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散文的鉴赏角度完美版

发布时间:2019-05-22 19:29: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写景状物散文的鉴赏角度

424100 湖南省汝城县一中 袁利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懂得写景状物散文的鉴赏角度。

2、联系作品让学生清楚写景状物散文的鉴赏步骤。

教学重点

写景状物散文的鉴赏角度

教学难点

写景状物散文的鉴赏步骤。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准备

教学资料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自然充满了美,许多作家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文笔瑰丽,手法多样,神采飞动,令人击节叹赏,带给我们以极大的美感享受。进入文章情境,赏析富有鲜明特征的景物,赏析多种多样的写景状物艺术手法,感受作者流淌于笔端的情感,是我们散文欣赏的一个重要方面。而2006年高考湖南卷的赏析短文写作也有对景物描写角度的赏析,可见,对写景状物散文的赏析应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而找到鉴赏切入点,是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鉴赏中掌握方法,并且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既可培养学生鉴赏的兴趣,又可提高学生鉴赏的能力。

二、写景状物散文的鉴赏角度

(一)调动感官,从景物的形声色味等角度赏析。

要写出景物的特点,作者往往从细微入笔,把景物的细部、局部特征放大,将景物变形、变色、变味。我们在阅读时,就应调动感官、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赏析。如朱自清先生的《春》: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这一段景物描写中,作者就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多个角度来写景。“吹面不寒”“母亲的手抚摸”“微微润湿”“‘轻’风”,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轻柔细腻;“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各种花的香”,从嗅觉角度写春天的清香气息;“繁花嫩叶”,从视觉角度写春天红花绿叶、五彩缤纷的美景;“呼朋引伴地卖弄”“唱”“应和”“响”,“清脆的喉咙”“宛转的曲子”“轻风流水”“牧童的短笛”,“嘹亮”,从听觉角度写出春天大自然的盎然生机;“雨”像“牛毛”“花针”“细丝”,“密密斜织着”,描绘出了春雨的细密轻柔。整幅画面有形有声有色有味,让读者对“春”有了更直观更深切的感受。

我们鉴赏写景状物散文,就要对这些景物描写片段多加体会揣摩,从形声色味等角度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自然景物之美。

(二)选择写景角度,从空间时间的变化角度赏析。

景物一般是立体的、有层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作者总是多角度状写景物,有远景、近景,有俯视之景、仰视之景,定点观景、移步换景……这样的写景更加富有变化而不显呆板。

如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阴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在有限的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较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的大道。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这个无限大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有形的围墙住一些,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作者笔下,小屋是一件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品。她对小屋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有远观近看:远观,小屋点缀了山,让山川美景增添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近看,山上的树又衬托出了小屋的安静、小巧、含蓄。有平视俯视仰视;有有限无限与有形无形:“似眉梢的痣一点”“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袖珍型的花园的大道”,有“足以举目千里、俯仰天地的无限‘领空’”。对小屋的描写,构成一个立体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多角度写景可以写出景物的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因此角度越多景物的立体感越强,我们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细致地分析写作的角度,可以更好地感受写景状物的层次之美,获得更加丰富的心灵感受。

(三)品味语言,从语言修辞角度赏析。

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集中体现了散文语言之美,“赏析美景”可以通过品味语言进行,“体会美情”也可以通过品味语言来进行。如果在散文阅读中罔顾对语言认知、品味的必要性,直接攀登形而上的“空中楼阁”,只能是茫茫然、昏昏然,更不用说进行赏析了。

品味语言,一是品味词语的表现力。

“以一字为工,自然灵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有时,一个词甚至是一个字的使用,就能让景物变得鲜明生动。品味语言,要重点品味那些能一字传神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品味这些词对描摹景物,传情达意的表达效果。如朱自清《荷塘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但在作者笔下,传神的动词运用,却让月色鲜明可感。一“泻”字,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如水般流淌的动感;一“浮”字,描绘出薄雾的轻飘状态,让荷塘充满了一种如梦幻般的朦胧之美;一“洗”字,写出了“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娇媚状态。一“画”字,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这些动词的使用,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荷塘上美丽的月色光华。

品味语言,二是品味修辞手法的运用。

写景状物中,作者多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来加强景物的形象性,让读者留下鲜明具体的印象。如张晓风的《春之怀古》: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热土地,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丝丝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请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讲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作者笔下,青山在笑,春在歌唱,“从云端唱到山麓……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春是那样多情,“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春“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比喻、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让看似平平淡淡、难以捕捉的春天,是这样的生动可感、生机勃勃,让读者感觉自己仿佛就置身于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心情顿感舒畅。

(四)体味艺术特色,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

为了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鲜明,作者常常会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突出景物,常见的如动静结合、烘托渲染、虚实相生、象征等等。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能让我们更深入地感受景物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如动静结合。就是在写景中,作者多运用以动写静、以声写静、以静写动的手法,突出景物的静态美或动态美,使景物描写更显具体形象。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

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象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象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象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象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幅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象不应该似的。

这段写景,就是典型的以动写静。作者利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赋予了松树人的性格,使本是静态的松树活了起来,用“不怕山高”“根扎……隙缝”“争夺天日”“游戏”等表现出它的坚定勇敢,用“张望”“等你”表现出它的热情,用“潇洒”来表现它“独得其乐”的情致。

再如渲染烘托,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于散文写作中,可以是景物来烘托景物,亦可以是景物渲染心理、情感等。如方令孺《在山阴道上》: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挡么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湖水轻轻地拍岸,像是赞同我的决心,天空也对我显出无可奈何的气色。七点钟我们就从北山下乘车前去。这时云雾渐渐稀散,清风吹送着月桂的芳香,阳光从薄云后面透射出来,像放下轻轻的纱帐,爱护似的,笼罩着大地。

汽车迅速地前进,将要到钱塘江大桥了,我看见高大的六和塔,岿然坐在林木蓊郁的山岗上,背负着远山与高空,下临浩渺的白水,气象非常雄伟。

在高楼钱塘江大桥有两层,底层走火车,上层走汽车,因此说像高楼一样的大桥。一样的大桥上,俯看江水,像一条潇洒的阔带,从西面群山之下,一撇而来,越流越宽,向东长逝,到眼睛所能见到的尽头,水和云都融合成一片混沌。

山川的壮丽和我心里正在思想的巨人形象,也融合在一起。

车在奔驰,风在欢笑,将要成熟的晚稻,沉沉地压在整片大地上。远处是重重叠叠、连绵不断的山峰,山峰青得像透明的水晶,可又不那么沉静,我们的车子奔跑着,远山也像一起一伏的跟着赛跑;萧山、河桥,刚刚落到眼前,却又远远退到车的后面。

文章首先借“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的湖水、“云气沉沉”的天空来衬托自己对参观鲁迅故居的决心——连“天空也对我显出无可奈何的气色”;又通过乘车前往路程中的景物描写来渲染自己那欢快的心情——月桂芳香,阳光轻柔,山川壮丽。景物的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作者走在山阴道上的心情。

品味文章写景状物的表现手法,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欣赏景物描写,更好地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助于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

(五)体会深情,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明"范希文《对床夜语》),景物呈现于作家眼中,经过艺术化的选择提炼,再用文字描写出来,不能不带上作者的主观感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景物描写的特点。透过景物描写,看其中抒发了怎样的情,达到了怎样的效果,应是我们赏析的重点。

把握文章的情感,一是要抓住能统领全文感情基调的文眼。

如《故都的秋》,开篇写道:“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特点既概述了故都之秋的景物自身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切身感受。文章起始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后,再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现这种情感: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在寂静秋院中,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那“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既觉得“细腻、清闲”而又“落寞”的槐蕊;那“秋蝉的衰弱的残声”;那“息列索落”的秋雨;那缓慢悠闲的“都市闲人”。无不是紧扣着“清、静、悲凉”来着笔的,作者情感成了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把握文章情感,二是要体味文章写景的整体的情感氛围。

景物的特点,往往与文章的整体氛围相协调,使全文保持统一和谐的风格特点。

……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象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象白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远远前方,无数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绎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象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忻,却象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阳之中。

……

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两岸山势奇绝,连绵不断,巫山十二峰,各峰有各峰的姿态,人们给它们以很高的美的评价和命名,显然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岩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峡急江陡,江面布满大大小小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

作者笔下之景,“真美极了”,“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两眼所见,是一幅“绝好的风景画”,充满着变化无穷的“诗意”,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他带领读者领略到了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祖国美好河山的高度赞美之情。在这种背景下,对文中各种景物的个性化描写都与这种氛围和意境相适应,极力写出了景物的色彩缤纷、鲜艳夺目,极力写出了景物的诗情画意与神奇壮美。

总之,写景状物散文始终贯穿着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趣味等,甚至可以说这些审美要素是作家审美心灵的外化。我们在阅读赏析中,赏美景,品美言,评美情,让学生看到一个美的文本,一种美的创造,能让学生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养成对美的热爱、追求。同时,注重欣赏方法与角度的训练,一定能让学生自己跳起来摘到树上的那只诱人的“桃子”。叶圣陶说过:“文学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获;只要你动手就会采到晶莹的宝石。”年深日久,必然有助于学生养成美好的情怀,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作业设计

预习《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感知法、品味法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安排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李白在《月下独酌》里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苏轼在《水调歌头》里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4年出版诗与散文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3、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二)信息筛选

播放录音(或教师朗读)

1、学生边听边思考如何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明确: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10):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三)合作探究

师生共同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明确:

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四)能力提升

学生自己阅读第五段,合作讨论作者在这里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乳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也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五)分析鉴赏

1、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2、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入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字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3、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课堂小结

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作业设计

背诵第四、五、六段。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学生背诵46段,教师强调“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你知道这是什么修辞吗?

二、文本解读

(一)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理解“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明确:通感:就是人的各种感觉之间的交流、沟通、转移。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通感》)。

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本体——花香(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B.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C.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再如:“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能力提升

1、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哪些?

明确: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八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十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2、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却很好,我可以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确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胧和谐,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静,只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最热闹,而我什么也没有。忽然又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采莲令我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回到了家里。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三)分析鉴赏

1、第六段写“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情而不得,当然伤感。

2、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3、第十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三、课堂小结

这篇作品获得人们特别赞赏的原因,就在于它写景特别工细。朱自清在表现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两个组成部分的时候,还进一步作更精细的分解剖析,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并且从景物观赏者的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角度,写出它们的种种性状,从而把景物表现得格外细腻。

四、作业设计

研究性学习参考论题。

请你就以下论题中的一个或另拟论题,从网络上寻找有关资料,写出你的研究结果。(可上交文本、软盘,更欢迎直接发表至“学习论坛”)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为什么“不宁静”?

3、谈《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

4、谈《荷塘月色》的感情线索

课后记

故都的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文重点字词的音义

2、整体感知课文,掌握五幅“秋景图”,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主要写法。

3、学习课文中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集体、个性朗诵,教师范读,了解、品位作者的语言魅力。

2、整体感知,合作学习。先学习开头和结尾(因写法相同),后学习课文中心:五幅秋景图;理清其“形”,领悟其“神”,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3、探究与拓展,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通过五幅秋景图描写北平的秋色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幽思和孤独感。

2、通过本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的学习,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如何通过对比衬托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景状物,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时代特征,明白作者心境,理解文章的感情(深远幽思中的孤独)。

教学方法

美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郁达夫呢?让我们通过《故都的秋》来看一下。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著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2、基础积累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散文chāo chuán 叫(sī) 子(hào

寺(zhè) ruǐ) lǎn mò)

山(tuó) lǐn chèn (ǎo

廿四桥(niàn 衣(zhuó) dùn 圆(tuǒ)

(二)信息筛选

听朗读录音。(十分钟左右)

1、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讲作者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哪几个词概括?

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清”——清闲         恬静 安谧

“静”——细腻         幽远 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        衰弱 萧条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三)合作探究

作者是如何描写清晨在院中看到的景象的?

明确:作者笔下的秋景,“屋”和“壁腰”都是“破”的。这些都是北平的景色,但并不能都反映“秋”的特色,用反衬的手法“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突出北平秋晨“静”的特点,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日光”本是暖色调,但在作者笔下却是“漏”的。这些景色的描写着力突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四)能力提升

槐树落蕊而知秋,读“秋槐落蕊”段,看看哪些词语体现了故都的秋味。

明确:“细腻”“清闲”“落寞”三词。文章选择“落蕊”来综合体现“清”“静”“悲凉”之特点。

(五)分析鉴赏

自读秋雨段,你认为这段有没有言外之意?(讨论交流)

明确:天气转凉了,一年剩下的光阴就不多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不多了。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作者这里话秋凉,言外之意是,如今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作者谈天气不谈国事,反映的正是一种政治高压。化用名句,含蓄隽永。自然之秋——人生之秋。

(六)拓展探究

情景相生。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有时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如我们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

背诵理解《沁园春长沙》的上半阕,从景物的描写中,把握景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明确: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

三、课堂小结

《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声,清、静、悲凉;悠远的秋味,孤独、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四、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了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展示通过图书馆、上网等途径阅读的郁达夫的文章)

19219月至1933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二)信息筛选

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

(三)合作探究

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是闲笔?

明确:不是;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

(四)能力提升

体会本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表现。(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材料方面,选用的材料往往是零散的。文中作者感官所及并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连在了一起。文中作者思路所及而笔触点到的,有南北不同景点之秋色,以及中外文人及其作品,它们之间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能相提并论。材料组织也不讲求时间的和空间的顺序;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以上可谓形散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这就是缘情写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五)分析鉴赏

在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到底是在自然界里还是在作者的心中?

明确:秋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从表面看,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其实不然,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故都的秋到底在哪里?——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六)拓展探究

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首先,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这”。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其次,是悲秋的。有抒发悲凉情怀的句段为证:“……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隐隐地透出悲凉的感觉和心境。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作者听到的仿佛是悲凉之声,显然含有悲凉之情。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这一整段都带有悲凉之情。

三、课堂小结

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设计

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200字左右的描述性片段。要求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绘声绘色绘形。

课后记

囚绿记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囚绿的经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品味本文淳朴清丽的语言。

过程方法

1、通过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达到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的目的。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

2、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体会散文“形散神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绿”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

2、结合作者赞美“绿”的历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教学方法

讨论法、品读法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安排一个课时

一、导语设计

“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总是和春紧密相连,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在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散文《囚绿记》中,绿又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陆蠡(19081942),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幼时有“神童”之称。他有三本散文集:《海星》,于19368月问世;《竹刀》(曾名《溪名集》),于19383月出版;19408月出版了第三本散文集《囚绿记》。三个文集的共同特色是凝练、质朴、蕴藉而秀美。

陆蠡也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2、基础积累

请给下面加点字词注音。

zhé 苗助长

xùn

(二)信息筛选

快速阅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画出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明确:阅读记叙性散文,首先要了解文章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叙述过程,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在此基础之上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关键句,即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哲理思考的句子或体现行文脉络的句子。

文章结构: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

二)合作探究

课文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

明确: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

三)能力提升

作者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最后作者又让“绿囚”恢复了自由?

明确:作者想让绿色和自己更接近、更亲密,拿绿色来装饰简陋的房间,装饰过于抑郁的心情,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借绿色来比喻抑郁的年华;原因是“绿囚”执著地向着阳光生长,作者被这种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所折服,最终把绿囚放了。

四)分析鉴赏

作者在文章中仅仅是要抒发自己对绿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吗,还是有更深层的寄寓?联系能体现本文时代背景的语句及作者生平(幻灯片展示),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写作时代背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囚绿”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作者从绿“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感受到了民族的顽强性格,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寄托了作家对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象征手法。

五)拓展探究

课内练笔(幻灯片展示):

陆蠡被日本宪兵逮捕后,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他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

……

假设陆蠡临牺牲时,眼前又闪现出那一抹远在旧都的绿色,他会想到什么呢,他会对他的“绿友”说些什么呢?

请以“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作为开头,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例文】

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

不知道今日的你,是否柔嫩依旧,苍翠依旧,固执依旧?你的色彩,我曾苦苦追寻的绿意,至今我仍视同至宝;你的姿容,我曾抑郁的心情经由装饰,至今仍充满爱和幸福;你的固执和坚韧,我曾经爱恨交织的情结,至今仍给我以无穷的启迪……

而今,情缘错落,剩下的唯有想念,但是心中始终相信,曾经选择,依然选择,曾经坚持,依旧坚持。只要心有阳光,只要信念永存,黑暗与囚禁将孕育出更坚强的生命!

