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部编语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之《不求甚解》知识点归纳

一、作者简介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又名邓云特,笔名马南邨,福建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作家。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赴晋察冀边区任《抗战报》社长兼主编。后任新华通讯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等职。1945年主持编印《毛泽东选集》。建国后,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1955年任中科院科学部委员,1958年调任北京市委文教书记兼《前线》杂志主编,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1960年兼任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并主编《前线主编理论刊物《前线》。60年代初,以“马南邨”等笔名,创作了一批引人入胜、启人心智的杂文,其中最著名的是《燕山夜话》。《不求甚解》就是《燕山夜话》中的一篇代表作。“文革”中,邓拓遭受残酷迫害,于1966518日含冤去世。

二、导学案

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 习惯;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2.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这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快速阅读《不求甚解》,边读边思考: 

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4.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 

①“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

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 

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 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 的新意。“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

6.作业 背诵课文 

四、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一、给加粗字注音。  

藻饰(        狡黠(        诘难(          伦理(   

滞碍(        怡情(        吹毛求疵(      咬文嚼字(   

二、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3.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                                   

4.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三、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上相应的词语。  

1.读书使人________,讨论使人________,作文使人________

2.读书时不可存心________(为难、刁难、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3.读书足以________,足以________,足以________

4.而读书的________,全在于会意。(要点、要求、要诀)

四、阅读《谈读书》“读史使人明智……皆有特药可医。”语段后回答问题。  

1.仿照句子造句,要求内容集中,句式相似。

原句: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明智,作文使人准确。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论证方法。

五、阅读《不求甚解》后回答问题。  

1.作者批驳了什么错误观点?

 

2.你是怎样理解“不求甚解”的?

 

 

参考答案:

一、zǎo  xiá  jié  lúài  yí  cī  jiáo

二、1.比喻  2.排比  3.对偶  4.比喻

三、1.充实、明智、精确  2.诘难  3.怡情、傅彩、长才  4.要诀

四、1.略  2.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举例  对比

五、1.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2.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word/media/image1_1.png


五、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藻饰 zǎo    狡黠xiá      大而无当dàng

B、诘难 nàn    咀嚼 jiǎo    味同嚼蜡jué

C、滞碍 chì    劝诫jiè      抠字句kōu

D、轻鄙 bǐ   粗糙 cāo     吹毛求疵cī

2、在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文彩藻饰     读书废时     纵观统筹

B、孜孜不倦     天资聪颖     滥加粗暴

C、独到见解     咬文爵字     豁然贯通

D、仔细揣磨     明辨是非     高谈阔论

3、下列是有关读书或学习的名句,请在画线处默写填空。

1               ,思而不学则殆。

2)好读书,不求甚解,                     ,便欣然忘食。

3)作者有思路,                      

4)敏而好学,                     

4. 将下列的成语及其解释连线

味同嚼蜡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吹毛求疵                           指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寻章摘句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豁然贯通                           比喻故意挑毛病,找缺点。

因小失大                           指读书只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5 给加粗字注音。

藻饰(      狡黠(      诘难(      伦理(    )滞碍(            

怡情(       吹毛求疵(      咬文嚼字(    )咀嚼(        )死抠(        豁然(       相似(      曲解(       迂腐(   

6、解释下列词语

1藻饰:

2狡黠:。

3诘难:

4滞碍:

5味同嚼蜡:

6吹毛求疵:

7寻章摘句:

8不求甚解:

9咬文嚼字:

10豁然贯通:

11学究:

12开卷有益:

7、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3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   

4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8、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上相应的词语。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_______________

2而读书的________,全在会意。

3三人务于精熟,而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___________,不必_______

6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________________

7重要的书必须常常_____________,每读一次都会觉得_______________

9、辨别字形纠正错字

1)、所然无味    2)、博采   3)、策画     4)、蒸溜    5)、辨论     6)、辩异     7)、要决    8)、烂加粗暴   9)、屈解   10)、独道

二、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的?(用课文原话)

2.围绕如何读书,作者主要谈了哪些观点?

3.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段中的两处加粗成分叫插入语,它们有什么作用?

4、作者说“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此你有何看法?

5、作者是如何证明“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这一观点的?

6、长期以来,对于读书就有“博览”与“精通”的争论,你持什么观点?说明理由。

7、作者批驳了什么错误观点?

答案1B   2A  3、(1)学而不思则罔(2)每人会意(3)遵路识斯真(4)不耻下问 4、略 5zǎo xiá jié lún chìài yí cī jiáo jǔjué  kōu huò sì qū  yū(1)、修饰文辞。(2)、狡诈。(3)、诘间,为难。(4)、不通畅。(5)、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6)、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7)、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8)、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现多指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不作深入理解。(9)、认真推敲字句的意义和正误。有时含有贬义,指过分注重文字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10)、形容(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明白过来,迎刃而解。(11)、迂腐的读书人。(12)、读书有益处,有收获。7、(1).比喻  2).排比  3).对偶 4).比喻

8、(1)欣然忘食 (2)要诀 3)独观其大略(4)死抠一字一句 因小失大  而一局部而放弃整体  5)且放过 太滞 6)豁然贯通 7)反复阅读 开卷有益  9、(1)、索然无味(2)、博彩(3)、策划(4)、蒸馏(5)、辩论:(6)、辨异(7)、要诀(8)、滥加粗暴(9)、曲解(10)、独到  

二、1.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3.开头的插入成分表明下面的观点是引用别人的,不代表自己的意见;结尾处表明下面的结论是自己通过实践而得出的,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

4.此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同意。因为读书的目的就在于领会书中的真意,形成人生的感悟。”

5.先由列宁对普列汉诺夫的批评引出自己的观点,接着举三国诸葛亮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为例证明这一观点,最后又补充说明“活读”并不是不认真读,而是着眼于全局。

6.此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赞同‘博览’,因为只有博,才能见多识广,才能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7.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357c4c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a.html

《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3课之《不求甚解》知识点归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