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6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发布时间:2018-09-17 07:31: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语文12月份月考试题

分值:160 时间:150分钟 2015-12-19

1、语言文字运用(1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

A. /古不化     /金不昧     /歌载舞

B. /羽扇 /冕堂皇 /未干

C. /尘不染 /妄自菲 /生枝节

D. /气凝神 /极泰来 /自怨自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

A. 删改后的阅读文本,读起来使人感到情节突兀,因为原作的伏笔文字都被命题人删除了,只有看了原作,这困惑之处才冰释前嫌

B. 当年有学校打算为他父亲钱基博百年诞辰开纪念会,钱钟书就致函不以为意,认为这是在招邀不三不四之人,讲谈不痛不痒之话

C. 中国足球涉赌的领队、裁判一个接一个被处理,主管足协的官员谢亚龙等人已被公安部立案侦查,大批网民弹冠相庆

D. 建国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进行书法教育,不仅能够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对提高他们 的艺术欣 赏水平和提升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也很有意义。

B.201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主持研究发明药物青蒿素,在帮助人类 抗击疟疾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C.分析人士表示,巴基斯坦政府批准的这项从中国购买8艘潜艇的协议,是两国之间最 大的军售合同,也是中国迄今最大的武器出口合同。

D.由于非机动车和行人随意过马路,影响了其它正常行驶的车辆,轻则扰乱交通秩序, 重则引发交通事故,应引起足够重视。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 恸哭六军倶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C.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D.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下列诗句与“云边雁断胡天月”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 分)(   )

A.塞上燕脂凝夜紫 B.陇上羊归塞草烟

C.夜来清梦绕西城 D.帘外春寒赐锦袍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长吉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能苦吟 疾:快速

B.恒小奚奴,骑距驉 从:使……跟从

C.非大醉及吊丧日,如此 率:全都

D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 竟:居然

7.作者与杜牧一样“状长吉之奇甚尽”,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这一写作特点的一组是(3分)( )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恒从小奚奴骑距,背一古破锦囊

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 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 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愈最早了解李贺才华,杜牧曾为李贺集写序并详细描写他的奇异之处。李商隐依李贺之姊所叙写下本文,主要掇取轶事遗闻,有别于史传写法。

B.李贺的诗歌创作往往心有所感,援笔即书,从不先得题然后为诗,而是思量牵合、规定程限。诗作完成后常常弃置不再过问,所以,他的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C.绯衣人召李贺白日升仙的记载,虽然虚妄怪诞,但是作者言之凿凿,既表现了对李贺英年早逝的悲哀,也为这位旷世奇才的诗人的去世渲染了奇幻色彩。

D.末段抒发了对李贺的惋惜和同情,其中亦有借题发挥之意。对自己命运和遭遇的感愤、慨叹,也隐约曲折地表达出来。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3分)

(2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3分)

(3)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10读下面的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元]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曲题为“对菊自叹”,作者自叹什么?(2分)

“人比黄花瘦”与“问花不语”二句各是借用(或化用)了哪位词人哪首词中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这首曲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对此作具体分析。(4分) 

四、名句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无以至千里。(《劝学》)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5 ,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6)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论语》)

7)不抚壮而弃秽兮, (《离骚》)

8 ,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山坡上的羊群

纳张元

碧绿的山坡上,是悠游的羊群。羊群在山坡上像一些棉花状的云朵,波涛起伏,悠游自在。这些都是爷爷的羊群。爷爷歪戴着汗腻的毡帽,斜挎着膻味很浓的羊皮褂。手里捏着吆羊棍,嘴里一边咬着一根很少冒烟的烟斗,一边哼哼地吆喝着羊群。不时细眯着眼睛,出神地欣赏着这一片蓝天下的洁白。