三、课堂小结

阅读散文,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把握关键信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更要充分利用、整合文本中的信息,深入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作业设计

比较阅读:组织学生比较《绿》与《囚绿记》两文在语言风格、作者抒发的感情等方面的异同点。要求写成小短文的形式,字数在300字左右。

课后记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基本知识。

2、掌握鉴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掌握鉴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准备

教学资料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一、先秦诗歌

(一)先秦诗歌概述

按照通行的文学史划分,先秦诗歌是指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的所有诗歌;再细化一些,先秦诗歌具体包括原始歌谣、春秋时期的《诗经》和战国时期的“楚辞”。先秦诗歌与后世尤其是唐宋以后的诗歌相比,不仅题材狭窄、诗体单一,而且在艺术上也较粗糙,但是先秦诗歌质朴自然地反映现实生活,不事雕琢地揭示社会矛盾以及它描写劳动的诗歌化、写法的浪漫化、内容的现实性,这些却是后世诗歌无法比拟的,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诗经》

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分类是“韵文”和“散文”两类。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协韵,句式是否整齐。在先秦“韵文”中最突出成就是《诗经》和《楚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约编成于春秋时代。《诗经》里的三百零五篇作品代表两千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佳作,反映了中国古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和思想。《诗经》本称《诗》或《诗三百》,汉代统治者尊孔崇儒,将它奉为经典,故称《诗经》。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起点,它充分表现了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各地方的曲调。《诗经》有十五国风,即《周南》《召南》《邶》等十五风,共一百六十篇。这些作品大部分为各地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创作的,少数是贵族的创作。

雅是“正”的意思,周人所认为的正声叫做雅乐,分为大雅、小雅,属于朝廷的“正乐”,共一百零五篇。《大雅》中的作品都是朝廷官吏们所作,《小雅》中的作品大部分是贵族士大夫所作,少数则是下层人民的作品。

颂是西周、鲁国和宋国的最高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共四十篇。这些作品也是贵族的作品。

《诗经》中的作品,不论是民间歌谣,还是朝廷的“正乐”,或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都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诗经》中起始的赋、比、兴,特别是比、兴手法,获得了显著的艺术效果。它已成为我国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法则。《诗经》在结构形式上是重章叠句、四言一句和隔句用韵,这样可以收到一唱三叹,重迭回环的效果以及更能显示强烈的感情色彩。

(《诗经》主要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赋,就是铺陈叙述。比,就是譬喻,诗中运用譬喻,从而使诗歌形象更加鲜明。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的开头,是诗歌中一种特别的开端。《诗经》中的赋、比、兴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特别是比兴结合,形成了中国诗歌独特的文化传统)

《诗经》在语言方面大量运用双声、叠字、叠韵等语词来描摹细致曲折的感情和自然景象的特征,富于形象,便于合乐歌唱。

《诗经》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独特成就彪炳千秋。

2、《楚辞》

如果说《诗经》是我国古代劳动者集体创作的结晶,那么《楚辞》则是文学个人创作的开端。

“楚辞”一名,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张汤传》一书。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初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指,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体诗。

屈原是《楚辞》的创始人,西汉刘向把屈原的诗歌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汲取骚体作品养料而创作的赋体作品,汇编成集,取名为《楚辞》。它是《诗经》以后另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史记》中已经说屈原“作《怀沙》之赋”,《汉书艺文志》中也列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屈原的作品共25篇。实际上真正属于屈原的作品是《离骚》《九歌》(11篇)、《九章》(9篇)、《天问》和《招魂》各1篇共23篇。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强烈的爱国精神、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志行在其诗中有集中的表现;屈原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诗人,他的远大政治理想和“美政”主张,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是诗歌的重要内容。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带有自传性质的最长的抒情诗,它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离骚》共373句,2409字。

《离骚》的命名,司马迁解释为“犹离忧也”,汉代班固在《离骚赞序》里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汉代王逸解作“离别的忧愁”。

《离骚》写主人公的“美政”理想与楚国黑暗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主人公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崇高精神,反映了他宁死不屈与腐朽势力斗争的坚强意志。

《离骚》结构宏伟严密,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在手法上充分远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在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体为主的格式,创造了一种以六言、七言为主的长短不齐,灵活多变的楚辞体,更能充分表达复杂深刻的内容,更加有效地塑造形象和抒发情感,自由驰骋丰富神异的想象,使我国的古代诗歌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我国文学史光辉灿烂的第一页,这两部作品以抒情为主的艺术特征开创了我国文学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

(二)先秦诗歌鉴赏方法

1、要善于利用注释

先秦诗歌的语言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隔膜,一般会给予一定的注释,所以在理解鉴赏时一定要注意注释说明,否则鉴赏时会以今度古,理解就会南辕北辙。

2、要善于触类旁通

在《诗经》作品未予注释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诗经》“重章叠句、反复吟唱”的结构特点,由前句或后句中的已知词意类比推导出未知词意。

3、要善于注意意象

在鉴赏“楚辞”作品时,不可拘泥于其字面意。因为“楚辞”善用寄情于物、寄情于神、托物言志和象征等手法,所以一定要联系诗人的身世、志向或追求,将诗句中的花、草、神、仙等形象转换为诗人自身形象,尤其应注意倾注了诗人褒贬情感的香花、美草、美人、恶草等物象。

4、要善于捕捉技巧

就表达技巧而言,虽然先秦诗歌的表现手法较少,但并不是说先秦诗歌只限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赋、比、兴、象征等,也有衬托、渲染、对比、联想、想象、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常用表现手法。这要根据诗歌表达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囿于陈见而无视之,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以原诗句作支撑,尽可大胆运用所学过的表现手法进行理解。

二、汉代诗歌

(一)汉代诗歌概述

自西汉至东汉400年间的诗歌创作,包括文人创作和民间歌谣,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一直影响到后代。汉代诗歌是在《诗经》《楚辞》和秦汉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从乐府歌辞到文人徒诗即“古诗”、从四言体到五言体、从骚体到七言体、从叙事诗到抒情诗的发展过程。其中两汉乐府民歌成就最高,它在两汉诗坛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东汉末年文人开始向乐府民歌学习,创作了不少五言诗,其中无名氏文人《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诗歌的最高水平,对五言诗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汉代乐府民歌

汉代乐府民歌流转至今的约有60首左右,多为东汉时期的作品。她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多为劳动人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之作,故其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思想性。

汉代乐府民歌具有生动的故事性(如《孔雀东南飞》《孤儿行》《艳歌行》),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陌上桑》中的罗敷),语言的组成上,虽对四言及杂言诗均有尝试,但基本上已经以五言为主(如《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写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但也有不少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如《孔雀东南飞》《上邪》《战城南》)。

汉乐府民歌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这是由它的“缘事而发”的内容所决定的。在我国文学史上,汉乐府民歌标志着叙事诗的一个新的更趋成熟的发展阶段。在这类作品中,最杰出的是我国最长的古代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全诗353句,1700多字,它以汉末建安年间发生的真人真事为题材,通过刘兰芝、焦仲卿这对年轻夫妇的婚姻悲剧,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控诉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

2、文人五言诗

五言诗是我国古代诗歌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其发展、成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诗经》时代已经有了五言诗句,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了《孺子歌》《长城之歌》等初具五言诗格局的歌谣,但五言诗的真正确立是在汉代。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萧统编的《文选》,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成熟,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艺术成就。如今,有据可查的最早一首文人五言诗是东汉班固的《咏诗》。

《古诗十九首》善于运用比兴和写景来抒发感情。《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这首诗擅长采用事物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体现了“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抒情风格,是我国早期抒情诗的典范。在句法韵律上,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练,含义丰富,耐人寻味;韵律轻柔优美,悠扬婉转,很适合歌唱和吟诵

《古诗十九首》自魏晋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认为是“五言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汉代诗歌继承、发展了《诗经》《楚辞》的优良传统,反映了两汉社会生活和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情绪和愿望,奠定了五言诗体蓬勃兴起的基础,促使七言及杂言体的产生,开拓了一片沃美的艺术土壤。在艺术表现上,“乐府往往叙事,故与诗殊”(徐祯卿《谈艺录》)。汉代乐府叙事诗开创了古代叙事诗的优良传统。从建安时代以乐府旧题叙时事,到唐代杜甫“即事名篇”的拟乐府,以及白居易、元稹的“新乐府运动”,都在思想上、艺术上得到汉代乐府的滋养。两汉文人诗则以抒情诗为主,言志述怀,富于个性;多用比兴,委婉含蓄。多数作品的结构犹存乐府叙事的痕迹,其语言质朴平易如话家常。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汉代文人抒情诗,因其风格独创而成为一种专门诗体,便可见其艺术影响的深远。

(二)汉代诗歌鉴赏方法

1、强“积累”

鉴赏汉代诗歌,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和知识储备才能答好。就汉代诗歌而言,就要详尽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掌握与诗词有关的时代变化、国家动荡、重大事件、政策风尚等;把握《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以及建安诗歌、建安风骨等的相关背景和特点,同时掌握这一时期诗歌的体裁特点和艺术手法。

2、重“落实”

诗歌鉴赏重在落实,不可粗枝大叶走过场。就汉代诗歌而言,“落实”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情感等属于内容的范畴,一定要看懂;修辞方法、表达技巧等属于形式的范畴,也要有所了解。此外,应该学会对诗歌字斟句酌、揣摩品味。

3、抓“文本”

文本指的是诗歌作品本身。就汉代诗歌来说,一定要注意从诗歌的背景、形象和语言等要素中寻找鉴赏根据,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鉴赏和评析。

4、多“咀嚼”

读诗歌要咀嚼品味,对一些感情色彩很强的副词、动词、形容词尤当如此。这一系列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描绘出各色画面,渲染出各样情思和气氛,对作者表情达意有重要作用。

5、明“点子”

读懂一首诗,既要调动平日大量的积累,也要善于利用试题提供的已有信息点。通常这“已有信息点”如注释等,往往是最直接、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信息点。为此,千万不能小看诗词的题目和诗后的注解,它对了解诗歌背景、把握诗歌主题、理解诗中难句都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三、魏晋南北朝

(一)魏晋南北朝诗歌概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大约400年间,先后涌现出“三曹七子”、蔡琰、阮籍、嵇康、左思、陶渊明、“二谢”等一大批卓有建树的诗人,他们的创作大大丰富了诗歌表现自我情怀的美学功能。同时,许多诗人在诗歌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尝试。这一时期五言诗走向兴盛,七言诗渐成主流,格律诗已具雏形,从诗歌本体上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民歌方面,魏晋南北朝民歌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民歌的美学传统和人文精神,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南朝民歌婉转清丽,有“杏花春雨江南”之美;北朝民歌豪放粗犷,有“骏马秋风冀北”之美。南北朝民歌反差强烈的审美风格,对中国文学审美风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1、建安诗歌

建安,是汉献帝刘协的年号(196220)。建安文学,实际上是指曹氏三祖(曹操、丕、睿)时代的文学创作,大致包括汉献帝和魏文帝、明帝时期的文学。建安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成就在诗歌。重要诗人是曹氏父子,以及以他们为中心的“七子”,还有女诗人蔡琰。他们都经历了长期的战乱,目睹了割据者的烧杀抢掠,饱受乱离之苦,对世事与人生有深层的思索。他们的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与他们自身的风貌。建安诗歌具表现了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精神和要求统一的愿望,抒写了人生苦短的哀叹,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反映了社会动动的景象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

建安诗人创作个性得以高昂,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继承并发扬了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又有所创新,把乐府旧题的四言、杂言叙事诗,改变为旧调新内容或另创新题的五言抒情诗。总体而言,建安诗歌呈现了一种慷慨悲凉、清新刚健的风格。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诗人是“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七人)、蔡琰等。

2、正始诗歌

正始与“竹林七贤”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文学史上的“正始”,应当包括从太和到司马炎建立晋朝近四十年时间。正始诗人有所谓“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而以阮籍、嵇康为代表。

3、西晋诗歌

西晋诗歌创作有明显转变,总体而言,缺乏现实内容,而重视形式的华美,《文心雕龙·明诗》说是“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情采》篇又说是“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西晋诗坛出现了更多的作家,又集中在太康、元康时期,有所谓“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另有傅玄、张华、刘琨、郭璞等人。最具代表的诗人是陆机、潘岳与左思。郭璞的诗多为借游仙以示对现实的不满。

4、东晋诗歌

东晋时期,玄学与清谈之风盛行,士族们以能谈玄为高雅,甚至处理朝政也务在清静。东晋诗坛玄言诗盛行,就是在这种心态下老庄玄理与山水之理相混合的产物。钟嵘《诗品》说玄言诗“平典似道德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当时的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桓温、庾亮、支遁、慧远等。直到东晋末年陶渊明田园诗的出现和南朝山水诗的兴起,才改变了这种不良诗风。

5、南朝文人诗歌

南朝文人诗歌,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较其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的兴起,鲍照的七言和杂言乐府诗的发展;以谢眺为代表的“永明体”,标志着格律诗的开端。到了梁陈时期,出现了宫体诗。这一时期,山水诗的大量出现、七言诗的进一步发展、新体诗的尝试、宫体诗的生成是主要特点。

6、北朝文人诗歌

南北朝时期,文化的重心在南朝。北方文学在五胡十六国与北魏前期,除乐府民歌外,是极度衰微。太武帝时(424450),崔浩、高允等人的创作,使荒芜的文坛出现了转机,他们堪称北魏文学的先驱。北朝文坛的复兴,开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迁都洛阳,实行汉化等一系列改革之后。北魏末至北齐,出现了值得称道的文学名家名作,有号称“北地三才”的温子升、邢邵、魏收,但他们只是师法南朝的沈约、任访等,因此,作品并无显着的特色。到了西魏、北周时,庾信、王褒出使北方而被扣留后,北朝文坛才有主力,齐梁文风也随之北传,文学创作有了生气,南北文风形成了交融。

7、南朝民歌

南朝和汉代一样,设有乐府机构,采集民歌,配乐演唱。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南朝民歌在内容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几乎全是情歌。这些情歌十之七八出自女子之口,且有妓女婢妾之作。有些还有色情成分和浓厚的脂粉气。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长篇情歌《西洲曲》。

南朝民歌诗体小巧,多五言四句,这种形式同入乐有关,四句一解;多抒写大胆热烈的爱情;其三,语言清新自然;大量运用比喻、夸张,尤其是双关、隐语;语言清新自然,委婉含蓄;风格轻柔婉丽。

8、北朝民歌

南北朝民歌是当时人民的集体创作。由于南北方的长期对峙,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习俗以及文学风格等方面,南北均有区别。

北朝民歌的内容较南朝民歌更为广泛。它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生动地反映了北朝200多年间的社会生活,表现出了时代的特色。就内容而言,有战争之歌、羁旅之歌、饥寒之歌、尚武之歌、游牧之歌、爱情之歌等。

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敕勒歌》《木兰诗》。《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诗歌史上的“双璧”。

北朝民歌体裁多样,除五言外,还有四言、七言和杂言等形式;其二,语言通俗、质朴、刚健;表情率真,风格粗犷、豪放,与南朝民歌形成鲜明对照。北歌所独具的艺术特色,思想内容广泛深刻都为南朝民歌所不及。

9、陶渊明的诗歌

陶渊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出现不仅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象征,而且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以及“平淡自然”的诗风,把诗歌艺术提高到一种美的至境,标志着汉魏以来古代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

陶渊明诗歌有多种题材,其中最主要的是田园诗和咏怀诗。作为田园诗的开创者,是他第一个将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咏怀诗主要表现诗人不同时期的理想、志趣和人生感受,其中既有仕与隐的内心矛盾,又有归隐后的苦闷情怀。

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这种自然平淡的诗风与平静朴素的田园生活的题材、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密切相关。他善于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融高远又富含理趣。语言精工本色,朴素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

陶诗还善于将自然美和心境美融为一体。他笔下的景物既是有象征意义的意中之景,又是生活中的实有之景。如《拟古》其七“日暮天无云”中所写“云间月”“叶中华”,便既是月夜春景,又是对人生最美好酣畅的短暂时光的比喻。陶渊明笔下的景物往往被人格化,如青松、芳菊、归鸟、孤云,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也是诗人高洁性格的象征。

陶渊明对诗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不仅开创了田园诗,而且前所未有地将日常生活表现得情趣盎然,富有诗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他创造了平淡自然的诗歌意境,为后人树立了诗歌艺术的更高标准。在诗歌形式方面他也有很多创造,一是用新鲜活泼的内容给四言诗这种呆板僵化的形式注入新的生命;二是发展了五言咏怀组诗,在前人《咏怀》《咏史》《游仙》《杂诗》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命题,如《饮酒》二十首,《拟古》九首,《归园田居》五首,《咏贫士》七首,《读山海经》十三首等。分类更加细致,在每组诗的内部结构安排方面,也较前人更具匠心。

(二)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方法

1、抓关键词语。一首凝练的诗,往往一字妙用,全诗生色。鉴赏诗歌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诗贵含蓄,鉴赏诗歌不能停留在其字面意义上,而要深入一步去探究和发掘其内涵,特别要善于抓住“诗眼”。“诗眼”是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常常是诗中精练、传神的词语,抓住了它就等于抓住了诗的精华。

2、抓诗人背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代表文学。适当了解该时代的风貌,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特点。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作品的内容。鉴赏时要充分利用注释和题中有关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介绍来分析,理解。

3、抓意象关联。诗歌中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外,更多的是指自然景象或物象,如写景诗中的景、咏物诗中的物、怀古诗中的典故等。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讲究含蓄、凝练、蕴藉。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却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鉴赏诗歌时,一定要抓住意象深入领会诗歌的情感。

四、作业设计

预习《诗经两首》。

《诗经》两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

2、积累字词,理解诗歌的含意并能熟练背诵这两首诗歌。

3、理解《氓》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和《采薇》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的朗读,感知课文。

2、小组合作并探究,理清课文大意,积累相关的字词。

3、情感交流,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同情《氓》的女主人公不幸的爱情遭遇,了解《采薇》中征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感情历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及领会赋、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中人物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体验法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爱情永远是不会变老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他和她是故事中的两个人,还有在那时的另外一些人。让我们走近他们!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板书)“风”指“十五国风”,属于各地方的乐歌,即指当时15国的诗歌作品,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课文所选的两首诗作均出自“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即王畿地区)的乐歌,有“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有“周颂”“鲁颂”“商颂”,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

3)《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4)《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5)《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2、基础积累

1)氓(méng)之蚩蚩(chī):氓,民,指男子。蚩蚩:忠厚的样子。谋:商量。顿丘:地名。愆(qiān):拖延。将(qiāng):愿,请。垝垣(guǐ yuán):破颓的墙。复关:指住在复关的那个人。一说返回关来。卜:用龟甲卜吉凶。筮(shì):用蓍草占吉凶。体:卜卦之体。咎言:凶,不吉之言。贿:财物,嫁妆。

2)于(xū)嗟(jiē)鸠(jiū)兮:于嗟,通“吁嗟”,感叹词;鸠,鸟名,这里用鸠鸟不可贪食桑葚来比喻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

3)犹可说(tuō)也:说,通“脱”,解脱。

4)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桑叶一凋零,就会枯黄掉下。这里以桑叶黄落来比喻女子颜色衰老。

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隰,低湿之地;泮,通“畔”,边岸。这两句用淇水有岸,低湿之地有边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二)信息筛选

学生听录音,边听边概括各章的大意:

明确: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第四章:控诉男子移情别恋。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三)合作探究

1、氓是如何来提亲的?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是否马上答应了他?

明确:男主人公:“抱布贸丝”,假借拿布换丝来和女主人公谈婚事。

女主人公:深情远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婉言拒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结婚前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男主人公:对婚姻很郑重其事,很认真的样子。

女主人公:痴情。

3、婚后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男:不体谅人,暴躁,三心二意。

女:勤劳肯吃苦,任劳任怨,专情柔弱。

(四)能力提升

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明确: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五)分析鉴赏

《氓》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好处是什么?

明确:“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比兴句。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的好处有:

结构上: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

内容上:①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不过,也不妨理解得宽泛些,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②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做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六)拓展探究

仔细品读有关细节,你认为男主人公的变化是不是个意外?为什么?

