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学新版2019-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发布时间:2019-11-10 21:01: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湖南岳阳一中、汨罗市一中2018年秋高一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60分)

1.在我国周朝时期,盛行“一国无二君”的政治理念和“一庙无二祭主”的宗族观念,这反映出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 )

A.嫡长子继承制 B.等级森严 C.神权色彩浓厚 D.世卿世禄

2.西周初年多地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地的“三监之乱”,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势力后,分封齐、鲁、燕、卫等国。这说明西周时期( )

A.分封制是当时的一项制度创新 B 实现了对东方的垂直管理

C.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 D 政治中心开始向东部转移

3.秦朝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 ( )

A.反对郡县制 B.反对分封制

C.改革中央官制 D.建立中央集权制

4.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据此,汉初统治者采取的地方政治制度是( )

A.郡县制 B.行省制 C.分封制 D.郡国并行制

5.下列有关唐代中央官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权三分,各不相干 B.察举选官,门第优先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6. 陆游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照宋朝体制,指挥“王师”北定中原的最高机构应该是( )

A.中书门下 B.枢密院 C.参知政事 D.三司使

7.据下列朝代皇帝与大臣关系简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朝代

皇帝与大臣的关系

三省体制下,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序中

皇帝指令须中书门下、枢密院以联合公布的方式颁行,宫内直接发出的指示被认为是“灭裂纲纪”

一些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而国家行政照样运转

A.三省制具分权制衡特点 B.官僚政治制约皇帝专权

C.封建专制制度逐渐弱化 D.君主专制呈现强化趋势

8. 明代内阁与清朝军机处的共同点是 ( )

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他以地域结合的体系取代了人身结合的体系。作为一种政治方式,它奠基于必须永久固定的地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财产之上,这一体制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公民已经定居在各个乡区中了。一个人要成为雅典公民,首先必须成为一个乡区的公民。……氏族或胞族的关系不再支配他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了。”这里的“他”指的是( )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

10.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正是雅典的民主制由于先天的理性缺失而变成新的暴政专制的年代。“先天的理性缺失”主要是指( )

A.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B.雅典民主自身不利于社会稳定

C.城邦体制束缚了国家发展 D.直接民主易导致权力滥用误用

11.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这位学者所评述的法律是 ( )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权利法案》 D.美国1787年宪法

12罗马帝国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幅员辽阔的大帝国,但帝国的行政人员很少,公元一世纪时只有百人左右,这百人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精简机构后提高了行政效率 B.公民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C.万民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D.帝国强大的军队提供了统治保障

131689年威廉和玛丽加冕为英国国王时,宣誓“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而以往的誓词只要求国王宣誓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这一新誓词反映出( )

A.议会至上原则 B.先王法律被废弃

C.国王统而不治 D.内阁专横局面出现

14.在英国,“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

A.国王权力增强 B.选举权扩大

C.两党制的完善 D.内阁对议会负责

15.北美独立战争结束后,各州之间互相争吵,州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也时有摩擦。各州之间的边界是争论的焦点之一,贸易债务和货币等问题也会导致纷争。这表明美国当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

A.保障各州权力 B.维护邦联制 C.巩固联邦制 D.实行联邦制

16.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12月下旬公布了有关2010年人口普查的首份报告,其内容主要涉及美国全国及各州人口数量变动情况。分析人士指出,这次人口普查结果将对美国政治版图产生重要影响。其可能直接影响到( )

A.总统人选 B.参议员席位分配 C.大法官人选 D.众议员席位分配

17.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

A.它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责任制内阁的高效运转

18.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在这个帝国中(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C.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19.从政体结构上看,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

A.权力核心都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

B.都实行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C.最高行政机构完全由议()会产生

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20.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21.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圣库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入国库,有婚嫁弥月、疾病荒灾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该制度(  )

A.满足了农民渴望平均的愿望

B.成为太平天国上层建筑的基础

C.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模式

D.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

23.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下列各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③东南沿海被迫开放 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

25《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 )

