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易论语》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发布时间:2018-10-03 10:41: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禅易论语》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各位大德,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篇《学而篇》的第4章,我们先回顾一下前面已经学过的3章。第1章总纲是讲天道、地道、人道。第2章是讲我们做人的根本,就是要讲孝悌,也可以看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天道的发挥;第3章是讲我们人不要过分地被枝末的东西所迷惑。“巧言令色,鲜矣仁”,也可以看做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地道的发挥;我们今天开始要学习第4章,是教我们如何修身?也可以看做“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发挥。所以你看《论语》表面上每个章节之间好像没有什么联系。其实它内在有一种无形的经络。就像我们人的经络是无形的,可是又确确实实的存在。你说奇经八脉在哪里?拿出来给我看。是看不到的。人的经络跟穴位是看不到的。它又确确实实是存在的。所以《论语》章节与章节之间是有紧密的这种经络联系的。

第4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这一句话,一般的翻译是这样子的,曾子说:“我每天都自我反省:替人做事有不尽心的吗?与朋友交往有不信实的吗?老师教我的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呢?”接下去,我们来深入的学习这句经典章句。首先来了解下曾子这个人,我们到孔庙,除了见到孔子至圣先师以外,旁边还有配享孔庙的诸位圣人,最靠近孔子的一般有复圣颜回、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是孔子孙子子思的老师。孔子对曾子的评价就一个字“鲁”,有的人说看起来很鲁钝的,其实这是一种大智若愚,叫做笃实憨厚。《论语》这本书的编辑,很多得益于曾子。《论语》这本书里面大概有17章句是“曾子曰”。以前历朝历代考取功名读四书五经,第一本书叫《孝经》。《孝经》就是这个曾子配合孔子的陈述写的。还有《四书》的第一本,叫做《大学》,也是曾子写的。你看《四书》《十三经》第一本都是曾子编写的。曾子除了写《孝经》《大学》以外,还有写了《曾子十篇》。曾子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二十四孝》里面就有曾子《啮指痛心》的故事。我们现在通过“说文解字”文字学来学一下这一经典章句。第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这个“吾”字,什么意思呢?“吾”,我们现在称作“我”。“我”这个字的写法很有意思。这个“我”是一个“找”,“找来找去”这个“找”,加一个“一”。我们中华文化总概括一句话叫“得一万事毕”,可是现在“一”丢啦,要给它找回来,才是真正的“我”。古代的“我”,不是写现在这个“我”,它是写作“吾”。“吾”,就是“五”+“口”。上面这个“一二三四五”的“五”代表什么意思呢?“五”是十个数字中间那个数字,这个“吾”它是代表天地之心,是代表心灵,“天地以五为中心,五行以土为根本”,1是水、2是火、3是木、4是金、5是土,下面这个“口”,是代表人除了有心灵以外,我们人还有情跟欲,就是有感情,有欲望。“口”应该把它放在下面。因此吾与我的细微分别就是,吾对内自称,我对外分别。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正气”,《金刚经》:“我相,人相,众生相”为什么要把这个良心(五)放在上面呢?《尚书》云“道心惟微”,道心、良心,它是很微妙的,它是看不到的,良心这个自性,很容易被泯灭掉。所以,我们的文化为什么不断地教我们要穷理尽性,如何地达天、入神?如何地“致广大、极高明”?一直强调这个“良心”。这个“良心”是看不到的,所以很容易把它忽略掉。为什么我们要不断地限制我们的感情跟欲望?因为感情跟欲望这种东西,你不管它,它都会很容易放纵自己。就像我们这个草地上,冯梦龙在《警世通言》里说“野花不种年年有,杂草无根日日生”。庄稼必须人来耕种,可是杂草却会自己疯狂生长。人的情感,跟人的欲望,是很容易放纵的。所以说,人心惟危。人心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国学里面才不断叫我们谨言慎行。说话要谨慎,行为要谨慎,叫我们“约己”,约束自己,清心寡欲。这是“吾”的深层含意。第二,我们来看一下“吾日三省吾身”这“日”字,“日”,当然是代表一整天。代表所有的时间。《易经》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终日”,所有的时间,当然包括白天,也包括晚上,春夏秋冬,所有的时间,所以我们人反思自己,反省自己,它不是某一个时刻要反思,某一个时候就不要了。