(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能够从文章中找到理由,自圆其说即可)

三、课堂小结

“抱布贸丝”,原始的物物交换,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范围的狭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精神领域的道德方面,尤其爱情观方面,少了更宽泛的选择范围,他和她上演了悲剧。她:温柔体贴,情意绵绵,嫁作他妇,任劳任怨,遭受暴虐,失望决绝。他:喜结良缘,娶她为妇,感情变换,虐待其妻。

四、作业设计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开头的这几句是用什么手法写的?写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换丝,向女主人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一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构成对比。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依依”。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雨雪霏霏”。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我的家乡,你怎么那么遥远,我的亲人,你们现在什么样?——这是一个多年出征在外,如今归来的战士走在回乡的路上。让我们走进《采薇》认识一下他吧。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让一学生上讲台朗读,读完后正音。

岁亦止(mù) 之故(xiǎn yǔn 饥载渴zài

王事靡gǔ    四牡kuí        雪霏霏yù

小人所féi)    鱼服mǐ

(二)信息筛选

1、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明确:《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找出本诗中表现人物强烈思乡情感的诗句。

先分小组交流,后展示本组的共同成果(每组准备两到三处)。

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明确: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及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画,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三)合作探究

前三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

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四)能力提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讨论活动,个性化阅读)

师评:①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蓄形象,耐人寻味;③“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今不胜昔之感;④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⑤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五)分析鉴赏

举例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

明确: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六)拓展探究

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

(将你的诗先在小组交流、修订后,再在全班交流)

、课堂小结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作业设计

课后搜集更多的表现乡情的诗歌散文作品,将你最感动的一篇拿到班上与同学分享感受。

课后记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通过把握诗文意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含有丰富感情的句子。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在毛泽东看来,古代帝王缺少“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也有必要补充一些“风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1)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

明确: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2)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离骚》,教师予以补充。

明确:《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部分。

2、基础积累

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听后读注释,重点解释下列实词的意义。

修姱:修洁而美好。

羁:喻指束缚、约束。

谇:谏诤。

怨:恨(“恨”在文言中多为“遗憾”)。

浩荡:多义词,这里为“荒唐,没有准则”。

民心:人心。

溘:突然,忽然。(“溘然长逝”中的“溘”即为此义)

忍尤:忍受责骂;尤:这里作“责骂”讲。

反:文言文中多作“返”讲。

忳:忧闷。

岌岌:高耸的样子。

陆离:修长的样子。

(二)信息筛选

1、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和节奏,然后理清文章的层次。

明确:第1节是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第2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2、屈原一生“好修姱以羁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三)合作探究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为什么“太息”“掩涕”?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两句启下。

2、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节选部分,诗人自述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疾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四)能力提升

1、诗中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外在形象?

明确:着装衣饰方面:用香蕙作佩带,有秀美的蛾眉,裁剪荷叶作上衣,缝缀荷花瓣作下装,加高那本已很高的帽子,加长那本已很长的佩带,佩戴着缤纷多彩的服饰,菲菲芬香更加显著。

2、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

明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

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

(五)拓展探究

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可在班内展开辩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明确: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三、课堂小结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多么感天动地的诗句,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深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

四、作业设计

课后收集有关屈原的对联、诗歌或评论,写一篇评价屈原的文章。(让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边走边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只见屈原自沉汨罗,用死表明自己决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今天,我们继续走近屈原,走进《离骚》。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学生自由诵读,划分朗读节奏。

明确:(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教师补充: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辩》等。

(二)信息筛选

1、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屈原是什么态度?(用诗句回答)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朗读交流)

(三)合作探究

反复朗读下列语句,揣摩其含意,并做出简单赏析。

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翻译: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秀美的蛾眉,诽谤我好放荡淫乱。

讨论评析: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怳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翻译: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欢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会后悔。

讨论评析: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翻译:我生各有各的喜好,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即使肢体分解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志是可以挫败的吗?

讨论评析: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四)能力提升

把自己想象成屈原,再读课文。文章如此动人,除了真情实感,还得益于语言,你认为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而其伟大的人格,为追求真理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又向人们展示了诗人坚贞不屈的精神。

②比喻手法的运用。如以“鸷”来自比,表明自己与群小的不同,以“初服”比喻自己原先的志向。

③对偶句式的运用。如诗中的“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句,句式整齐,情文并茂。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对诗歌语言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分析鉴赏

品读下列句子,体会其好处。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好处:以“芰荷”“芙蓉”来比喻自己的美德。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两句的。

2、“鸷鸟之不群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好处:以“鸷”自比,进一步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三、课堂小结

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心忧天下和疾恶如仇的品性。这些情感具有深远宏大、剧烈震荡的特点。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而是用美丽的想象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作业设计

课后阅读《离骚》全文,进一步理解屈原的形象,学习屈原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孔雀东南飞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人物对话和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3、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过程与方法

1、训练学生理清叙事长诗的思路的能力。

2、通过对铺陈、起兴等手法的理解,鉴赏诗歌的艺术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诗作体察汉代贵族家庭生活,以及封建礼教毁灭恩爱夫妻的婚姻乃至生命的现实,感受焦、刘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

教学重点

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

体味人物性格及诗句的民族气息和抒情意味

教学方法

诵读法、分析法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安排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给学生播放《梁祝化蝶》)。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年男女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休书将女子赶回家。这样的悲剧在古代不足为奇。早在梁祝之前即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并序)》。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借助注释、字典等疏通诗句。(必须掌握的实词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1)堪:承受得了。(不堪一击)

2)徒:白白地,空地。(徒有虚名)

3)可怜:可爱。(楚楚可怜)

4)纷纭:凌乱。(头绪纷纭、众说纷纭)

5)葳蕤(wēi ruí):繁盛的样子。(树木葳蕤)

6)纤纤(xiān):形容细长。(十指纤纤)

7)念:记挂。(念念不忘)

8)却:退出来。(望而却步)

9)区区:愚拙(何乃太区区);真情挚意(感君区区怀)。现在多指数量少或人事的不重要(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10)依依:恋恋不舍。(依依惜别)

11)窈窕(yǎo tiǎo):美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令:美好,敬辞。(令名、令德;令尊、令兄)

13)谢:辞别(谢家事夫婿);告诉(多谢后世人);道歉(谢罪);感谢(尝有所荐,其人来谢);推辞(阿母谢媒人);衰亡,凋落(形谢则神灭)。

14)相(xiāng):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及时相遣归);互相(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15)见:看见,会见,拜见(相见常日稀);同“现”(彗星见于东方);表示被动,被,受(信而见疑);副词,放在动词前指动作对象(府吏见丁宁)。

16)怅(chàng)然:失意,不如意。(怅然若失,怅然而返)

17)否(pǐ)泰:坏运气,好运气。(否极泰来)

18)络绎:接连不断。(络绎不绝)

19)赍(jī):赠送。(赍赏)

20)踯躅(zhí zhú):缓缓地走。(踯躅青骢马)

21)迎:迎娶(明日来迎汝);逢迎(迎合别人的心意);迎接(迎新人)。

22)零:落下,凋落。(泣涕零如雨,枯叶凋零)

2、解题

本诗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是我国最早的乐府诗集。本诗是保留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称“古今第一首长诗”(区别于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与《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乐府:原指掌管音乐的官府,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为“乐府”或“新乐府”。

(二)信息筛选

理解全诗的故事情节,进而掌握结构。

1、“小序”告诉了我们什么内容?

明确: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成诗的经过。

2、“小序”讲的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起到概括故事的作用,也奠定了故事的感情基调。

3、“小序”中的哪两个字起到集中体现故事冲突的作用?

明确:“遣”“逼”。全诗围绕这两个字来展开情节。

4、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你认为全诗可分成几部分?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可分成五部分。

1部分(1—2段):兰芝自诉(开端)――揭示矛盾

2部分(3—12段):遭遣盟誓(发展)――推进矛盾

3部分(13—21段):被迫改嫁继续(发展)――继续推进矛盾

4部分(22—31段):双双殉情(高潮)――矛盾进入顶峰

5部分(32段):鸳鸯和鸣(结局)――解决矛盾

5、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主要塑造了哪两个人物?

明确:焦仲卿和刘兰芝。

(三)合作探究

1、焦仲卿是怎样一个人?(学生先讨论,再交流,最后明确)

明确:忠于爱情,对幸福生活热烈追求,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充满叛逆精神。

2、你认为刘兰芝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刘兰芝是一个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忠于爱情的人。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毫无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让学生结合课文分析)

3、焦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明确:她是一个反面人物,在诗中,她是封建旧礼教的代表人物。她极端蛮横无理,独断专行。她无视焦、刘的爱情,折磨兰芝,威逼利诱仲卿,是一个摧残青年,摧残爱情的封建家长。

(四)分析鉴赏

我们从焦、刘身上可以看到怎样的社会现实?(由学生讨论,然后总结)

明确:封建家长制扼杀青年男女的爱情自由、婚姻自由。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休书将女子赶回家。

(五)拓展探究

联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各抒己见)

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整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的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游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琬再游沈园,见词和之。不久抑郁而亡。

(陆游)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上邪》(苍天啊)一位女子痴迷而挚烈的爱情誓言。(两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至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确是“短章中神品”。

三、课堂小结

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滴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里草犹悲——顽强的生命可以摆脱精神枷锁。只要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会实现。

四、作业设计

给家里人讲述故事《孔雀东南飞(并序)》。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的艺术形象,除了他们的悲剧行为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这首诗突出的艺术成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

二、人物形象与对话

1、刘兰芝:勤劳贤淑,多才多艺,美丽体贴,知书达理,不卑不亢,坚强从容,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忠于爱情的古代妇女。

1)第2节:自请谴归

齐读后探讨:①“十三能……十六诵诗书”说明刘兰芝是一个怎样的人?——多才多艺,知书达礼,富有教养;②“鸡鸣……夜夜……三日断五匹”说明什么?——勤劳能干;③“大人故嫌迟”这“故”字可以反映出哪些内容?——既显示了焦母的异常挑剔,也显示了兰芝洞察世情的聪慧。④兰芝为何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谴归?——一则不堪凌辱,二则她明白焦母的意图,深知谴归之事已无可挽回。⑤这一节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2)第9节:严装打扮

齐读后探讨:①请用此段中的两个字概括段意。——严妆。②兰芝为何鸡鸣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③打扮时为何“事事四五通”?——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既是对焦母无言的抗议与示威,也表现了她对爱仲卿,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④这一段作者对刘兰芝的外貌进行描写,目的何在?——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从容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也为下文太守为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3)第10节:拜母别姑

①姑嫂关系本不易相处,可是兰芝“却与小姑别”时却“泪落连珠子”,这说明什么?——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也同焦母的不容形成对照。②辞小姑时落泪,辞焦母时不落泪,不卑不亢,足以见出兰芝怎样的性格?——坚强。虽然作者极力写刘兰芝的善良和温顺,但善良和温顺之中别有一种掩盖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刚性,这种刚性广泛地散布在兰芝全部言行的细节里,自请谴归是如此,严妆打扮、拜母别姑也是如此。

4)再来看夫妻誓别时,仲卿对着她哭不成声,一筹莫展,她便说:“勿复重纷纭。”仲卿劝她回娘家,再图后会,她便说:“何言复来还!”她看清问题,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的尊严。然而她爱仲卿,也知道仲卿爱她,儿女深情使她对冷酷的现实仍然不得不抱着一丝幻想,幻想团聚。“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她被仲卿的真挚的情义所感动于是“感君区区怀”;她对仲卿体贴谅解,认为两人“同是被逼迫”;她对爱情更是忠诚,“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5)县令差人做媒,她这样婉言拒绝:“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6)哥哥逼婚时,刚性又立刻占据了兰芝的灵魂,处于弱者和被压迫者地位的那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感在她心底升华,她决定以结束生命来表示最后的抗议,所以“仰头”回答,很快便应允了。“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忠于爱情。再嫁期作定时,裁衣做裳乃至“举身赴清池”,没有一点迟疑和犹豫。她从来没有向恶劣的环境低头。

2、焦仲卿:忠于爱情,忍辱负重,重于孝道,但胆小怕事。

他是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是一个比较善良的白面书生。他忠于爱情,又守礼尽孝。他深爱兰芝却又不敢直接与其母抗争,只是消极反抗,忍辱负重。当他知道母亲要驱逐兰芝的时候,先是“婉启”,继是“跪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可见他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等到“母槌床便大怒”时,他就“默无声”地退了出去,一面劝兰芝暂回娘家,一面约定将来再去接她。其实,他只有一点幻想的期待并无实际行动。兰芝被逼改嫁,他声言要独个儿自杀。兰芝死后,他以爱兰芝之深,终于以身殉情。诗中写了他在“庭树下”“徘徊”了一阵,然后上吊,活生生地刻画出了这个怯弱书生的性格和面貌。这最后的反抗令人感动。他的反抗性格还表现在回家辞母的那段话里:“今日大风寒……勿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于晴天霹雳,而“自挂东南枝”,既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也是对封建礼教最有力的抗争。

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幻想到绝望,由软弱到坚强的过程。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她极端的蛮横无理,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强行拆散。她对仲卿是软硬肩施,一会儿(逼谴时)是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一会儿(阻死时)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目的是要仲卿速谴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4、刘兄:反面形象,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他对兰芝粗暴训斥,“作计何不量!”显得盛气凌人。“先嫁……足以荣汝身。”足见他趋炎附势,见利望义。“不嫁义郎体,其欲往何云?”一句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这分明是在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三、归纳中心思想

本诗通过刘、焦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焦忠贞不渝的爱情与反抗精神。

四、表现手法分析

赋、比、兴是乐府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1)赋

①我们已经知道诗歌中的第2节,第9节同样是用了“赋”这一表现手法,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请加以分析。

明确:第2段从时间上(13—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除此之外,还后哪些地方用了“赋”?

明确:第1321节。

③第13节是第2段内容的简单重复吗?

明确:不是,虽然它们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已经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一是兰芝自叙,一是兰母所叙。这样,通过不同人物的叙述,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④第21节写铺陈写太守家操办喜事的豪华排场,有何作用?

明确: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

2)比

①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

明确: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澜,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

3)兴

①去掉诗的开头、结尾,并不影响情节的完整性。去掉后与原诗进行阅读比较,体会艺术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开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以孔雀徘徊起兴,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以美禽恋偶比喻夫妻分离,用具体的形象渲染悲剧气氛。

尾声: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是为连理枝,象征了爱情的不朽。合葬化鸟,生不能相守,死要化作比翼双飞的鸳鸯鸟。“相向鸣”,是他们爱情与幸福的歌唱,悲愤与压抑的控告。结尾的浪漫主义手法,反衬现实,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在结构上,结尾的鸳鸯双飞和开头的孔雀失偶遥相呼应,体现了构思之精巧,用心之良苦。

故事的尾声和我国一些民间文学相似。“彩虹万里百花开,蝴蝶双双对对来。天荒地老心不变,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的“七夕相会”。这是人物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诗文起了质的飞跃。

4)如果说《诗经》中的民歌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中的源头,屈原的《离骚》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孔雀东南飞》属于哪一种?

明确: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杰作。

五、作业设计

焦仲卿的母亲爱她的儿子,为什么又处心积虑地毁灭儿子的美满婚姻?根据课下查阅的参考资料,以“从荒唐的逻辑看封建家长专制”为题,写一篇研究性文章。

第三课时(研究性学习)

一、讨论

1、刘兰芝聪慧美丽,勤劳能干,知书达礼,焦仲卿与她又情深似海,可是焦母为何非休她不可?

明确:焦母自己所说,是因为“此妇无礼节,举动专自由”,然而纵观全文,恰恰相反。刘兰芝“有礼节”,“不专由”。当她看出“大人故嫌迟”时,自知“徒留无所施”,便顺从母意,主动请归;临走前,“鸡鸣起严妆”,“上堂拜阿母”,“却与小姑别”,一言一行,有礼有节。可见焦母的理由不能成立。原因可能为:

①兰芝不会生育。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汉代,作为封建礼教与封建家长的代表人物焦母,究竟是依据哪一条把刘兰芝赶回娘家的呢?在《礼记本命篇》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七去”又名“七出”,是儒家经典中规定的休弃妇女的七个条款。《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那么,刘兰芝又犯了哪一条呢?

“共事二三年,践妾留空房”,原来,刘兰芝犯了“无子”的大过。焦母令儿休妻,忌讳说出的理由便是“焦家不能断了香火”。

②焦母恋子情结。西方学者(弗洛依德)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对这一现象作了深层次剖析:刘母之所以视兰芝美德于不顾,视仲卿夫妻两人的爱情于不顾,是出于人类一种早期的“恋子情结”;难以容忍平素对自己敬爱有加的儿子的“移情别恋”。因此,夫妻之间越是恩爱,则越发引起自己的失落与嫉妒,兰芝越是贤慧,就越容易招致她的不满,就是把兰芝换成罗敷,也会如此。

③门不当户不对。

刘兰芝“自小生野里”,虽然她是一个小康人家生长起来的优秀女子,但在门阀社会里,她的家世还不入“九品中正”之眼。而焦仲卿出身于官宦人家,自己又在太守府里作吏,虽然职阶卑微,但在严格的门阀社会里已经具备了“品”的资格,所以焦母说:“汝是贵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在她看来儿子将来还要凭借靠山飞黄腾达的。

2、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认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身价反而更高了?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县令太守为子求婚的?

明确:①封建社会禁锢妇女的一整套礼法常规和道德标准,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在汉魏时期,限制再婚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但再婚行为依然普遍存在,尤其是那些人品、才貌出众者。西汉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挑之,一曲《凤求凰》,卓文君便随司马相如去了。东汉邓元仪之妻被休后,嫁给华仲,华仲做了大官,携妻过街市,令邓元仪羡慕不已。东汉末,蔡琰(文姬)初嫁卫仲道,后为乱兵所掳,嫁匈奴,曹操用金壁赎回,改嫁官吏董祀。刘备娶了刘琮的遗孀。魏文帝曹丕娶了袁术的儿媳妇甄氏。吴主孙权就曾纳丧偶妇女徐夫人为妃。两汉时正统儒者的言论尚未完全拘束人们的社会言行。就是妇女缠足也是南北朝以后的事。到北宋程颐提出“去人欲,存天理”,“饿死事小,守节事大”,的北宋当时影响并不很大,其侄媳也未能守节。南宋以后,“程朱”理学进一步完备了封建礼教,礼教之风日趋严厉,寡妇再嫁是大逆不道。

②东汉建安年间,正是士族制度萌芽时期,门第观念已经存在。魏晋时期推行“九品正中制”。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断定刘兰芝出身在无所谓门第的家庭,嫁入焦家已有高攀之嫌这既可从刘兰芝的自叙“昔作女儿时,自小生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中看出,也可从焦母教训儿子的言语“汝是贵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中找到答案。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官方的正统思想。儒家所提倡的礼法、道德标准也就愈益发挥出自己的影响力,逐渐地成为社会主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在婚姻制度方面就有“七出”,如果县令太守想为自己的儿子物色妻子,他们选择的空间还是相当辽阔的,他们的地位、所受的文化熏陶以及社会舆论,决定了这些深受儒家学说浸染的封建官员不可能为自己的耳子选择一个被别家扫地出门的弃妇做妻子,无论她是何等美丽灵巧贤惠善良。

3、既然这种可能微乎其微,为什么诗中出现了那样的情节?