爷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牧羊人。旧社会他还小,给土司家当放羊娃;解放后,他年轻力壮,给生产队牧羊;土地到户,他老了,就给自个儿牧羊。爷爷的一生都是在悠长的牧歌中,伴随着羊群的奔跑而度过的。长期与羊群朝夕共处,就对羊有了感情。在爷爷的眼中,一只羊就是一个人,人与羊只是外形长相不同,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所以,爷爷一辈子不吃羊肉,他也反对别人杀他的羊。生产队时,有一年二月八“转山节”,队长要拉他的头羊去杀了祭奠山神,爷爷死活不干,他跟队长大吵一架,然后手提大板斧通宵达旦地守在羊圈门口,谁要敢来拉羊,他就跟人拼命。

⑶爷爷很会牧羊,夏天他把羊群往高山赶,夏天的高山嫩草多,羊爱吃;冬天是枯草期,他就把羊群赶下河谷,去舔吃那些沾附在石头上的盐硝,舔够了盐硝,爷爷就爬上树去修一些嫩叶下来给羊群加餐。所以,爷爷的羊群一年四季都油光水滑,膘肥体壮。不像别的牧羊人,羊群几天拉稀,几天害瘟,瘦骨嶙峋,毛掉得像瘌痢头上的头发,东一块,西一块的。每年的冬季是爷爷最快乐的时候,欢蹦乱跳的小羊羔一个接一个地来到这个世上,爷爷为自己的羊群不断兴旺壮大,喜得整天乐呵呵的。小羊羔撒野不听话的时候,他骂起它们来,口气亲热得就像在骂他调皮的小孙子。

在苍凉悠长的牧歌中,爷爷的头发一天白似一天,连走路都一步三喘,但他还是不辞劳苦地放牧着他的羊群。家里人放心不下,劝他不要再牧羊了,坡陡路险的,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谁也负责不起,就在家里好好休息吧。爷爷瞪人一眼,不高兴地一扭头,谁也不理。家里人都觉得爷爷如此固执,真是不可思议,只有我明白,羊群是爷爷的命根子,他所放牧的不仅仅是一群羊,而是他的美好希望,他在放牧一个彝家老人理想中的幸福生活。我考上大学时,爷爷比我还高兴,他硬要卖一只羊给我到大城市做费用,我说,算了,爷爷,那些羊都是您的命根子,卖了它们,您会睡不着觉的。爷爷脸一虎:你以为爷爷是那种小气的人吗?在我读大学的几年中,爷爷每学期都要卖一只羊给我做学费。有时,我说,爷爷,家里已经给我钱了,您不要再卖羊了。爷爷又把脸一虎:别人给的管别人,这是爷爷的一点心意。

大学毕业,我留在城里工作。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超强度的快节奏生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使我这个从千里彝山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无所适从。我感到心劳力竭,疲惫不堪。于是,写信向家人诉说在城里讨生活的艰辛,言语中流露出颇多的意志消沉和感情沮丧。爷爷托人捎口信给我,说他听了我的信后很是为我着急,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他不识字无法给我写信,但托人转告我:凡事要看开一点,想淡一点,就以牧羊一样的心情来对待生活,你就不累了。我听后略有所悟……

我羡慕那些山坡上悠游自在的羊群,我更羡慕像爷爷这样淳朴厚道,心底无私的牧羊人。他们淡泊名利,心境透明宁静,所以,他们放牧生活。不然的话,就会被生活所放牧。

(选于《中国艺术报》2011330,有改动)

12第一段把爷爷牧羊的情景写得很美。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6)

13爷爷除了年纪大了还要固执地坚持放羊,而其他方面也不乏“固执”。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4)

14文章主要写爷爷,但为什么第段还要写“别的牧羊人”,结尾又要写“像爷爷这样”的牧羊人?请作简要分析。(4)

15山坡上悠游自在的羊群与一生都处在牧歌中的爷爷,组成充满诗意的形象。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

六、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文艺作品要超越“戾气”

张颐武

一些文艺作品中存在?戾气?横行的情况,这样的文艺作品一旦流行,会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也会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不良的影响。