神仙堕落为名士,我们既然来做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的缺点,除非你修到圣贤境界。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吾日三省吾身”第三个字,叫“三”。“三省”,不是说每天反省三次而已。“三”,它是代表多数。老子《道德经》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三”就是代表“所有”的意思。所以,我们在烧香拜佛的时候才点三根香。这三根香,也代表“天、地、人”;“身、心、灵”;“精、气、神”;“上、中、下”,……所以,我们《易经》八个经卦里面,每一个卦用三爻就够了。因为“三”它是代表“多”的意思!“三省”,不是说反省三次。哪有那么死板,每天固定三次?对不对?你也可以一百次啊。不断的时刻反省才能接近道,反者道之动。那么,“反省”这个“省”字很有意思。“省”,是上面一个“少”字,下面一个“目”字。“少目”?“少”是“减少”。“目”,是什么呢?“目”就是我们的眼睛。“眼睛减少”,是什么意思啊?因为我们平时,“眼睛”“耳朵”“鼻子”,叫“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接触“六尘”以后,会产生虚幻的“六识”。产生“六识”以后,就会让我们产生“贪嗔痴”。我们一切的错误,都是因为我们“六根”所引起的。“反省”这个“省”,就是让我们减少“六根”受“六尘”勾引而犯下各种错误。“省”在《易经》里面重点出现在“震卦”。震卦的大象辞,“恐惧修省”,你看,一能够反省自己就会怎么样?就会进步。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震卦”是打雷,春天农历二月“惊蛰”的时候,打雷之后,大地万物反而就生长出来了。奇怪呀,一打雷之后,万物就生长出来了。我们人如果一反省以后,你这个人就活起来啦。不反省,就死啦。一反省,就生啦。所以《易经》“说卦传”里面说“震为反生”,一反省自己的时候,就好像吃了一壶的清凉散。反过来,如果不“少目”而改成“生目”会怎么样呢?就是不断地增加我们的“六根”去接触“六尘”,那变成什么?“眚”。读作“shěng”,是“灾难”、是“过错”的意思,会导致我们更多的“贪”跟“嗔”,引起各种灾难。下面我们来看下一句话,“为人谋而不忠乎”的“为人谋”是什么意思?“为人”就是做人,“谋”就是做事。所以,我们要反省什么东西呢?要反省我们做人、做事。“人”,两撇,上面代表阳,下面代表阴。这个比较重,所以人很容易走下流。我们必须要反省,我们是不是做到这个“忠”呢?“忠”是什么意思?字典解释:诚心尽力,尽心曰忠。也就是做人做事要尽心尽力。我们一般人做事常是不尽力,好像力量可以储存似的,总是留一部分力量不出不用,或者只是做自己的事情比较尽力,做公家或别人的事情时就偷懒。这就是有人我二相的人很难做到这个“忠”字。《礼运大同篇》里面的境界是: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另外有些人是尽力了,可是没有尽心。因此谋事做事效率不高。这些不尽心尽力的人是为自己考虑,他不会为全体考虑,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做事,常常要为自己。做人,也为自己。这个就叫“不忠”。“不忠”就是“私心”。所以这个“忠”很重要。“忠”字怎么写呢?一个“中”,加一个“心”,代表“中心”。我们用圆规画图的时候,中间那一点,其实就是良心,就是道心。它虽然是看不到的,但它会产生万物。良心,其实是说要为别人着想,要为大局着想。除了自己,还有别人。但是我们常常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这就是我们一般人常犯的,叫做“私心”奸。与“忠”是相反的。那么,“忠”是什么意思呢?字典解释,“忠”,是“敬也”,“无私也”。“忠”,是无私的意思。可是,我们一般人认为对领导好啦,就是忠心。其实只是对领导好常是“愚忠”。这个领导,只是大众中一份子而已。领导代表大众,当然我们要忠。“忠”是对天下人好,才是真正的“忠”。因为“忠”,它是“正直”。什么是“正”呢?“正”,就是不偏不倚。“正”,它是由五笔组成的,“东西南北中”。意思是“东西南北中”,所有人的利益都照顾到了,这个才能叫“忠”。对“忠”的错误理解会把“大忠”变成犬儒的“愚忠”。犬狗只是忠诚于一个主人,而忠臣是忠诚于天下。接下去我们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朋友交”。正如我们在“有朋自远方来”一句分析的那样,这边的“朋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是除情人或亲属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通称友人。广义指自身以外的一切人事物。朋友是五伦中的最后一伦,第一伦叫“夫妻”,第二伦叫“父子”,接下来是“君臣”,接下来叫“兄弟”,最后才是“朋友”。那么“五伦”,里面为什么不写第一伦“夫妻”,而只是写“朋友”呢?因为“朋友”这是“五伦”关系里面最淡的,最容易不讲信。