首先这是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需要。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照,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课文中既有对刘兰芝善良美丽、贤惠能干的正面描写,又有县令太守为子求婚的情节,尤其是刘兰芝再嫁热闹隆重的场面描写。这个场面的设置,除了表现太守对此事的重视外,更是传唱者特意用这个“隆重”场面与刘兰芝被焦母驱逐回家的“冷落”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刘兰芝是无辜被遣的,她的素养和品行是有口皆碑的,反衬出焦母的专断和无知,替刘兰芝鸣不平,使读者从心底长长地出口恶气,从侧面衬托刘兰芝的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

其次,这个情节的出现是广大人民意愿的反映。抛开《孔雀东南飞》不谈,在东汉时代,像刘兰芝这样被婆家驱谴回家的,被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折磨而死的弱女子肯定大有人在。刘兰芝的命运是悲惨的,这些弱女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同处于被压迫被蹂躏地位的广大群众在传唱刘兰芝的故事时自然而然会渗入自己的感情,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孟姜女哭倒长城都是很好的例子。

二、迁移阅读

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落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雪泪沈园”。“滴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中草犹悲。”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只情而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两人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整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到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琬再游沈园,和之,抑郁而死。

【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汉乐府铙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与文人诗词所喜欢描写少女初恋时的羞涩情态相反。“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山无陵”以下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确是“短章中奇品”。结束语:顽强的生命可以摆脱精神枷锁,只要矢志不渝,执着追求,美好的理想就会实现。

诗三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的四言诗、陶渊明的田园诗的特点。

2、简要分析诗歌的炼字。

3、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背诵诗歌,加强对诗歌的鉴赏。

2、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境、分析修辞格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涉江采芙蓉》诗中的情感美,《短歌行》中的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境、分析修辞格等;会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能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

品味《涉江采芙蓉》诗中的情感美,《短歌行》中的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想像法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安排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一个愁容满面的游子采芙蓉准备送给家乡的妻子,可惜,花草很快就枯萎了,花草却无从寄出。送花草的人意识到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法实现的一个理想,为什么呢?我们到诗中看看吧。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作,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

由于作者文化素养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二)信息筛选

教师范读,自由朗读。读后思考:

1、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思妇之情。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好友。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三)合作探究

1、品读一、二句,你认为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也是象征,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2、品读三、四句,这里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3、品读五、六句,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用自己的话完成)

4、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拓展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三、课堂小结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是说《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通过这首《涉江采芙蓉》对《古诗十九首》精湛的语言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

四、作业设计

品读全诗,想象诗歌的艺术画面,并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的诗句。诚然,以毛泽东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如果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会是谁呢——魏武帝曹操。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曹操是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终于统一了北方。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

他的文学成就颇高,与其子曹丕、曹植成为建安文坛的领袖,开创了一代文风,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被称誉为“建安风骨”,他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如《蒿里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等,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进取精神,如《观沧海》《短歌行》。著有《魏武帝集》。

(二)信息筛选

听《短歌行》的配乐朗诵,然后概括诗歌内容:

明确:(1)人生短暂借酒浇愁忧——功业未就

2)思慕贤才宴饮嘉宾思——求贤若渴

3)忧思不绝宴待贤士迎——仰慕贤才

4)贤才择主搜揽人才盼——天下归心

(三)分析鉴赏

1、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

明确: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和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赤忱,希望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有更多的贤能之士帮他实现其政治理想。

2、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为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历经坎坷,又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为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发出了人生短暂之叹,这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者的消极之“叹”,是渴望贤才帮助建功立业的英雄之叹,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间干一番大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四)合作探究

齐读全诗,思考:曹操在历史上素有争议,人们对他是褒贬不一的,读了这首诗后,你对他又有什么看法?

(鼓励创造性思维和见解)

参考: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自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兴屯田、抑并兼、统一北方,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所以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而《三国演义》却主要强调他的坏处,在许多读者中造成可对这个历史人物的错觉,完全有必要加以澄清。正如鲁迅先生指出:“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去《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的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出同上处)鲁迅先生要读者把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区别开,是因为小说中的曹操形象,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早已脱离开历史上真人真事的限制,而被创造长了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典型。(摘自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应当指出:由于《三国演义》的作者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拥刘反曹,因此对曹操的揭露有不少是虚构的。还有一些地方,作者认为是要害问题,极力加以渲染,其实并非要害,如曹操对汉室不盅,挟天资以令诸侯,杀后逼宫等等,大肆渲染,但并不能做为判定曹操功罪的依据。阅读《三国演义》不应当按照作者的爱憎倾向和施肥标准来评价曹操。文学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作家的创作意图和艺术典型的客观意义并非完全相同的。《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既有应该肯定的东西,也有必须否定的东西。历史上一切曾经起过某种进步作用的剥削阶级政治家都是如此。曹操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他们这种共同的本质特征,所以说他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摘自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小说讲话》,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五)拓展探究

节选《三国演义》中能表现曹操鲜明个性的章节(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点评。老师不作统一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课堂小结

生命应该珍惜,而珍惜最好的方法是行动。当你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问问自己,我今天该干些什么;晚上临睡的时候问问自己,今天我干了些什么。

四、作业设计

查找关于“曹操”的故事,课后相互交流。

课后记

第三课时

一、导语设计

当你走入社会,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一是通过出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二是过着归隐田园的生活,寻求一分怡然自得。同学们选择哪条路呢?

(学生A:我选择第一条路。因为我们在学校努力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考上大学,然后施展自己的才华,报效祖国。学生B:我选择第二条路。因为社会中有很多腐败和黑暗的现象,我就想归隐田园,脱离这种世俗)

好,大家的选择各有道理。我们知道,古代文人寒窗苦读,通过金榜题名、出仕,然后实现治国、平天下、济苍生的宏伟抱负。可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在出仕多年后,毅然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这是为什么?他归隐田园之后又是怎样的生活状况?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他的《归园田居(其一)》。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后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2、基础积累

1)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字音。

羁(jī)   暧(ài

2)对照注释,疏通词句。

解释下列加点词。

无适俗 韵:本性、气质 本爱丘山 性:天性、本性

池鱼思故 渊:深潭 宅十余亩 方:四周

榆柳后檐 荫:遮蔽 桃李堂前 罗:排列

依依墟里 墟里:村落 久在樊笼 樊笼:喻官场生活

(二)信息筛选

听朗读。讨论问题:

1、从何而归?

明确:官场。

2、为何而归?

明确:(1)本性爱田园。

2)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作者归隐田园为独善其身。

3、归向何处?

明确:田园。

4、归去如何?

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感。作者是在写自己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和那种轻松、平和、喜悦之情。

(三)合作探究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四)能力提升

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明确:“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这二者的特点是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说明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以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五)分析鉴赏

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景象?

明确:“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学生自由发挥)

参考答案:屋后榆柳树影婆娑,浓荫覆地,习习清风平息心中焦虑。眼前桃李芬芳,弄姿堂前,唤起心中欢欣。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

(六)拓展探究

陶渊明的归隐,是否可行?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

(学生自由发挥,论述有理即可。老师加以适当引导)

三、课堂小结

诗人从自己的本性出发,写自己对田园的热爱,对归返田园生活作了总结和赞美,表达了自己愉快、舒畅的心情,同时也对官场作了否定。由于文人的这种特殊情节,所以陶渊明在与官场决裂的时候定是作了很强的思想斗争的,作出这样的选择也是不容易的。虽然他在田园中找到了一分宁静和快乐,但其内心必有一丝酸涩。

四、作业设计

以“陶渊明,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我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散文的发展脉络。

2、古代山水游记的发展历程。

3、了解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特点。

4、学习阅读和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古代山水游记的发展历程。

2、了解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

阅读和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准备

教学资料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古代散文的产生是从简单的记事开始的,逐渐发展而有叙事记人的史传散文,而有议论政事、阐释哲理的诸子散文。写景记游之作比较后出,正如绘画中人像、佛像中出现的山石、树木背景一样。写景散文初起时难免体制短小,描写简单,像“逝者如斯”“松柏后凋”的联想与比喻,应该说只是写景状物的一种胚胎因素,主旨在于表达作者自己的志向与操守。到了东晋时期,世事乱离,偏安江南的士大夫们开始仰慕老庄思想,追求清玄之风,逃避现实,寄情山水。

二、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况

1、先秦时期:文史哲不分家,散文作品往往集实用性、哲理性、文学性于一炉。哲学家用散文说理,产生了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史学家用散文纪事,产生了历史散文.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历史散文是以记言记事为主。

2、汉魏六朝时期:

1)战国末期至秦汉时代,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散文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独立的文学地位。如秦代李斯的《谏逐客书》、东汉班固的《苏武传》是非常具有文学性的散文。

2)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它其实是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学样式,但它可划分为广义的散文范畴。赋起源于战国,兴盛于两汉。赋大体经历了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三个发展阶段。两汉时期大赋盛行,代表作有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甘泉赋》《河东赋》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大赋衰落,抒情小赋占主导地位。如曹植的《洛神赋》、王粲的《登楼赋》、江淹的《恨赋》《别赋》等。

3)代表两汉散文最高成就的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历史。全书以人为经,以事为纬,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的新纪元,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语言高度个性化,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它是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并对小说、戏曲的发展有巨大启发和影响。

3、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以“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为代表的唐宋散文家。他们继承了先秦散文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六朝文学抒情写景、语音修辞方面的经验加以融合发展,使文章体裁样式增多,艺术水平提高,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在唐朝和宋朝都兴起过“古文运动”,产生了不少优秀的散文作品。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永州八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4、明代时期:明初刘基、宋濂等写了一些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作品,如刘基的《卖柑者言》。明中期有前后七子以拟古为主,主张“文必秦汉”,但一味拟古;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继承唐宋古文传统,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项脊轩志》;后由又有公安派、竟陵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晚明小品文盛行,颇有光彩。代表作由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5、清代时期:清代散文成就最高的是清中期的桐城派,主张学习唐宋、秦汉古文,以清真雅正为宗,代表作有方苞的《狱中杂记》,姚鼐的《登泰山记》等。

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发展历程

古代山水游记是我国旅游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旅游文学的滥觞。古代山水游记是以轻快的笔调描述山水名胜,借助景物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记叙文。古代山水游记作为具有特定内容的文学样式,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意识的产生、旅游生活的展开以及在自然景物中孕育出来的审美观而萌芽、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它的发展过程非常漫长。追溯它的发展历程,从先秦至明清,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呈现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和兴盛时期。古代山水游记作为一种散文体裁,不但具有一般文学散文样式的特征,而且更具有不同于一般散文样式的特点和内涵。探究古代山水游记的产生、发展以及它的特点,对于了解我国古代旅游文学的内蕴,丰富我们现代旅游文化意识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古代山水游记的萌和产生

先秦及秦朝时期,人类旅游意识尚未产生,以审美观赏为内容的旅游生活也尚未出现,人们外出活动,大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社会交往。如周朝君主周穆王长达两年之久的周游,目的就是为了显示国威,安抚部属;孔子周游列国,席不暇暖,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秦始皇巡视天下,是为了征服天下,统一帝国。由于那个时代的出游根本不具备旅游的意义,相应地,表现旅游内容的旅游文学作品也就不可能产生;即使当时有的典籍中有一些关于山川景物的描写,大多也只是零星而原始的,如先秦时的《山海经》中“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介”“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的描写就是非常直观而简单的。

到了汉代,随着帝国疆土的扩大、社会经济的繁荣,人们对自然景物的认识日渐增多,出游活动也有所增加。随着人们对山水和宫殿建筑的新认识,山水、宫殿的描写在当时兴盛的赋体作品中也就有了一些反映。如西汉枚乘《七发》中关于潮水的描写:“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皑皑,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庸如三军之腾装”就写得比较生动且气势磅礴。又如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对宫殿的描述:“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阉;华榱壁璫,辇道纚属”写得多姿而宏伟。然而这样的描写,主要也不是重在表现景物,更没有记游的倾向,而是借描写以夸耀帝国的强大。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中,具有大量的写景篇幅,其中写登泰山时的俯视所见、写天门的陡峭和奇险、写登山途中的艰辛,更具精彩;同样,这些描写,其目的也是为当时光武帝登泰山举行封禅仪典这一事件作烘托和渲染。因此,以上这些作品虽然或多或少地写有路途的景色,但都不具备山水游记的特点,只能视为最早的山水游记文字,而不能算作山水游记作品。在先秦到两汉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人们已把景物描写纳入作品的叙写范围,但是山水风物的描写只是作为表现作品主题的附属品出现,而没有成为作品描写的主要对象,并且这种描写大多只是作品中的一个部分,没有独立成篇。因此,真正的山水游记在秦汉时期还没有出现,完全意义上的山水游记作品还处在积累和萌芽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这一时期朝代更迭,社会黑暗,使得文人学士厌恶仕途,逃避现实,志趣转向广阔的大自然。他们有的隐居田园,有的寄情山水,开始对大自然进行自觉性的观赏,并且在游历山水的过程中追求种种精神境界。这种追求使得他们的社会审美心理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他们对大自然的审美以及觉醒,使得这时期山水景物的描写不再是表现主题的附属品,而成为了主要的描写对象。这种旅游意识的加强,使相对完整独立的骈体山水游记、散文山水游记也应运而生。如东晋僧人惠远的《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就是作者与庐山众僧人同游石门、赋诗纪游,诗成后所写的序文。文中细致地描写了出游时艰难行进的经过,并在主观感受中生动地描述了石门神奇瑰丽的景观,突出一种神仙的境界。全文辞句清丽,语调流转,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是一篇独立的、具备了旅游文学特点的旅游散文。到南北朝,涌现出的骈体山水游记、骈体山水信札、小品等就更多了。有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与顾章书》、萧纲的《与萧临川书》《行与山铭》以及祖鸿勋的《与阳休之书》等。这些作家把山水景物当作自己描写的主要对象,记游明确,刻画形象,呈现出一幅幅极尽妍态的山水画、风景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是一部散文体的实录体地理学著作,同时又是一部旅游文学著作,其中许多篇目历来被人们推祟为旅游散文的佳品。如《水经注·三峡》篇,在记述三峡水道情况的同时,还描绘了三峡雄奇壮丽、气势磅礴的景象,并穿插着关于三峡的众多神话传说、风物习俗、民歌民谣,其写景叙事、实虚映衬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除郦道无的《水经注》外,还有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是一部历史文献,它的写作目的虽然是企图通过佛寺的盛衰寄托对拓跋氏复亡的哀悼,但旅游线索明晰,又常常把洛阳寺塔建筑作为审美对象加以描写,文字生动,写法精湛。如写水宁寺的佛塔,仅用“高风水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寥寥几语,就写出了寺塔的巍峨壮丽和庄严肃穆。不仅如此,它在描写中还插录许多关于寺塔的历史传闻、风尚习俗,是一部较典型的文史结合的山水游记作品。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人们旅游意识的形成、对旅游生活的重视,使得记游类作品在秦汉积累的基础上,内容更丰富,形式也开始多样化。这个时期的许多作品已经具备了山水游记散文的特点,它们标志着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正式产生和形成。

(二)古代山水游记的成熟和发展

隋唐时期,社会尽管有动荡,但总的说来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高度发展。特别是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使得人们的旅游审美观赏意识更加成热,更看重旅游者在游览观赏中的主体审美作用。这时期人们的旅游目的和要求有了很大的改变。具体表现为人们旅游,不但要使自己与自然之间培育相亲相近、相和相融的关系,以获得身心愉悦,而且还积极探索旅游的价值观,注重景物的文化内涵。这种旅游内容的丰富,使得此时期的旅游散文从形式上来讲,不再仅仅是骈体小品短札或解释山河的附文,而是出现了体裁多样的铭文、诗序、书信等;从内容上来讲,在对山水景物的特征描绘中能融进作者的主观感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唐代元结的山水游记作品最能代表这种特点。元结的作品在记述中注重描写和抒情,使主体的人和客体的景达到相应的结合,是情景交融的优美山水游记散文。其《右溪记》,写右溪“清流触石,洞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不但以细腻的笔调描绘出右溪的清新秀丽,并且在写景中以“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身世感叹。元结的这种以景寄情的山水游记对唐代以后的山水游记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清末古文家吴汝纶评价元结:“次山(元结)放姿山水,实开于厚(柳宗元)先声,文字幽妙芳洁,亦能自成境趣”。

唐代大散文家柳宗元,更是在元结的写法上有了很大发展。柳宗元是唐代山水游记集大成者,他的山水游记不但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寄托了自己抑郁的情怀,表现出较为深刻的思想意义。他的组记《永州八记》,是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中的一块丰碑,标志着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最高成就。《永州八记》中的第一篇《始得西山宴山水游记》,从自己被贬后的忧惧和漫游起笔,一直让自然景物的描写与自己的身世遭遇紧密地融合一起。他写宴游西山,不直接描写西山的景物,而是抓住“一览众山小”的视觉感受,运用生动的比喻、巧妙的夸张和色彩的渲染,有层次地状写登高眺望中的山水远景,从侧面烘托出西山高峻特立的壮观气象;同时,运用象征的手法,寄托自己的抑郁心情,表现遗世独立、不同流俗的人格理想。整篇文章刻画人微,托意深远,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山水游记散文。除柳宗元外,唐代在古文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在文体革新思潮的引导下,还涌现出了一批清新活泼的山水游记散文,有韩愈寄寓深刻、在表现儒家人格思想中渗透出浓烈山水审美意识的《燕喜亭记》;有白居易以赴仕途中旅游过程为外在行文线索,以友人之间的友情为内在情感线索,两条线索互相交织,把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富于清新明丽意境美的《三游洞序》;有李翱全篇借题发挥,将游山比作交友,写得别有情趣的《题峡山寺》等等。