戾气之作的出现往往来源于对某种社会情绪的?迎合?,也来源于作者对社会发展走向认知和理解的片面化。这种片面化的认知,一方面是对急剧发展变化中的中国社会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矛盾缺少理性和客观的理解,看不到问题正是由于发展的阶段性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中等收入群体和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诸多新的现实困扰。现在人们温饱有余,生活条件相对过去有相当大的改善,但也会碰到新的困难和问题,而这些问题是过往生活中不曾具有的,往往让人觉得更难以化解。如剧烈竞争产生的巨大压力,住房、子女教育和消费主义诱导下出现的攀比和诱惑,都造成了严重的问题。西方社会当下的条件毕竟比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要完备,更增添了这些群体的问题感,由此产生了许多焦虑和困扰。戾气之作应运而生,变成了社会困扰的表征。

?戾气的文艺作品,其好处是看到了一些社会问题,但通过宣泄?戾气?将其简单化、表面化和极端化,让社会问题变成了文艺作品唯一的表现。这样的表现既简单化了人性、表面化了社会问题,又极端化了社会情绪。

实际上,仅仅宣泄情绪、渲染?戾气?的文艺作品,其品格历来是不高的。晚清的谴责小说,就是类似这种?戾气的文化,被鲁迅先生评为?辞气浮露,笔无藏锋,过甚其词,以合时人嗜好?。这样的作品并不折射现实,而是扭曲现实,不是让人看到出路,而是让人或情绪躁动或消极犬儒,并不能促进现实的改革,也无助于社会的转型,只能加剧社会的焦虑与矛盾,把人生的问题变成消费品。戾气不是创作的正道,也无法给文艺带来真实的生机。

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无论是大众文化或高雅作品,都需要既有反映社会的独到角度,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又有较深入的思考和对于社群的认同,促进人们?守望相助,互相扶持?。有人性表现的力度和对于时代脉搏的把握,有感性的表现力和理性的思考力。超越戾气,让文艺更多地与真实的社会对话,才是我们需要的。 (选自人民网,有删节)

16“戾气”的文艺作品会对社会产生哪些负面的影响?(6分)

17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8文本,谈谈文艺作品应该如何超越“戾气”。(6)

7、作文(70)

19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

《孙子兵法》?势篇中有言: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意思是说:湍急的流水所以能将大石冲走,是因为使它产生巨大冲击力的势能;猛禽搏击雀鸟,一举可致对手于死地,是因为它掌握了最有利于爆发冲击力的时机,节奏迅猛。


高三语文12月份月考答案

一、语言基础知识:

1. B (Aní/nì,shè/shí,zàiBlún/guānguàn/guānchòu/xiù;Cxiānbáo/bó,hèng/héngDpíng/bǐngpǐ,ài/yì)

2. D (A项“冰释前嫌”意思是像冰融化一样消除以前的怨恨,与语境不符,应改为“涣然冰释”)B项“不以为意”意思是不放在心上,这里应用“不以为然”,表示不赞成;C项“弹冠相庆”,贬义,比喻因即将做官或有喜事儿互相庆贺;D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

3CA项杂糅,“培养”与“养成”表达混乱;B项搭配不当,应为“屠呦呦主持研究发明的药物青蒿素”;D项缺主语,介词“由于”造成主语缺失)

4 CA项“孤帆”代指船;D项“长安”代指朝廷;B项“红颜”代指美女)

5B

二、文言文阅读:

6D(竟:终于,最终)

7B(①写李贺外貌之奇;②④写李贺创作之奇;⑤写李贺去世之奇;③⑥未直接写李贺。)

8B (“思量牵合、规定程限”是“他人”的作诗方法,李贺与之相反。)

9.(1)译文:嫁到王家的李长吉的姐姐,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完备。(定语后置句式;语:讲述;备:完备,具体。)

2)译文:天帝建成了白玉楼,马上召你去为楼写记文。天上还算得上快乐,并不痛苦啊!(立:立即,马上;为记:写记文<记,文体>;差:算得上。)

3)译文:(天上)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人物啊,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 (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愈:通“逾” ,超过;寿:名作动,长寿。)

【参考译文】

京兆杜牧给李长吉的诗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之处很是详尽,世上流传李贺的这些事迹。嫁到王家的李长吉的姐姐,讲述长吉的事来尤其完备。