所以这里“朋友”代表一切跟我们有交往的人。一切有交情的人,全部都叫“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告诉我们说,不管跟任何人交往,都要讲究“信”字。什么叫做“信”呢?我们现在人理解“信”,也只是理解表面。我们现在理解的“信”,叫“守信用”。跟别人交往,要守信用,这只是它的狭义的“信”而已。广义的“信”呢?它是什么意思呢?你看,翻开字典,它是“诚也”,真诚的意思,叫做“真心”。就是做人不虚伪,就是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我们多数人这一辈子就干三件事,叫做“自欺”、“欺人”、“被人欺”。所以这个就叫“不信”。“信”呢,也叫做“守命共时”。什么叫“守命共时”?遵守天时,遵守大自然的规律,才叫做“信”。十二生肖鸡是信的代表,因为鸡能守时,时间一到,它就鸣叫。

时繁体字写成“時”,不仅包括“日”的时间,还包括“土”的空间,也包括“寸”的人心。也就是我们与万事万物万人交往的时候要注意到“天地、地利、人和”三点,这三点全部做到了才能叫“信”如果我们违背了天地人自然的规律,那么我们就叫“不信”。佛经里有一句话叫“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在我们文化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除了理解它的狭义以后,还要理解它的广义。最后一句话,“传不习乎?”让我们联想到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著作《传习录》,是不是也是来源于这句话呢?什么叫“传”呢?“传”,就是古代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等。在《说文解字》里面解释居然是“遽也”,就是很快,很急忙的。我们传下来的东西,不要让它断掉,你看我们现在四大文明古国,只剩下一个文明而已。如果我们不赶快能够继承下来,并传下去,那么在我们这一代,文明就会断层。所以,张载有一段名言,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现在在讲传统文化的复兴,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幅画,叫做“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除了传,还要习,就是练习实践。光说不练假把式是没有用的。人啦,其实要做一个好人,甚至要成仙成佛,第一步,不管是儒家、道家、佛家,第一步其实就是反省自己,就是忏悔。这一步如果没有先做到的话,其他的修行,一律都是空谈。佛门饭前都要反思忏悔发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是很容易犯错误的,我们从小到大不断地受到各种污染,滋生各种贪欲和私心,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一直在干扰着我们,一直在把我们往地狱里面拉,一直要把我们往苦海里面拖。所以我们必须先反省忏悔。历史上那些比较会忏悔的人,一般都是比较健康长寿的。中国出名的,就是这个蘧伯玉,“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他二十岁的时候,就能知道自己十九年干的错事并纠正。他五十岁的时候,就能知道四十九年干的错事并纠正。历史上,也有很多是不讲忠,不讲信的。这些人都是没有好下场的。我们看历史上非常典型的,就是“安史之乱”。唐玄宗,本来是做得很不错的。他是很讲忠,很讲信,还注释了《孝经》,可是后来传而不习,人一到了顺境常常好了伤疤忘了疼。居然娶了自己的媳妇做老婆,就是杨贵妃。这样子以后,大家就觉得看不起他了,然后就爆发了安禄山的叛乱。安禄山本来是唐玄宗宠臣。安禄山叛变了唐玄宗以后,才两年以后,他的儿子就安庆绪把安禄山给杀了。两年以后,安庆绪被他的部将史思明给杀了。史思明两年以后,又被他的儿子史朝义给杀了。再过两年之后,史朝义就被迫自杀了。可见这些不忠不信的人,违背了做人的核心、根本。因果报应,可以说是“如影随形”。关于反省自己“认不是”,中国近现代有一个非常杰出的人,叫做王凤仪圣人。他说“认不是”才可以生智慧水。你看观音菩萨手中那个杨柳枝,就是代表震,震为木嘛。木,为震,为反省。观音菩萨手中这个杨柳枝,是代表要有慈悲,要反省自己。下面净瓶水里面的水,就代表智慧。要能够反思,才能够生智慧水。为什么要把水当做智慧的代表?为什么说上善若水呢?因为水是最聪明的。水,它可以随圆就方、可以调和五色,调和五味,它很善巧方便,有时候固体,有时候液体,有时候气体。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王凤仪先生关于反省的语录。1、人和天地是一体的,天下的事都是自己分内的事,世界没好,咱们哪能没有不是呢?咱们的不是到处都是,低头是、抬头也是、睁眼是、闭眼也是。看妻子孩子不好,是低头不是;看老人不对,是抬头不是;看别人不对,是睁眼不是;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闭眼不是。2、依我说,有不明白的道、不会做的事,都是“不是”。人要能找着本分,才知道“不是”。