到宋代,山水游记散文追随着唐代山水游记散文的踪迹,在内容和形式上更臻完美。其主要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山水游记作者数量增多,作品硕果累累。作家突出的有: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晁补之、陆游、范成大、王质、宋熹、周密等,他们都写有不少名篇佳作。二是形式更加多样化,有题记体、随笔小品、散文赋体、书信体、纪事体、考辨体、日记体等多种体裁。其中最具特色和成就的是陆游的《入蜀记》和范成大的《吴船录》两部日记体山水游记专著。这两部日记体山水游记按照旅行的日程路线写景物,记古迹,叙风俗,作考证,抒感慨,内容丰富多彩,笔法潇洒自如,在宋代山水游记种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三是内容上有所扩大。宋代的山水游记把唐代山水游记散文融情于景扩大到寓理于景,借山水景物进行说理议论,为山水游记散文发展在内容上又开辟了一条蹊径。如王安石的《游褒掸山记》,不以记游为重点,而重在就游山所见谈感受,发议论,意在说明无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立宏伟的事业,都必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道理。苏轼的《石钟山记》,描写山中巨石的森然耸立,山水之间的各种声音,写景状物绘声绘色,在给人一种如临绝壁、如泊深潭的奇险中,揭示一个深刻的哲理,即凡事都应该进行实际的考察而不应该主观臆断。全文把形象的描写和理性的分析巧妙地融合起来,洋溢着一种理趣。

元代山水游记散文从总体上看远不及唐、宋,但在题材和内容上也有一些新的开拓,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较好。

唐宋元山水游记散文,作者众多,内容丰富,样式具备,如群星灿烂,百花争艳,不但标志着山水游记文学的完全成熟,而且为明清山水游记散文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此以后,明清大多数著名作家的集子中都有山水游记散文作品,其内容涵盖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名山秀水和古迹。

明清两代,是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发展和昌盛时期。这时期,大多数文人学者都喜欢游历山水。他们继承唐宋以来的山水游记散文传统,创作了大量风格多样的山水游记作品,为山水游记的发展增添了更多的奇峰异彩。

明代突出的山水游记奇峰有两座,一座是以公安、竟陵派为代表的山水山水游记和小品;另一座是徐弘祖的巨著《徐霞客游记》。

公安、竟陵派一大批作家在“独抒性灵”的文学旗帜下,突破传统的束缚,刻意在作品中表现个人的山水审美情趣,其作品都极富个性。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有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钟惺等。其中袁宏道的《游苏门山百泉记》,以游百泉而借题发挥,任意铺写,充分表达了自己向往古代隐士、热爱自然山水、鄙视功名富贵的情感和个性,可谓是性灵自然流露的鼎作。稍晚出现的还有此时期山水游记小品的代表作家张岱。张岱沿袭公安、竟陵派的主张,提倡任情适意的文风,他的山水游记小品或写社会风情,或写旅游活动,描写细腻,情感真切,表现出他对“深情真气”的个性追求。其代表作有《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

《徐霞客游记》是徐弘祖历经数十年,游遍大半个中国而写下的数十万言的日记体巨著。这部日记不仅记录了宝贵的地理资料和考察成果,而且记述了他艰难而有趣的旅行生活,其中许多片段,如《游黄果树瀑布记》中对瀑布水势的描绘“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写得有声有色,绚丽多彩,充分体现了作者作为旅行家的情怀和作为文学家的笔致。整部著作被清代钱谦益评价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和“古今游记第一”。

清代是古代山水游记继续兴盛的时期,具体表现为著者迭起,游踪广布,丰富多彩的旅游生活在山水游记散文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形式上体裁皆备,风格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性灵派和桐城派作家。“性灵派”虽以诗著名,但其中代表作家袁枚善诗工文,一生喜爱山水,文学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提倡写个人的“性情遭际”,写个人的灵感。他的山水游记散文《游桂林诸山记》《峡江寺飞泉亭记》《游黄山记》等都是写自己的旅游感受,兴致所到,尽情描写,直抒性情,表现出一定的反叛精神和追求个性自由的倾向。袁枚所具有的这种独特风格的作品,丰富了清代山水游记散文的宝库。“桐城派”是清代著名的散文派别。它宣扬理学,文学上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结合。这种文学主张在其派别作家的旅游散文中表现突出,它与旅游情趣融为一体,读来更耐人寻味,这其中以姚鼐的成就最显著。姚鼐的代表作《登泰山记》,记游叙事,语句不多而线条清晰;考证述古,文笔平实而恰到好处;描景绘形,简洁准确而生动传神,全文没有抒情议论之笔,但作者那种昂扬奋进的心怀、博雅乐观的志趣以及喜悦满足的感情,全都寄寓在写景叙事之中,是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从以上古代山水游记的萌芽、产生、发展和鼎盛的轨迹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源远流长,作品浩如烟海,它开启了我国后代的旅游文学,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四、我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特点

(一)写景状物,栩栩如生

我国地大物博,名胜古迹、山川景物数不胜数,这为历代文人提供了绝好的写作对象。秀丽的景象加上文人卓越的才华,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瑰宝。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了这样的景色,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长江边,作者心境如水,啜饮着美酒,吟诵着关于明月的诗文,“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简短两句,把寂静无声的月亮写得宛如八九岁的小姑娘,活泼可爱。此时“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置身于朦胧月色中的作者也恍惚起来,油然而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奇幻想法,此景此情,也难怪老苏要“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了。寥寥数笔,作者便勾勒了一幅空灵秀美的月夜江水图,时隔千年,当时的江月都已成空,但读着这段文字,我们却如身临其境一般,扇动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亦能看到波光粼粼的万顷碧波,吹着习习而来的夹着草木之香的江风,举头望去皓月当空,在云间穿梭,似乎和人间的儿女嬉戏追逐。要不是散文对当时明月传神的描摹,又有谁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美好?

(二)融情于景,动人心弦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优秀的写景散文,都是字字扣着情来描写的。写景是山水游记的载体,抒情是文章的灵魂。在写景中借景抒情才能体现作者的写作主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被称为他的压卷之作,其中描写自家庭院的明月之景,更是堪称经典。“三五之夜,月明半墙,桂影班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这段文字看似笔墨疏淡却情韵绵远。十五之夜,圆月高悬,倍感思亲,而作者的亲人却已亡故;桂影姗姗可爱,而赏景之人却“斯人独憔悴”;景致依然,人事已全非,这样的景物读来,谁人不能体味到作者的悲凉?此外,作者以动态的景物来衬托内心的寂寥,将心底深深的无奈与对亲人的无限追思,化作清冷的月光,摇曳的树影,读来使人不禁为之心动,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也于须臾之间表现的淋漓尽致。融情与景,用景物来抒写心绪,也算是山水游记散文中的另一番景致吧。

(三)托物言志,含蓄隽永

有人说,中外山水游记散文最重要的不同在于,中国文人写景,不象外国文人习惯与到自然中寻找自我,相反的喜欢将景物的特点投射到自身,因而崇拜山的沉稳,水的轻灵,大地的浑厚,天空的辽远,从而在中国的山水游记散文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在描写美丽景色的同时,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学。这无疑给山水游记散文增加了许多魅力。这样的文章举不胜举,王安石在他的《游褒禅山记》中,作者介绍了山得名的由来,进山游览的经过之后,从前洞游者多,后洞游者少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从山名被误传得出学者必须“深思甚取”的至理名言。读罢此文,使人深深感受到他“务为有补于世”的文风和人格魅力。又如苏轼在《石钟山记》中,不仅用生动的语言,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月黑风高风及浪大的可怕恶滩险境,同时也在文章里,围绕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不断展开追问,面对前人不同的结论,作者不盲目相信其中任何一种,他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原则,深夜泛舟到石钟山绝壁之下,借着月光和火把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也给了我们一条终身受用的道理: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加入了作者中学思索的山水游记散文,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更表明了我国的哲学不落后于任何一个西方世界。时光流返,这些散文的光彩亦就生辉。

(四)语言优美,妙笔生花

在以上这些特点之外,山水游记散文诸多的语言特色也是必须提及的。如果写景散文是曼妙的女子,其描写的景色就是她国色天香的姣好面容,抒发的浓情就是她风姿绰约的美丽姿态,蕴涵的哲理就是她呵气成兰的优雅气质,那么优美的语言就是她恰如其分的表现伊人的得体服饰。

这其中包含准确到位的用词、变化多样的句式、不一而足的修辞手法、朗朗上口的音韵绝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在描写气势磅礴的天姥山时,用尽了夸张“天姥连天向天横”衬托“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在描写奇幻的梦中仙境时,那奇特的想象:声势浩荡的“熊咆龙吟”,随后是整齐而另人惊叹的“虎鼓瑟”,“鸾回车”,最后是日月照耀着的“如麻仙人”。短短文字间,尽显了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天赋。这样的才思,这样神气的山水游记散文,不值得我们千百遍的吟颂回味吗!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几乎是字字用典,字字对偶,其华丽的辞藻,丰富的内容,流畅和谐的音律,工整多变的句式,读来给人以畅快淋漓之感,细品之下,又能感受到作者独巨匠心所勾画出的山水美景,连韩愈都情不自禁的赞叹:“江南多临观之作,而滕王阁独为第一”。这样的成功正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排比、通感、叠词、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缘故。像其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上下对偶的同时,在句中自成对偶,形成了“当句对”的特点。同时在色彩上,将碧水青天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上而下,相映成趣,远近虚实整合到一句里,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秋景图,给人以无限美感,最终使得这一句成为千古绝唱,成为山水游记散文中的绝品。

五、阅读和鉴赏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方法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作品很多。山水游记在介绍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知识中给人以美的享受,抒写人对自然的审美感受,具有浓厚的抒情成分。那么,如何阅读、分析古代山水游记作品呢?

(一)把握写景、抒情和议论的关系

山水游记因体裁本身的特点,写景状物是必不可少的。但无论哪篇山水游记,都不是纯粹地停留在写景上。作家游览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往往是有感而发,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寄寓其中。所谓“言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写景与抒情在山水游记作品中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80余字,写景的只有“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几句,在此基础上,作者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慨。而“闲人”一词即表达了作者被贬黄州仕途失意的伤感,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复杂感情。

通过议论句,寄托作者的政治抱负或借景说理,也是山水游记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这些作品中的议论句也是我们在阅读、分析时应着重理解的。山水游记中的议论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揭示主题或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可用来抒发感情。它不能摆脱具体的景物描写,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极力描写岳阳楼胜景的基础上,用一段议论句,水到渠成地揭示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这也是《岳阳楼记》所要表达的主题。再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最后一段的议论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山水游记作品中,景、情、议是有机统一的。景与情往往融合在一起,情有时也通过议来抒发。景与议的关系则是:先写景,后议论(较多见);先议论后写景;夹叙夹议。当然,有些山水游记作品也完全不用议论。如元的《三峡》、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二)把握写实与写虚的关系

记叙的真实性、具体性是山水游记的基本特色。它所记叙、描写的名胜古迹、山川大泽、人情风物基本上可以考证。人们在阅读这些作品时,会留下真实、可信和深刻的印象。如曾巩的《墨池记》所描写的王羲之的墨池就在江西省临川市。沧海桑田、世事变化,至于现在可不可考就另当别论了,至少在当时是可考的。《三峡》所描写的长江三峡沿岸的景色就具体可感,其山密、水急、景清、猿啼凄凉的特色引人入胜,如临其境。

但我们在阅读古代山水游记作品时,除了理解其写实特色的一面,还应把握其写虚的一面。无论作家如何忠实于现实的自然,只要他的作品还能称为文学作品,就会含有或多或少的写虚的一面。游记作品也不例外地运用想象来写虚景。《醉翁亭记》中写道:“环滁皆山也”,但实际上滁州周围并没有那么多山。《岳阳楼记》中的“虎啸猿啼”也非实写,岳阳楼周围自古就没有发现过“虎”。这些写景的佳句都是经过作者的集中概括和创造,实中有虚、虚实相生。

山水游记中的“景”既是现实之景,又是作者心中之景,是作者创造的艺术之景。阅读时,惟有充分展开想象,对作品中所绘之景,所叙之事,所状之物进行再补充、再创造,才能使这些作品常读常新、获得裨益。

五、作业设计

预习《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掌握书序的特点。

2、掌握文言词语:咸、毕、惠、信、兴等词的意思和用法。

3、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

过程与方法

1、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意旨。

2、背诵课文,培养熟记能力。

3、鉴赏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4、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及叙、议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

2、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掌握归纳多义词的义项。

2、体味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

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梳理法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件谜一样的珍宝,它就是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关于这幅绝世珍品的下落,传说很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它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了墓中。我们在责怪这位自私皇帝的同时,还能感到一丝欣慰,因为尚有唐朝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等摹写的兰亭帖流传于世。我们在鉴赏书法美的同时,也不可忘了欣赏其文描写的兰亭胜景,品味作者在景中寄寓的人生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琅玡(今山东临沂)人。他是古代著名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了楷书、行书成熟时期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他书写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散文也是简净疏朗、俊美飘逸,显示了高度的艺术素养。因他做过右军将军,所以世人称之为“王右军”。

2、文化常识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是写在书籍或诗文前边的说明性文字,一般是说明编写的情况、目的,介绍内容,评价作品等。如《滕王阁序》,又如《孔雀东南飞》《琵琶行》正文前的小序。赠序则是唐代兴起的文体,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

3、写作背景

王羲之生性洒脱,出身名门望族,却以交游名士、吟咏山水为乐。晋穆帝永和九年晚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聚会。聚会起因源于“修禊”习俗。古人于三月上旬巳日,到流水中洗濯以祓不祥,后来发展为暮春时节在水边宴饮嬉游。王羲之等人曲水流觞,即兴赋诗,各抒怀抱。最后得诗37首,编为《兰亭集》。《兰亭集序》则是王羲之为兰亭集会诗集作的序,此序一反《兰亭集》“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玄言诗作派,摆脱了追求骈俪的窠臼,是一篇情真语笃、朴素清新的优美散文。

4、基础积累

1)请积累下列成语及常用语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崇山峻岭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流觞曲水 情随事迁

游目骋怀 感慨系之 放浪形骸 不知老之将至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掌握下列重点字词的含义

①修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修建、修造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治理、整治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 修订、修改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长

②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期限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大铁椎传》 约定时限

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征敛无期,求索无厌《吕氏春秋》 限度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察今》 期望、企求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 (jī)满、周,一周年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至、及

③致

皖师欲结欢于宁南,致敬亭于幕府《柳敬亭传》 送、送达

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屈原贾生列传》 表示、表达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到达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获得、得到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招致、引来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致使、使得

专心致志(成语) 极、尽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情趣、情致

④临

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面对、迎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 面对、引申阅读

居高临下(成语) 从高处往低处看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将要

⑤次

贤能不待次而举《荀子王制》 等次

陈胜吴广皆次而行《陈涉世家》 按次序

凡用兵之法……全军位上,破军次之《孙子兵法》 在排列上次一等

师退,次于召陵《左传僖公》 临时驻扎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夜篝火《陈涉世家》 行军途中的驻地

列座其次《兰亭集序》 旁边

3)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一觞一咏:喝一杯酒,名词活用作动词。

所以游目骋怀:使……放纵,使动用法。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副词用作动词;视听,视觉、听觉,动词用作名词。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以……为一样,数词意动用法;齐,以……为相同,形容词意动用法。

4)掌握下列特殊句式:

修禊事也判断句,“也”为标志。

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句,即“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悟言(于)一室之内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即“(于)一室之内悟言”。

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句,即“当其于所遇欣”。

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句,即“亦将于斯文有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句。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句。

(二)信息筛选

本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的感情如何?

明确:全文四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二段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渲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是轻松愉快的。

第三、四段为第二部分,主要是抒情、议论,作者由美景妙时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就会死亡。作者由“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认识,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虽然文中的寿夭、生死不能自由决定,从而有些伤感,但作者仍然认识到盛衰、生死是必然的。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故著文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

(三)能力提升

1、文章第一、二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明确:作者产生“信可乐也”的感受的原因是:一、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二、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三、聚会时的活动雅洁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四、聚会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原因:一是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一是可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三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而为“痛”?

明确:第三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

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记忆。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

(四)分析鉴赏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明确: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五)合作探究

后人多评价本文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你对此如何理解?

明确: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此文则别开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骈散相间,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词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十六个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出来,渲染了清幽的气氛。又如以“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概括了人生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简洁而清晰。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难怪后人评价这篇文章:“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世说新语赏誉》)

(六)拓展探究

《兰亭集序》中表达的思想与老庄思想一致吗?

明确: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情怀。但是,他的人生观不同于老庄的道家思想。在王羲之看来,对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彻底否定了老庄齐生死的观点,树立了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

三、课堂小结

《兰亭集序》从东晋习俗写起,按照修禊事——游兰亭——观美景——抒幽情的顺序,由己及人,先叙后议。面对兰亭美景、雅集乐事,作者不由兴尽悲来,感慨万千。既叹古今之常情,又悲人生之无情。《晋书王羲之传》说:“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写此序时作者年届五十,本文虽为序言,却表达了重死生、寄意后世的人文情怀。全文情景交融,文简意深,引人深思。

四、作业设计

《兰亭集序》书、文双绝,对照《兰亭集序》字帖(冯承素摹本)学习。利用自己掌握的文字、书法知识,初步感受“天下第一行书”的艺术魅力,希望对你的书写也能有所帮助。重点是了解序文写作特点,弄懂文意,品味文中优美的景语、情语及叙事之语。你将获得眼睛与心灵的双重享受。请就你的感受写一篇文章,要有真情实感。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文言知识,分析了文章内容,把握了作者抒发的感情,下面接着学习其他内容。

二、文本解读

(一)合作探究

1、品味生动、准确的语言

1)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明确:句中“清”字写出兰亭周围水的质——清澈透明,“激”字写出水的状——激越奔流,两者静动相结合,构成互补。“映带”既写出了远观水的情态,又巧妙地引出与兰亭的关系,为“流觞曲水”创造了条件。

2)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明确:句中“一觞一咏”四个字,写出兰亭集会上的两种主要活动:饮酒和赋诗。文字简洁,情态生动传神,尤其是两个“一”字,巧妙地写出了与会者快乐的神态。

2、体会工整、华丽的对偶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明确:两个四字句,前者突出与会者素质高,后者突出来源广,读来朗朗上口。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明确:前句写遥看宇宙,思绪飞扬;后者写回望大地,万物葱茏,心潮澎湃。感情美与形式美达到高度统一。

3、品味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言特点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明确:以上文字写出,尽管人们的生存方式不相同,但思想却是相通的:热爱快乐,为流逝的欢乐时光伤感。句子形式灵活,有骈句,如两个“或……”句,节奏明快,有音乐美;其他多是散句,长短不一,错落中见精致。

(二)能力提升

找出本文的用典并分析其好处。

明确:文中有两处用典。一是用《庄子德充符》中的“死生亦大矣”来证明快乐比痛苦好、生比死好的观点,颇有说服力。二是“齐彭殇为妄作”,彭、殇分别代表了长寿和短寿,他们的生命质量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个典故从反面证明作者的生死观。

(三)分析鉴赏

分析本文结尾的作用。

明确:文章最后说到写序的目的,是要记叙这次盛会,引起后人的感怀。文章收束得直截了当,抒发的情思却绵邈不绝。

(四)拓展探究

有同学认为,王羲之的生死观值得商榷,因为他只看表象生与死、长寿与短寿,而没有看生命的质量,如:是有益于社会还是浑浑噩噩。所以他的观点不足取。你对此有何看法呢?