李长吉身材纤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他被昌黎人韩愈所了解。与长吉一起参与游历的人,以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这些人最为密切。长吉每天早上出去与他们一同出游,从不曾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那样构思附会,把作诗的规范放在心里。他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驴子,背着一个又旧又破的锦帛制作的袋子,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诗稿,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罢休啊!”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从婢女那儿取出草稿,研好墨,叠好纸,把那些诗稿补成完整的诗,再投入其他袋子。只要不是碰上大醉及吊丧的日子,他全都这样做。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杨敬之等经常过来从囊中取出诗稿抄好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有时写了作品,也随意丢弃。所以沈子明家的仅是所保存下来的李贺的诗作,只有四卷罢了。

李长吉快要死的时候,忽然在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丝帛衣服的人,驾着红色的苍龙,拿着一块木板,上面写着类似远古的篆体字或雷击后石头上留下的纹痕,说:“要召唤长吉。”长吉全然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离开()啊。”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建成一座白玉楼,马上召你去为楼写篇记。天上的生活还算快乐,并不痛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息断绝。他平时所住的房屋的窗子里,有烟气向上冒,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管乐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哭泣,等待(李贺的反应),好像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的时间,长吉最终死了。嫁到王家的姐姐不是那种编造、虚构故事来描述长吉的人,真实所见到的就像这样。

唉!天空蔚蓝而又高远,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上天这么高远,天帝这么尊贵,(天上)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人物啊,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唉,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有才华而且奇异的人,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长吉活了二十四年,职位不过奉礼太常,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又难道是有才华而且奇异的人,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世人反倒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一定超过天帝吗?

三、诗歌鉴赏:

10.⑴人的命运不如花的命运(或年华流逝)

⑵李清照的《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分)——花孤寂憔悴,人的情状更不如花(1分);欧阳修的《媟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 1分)——含蓄地传递内心的难言之叹惜(1分)。

⑶开头先怜秋(1分),继而怜菊,(1分)再到人的自怜(“自羞”)(1分),最后是花怜人(“花替人愁”)(1分)。层层深入表达了自叹自惜的情感。

四、名句默写:

1、故不积跬步2千里共婵娟3、别有幽愁暗恨生4、不尽长江滚滚来

5 仰不愧于天 6 切问而近思 7何不改此度 8世事洞明皆学问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12(6)1)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描摩色彩:“碧”“白”“蓝”;

3)开放五官:综合视觉、触觉、嗅觉、听觉描写;

4)远景近景,相映成趣(或特写镜头)。

(一项2分,写对3点得满分,多写不加分)

13(4) 1)把羊当作人,一辈子不吃羊肉,也反对别人杀他的羊

2 又老又病,仍不听家人劝阻,坚持放羊;

3)坚持卖羊给“我”学费;

(答对1个得1分,答对2个得2分,答对3个得4分)

14.(4分)(1)反衬爷爷牧羊经验丰富;

2)由爷爷“这一个”形象,扩展到“淡泊名利,心境透明宁静”的“这一类”劳动人民,升华了主题。(各2分)

15(6)深刻意蕴(1)爷爷牧羊虽苦,为了追求理想与幸福,其中自有乐趣;

(2)爷爷不仅是牧羊专家,而且是牧人高手(教育“我”、引导“我”);

3)美好的真知与深刻的哲理往往来自于普通劳动者。(各1分)

情感取向(1)赞美劳动及其过程与结果;

(2)颂扬劳动人民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

(3)批评当下一些人不良的世俗心态。(各1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

16 ①简单化了人性;

②表面化了社会问题;

③极端化了社会情绪;

④加剧了社会的焦虑与矛盾。(每点2分,答三点6分)

17首先,指出文艺作品中存在“戾气”横行的问题;

其次,阐述有“戾气”的文艺作品的原因和危害;

最后,提出文艺作品超越“戾气”的正确做法。(每点2分)

18①既有反映社会的独到角度,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又有较深入的思考和对于社群的认同;

②有人性表现的力度和对于时代脉搏的把握;

③有感性的表现力和理性的思考力。(每点2分)

8、作文(70)

19参考立意:(1)顺势而为;(2)善于借物;(3)抓住时机。评分参照2015年江苏省作文评分标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1da468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b.html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6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