A. 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B. 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C. 中国征收关税应与我们协商

D. 我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合法了,更便利了

26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首歌可能( )

A.是大清帝国国歌 B.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期的国歌

C.是伪满洲国国歌 D.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征集国歌之一

27.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与袁世凯作出了妥协,这一妥协的显著成果是( )

A.加速清朝统治覆灭 B.加快中国独立步伐

C.巩固民主共和政体 D.推进近代化进程

28.1919430日,北京《晨报》发表了北京政府顾问、外交委员会委员林长民的文章,该文沉痛叹息道: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作者发出这一叹息的背景之一是( )

A.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B.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C.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 D.中国代表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

29. 20138月,国民党党史馆举行了第七次搬迁。有趣的是,党史馆乘机出国民党当年发给毛泽东的薪水单。当时毛泽东每月支领120元大洋,约为当时北大、清华教授一个月的薪资。在名单上还有向警予、邓中夏等共产党人。毛泽东领取国民党的薪水应该是在(  )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0邓小平回忆他参加的一次秘密会议,“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搞农民暴动……号召共产党人拿起枪杆子,同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该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31“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指的是( )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32.1942年初,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进入缅甸作战。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的直接目的是(   )

A.营救被困英军 B.对日军形成包围

C.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D.配合英美军队反攻日军

33.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34.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情况(见下表),中共中央决定( )

A.签署双十协定 B.进行战略反攻

C.进行战略决战 D.发起渡江战役

35.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

B.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C.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

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

36.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

A1 B2 C3 D4

37.近代以来的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有关南京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太平天国建都 《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③1912年中华民国定都 见证蒋家王朝的覆灭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8.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填写(  )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3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39.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最早实践这一思想的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法国

40.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这次试验的结果是(  )

A.发布了革命纲领《四月提纲》

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2小题,40分)

41.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20分)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材料一: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二:“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院议员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9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13。……”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以上材料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分哪几种类型?(8分)

2)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谈一谈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点?(4分)联系两国实际分析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特征?(4分)

42.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

材料二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离。”

——《清史稿》

材料三  2011221日,由中国导弹护卫舰“温州”舰、“马鞍山”舰组成的海军第八批护航编队从浙江舟山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自 20081226日以来,中国海军已先后派出20艘次舰艇、18架次飞机、6700多名官兵执行护航任务,共为3 400余艘中外船舶实施了安全护航,并多次圆满完成与外军联合护航、联合演习,以及友好访问等任务,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所揭示的问题,从海权和海防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8分)

(2)结合有关史实分析材料二,甲午一役,中国新式海军竟惨败于日本,其根本原因何在?从材料二中概括,这对中国的海疆主权造成了哪些进一步的破坏?(8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5 ACADC 6——10 BDBBD

11——15 ACADD 16——20 DCABB

21——25 BDCCA 26——30 BACAB

31——35 ACBCC 36——40 DCBDC

41.1)①文献: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②材料二:法国1875年宪法;③材料三: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④材料四: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4分)

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4分)

2)①异:英国王是虚君,权力受到议会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议会受到皇帝控制。(2

②同:都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

③原因: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王朝战争完成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大量封建专制残余。(4分)

3)选举制、议会立法、三权分立或权力的制约平衡、政党政治(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

42. (1)问题:军队腐败,武器落后;海防废弛。(有海无防)

后果: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割占香港岛,迫使上海等五口开埠。(或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增开商埠,海防主权丧失)

(2)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腐败。

进一步破坏:威海卫军港遭毁,旅顺、大连被日本占领,渤海、黄海海防尽失,京畿门户洞开。

(3)认识:清王朝的专制腐败导致国家衰弱,军备落后,海防虚弱(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不可能实现海军、海防近代化和有效地保卫海疆);新中国的成立,洗刷了近代以来“有海无防”的耻辱,维护了国家领海主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海军多次派遣护航编队参与护航行动便是其体现,同时也显示了中国海军力量日益强大。(答出其中任意两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1f7813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ec.html

《第一中学新版2019-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