明确:观点一:王羲之的说法有些片面。生命的价值不一定要用寿命的长短来衡量。同为亡国之君,蜀后主刘禅在晋朝乐不思蜀,浑浑噩噩,虽然寿终正寝,却留下千古笑话。南唐后主李煜却敢于表白思念故国之情,虽被宋太宗毒死,却留下了“自是人生长恨水常东”的佳句,令人扼腕叹息。所以,王羲之的生死观是不对的。

观点二:王羲之的生死观也有道理。我们讨论一个问题,不能离开时代背景。在王羲之生活的年代,玄说盛行,虚无主义在士大夫阶层中很盛行,这种消极的思想给整个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王羲之的这篇序是有的放矢、有感而发的。他强调乐比忧好、生比死好,恰好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

三、课堂小结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东晋名士崇尚老庄,爱谈玄理,大多思想虚无,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消极无为,认为人生像浮萍随波逐流,飘到哪里就是哪里,死了就死了,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作者对这种“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作了委婉的批评。他借古人的话说“死生亦大矣”,又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明了对生死问题的看重。

四、作业设计

1、和同桌互相听、读,从书序的角度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尽量用课文原句)

1)作诗缘由

2)作诗时的情形

3)结集的意义

2、再读一遍课文,将写景的句子抄下来,并概括景物的特点。思考“映带”可否换成“环绕”,“清流”可否换成“碧水”,“修竹”可否换成“翠竹”?

3、你喜欢文中哪些抒情、说理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认真体会其中蕴涵的情致,将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来。

41965年郭沫若撰文指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作的,而是后人伪托。他的理由是:《兰亭集序》兴怀太悲,与兰亭会情境不合。王羲之的《兰亭诗》有“俯瞰渌水滨”“寄畅在所因”的句子,大家是在“高高兴兴地饮酒赋诗”,《兰亭集序》却“悲得太没有道理”。你认为郭老的观点合适吗?查查资料,谈谈你的观点。

课后记

赤壁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2、深入分析文章内涵。“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3、设置研究性课题,对文章从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过程与方法

1、以诵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词语、句意,在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赋”的韵味。

2、以互动为平台,在互动中揣摩语句,品析文章,解读苏轼,感悟人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渗透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和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研读法、讨论法 比较法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二月,一日,天刚蒙蒙亮,一群带着四川口音和北方口音的异乡人在一位气宇不凡但又稍显忧郁的中年男子的带领下,悄悄走进小城黄州,在料峭的春寒中,住进了城东南一所叫做定惠院的小院子。这位男子便是在“乌台诗案”中差点丢掉性命的苏轼。经过一个多月的风餐露宿,苏轼一行终于到达了他的贬谪地——黄州,开始了他近四年的黄州生涯。在这四年里,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3篇赋、170多篇散文(含小品)、280多封书信,(数据引自《苏东坡黄州作品全篇》)其中有豪放派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有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了文学上的大幸。历史,便是如此令人费解。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其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医药、禅理、哲学等均有涉猎,学识广博,尤其在诗坛、词坛、散文上更是成就卓越的大家。政治上,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均为当朝臣子。苏轼为嘉祐年间进士。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中进士后累官至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书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启用新党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享年64岁。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苏轼的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的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的诗篇。其诗今存2700多首,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格,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他和南宋的辛弃疾形成了词坛上的“苏辛”豪放词派。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有《东坡集》《东坡乐府》。

2、关于散文赋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3、关于乌台诗案

乌台,汉书《朱博传》记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数千栖居其上,因称御史台为“乌台”。元丰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御史台的官吏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了苏轼,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六月以来,权监察御史里行(权,代理;里行,见习)何正臣、舒亶(dǎn),国子博士(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官员)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曾先后4次上书弹劾苏轼。他们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认为是“讥讽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舆”,“无尊君之意,亏大忠之节”,宋神宗随即下令御史台审理。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

4、写作背景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作者是元丰三年(1080)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秋,冬、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人叫《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壁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

(二)基础积累

1、正音及解词

属(zhǔ):劝人饮酒。

舷(xián

窈窕(yǎo tiǎo):指女子步行舒缓的样子。

少(shǎo)焉:不多一会儿。

酾(shī)酒:斟酒。

冯(píng)虚:冯,通“凭”,凌空之意。

倚歌而和(hè)之:按照歌曲的节拍,同声应和。

袅(niǎo)袅:形容声音悠长婉转。

嫠(lí)妇:寡妇。

愀(qiǎo)然:忧愁的样子。

缪(liáo):通“缭”,盘绕。

舳(zhú)舻(lú):舳,船尾;舻,船首。

槊(shuò):长矛。

麋(mí):鹿的一种。

扁(piān)舟:小船。

渚(zhǔ):水中小块土地。

2、重点字词

1)一词多义

①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关联

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

举酒属客 劝酒

名属教坊第一部 隶属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亲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②如

纵一苇之所如 往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好像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比得上

如期完成 按照

2)通假字

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

3、特殊句式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三)信息筛选

朗读课文: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全文分作五段。

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姣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的情态。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漂荡,就好像在天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朗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四)能力提升

细读全文,把握朗读的语气。

明确:第一段写赤壁美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轻松、超然的心情,应该读出欢快的语气。

第二段有点乐极生悲的意思。客人吹出了悲凉的箫声,且听者悲戚,所以饮酒歌咏部分应读出欢快语气,听箫部分应读出凄清语气。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写景也好,评史也好,抒怀也好,都要读出悲怆的语调。另外,反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也要读出来。

第四段要读出雄辩的语气,因为作者在慷慨陈词,表述自己的人生观。

第五段感情由悲而喜,要把这种喜悦读出来。

这一课的最大特点是人物感情起伏很大,悲喜交错变化,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抓住其感情线索,读出作者的情,更要读出情中包含的理。

(五)分析鉴赏

1、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明确: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2、本文的体裁特色是什么?

明确:这是一篇散体文赋。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汉代是铺张扬厉、繁缛富赡的,被称为大赋。到了六朝讲求对仗工稳、字句整饬,叫做律赋。宋代则突破了声律的种种限制,使之自由挥洒,富有灵活性,叫做文赋。这篇作品便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它融诗、赋、文为一体,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各因其情理所宜而运用自如。如叙事,则简括清晰,历历在目;写景则景物清爽,令人神往;抒情则情思幽渺,淋漓尽致;议论则即景生论,寓说理于景物描写之中,赋予抽象道理以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行文有偶有散,错落有致,挥洒自如,犹如行云流水,极尽变化,既有整饬之美,又有通达流转之妙。兼于偶句中用韵贴切,转换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声调铿锵和谐,增强了文章的音乐美。其中采用的主客问答的方式,虽然沿袭汉赋,但并不像汉赋那样板重,而是运用得十分灵活巧妙,恰足以表现作者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整个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诗情画意俱现。

(六)合作探究

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客人一曲洞箫,“倚歌而和之”,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脉也因之曲折流转,曲流中跃起浪花。

第三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客连用了几个问句,这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另一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感情跌入低谷。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倾向于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时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对人生有大视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解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而开阔,文章再涌波澜。

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景和情犹如长江在经历了蜿蜒曲折、波涌浪叠、惊涛拍岸之后,辽阔而祥和地汇入大海。

总之,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

(七)拓展探究

文中客说“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难道“客”不知道孟德不是在此处“困于周郎”的吗?

明确:观点一:文中的“客”不一定真有其人,“苏子”与“客”其实是作者矛盾思想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不是讨论“客”的历史知识,而是讨论苏轼的历史知识。苏轼当然知道此处非曹孟德“困于周郎”的赤壁,但为了行文的需要,作者只得“糊涂”一回了。而且,在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他也写到“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也是他表达思想的需要。

观点二:观点一不对。因为这个“此”字的指代意思可作一番探讨,它不一定是指黄州赤壁,还可以理解为夏口,夏口即今日之武昌,离公认的赤壁之战发生地并不远,所以,“客”并没有犯错误。

观点三:上两个观点都有道理,不过从全文看,“此”宜理解为黄州赤壁。

三、课堂小结

《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它写的是秋夜泛舟游赤壁的情景。文章通过景物描写和主客问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下面我们做练习。

四、作业设计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明确:引得潜藏在深涧里的蛟龙起舞,惹得独守在空船上的寡妇抽泣。(“舞”“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明确:何况我和您像渔人和樵夫一样,生活在江湖与山野之间,同鱼虾做伴侣,跟麋鹿交朋友。(“渔”“樵”本为名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原为名词,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道:(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苏轼于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苏轼在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苏轼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丰三年二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四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中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这节课我们就主要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景、情、理的有机结合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的。

二、文本解读

(一)合作探究

1、第一段中作者产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这几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产生这种飘飘欲仙感受的原因是当时特定的环境,清风、白露、流水、月色、天光,共同组成了一个半凡半仙的境界,作者在这种境界里自由泛舟,思维也无拘无束,自然可以“成仙”。这几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一是在结构上引出了后文的“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以及主客对话的情节;二是为下文定下了一个得失两忘、超然物外的感情基调,并且与结尾相呼应。

2、客人回顾曹孟德往事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客人由眼前的景物追述曹孟德在此建功立业又随史湮灭的往事,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慨,并进一步证明了他那种虚无主义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客人此处用了对比手法,先写曹操百万大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连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这样一写,使客人的观点有了一些道理。

3、文中最后写道:“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作者用行为描写表明自己说服了客人,使客人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实际上,这也是作者自己欣赏赤壁胜景、品味人生得出的结论。

(二)能力提升

1、品味生动准确的词语。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明确:“横”字写出了江上水气范围之大、之厚;“接”字写出了江天一色的壮景;“纵”字写出了任小舟自由漂流的悠闲状态;“凌”字写出了小舟掠过江面的动态。这些动词写出了水月之美,为作者“羽化而登仙”和“扣舷而歌”作了铺垫。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明确:句中“寄”字写出了人生的短暂;“渺”字写出人生如沧海一粟般渺小;“哀”字和“羡”字形成对比,突出“客”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与悲伤。

2、体会工整、大气的对偶。

1)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明确:这组对偶,对仗工整,节奏优美,写出了“客”消极避世的心态。

2)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明确:这组对偶,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我”那种无欲则刚、随缘自适、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两者互相补充,有感染力。

(三)分析鉴赏

鉴赏本文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句子,体会语言美。

1)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明确:这一段文字,由三组骈句与两句散句组成,而骈句又分为四言句与六言句。骈句对偶,读来节奏明快,有感染力;散句陈述事理,同样令人心动。这些句子组合在一起,有长有短,不规则中包含着规则,和谐中包含着另类。形式优美,感情丰富。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明确:这一段话,也是骈散结合,以骈句写出当年曹操攻下荆州、挥师与孙刘联军决战的英雄形象,然后又用散句发问。骈句是扬,散句是抑,欲抑先扬,扬得越高,抑得越紧,而骈句的气势恰好符合这个要求。故骈散结合,有力地证明了“客”的人生观。

(四)拓展探究

1、本文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结合课文,试作具体分析。

明确:如:“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段文字描写“客”吹洞箫的声音,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将声音比作“怨”“慕”“泣”“诉”“缕”,化抽象为具体,并想象“幽壑之潜蛟”听见这个声音会舞动,“孤舟之嫠妇”听见这箫声会哭泣,从侧面描写箫声之悲凉,也为苏子“愀然”发问创设了气氛。

2、体会本文雄辩的语言特点。

明确:本文除了写景、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用得好外,议论的表达方式也用得恰到好处。如第四段,“苏子”为了说服“客”,用了打比方和对比的说理方式,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人生观。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表达了人生的长与短都是相对的观点,颇有辩证法色彩。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可以作如下总结:本文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巧妙结合,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地统一起来,创造出一种抒情意味极浓的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赋中先通过对清风的徐来、水波的不兴、明月的升起、大江的辽阔等叙写和描绘,寓情于景,渗透了欢快之情,达到了“飘飘乎”“羽化而登仙”的程度,可见乐到了极点。接着,叙写了对思慕之人的怀念,描绘了阵阵悲凉的箫声,传出了不可言状的哀伤。以主客问答的形式揭示了哀伤的原因,最后集中进行议论,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及宇宙的看法,从思想上得到了解脱。

作者根据所见所闻和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不断变换表现手法,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得十分巧妙、自然,创造出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所有这些,我们要仔细体会。

四、作业设计

1、结合本文,集体讨论:

1)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

2)如何看待失意?

3)苏轼提出的寻找快乐的良方对现代人是否可行?

2、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先共同欣赏一下《卜算子》和《定风波》两词以及相关注释、评论,然后发表一下你的见解。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于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初寓居定慧院,五月迁临皋亭。本词当作于这期间。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黄冈东南。②漏断:指夜深。古代用壶滴漏计算时刻。③幽人:兼有幽居之人与幽囚之人的意思。此当为苏轼自指。④省:觉察、理解。⑤宋黄庭坚《跋东坡乐府》评本词云:“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词中表现作者寂寞孤高的心情。或以为隐射刺时之作,如清张惠方《词选》载:“鲖阳居士云:缺月,刺微明也。漏断,暗时也。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

按:这是清常州词派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话》)读词方法的先导。其体会发挥,已超出原作本意了。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明确: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游褒禅山记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重点字词(正音、虚词、一字多义、活用、通假等)。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3、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过程与方法

诵读、翻译、理解、感悟、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借鉴意义。(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掌握古文的字词句篇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梳理法、拓展法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曾发下誓言:“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国公,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2)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2、基础积累

1)读准句读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正音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二)信息筛选

1、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明确: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2、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明确:①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②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③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3、“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至洞之深处。

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④“无限风光在险峰”。

⑤“随之”;“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能力提升

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明确: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三)分析鉴赏

翻译第三段,并具体分析。

明确:(1)重点句子和词语: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汉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2)“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3)作者先说“古人之观于……而无不在也”,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人?是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4)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们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作了注脚。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矣……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四)合作探究

1、第二段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什么作用?

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略写前洞(19字)。

这一段中的对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出来后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后悔?

明确:遗憾的心情。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际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第四段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明确: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

(五)拓展探究

分组讨论: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过渡衔接、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明确: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或咎”;“在己为有悔”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三、课堂小结

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这篇课文就是如此。我初次阅读并未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讲了“志”“力”“物”的辩证关系,这个同学们一读就能理解。可在我看了有关评论之后又读,发现好文章就是好文章,它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定有它特别高妙之处,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次游玩的简单记述用区区几百字就为我们深刻透辟地阐述了怎样成大事以及以怎样的态度做学问的问题,前后呼应,详略得当,记叙与议论完美结合,无一句无着落,没有旁逸之枝,思维严密、清晰,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四、作业设计

1、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像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应该删去呢?

2、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备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3、试分析王安石《菩萨蛮》的意境和情感。

菩萨蛮 王安石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桥。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明确:此词为作者晚年隐居江宁半山之作。全篇用前人诗句杂缀成词,使之如出己口,真正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叙写自己的闲适生活与故作放达的情怀。全词以精练的笔墨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湖光山色。词中营造出清隽秀丽、悠闲恬静的意境,以此来抒发洒脱放达之情,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词人在描绘春景时,无典故,不雕琢,语言清新、自然,数笔就勾勒出一幅鲜明秀丽、清俊娴静的画面,其中有日景、夜景,有青山绿水、花红柳翠的明丽色彩,也有流水潺潺、黄鹂鸣啭的声响,而作者的形象就淡入这画面中。全词在安逸恬淡的生活情景中寄寓着政治家的襟怀心志,在娴雅流丽的风格中显示出作者的才情骨力,体现了王安石词素洁平易而又含蓄深沉的词风。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璀璨辉煌,流光溢彩;我们的先哲先圣给我们馈留的华章美文、锦词绣句,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与奇妙的艺术美,很值得我们咀嚼和品味。通过对它们的开掘,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加我们的生活情趣,提高我们欣赏美的能力,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二、文本解读

(一)合作探究

1、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判断句及其他文言基础知识。

明确:

1)文中的词类活用(句中加点的词)

①始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出(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则其好游者不能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④则其又加少矣(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欲奇(动词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阻僻远的地方)

而莫能者(谬:使动,弄错,使……错。传:动词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2)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其他文言基础知识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2、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明确: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明确: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明确: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明确: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动词,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识其本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二)能力提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1)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2)火尚足以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3)以故其后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4)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2、掌握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

1)古人之于天地、山……观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景象)

大王见臣列(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2)此余之所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往有(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3)以故后名之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为文犹可识(它,代指仆碑)

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指穴;那些,代指游客)

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指作者)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用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6)其孰能讥之乎(7)此余之所得也A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7B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6C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4)。

(三)分析鉴赏

1、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明确: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由来→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并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

明确:《小石潭记》。

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3、分析下列句子的作用。

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明确:这几句话看似“闲笔”,但却不可或缺。它主要陈述了两个事实:一是“我们”所至的深度不及喜欢旅游的人所至深度的十分之一;二是尽管如此,到这儿来并作记号的人已经很少。这就为后文的“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等议论提供了事实基础。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以肯定的问句加强否定的语气,强调如果尽了力,即使没有成功,别人也不能讥笑这一观点。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明确:作者用感叹的句式,加强了这样的语气:记录有关仆碑内容的古书不存在,后人弄错其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它的情况所带来的感慨,实在太多了。并可管中窥豹:学者不“深思而慎取”而产生的谬误实在太多。

(四)拓展探究

1、有人认为本文第一段“褒禅山亦……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与本文的主题关系不密切,为赘语,宜删去。你觉得如何呢?

明确:不能删去。理由如下:第一,本文标题为“游褒禅山记”,自然要首提此山之名的由来;第二,山名之正误也是后文发议论的一个根据,故还是要提;第三,游洞是记叙的重点,必须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使读者明确洞址,再以洞为参照物,指出仆碑的位置。这些文字从面到点,由远到近,由历史到现状,体现了严密的历史顺序和空间顺序,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为归依,在内容上环环相扣,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故不能删。

2、有人认为假若王安石与其弟弟和朋友一味地走下去,也许会出危险,所以有人及时提议返回,应该值得肯定;做学问也是如此,如果蛮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你如何看待这些说法?

