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读书的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人读书的成语故事

古人读书的成语故事
古人读书的成语故事11.学富五车
形容书多或学识丰富的典故。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惠施多方(方术,其书五车,其道舛驳(他的学说多差错而杂乱,其言也不中(正当后人便以五车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施车等来表示书多;用学五车学富五车等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2.三十乘书
形容藏书丰富或学识渊博的典故。语出《晋书·张华传》“(张华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尝徙居,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受此典影响,后人论书之丰富,也每以三十为数,不一定必是。如果形容书少,则用无乘书3.枕中秘宝
形容不愿示人的珍贵图书。典出《汉书·楚元王传》所附刘向条:(汉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

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后人于是以鸿宝秘宝秘枕书枕函书秘之枕中枕中之秘枕中秘书等来指道术书或珍贵而不愿示人的图书。4.开卷有益
勉励人读书的典故。典出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儒》太宗日阅《御览》(指《太平御览》,该书原名《太平编类》,因宋太宗曾经通读而改名三卷,因事有阙,睱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陶渊明也有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的句子。后人也有写展卷有益的。5.读书种子
比喻世世代代的读书人象种子一样播撒开去,衍生不息。语出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期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效法裴语,(只不过易文种为书种耳。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书种读书种6.束之高阁
比喻将收卷充置不用的典故。典出《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刘孝标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刘乂(yì、殷浩诸人盛名

冠世,(翼未之贵也,常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等到天下清定,然后议其所任耳。此典本不指书,但后来人们往往以此典来表示把书扔在一边不再读或不再用。其形式有束高阁束阁束置高阁7.三坟五典
指称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左史,官职名,倚相,人名趋过(快步走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好好对待他。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后人便以三坟五典典坟坟典坟籍丘坟等词来泛指古代文化典籍。8.寻章摘句
形容读书只顾及文中的片言只语而不深究其精神实质。语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赵咨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9.断章取义
常指随意摘取诗文中的一部分为己用而不管作者的愿意如何。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春秋时各诸侯国进行外交活动时,使节们往往以赋《诗》为表达己方意愿的手段。然赋诗者与听诗者可以对诗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必管诗的本义。此典的形式常

有:断章取义断章取谊(古谊同义断章载句。现今还用,不过已转为贬义之辞。10.梦笔生花
比喻文人文思大进,文笔优美俊逸。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此,后人多以梦花生花彩笔生花笔花入梦花从笔生等比喻文思大进。
11.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加任何修改。语出张衡《文士传》(唐徐坚等编《初学记》引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坐,文不加点。此典的主要形式有:文不加点不加点万言不加点不加点窜等。12.著述等身
形容读书或著述很多的典故。典出《宋史·贾黄中传》中幼聪悟,方五岁,玭(中幼父名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后人遂用等身书形容读书很多,只是后来是说将书册摞起来有身子高,与典源中所指有所不同。也可以用来形容著述极富,多作著述等身身著作13.一字千金

形容诗文作品精心创作、极有价值的典故。事出《史记·不韦列传》吕不韦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千予千金。此典的主要形式有:字千金千金字金悬秦市悬金等。14.洛阳纸贵
形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典出《晋书·思传》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拜访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世说新语·文学》也有: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与《二京赋》鼎足而三,与《三都赋》并列而四。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15.藏之名山
形容作品很有价值因而非常值得珍视的典故。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此典的主要形式有藏之名山藏诸名山藏版名山名山藏藏名岳藏述著等。

古人读书的成语故事2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开始发奋读书。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经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天的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的同意了。
于是他们每一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了能文善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

他的文才武略。古人读书的成语故事3
悬梁讲的是东汉时期孙敬的故事。出自班固的《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孙敬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视书如命,酷爱读书,常通宵达旦,人称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常看到后半夜,有时不免打起瞌睡。一天晚上,孙敬打瞌睡,睡着了,一觉醒来,懊悔不已。如何克服瞌睡?他苦思冥想,突然,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房梁上,一头系在自己的头发上,每当打瞌睡,绳子就会猛拽头发,他就会惊醒。从此,他就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
由于孙敬刻苦学习,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东汉著名政治家,纵横家,大学问家。
刺股讲的是战国时期苏秦的故事。出自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苏秦小时候很有志向,跟老师鬼谷子学习多年。学成后,苏秦的功名欲望非常强烈,于是,他到了秦国,用连横计谋游说秦惠王文王,秦王没有采纳他的计谋。苏秦没有其他谋生本领,没有经济来源,吃饭穿衣都成了问题。只好破衣烂衫,像个乞丐一样返回故乡。亲人见他如此落魄,都对

他十分冷淡。苏秦羞愧难当,下决心用功学习,昼夜苦读起来。读书时,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在大腿上刺一下。就这样坚持了一年,苏秦认为自己有把握了,于是,再次出山。秦国让他伤透了心,不想去了,他周游六国,说服以合纵抗秦,苏秦手握六国相印,缔约六国组织,联合抗秦。苏秦成为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古人读书的成语故事】1.古人读书的成语故事盘点2.古人勤奋读书的成语故事3.古人求学的成语故事汇编4.古人励志成语故事5.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6.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7.爱读书的成语故事8.有关读书的成语故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e4f0b53df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32.html

《古人读书的成语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