人把天理丢了、道理迷了、情理亏了,才知道“认不是”。真正知道“本性”的人,准能认不是。就是一草一木也要知道他的性,要是误用了它的性,也是亏负它。要真知性,不必去求,自然万物就会归服你。这就像《中庸》里面说,能尽人之性,才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才能参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也。再来这三句,也很有意思。3、明白人以天性为主,以道心为用。一物不知道,我们对不起一物,一人不知道,我们对不起一人。能这样想,才算明白人。要是真能认真“认不是”了,“认不是”以后,自然神清气爽、心平气和。“找别人好处”是开了天堂的路,“认自己不是”是闭上地狱的门。“认自己不是”胜过服了“清凉散”,“找别人好处”胜过吃了“暖心丸”。下面这句话,是《易经》里面一句话,“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有的一些开悟的人,他好像没有读过书,但是他什么东西都懂。为什么呢?因为他有智慧。那么这个智慧是怎么来的呢?智慧,是代表泉水。你看,“泉”是“白水”,《西游记》中水帘洞中的水。如果是“黑水”的话,那代表人的贪欲,《西游记》开篇水脏洞中的水。“白水”就代表人的智慧。智慧如何“出泉”呢?答案是两个字,叫做“山下”。什么叫“山下”呢?一个是“山”,一个是“下”。“山”,代表如如不动,表示有一些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呢?就是不要贪,不要嗔。一个人不会被物欲所控制,一个人没有大的脾气跟贪心的话,他这个就叫“山”。“仁者乐山”,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后,他自然就有智慧。那什么是“下”?“下”,就是“谦下”,一个人能“以虚受人”,能够谦卑的话,才能戒贪戒嗔,“戒”“定”以后,自然就会出“慧”。所以,“山下”代表“戒”“定”,“泉”呢代表“慧”。这样子,自然可以“果行育德”,自然就可以得道,就像水一样,就可以有道,有德。这个是《蒙卦》告诉我们的。要学会“山下”。“山下”,就是要懂得反省自己。戒贪。戒嗔。最后呢,《易经》里面还有几句话,是讲反省自己的。我们也在这里念一下。《易经》39卦叫蹇卦。《蹇卦》大象辞:“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是告诉我们说,一个人只要他不懂得“反身修德”,不懂得反省自己的话,那他的人生是充满了蹇难。你看这个“蹇”,上面是一个“寒”,下面是一个“足”。就是说走也走不动,我们的人生会充满了痛苦。只要我们懂得39卦“反身修德”41卦的“惩忿窒欲”,我们马上会变成40卦的解卦和42卦风雷益卦。风雷,益。它说“益动而巽,日进无疆”。益,它说:“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只要我们能够反省自己,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我们的人生会是一片光明的坦途。“明出地上”,有一个卦叫“晋卦”,就是晋升的卦,我们人如何晋升上去呢?答案只有一句话,就是“以自昭明德”。也是反省自己的意思。“明明德”。如果我们不能“明明德”的话,就马上进入晋卦的下一卦,叫“明夷”卦。光明受伤害,然后就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其实是我们自己不懂得反省。可见这个反省,在人生是多么地重要。我们人要做事情,要能够“忠信”,在《易经》的乾卦第三爻里面。第三爻一变,就变为履卦。履,是履行,是做事。它的卦辞叫“君子终日乾乾。忠信,所以进德也……”所以,我们昨天讲了“孝弟”,今天又讲了“忠信”,这告诉我们为人做事要注意避免“私心”,要以“公心”为主,。以理性为主而不是情绪做事。所以《易经》三爻四爻,就是讲人道。如果三爻四爻没有得人道,那我们就叫做“不三不四”。“不三不四”,就是我们没有做到人的标准,不像个人。人第一步要怎么样?就是要不断地反省自己,完善自己,最终止于至善。《易经》艮卦震卦主讲人道。震卦大象辞,“洊雷,震”,“洊雷”就是反省又反省。叫“洊雷”。“君子以恐惧修省”,就是我们要懂得害怕,要懂得反省自己。《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第一句话就是“帝出乎震”。“帝”,就是“上帝”,就是要我们要修行到这种“明心见性”,要得道的话,叫做“帝”。它是怎么来的呢?第一步叫做“出乎震”,“震”就是东边,也就是后天八卦的第一卦。早上太阳出来的地方。所以,一切修行的根本,整个《论语》是教我们修身养性的。你要平天下,先治国;治国,先齐家;齐家,先修身。修身的第一步,就是反省自己的错误。大家回去之后,可以把自己的错误列下来,每一个缺点都给它列下来,反思一下自己。

观看详细视频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2140f9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3.html

《《禅易论语》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