明确:观点一:若只从探险的角度来看,以上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虽然提倡探险,但毕竟生命最可贵,所以安全应放在首位。但此文作者行文的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讨论洞中探险的本身,而重在抒发由此事引发的感叹:完成事业,志、物、力必须同时具备,而志最重要。所以,我们不必讨论提前出洞行为的正确与否。那么,做学问蛮干,会不会有好效果?当然不会。但何谓“蛮干”呢?这个概念不清楚。文中并没有“蛮干”,而是强调要有“志”治学。故以上说法有些牵强附会,可不赞同。

观点二:我认为,做学问也有蛮干的时候,如条件不具备,资料不全面,却硬要去研究某一个超前的问题。如果一千年前的人研究宇宙飞船,肯定是行不通的。我只补充这一点,因为观点一的说法太绝对。

总评:两个观点想得很深,说得也好。第一个观点着眼于文章内容之间的照应关系,分析得很透彻;第二个观点着眼于文章观点的科学性。各位同学的观点颇有辩证性,能给人以启示。

三、课堂小结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反思一下?

四、作业设计

西哲云“我思故我在”,可见有自己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结合本文的学习,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的认识,要有独到的见解。

课后记

演讲稿的特点与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演讲稿的特点

2使学生掌握演讲稿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要求

教学重点

1演讲稿的特点

2掌握演讲稿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要求

教学难点

掌握演讲稿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要求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准备

教学资料

教学时间

安排一个课时

一、导语设计

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的内容和形式。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二、演讲稿的特点

1、社会性

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不是个人的自言自语,而是面对广大听众的讲话,并且希望产生作用。演讲由于既有演讲者,又有听众。于是就产生了社会性。即有社会性,就要注意社会效果。这种效果主要通过演讲稿体现出来。演讲的对象是听众,听众是演讲的评论家和验收员。演讲稿要使演讲者在听众中产生热烈的反应,怎样与听众产生交流是执笔人首先应该考虑到的。不仅要考虑到演讲的本身,还要考虑到听众。执笔人必须要使自己撰写的演讲内容适应听众。

演讲的内容,要能反映千百万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要反映群众熟悉的事物和感兴趣的问题。同时,也不能迁就某些听众不健康的或肤浅的爱好和兴趣。但是,演讲者不是指责听众,而是用演讲的内容去打动听众,争取听众。特别是随着教育的普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演讲会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所运用,从而表现出它的日益明显的社会性。

2、针对性。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它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征服”群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所谓针对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听众所关心的问题,评论和论辩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要能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社会效果;其次是要懂得听众有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层次,而公众场合也有不同的类型,如党团集会、专业性会议、服务性俱乐部、学校、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各类竞赛场合,写作时要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为听众设计不同的演讲内容。

3、有声性

演讲稿要将无声的文字转变为有声的语言。讲稿写完之后,其目的是要讲给别人听。因此,它无法摆脱有声性这个特点。这是写演讲稿时应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

为了发挥演讲稿的有声性的特点,就要把演讲稿写得“上口”“入耳”。“上口”是说的方面,“入耳”是听的方面。所谓“上口”,就是讲起来与平常说话没有什么差别。所谓“入耳”,就是叫人听起来没有什么障碍,如同听平时说话一样顺当。演讲稿写得“上口”“入耳”,经得起说和听的考验,就能充分发挥交流思想感情的作用。

4、整体性

演讲稿有自己的体系,有自身的完整性。一篇演讲稿是演讲者的思想深度和知识广度的综合表现。在写演讲稿的准备过程中,要考虑演讲的话题和它的目的性,要了解演讲时的时间、空间环境和听众的情况;同时,演讲者自身的表情与动作,还要考虑演讲语言的运用等。这些相关的要素,构成和规定了演讲稿的结构和内容的整体性。任何脱离整体性而以单体结构形式显示出来的演讲,都不能构成完美有效的演讲。例如,如果我们只注意演讲稿的有声性,把精力放在语言和声音运用的技巧上,而不考虑构成演讲稿的其它因素,那么便不能体现演讲稿的整体性的功能。

5、真实性

演讲稿不同于文学作品的创造,文学作品可以拔高、可以虚构。演讲必须主题正确、观点鲜明、材料真实,必须讲真话。也就是说,演讲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演讲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扬什么、贬斥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决不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演讲的目的是为了宣传人、说服人、教育人,为此,演讲者就首先要有老实的科学的态度。在演讲中,使用的材料必须实事求是,不能马虎大意,更不能随意拼凑、凭空想象,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不管是旁征还是引用,都要做到准确可靠、真实可信。所谓真实,即选用的材料要确凿无误,绝对可靠可信。事实的大小、多少、程度、范围,以至一个细节、一个数字,都要言之有据。

6、鼓动性。演讲是一门艺术。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见解精辟,有独到之处,发人深思,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如果演讲稿写得平淡无味,毫无新意,即使在现场“演”得再卖力,效果也不会好,甚至相反。

三、演讲稿的写作方法

1、对象要明确,针对性要强。演讲稿的听众是明确,特定的,它受演讲场地的限制和举办单位的限制。比如,某单位在某场合举办的演讲,其听众大都属于某一阶层的。有了明确的听众对象,就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选题,包括题材,题旨,题目。听众对象越明确,对他们的心理,爱好,思想,情感,他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能力以及追求,理想,希望等了解得越清楚,选题的针对性就越强。恽代英的《耶稣,孔子与革命青年》,由于听众对象十分明确,是洋人办的教会学校的学生和少数教员,演讲的主题和题材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教会学校里的学生很容易受耶稣影响,要消除这种影响就不能不批判耶稣,而单单批判耶稣容易引起反感,便拉出孔子作“陪绑”,这就针对耶稣的也是学生容易受到影响的在暴力面前“和平忍让”等思想作了有理有力的批判,效果自然很好。

2、内容要集中,结构要清晰。所谓集中,就是说体现演讲稿内容的材料虽然很多,但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同之处,用以说明同一个问题,表达同一个中心。这是演讲稿发挥整体效应的关键。《耶稣,孔子和革命青年》的材料较分散;孔子,耶稣和革命青年是既不同族又不同代也不是同一类型的人。但演讲者却找到了他们的相关之点,相同之处,即革命青年既不靠孔子的“劝”,也不靠耶稣的“骂”,而要靠“革命党‘打’的法子”推翻不合理的制度。这就使分散的材料组成了集中的内容。结构清晰是指,演讲稿不论长短都由“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一体。但演讲稿的开头和结尾一般游离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之外,而正文却往往包含了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3、哲理要深刻,说明要形象。演讲总要探讨,说明一个问题,讲清一些道理。那些反映问题,事物本质和普遍规律的道理就是人们所说的哲理。成功的演讲稿都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哲理是高度抽象,概括的,只有几句话,但演讲稿对问题的说明却应是具体,形象的。因为深刻的道理只有通过具体的形象阐述才能为听众理解和接受。例如李大钊的演讲《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的开头:“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曲折回环,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复如是。”用一条“长江大河”,把革命道路的曲折,艰难说明得形象可感,内涵又极其深刻。

4、是一人写作,靠大家完成。演讲稿是准备用于演讲的文字稿,在没有演讲之前是没有完成的不定之稿。经过认真准备,它可能形成了讲稿自身的完整体系,但还没有和演讲的时境相结合,还不能形成与环境结合的整体性。所以,演讲稿写完并不意味着写作过程的结束。演讲者一接触具体的时境,马上会感到原来的开头也许不合适,在讲正文时也会出现类似情况。这就需要一边讲,一边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听众的要求,这就是演讲稿写作的延伸。这个过程是演讲者与听众共同创造完成的演讲稿写作过程。

5、语体要交融,文体要并用。演讲稿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写作时要交融使用各种语体,运用多种文体规律。目前,人们把语体分为议论,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对白六种。演讲稿在写作时几乎各个语体都需要,需要交叉运用各种语体。而文体的种类则更多。文章类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杂文,新闻,小品等,作品类有小说,诗歌,戏剧,曲艺,报告文学等。写什么文章就要运用什么文章的写作规律。而演讲稿写作与各种文体都有一定的关系,但又没有单一的对应的关系,它需要运用各种文体的写作规律,结合各种文体的特点于一体。恰切地说,演讲稿是论文的结构,新闻的真实,小说的语言,诗歌的激情,散文的取材,戏剧的安排,相声的幽默。

所谓论文结构,即指演讲稿结构首尾圆合,前后照应,条理清晰,构架坚实;所谓新闻的真实,是指演讲稿所用的事件材料必须是真实的,不许虚构;所谓小说的语言,是说演讲稿的语言是文学化的口语,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绘声绘色;所谓诗歌的激情,是说演讲稿热情奔放,感情充沛,炽热可感;散文的取材,是说演讲稿的选材范围广,时空跨度大,大事小事皆可纳入;相声的幽默,是说演讲稿要生动深刻,活泼有趣;戏剧的安排,是说演讲稿内容的展现要有起承转合,悬念贯一,错落有致。可以说,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在这里都有用武之地。

四、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1、了解对象,有的放矢

演讲稿是讲给人听的,因此,写演讲稿首先要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如何;了解他们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等等。否则,不看对象,演讲稿写得再花功夫,说得再天花乱坠,听众也会感到索然无味,无动于衷,也就达不到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的目的。

2、观点鲜明,感情真挚

演讲稿观点鲜明,显示着演讲者对一种理性认识的肯定,显示着演讲者对客观事物见解的透辟程度,能给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讲稿观点不鲜明,就缺乏说服力,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

演讲稿还要有真挚的感情,才能打动人、感染人,有鼓动性。因此,它要求在表达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热情的鼓动;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爱。当然这种深厚动人的感情不应是“挤”出来的,而要发自肺腑,就像泉水喷涌而出。

3、行文变化,富有波澜

构成演讲稿波澜的要素很多,有内容,有安排,也有听众的心理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如果能掌握听众的心理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恰当地选择材料,安排材料,也能使演讲在听众心里激起波澜。换句话说,演讲稿要写得有波澜,主要不是靠声调的高低,而是靠内容的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有强调,有反复,有比较,有照应。

4、语言流畅,深刻风趣

要把演讲者在头脑里构思的一切都写出来或说出来,让人们看得见,听得到,就必须借助语言这个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语言运用得好还是差,对写作演讲稿影响极大。要提高演讲稿的质量,不能不在语言的运用上下一番功夫。

五、作业设计

预习《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结合注解,疏通字句,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2、探究与活动,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

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学方法

梳理法、感知法、拓展法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安排一个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为海内外学人所敬仰;演讲无数,演讲辞也成为极具阅读价值的文本。作为一个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他在演讲中的教育思想正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色,他的演讲可谓高屋建瓴。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在教育、美学、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的广博知识。教育方面的演讲辞占很大比重,除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讲》外,还为北大写了《北大二十周年纪念会演讲辞》《北大校役夜班开学式演讲辞》《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演讲辞》等。蔡元培先生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并不仅仅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更在于他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主张和措施。今天我们就到他的演讲辞中去感受一下他作为一名学者和思想家的包容性的襟怀及坦荡无私的崇高境界。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1)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868111出生,194035病故于香港九龙。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声名赫赫。蔡先生的治学作风和为人品格是中华民族的无穷财富。他是我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代、现代历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奋斗了40余年,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2)写作背景

1916年底,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接教育部电,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但这并非美差,当时的北大以学风败坏、腐败盛行而声名狼藉,所以蔡元培一到上海,多数友人劝其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名誉毁掉了;也有少数劝他,说腐败总要有人整顿。蔡元培最终听从的是这少数人的意见,走上了北大校长的职位。并在任职伊始,就指出了北京大学的发展方向。作者在接任校长的职位之前,就向汤尔和先生,了解了北京大学的情况,所以确定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要求学生学实际知识,放开学生的思想,让其自由健康地成长。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不到十天的日子里,就聘请积学而热心的陈独秀先生,解聘不称职教师,让学生乃至于社会看到了他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作者针对北京社会的“风俗日偷,道德沦丧”的现状,对学生提出了德育的新要求,做到了有的放矢。希望学生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能够修心养性,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拨乱反正的历史使命。对敬爱师友的要求,可以看作是品德教育的另一侧面。显然只有这样,才会在北京大学形成一个良好的求学环境,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

2、基础积累

1)字音、字形

业(yì) xié) 谤(mǐ) yì) 砥砺dǐ lì)

正(jiǎo xù) 訾詈zǐ lì) sì) què)

2)词义

肄业:①正在学校学习;②虽已离校,但并未学到规定毕业的年限或并未达到规定毕业的程度。

干禄:求功名利禄。

孜孜:勤勉不倦怠。

砥砺:磨炼。

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二)信息筛选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讲》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演讲辞。它具有优秀的演讲辞的特点,同时又能体现出蔡元培先生先进的教学思想,请认真阅读,理出本文的思路。

明确:作者开头简单交代自己往昔与北大的交往,显示自己在感情方面与北大的联系。之后,即以新任校长的身份,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求青年学子端正对大学性质的认识,抱定认真求学的正大宗旨,为做学问、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而来,而不是为做官、发财而来。

二是要求青年学子在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社会背景中,认真砥砺德行,以天下为己任,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

三是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为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做出榜样。

在演讲的最后,作者告诫青年学子近期为了做学问和改良校风必须做好的两件事:改良讲义,添购书籍。

作为一篇演讲稿,文章思路很清晰。作者先交代昔日交往,以示作者一贯关注北大、关注教育。接下来,以新任校长的身份,向北大学子提出三项事关改良社会、改造教育、改善校风的大事。最后又就北大学子近期该做的紧迫事情提出两项要求,在演讲中灌注了满腔的热情。

(三)能力提升

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具体研读课文内容。

明确: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点明本次演讲的目的。作者曾在北京大学更名之际莅临于此,对北大学生多有了解,因此不加客套,直扑正题,点明“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长斯校”的“长”应为名词用作动词,“做校长”。

第二部分(第24段),对北大学子提出的三点希望。

2段要求学生抱定宗旨。宗旨是方向,是目标,凡求学者必须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有坚定的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才能打起精神,才能学有所成。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做研究,就要能耐寂寞,就要能忍受清贫,就要能淡泊名利。而此时的北京大学,却弥漫着一种腐败的风气,“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赤裸裸地为名利而来,必心浮气躁,必趾高气扬,必投机钻营,必不择手段。以此种心态求学,必无果而返,是最要不得的。因此,有必要抱定宗旨,坚定方向,方可学业有成,成栋梁之材。作者心之拳拳,言之切切,肺腑之情,涕泪泣血。“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倘能如此,北大幸甚,学子幸甚!后又谆谆告诫,循循善诱,令人动情:“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非但如此,“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苍天有耳,听此亦要堕泪。

3段要学生“砥砺德行”。作者尖锐地指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学校往往是被污染的最后一块净土,倘若学校已然是道德沦丧,那么社会该到何等地步!百行德为首,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立国之本,大学培育人才,当以培养品德为重,学生修身,当以修德为要务。

4段要学生“敬爱师友”。古来讲“天地君亲师”“尊师如父”,这是对长者的尊敬,是对学问的尊敬,也是对自己的尊敬。一个对师长都不尊敬的人,何以坦诚对待别人?教师是一种奉献的职业,他愿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学生,因此学生对师长“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同学更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是患难与共的良伴,是切磋技艺的益友,因此与同学“尤应互相亲爱”。一般百姓尚能知礼识廉,何况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呢?此处以常人对比,更能对学子产生警诫作用,更能引人深思。这三段由志向确立,到砥砺德行,到敬爱师友,向大学生们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有目标,有做法,既切实可行,又不得不行,语言凝练,感情真挚,催人深思。

第三部分(第5段),结束语。简单勾勒目下所做之事,简明扼要,切中肯綮。首先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老师重在启发引路,由学生自行探索,增广见闻,这是培养研究性人才的必由之路,道理虽浅,可惜有多人不明也。二是添购书籍,尤其要采购新书。书是知识之源,是研究之本,是一所大学办学力量的显示,学生必须占有大量书本知识,方能旁征博引,开启研究之门。事虽小,但若无人经办,也必不能产生良好效果。两件事虽小,但却显示蔡先生作为一校之长求真务实的作风,显示一代大师敢为人先的勇气,惟其如此,北京大学的面貌才由此改观,才真正奠定了在中国大学中的领先地位,对中国高等教育的革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分析鉴赏

品味本文的语言。

明确: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作,具有古朴典雅的特点。

这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但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他的文章的基本格式是文言文,用了文言文语汇和句式,但造语浅显,带着许多口语成分,这就比古文容易接受理解。这样就既有文言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特点,又有口语明快易懂、容易接受的好处。因此,演讲起来,能够让听众听得懂,好理解。

(五)合作探究

阅读第2段,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说“一曰抱定宗旨”,那么蔡元培先生要青年学生抱定什么样的宗旨?

2、根据文章的主旨,体会下面句子的含意和感情。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3、蔡元培先生在这里指出了北京大学多年来的弊端,这弊端是什么?根据文章内容,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请你探究一下,产生北京大学多年弊端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1)宗旨:为求学而来,爱惜光阴,孜孜以求,研究高深学问,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恳切告诫青年学生应当努力学习,珍惜大好光阴,为将来的生活和事业奠定基础。

3)弊端: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读书,多以实惠取巧为主,不研究学问;对于教师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原因:①做官发财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②学校办学宗旨不明,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日趋庸俗化。(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六)拓展探究

探究本文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意义。

明确: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讲中,对学生约法三章,对他以后在北大的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所创造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迄今尚有很高现实意义的教学理念,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它有利于青年学生远离世俗的侵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在一部分青年学生的眼中,考大学还是摆脱现实困窘升官发财的一条捷径,花苦工夫只为考个好大学,使自己有个好前程。不仅在学生中,即使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有的也会隐约流露出这样的思想倾向。而部分大学不再把追求高深学问作为它的目标,学校里人文课程被功利主义者嗤之以鼻,不予重视。学校没有一个好的导向,势必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使他们通过学校对社会有了一鳞半爪的了解。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各学校似乎都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一时之间,德育教育像是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事实上,很多学校对学生还是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把升学率看作是最重要的问题,而对学生的德行教育还是流于形式,背离了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由于学校疏于管理,很多学生贪图享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在学校附近开网吧等娱乐场所,使学生沉溺于其中,荒费了学业,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很多学生很自私,有唯我独尊的性格特点。在家,眼里没有父母,把父母看成是自己的奴仆;在校,眼里没有师长,老师批评时以怒目相对;对同学,合得来的讲哥们义气,合不来的动辄以打骂解决问题。

由此看来,蔡元培先生的这篇演讲辞还在为中国教育敲着警钟。

三、课堂小结

在行文过程中,作者不避矛盾,虽寥寥几语,可对现实的分析却精辟透彻,直到现在,这篇演讲辞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我们远离世俗的侵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四、作业设计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责(sāi 误( 孜以求(

Bquè 谤( 为人知(xiān

Czhóu 大有益(

D yǎn 有案可

答案:DA项的“塞”应读“sè”,B项的“鲜”应读“xiǎn”,C项的“裨”应读“bì”)

2、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入法科者尽可肄业(肄业:就学)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

B.二曰砥砺(砥砺:培养)德行。

C.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商榷:商讨)可也。

D.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详悉:详细知道)。

答案:BB项的“砥砺”应为“磨炼”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有哪些?试指出错在哪里。

①有些人把入党看作做官的终南捷径,这种思想和共产主义是毫不相干的。

②我为这事花了很多精力,虽然没办好,却问心无愧

③面对这种混乱腐败的现状,我们能够无动于衷吗?

