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剧诗与明清之际文人的“自我认同”

发布时间:2019-08-04 03:44: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观剧诗与明清之际文人的自我认同
作者:李碧
来源:《求是学刊》2016年第03

         要:目前学界对明清之际士人心态的探讨,多以遗民贰臣的身份进行归类,但遗民身份并不能等同于遗民心态,这种概念先行而形成的文人集体意识无形中简化了其易鼎之际的焦虑。文人在观剧及与伶人交往时,曾立足于重建自我认同的心路历程,将易代之感融入观剧诗中,其中既有自饰的倾向,又有不自觉的心灵写照,均依托于戏曲发展的成熟,进而形成了明清之际观剧诗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观剧诗;明清之际;士人心态

        作者简介:李碧,女,香港浸会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清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603-0131-07

        目前学界对明清之际士人心态的探讨1,多以遗民贰臣的身份归类,需要注意的是,遗民贰臣身份不能等同于遗民心态贰臣心态。仔细考察他们心态变化的过程,不难发现,等人生选择都关涉到文人面对易代而进行重新自我认同self-identification2的心路历程,这种变化是渐进的、迂曲的、多样的。在对易鼎之际文人心态的皈依问题探讨的过程中,一直被忽略的一种题材便是观剧诗3,事实上,这些心路轨迹投射在戏曲上,形成了明清之际观剧诗独有的意涵。观剧诗作为戏曲接受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记载了演出情况,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文人面对易代而产生的心理变化。笔者试选取两个视角切入:一是易代之际的文人观剧,明代戏曲已至成熟,文人不仅介入戏曲创作,还多豢养家班,此时的戏曲与文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为文人借观剧以抒发易代之感提供了基础;二是文人通过与伶人的交往触发易代之感,此时的伶人已不再局限于戏的圈子,而是成为文人的知己,文人心向往之的等形象通过戏曲创作展现出来,通过伶人的演绎,与文人心境产生情感共鸣,更深化了人生如戏的感慨。由此反思文人为何借观剧以抒情,以及这种情感投射如何进行表达,这既是明清之际观剧诗的独特之处,同时又超越了戏曲史的意义,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文人心态史的文化内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237168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e2.html

《观剧诗与明清之际文人的“自我认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