④小张帮助老师把东西搬上七楼,这是小张责无旁贷的责任。

⑤老同学之间,可得开诚布公,不许隐瞒实情啊。

答案:④⑤运用错误。(因为“责无旁贷”的意思是“责任不可推卸,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句中的“小张帮助李老师把东西搬上七楼”不是小张应尽的责任。“开诚布公”的意思是“坦诚相见,坦白无私”,通常写谈话,句中却没有“无私”和“谈话”的语境)

4、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另写一句话。

例句: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答案:示例:一个学生若不好好去学习,则必不能为将来铺就坦途,则必不能为建设美好的明天积蓄力量。

我有一个梦想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美国黑人的生存状况,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2、体会本文作者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磅礴的写作特点。

3、品味本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理解作者的和平斗争主张,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2、探究与活动:认真揣摩、品味语言的深层含意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争取民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伟大的献身精神,为自由、平等、民主而奋斗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作者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文辞优美、气势磅礴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的深层含意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设疑法、点拨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预习提纲

1、熟读课文,积累字词。

2、结合演讲词的特点,整体把握文章要点。

3、初步揣摩关键词语尝试完成练习一,列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

二、导语设计

如果我们在这儿提到一个国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过在没有讲出这个国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麦克尔杰佛逊、林肯……另外还有9·11。无疑这个国家的名字是“Thenited States”(美国)。可是,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三、作者与背景介绍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每人一份,资料内容如下:

1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他是一位基教牧师的儿子。小时候他喜欢打篮球网球,特别喜欢踢足球。他把大量时间用来读书。为了赚点钱,他还送过报纸。他喜欢广交朋友,而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打斗。15岁时他获得入学成绩优秀奖而进入北方某州的一所大学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由地生活、学习和工作。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当时在南部各州,黑人还没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虽然美国在1865年学结束了奴隶制,然而南部各州,通过了它们自已的法律,继续把白人和黑人分开。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黑人儿童在单独为黑人开设的学校上学。花在黑人儿童身上的教育经费只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没有选举权,如果他们想要参加选举,就得通过一项阅读测验。

1948年到1951间,马丁路德金在费城继续深造。他毕生相信,如果人们得不到民权,那么要求社会变革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他认为,可以通过和平革命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而不必通过战争和杀戮,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的权利。

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美国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为法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举权。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418——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多媒体显示马丁路德金遗像

2背景简介。1955121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座”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公开。

1963,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子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有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828,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25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四、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或指定学生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

五、学生大声读课文,教师根据演讲词的特点,结合演讲的内容、场合、对象,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

1 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2 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3 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4 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2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发言。

明确: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六、学生精读课文,分组讨论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 自然段)回顾、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状,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得出自已正当的要求。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揭露事实”“讽刺许诺”“提出要求”“提醒当局”“讲究策略”“表明决心”。

七、教师出示全文结构图,要求学生填写空缺内容

多媒体显示:

1、回顾、肯定《宣言》的重要意义,揭露黑人受歧视的现状。

2许诺 提出 要求:提醒当局不兑现许诺的后果讲究 策略 表明决心

3、展望:斗争必胜

学生明确:1)当局空头许诺(2)提出自由、平等要求(3)讲究斗争策略(4)表明斗争决心

八、布置作业

1仔细读课文,揣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优美的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2回忆所学过的演讲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第二课时

一、师生共同研读第一部分

1多媒体显示:

1)“伟大的美国人”指谁?

2)什么是《解放黑奴宣》?

3)本段落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2学生讨论。

3探究。教师给必要的提示。教师出示有关林肯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林肯(Abraham incoln. 1862~1865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战争的初期,曾竭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妥协,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内战结束时,即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

《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922颁布的宣言,它规定自18631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宣言当时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使战争形势转向有利于北方。1856年的宪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条例废除了奴隶制,但战争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视。

关于第三个问题,应让学生明确:本次的游行集会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而这个主题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当时的一位伟人写在了《解放黑奴宣方》里,而时至今日,黑人的权利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重提历史一方面表示对政府的不满另一方面昭示明众:我们并非无理取闹;我们必须奋斗,也许前边的路还很长。

二、研读课文的第二、三部分

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同学们诵读本部分中的重点段落,并注意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而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1诵读课文,注意情感的分配、语调的缓急、语气的轻重。

2请学生试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

1明确: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的,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重有力。本段中前边有三个相连的“今天”,这三个“今天”在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都比前面有所抬升;需要重读的词有“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自已”“故土家园”。

第三自然段,在读时整体语调可略和缓一点,但重点词语依然要注意,如“每一个美国人”“所有的人”“生存、自由”“追求幸福”“权利”。

2)学生再读以上两段,同学之间互评。

3学生试读第578段。

1)明确:经过34两自然段的平缓之后,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者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候”,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式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更加突出了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至78自然段,因其内容讲的是斗争的策略,所以它的语调是平和的,是理智的,是语重心长的。

2)学生再读以上段落,大家互评。

4学生再读1014自然段。

1)教师提示:10~14自然段可以说是一段答言。针对“热心人”的质问, 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这里边有潜台词:贪得无厌 ;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等)。面对黑人的现状,面对此公的质问,作者一定是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 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意;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意。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

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又不失理智,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因为作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是按了一定的顺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权利。好的演讲一定要煽情,但如何把握好一个度,这是一门艺术。

5朗读第18段到第25段。

明确:本段快要接近演讲的尾部,从内容上讲是对末来的展望与描绘,和前边一段相比,应舒缓一些。是鱼跃大海,鹰击长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作者驰骋想像,放纵而又不失中心,舒缓而又富于感召。设喻精巧,令人向往;亲情贯注,给人光明。无限的憧憬,美好的末来,无不在作者的演讲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想黑人之所想,说黑人之所说。但这还不够,他想黑人之所末想,说黑人之末说,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他设喻非凡,他语势如虹。他用心在讲演,他用生命在呼唤。他是黑人的偶像,享有“黑人之音”的美誉。他的光芒如日中天;他的感召胜似万马千军。他受到民众的爱戴,而遭受敌人的仇恨,他死了,因为敌人怕他,然而他是不可战胜的,他是民心,他是正义,他是一种精神!时至今日,在美国,黑人所要求的依然没有完全得到,他们的夜正长,路也正长。

三、总结全文

通过我们刚才的读、悟、品,大家想必对本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

总结归纳演讲词的特点

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

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 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

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众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舍此则为缘木求鱼。悟到这一点很重要,愿同学们多想一想,多悟一悟。

四、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1、联系上下文,研读以下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人开了一张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的表达有什么效果?)

明确: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继承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暑是不会过去。(这里的“秋天”与“醋暑”分别指什么?)

明确:本句同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人为自由、平等而奋斗所到来的那一天,比作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明白他们奋斗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战斗。和“秋天”形成对比的则为“醒暑”,一个“醒暑”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了黑人为“秋天”的公平而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3)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23小题由学生自主回答,教师以鼓励为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的17段到结尾。

2、阅读下文,作出简单评价。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好一生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即使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留下任何佘地。由于社会的严醒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风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貌岸然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末来。

提示:这一篇悼词,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介绍居里夫人学术上的卓著成就,而是着重介绍她的伟大品格,评述这些品格对推动时代和历史前进的巨大作用.第二段介绍居里夫人的伟大品格:性格坚强,意志纯洁,严于律已,客观公正,谦虚谨慎以及为实现理想坚持到底的精神。第3段分析居里夫人科学功绩的取得正源于她的伟大品格。结尾一段,热情讴歌居里夫人品德的力量推动了时代和历史的发展,号召欧洲的知识分子向居里夫人学习。

课后记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本文围绕中心论述、内容高度概括、语言精确、结构严谨的特点,学习悼词的写法。

2、把握课文结构,品味精确语言。

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途径,对作品进行阅读、比较、沉浸、体悟,理解其丰富的情感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马克思对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伟大功绩,学习马克思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崇高精神,体会马克思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通过文本结构的把握,了解马克思卓越的贡献,感受马克思伟大的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精准语言的品味,体悟作者对马克思悲痛悼念、赞赏崇敬的深沉感情。

教学方法

导读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您喜爱的座右铭?”“思考一切。”这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女儿的一次对话。这充分反映了作为思想家、科学家和革命家的马克思一贯的性格,那就是“独立思考”。这种独立思考精神,是马克思伟大创造精神的起点,也是我们今天每一位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可贵品质。

今天,我们应该以独立思考的精神来研究探讨这篇著名的文章。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了解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是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他以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并将继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于181855生于德国,1883314在英国伦敦逝世,317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用英语发表的讲话。

2、背景介绍

1883314,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17,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讲辞。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在巴黎相识。之后的40年时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列宁在评价他们的友谊时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又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

3、悼词的特点

悼词,在结构上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表达对死者的悼念之情)。

4、基础积累

词语:

词(dào 不可量(ɡū) 丛杂(wú) 然开朗(huò)

浅(fū) 心喜悦(zhōng 有成效(zhuó) 恨(jí)

诽谤fěi bàng 诅咒zǔ zhòu 予(jǐ) 蔑(wū)

(二)信息筛选

1、从题目中能否看出文章的体裁和表达方法?

明确:从“讲话”二字知道是演讲辞,因此是以议论为主;从“墓前”二字可以知道这是悼念马克思的悼词,所以有记叙和抒情。

2、恩格斯概括了马克思哪两方面的贡献?

明确:社会科学理论的创建和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指导。

(三)品味语言

注: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品读关键词句,体悟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师只作思维、方法的必要点拨与引导。(“思考一切”——出自马克思和女儿的一次对话,却充分反映了作为思想家、科学家和革命家的马克思一贯的性格。而这种独立思考精神,正是马克思伟大创造精神的起点,也是我们今天每一位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可贵品质)

1、述其哀

1)阅读经过删改的文段,谈谈与原文表情达意的效果差异。

314,当代伟大的思想家心脏停止跳动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都是巨大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说明:教师的提问要有一定的思维量,要让学生在阅读、圈划、比较中,激起思维的火花、心灵的冲撞,自然而然地感受文字表情达意的效果,感受这篇悼词的情感力量,而不是孤立地、枯燥地对一些语言现象进行烦琐的分析考证。

2)指导朗读:

A、进一步体会用词的精确,深沉的哀悼情调;B、语速:低沉、缓慢。

2、赞其功

根据之前的方法,自行品读词句,进一步体会用词的准确精练、丰富的情感内涵。

1)第3段的分析:找主干,理枝叶

①这是一个很长的单句,主干是“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其余均依附于主干,起到或修饰或说明的作用。

②状语——类比

③宾语的同意复指部分——是一个多重复句

2)小结:马克思的科学理论与他的革命实践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之所以能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正是由于他卓有成效地参加了亿万奴隶摧毁旧世界和创立新世界的伟大革命实践。革命实践是创立理论的基础。伟大的革命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和推动伟大的革命实践。所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又是同样伟大的科学家。

说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注意时机,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点拨、调整、补充。

3、颂其德

让学生自行阅读、提出疑问,再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问题预设:

1)“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两个“最”体现在什么地方?马克思对此抱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

2)各国政府、资产者的“驱逐、诽谤、诅咒”与马克思逝世后“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鲜明的对照说明了什么?

3)“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说明:以自主提问的形式开展教学,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可以激发他们对于人生存在意义的思考,这样思考也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四)能力提升

1、恩格斯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和马克思作比较?

明确: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是指物质决定精神,而且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这个顺序在过去却是“做得相反”的。这个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要与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

2、马克思“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还”起了什么作用?发现这个“特殊的运动规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明确:“还”在这儿表明围绕马克思的丰功伟绩这个中心,把文章的意思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由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发现让那些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经济学家(他们看不清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社会主义批评家们(他们诅咒资本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一鲜明的对比,说明了马克思这一发现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3、为什么还要概述其他领域的发现?

明确:“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的,都有“独到的发现”,表明马克思作为一位科学家研究的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与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相呼应。

4、马克思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发现?

明确:马克思的发现是他近30年呕心沥血,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以及大量艰苦的研究才获得的成果。正如马克思自己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样的人实在是伟大的。

(五)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明确:无论性质怎样的政府,也无论什么资产者派别,都毫不例外地疯狂地嫉恨他,恶毒地诬蔑他。马克思对此“毫不在意”,当作蛛丝“轻轻拂去”,表明马克思对敌人极端蔑视的大无畏的人格精神和他追求自己理想的执著。

2、马克思逝世,“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这与各国政府和资产者对他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个“对照”说明马克思是无产阶级不可替代的导师,同时也说明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能给各国资产者以致命的打击,是资产者不可抗拒的敌人。

3、马克思有如此大的贡献,他的为人是否专横跋扈?

明确:不是,他没有“私敌”。“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这是剥削阶级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马克思没有这样的敌人,说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全力以赴地与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因而他有“许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这个评价含蓄、深刻,高度赞颂了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伟大的人格魅力。

4、“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明确:这是本文的结论,也是抒情的高潮。

正因为马克思在他的一生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如此卓越的贡献,所以在恩格斯看来,他的功绩是无法磨灭的。

三、课堂小结

这篇演讲辞篇幅短小,内容高度概括。语言凝练准确,字斟句酌;悲痛而不形于外,颂扬而不借助于藻丽;以婉曲之意倾吐悼念之情。凝重悲壮、深沉感人,处处闪耀着演讲者思想的光辉,充分显示出庄严凝重的深沉型演讲风格,不愧为悼念型演讲的典范。

四、作业设计

每人制作一份有关马克思的剪报并在班内作交流,了解伟人的革命斗争史、科学研究史、苦难生活史,为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深厚的情感内涵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以检查上节课的练习导入。

二、分析鉴赏

1、依次抽出第一段中下列词语:“下午两点三刻”“最”“还”“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同时依次撤换第一、二两段中的下列词语:第一段中的“停止思想”换成“心脏停止跳动”,第二段中的第二个“对于”换成“和”,“不可估量”换成“巨大”,“空白”换成“严重情况”。先有感情地朗读改后文段,再对照课文,仔细思考,逐一说明删去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用来替代的词语为什么不能替代。

明确:“下午两点三刻”:写明具体时刻,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恩格斯来讲,对于整个世界来讲是多么的非同寻常,在这一时刻恩格斯没有在马克思身旁,终生的挚友就这样静静地走了,恩格斯抱憾终生。这一时刻更是令世人万分悲痛和无法忘记的。“最”:在这里是程度副词,突出了马克思在哲学界的无与伦比的地位。“还”:流露出在马克思临终时未能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表达了作者由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悲痛;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遗容的安详。

第一段中不用“心脏停止跳动”,而用“停止思想”,这不单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讳饰”的手法,而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领袖。

第二段用两个“对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突出了马克思的杰出贡献;同时,表明了从两个方面领起下文的内容。不用“巨大”,而用“不可估量”(无法估计和衡量),因为后者程度最高,强调了马克思逝世带来的损失之大。不用“严重情况”,而用“空白”,因为前者内容宽泛,而后者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这是对马克思最确切的评价。

2.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究竟指什么?

明确:“主要的”是指“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也就是说,就马克思伟大的理论创造而言,他的革命实践使他的理论有了生命力。这里的“主要的”“首先”,表明马克思的功绩是无与伦比的。因为理论只有付诸实践,这个理论才是鲜活的。

3、“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是过渡句。它既承上又启下。“承上”是说,由于马克思做理论的目的是追求科学在历史上的推动作用,表明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崇高目的就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所以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但这句话又是下文的论题,即他的革命实践印证了他理论的真实性以及它对待科学的严肃态度和执著的追求,证明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4、第七段中“第一次”说明了什么?

明确:“第一次”表明马克思亲身参加的伟大的革命实践,同他的理论创造一样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这是因为马克思不仅热烈地向群众宣传自己的科学理论(办报、编小册子),而且顽强地领导着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最后卓有成效地创立了“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引导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国际政治斗争的舞台。

5、马克思做了哪些改造社会的工作?

明确:马克思参加了摧毁旧世界和创立新世界的伟大革命实践。

三、小结拓展

1、主题归结:本文是一篇悼词,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对马克思一生的丰功伟绩作了言简意赅的概括,但这个“讲话”的深刻意义,不仅仅在于寄托哀思,更重要的是极其准确地评述了马克思地思想与事业,有力地教育和鼓舞了正在战斗着的无产阶级战士与广大人民群众。

2、写法借鉴:

A、用词的准确、精练;

B、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第1段详细叙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接着具体描写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第2段用议论的方式阐明马克思的逝世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使演讲词一开始就表达出无比悲痛的情感,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下文写马克思伟大的贡献,不管记叙还是议论,总是运用一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或修辞手段,抒发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悼念、颂扬之情。叙述可以记清事实,议论可以阐明观点,抒情可以抒发情怀,三者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演讲词的观点和材料高度统一,而且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拓展延伸:

A、学生小结自己的收获(思考一切、勇于创新、注重实践、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等)

B、补充马克思17岁所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部分,进一步引发思考。

小结: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其就立志“为人类工作”,并且具有“目标始终如一”的顽强意志。所以,虽然我们一时还难以完全理解马克思的不朽学说,但是我们完全应该而且也完全可以学习他伟大的人格!

四、布置作业

假设你自己来到马克思的墓前,请你以一位当代中国中学生的身份,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联系中国现实,谈谈自己对马克思人格、学说的看法。

课后记

育星教育网 www.ht88.com

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1544cc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3.html

《写景状物散文的鉴赏角度完美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