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魏之忠臣司马懿波澜壮阔的生平事迹

发布时间:2020-03-04 18:28: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标题一:重温经典,魏之忠臣司马懿波澜壮阔的生平事迹

标题二:回顾佳话,三国乱世中司马仲达的壮志雄心

导语:东汉末年皇室衰微,各方势力都觊觎汉室江山割而据一方。在这个国家动荡不安、军事纷争不断的时期,一批批能人志士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我华夏五千年的画卷上描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不得不提一人,“受遗二主,佐命三朝”,他就是司马懿,字仲达(公元179~251年)。通过他的生平事迹,来了解一下这位乱世能臣的雄心壮志。

1、入仕坎坷司马懿。

(1)出生士族。据史料记载司马懿出生于名门士族,其家族中司马卬降于汉高祖刘邦并战死沙场,其高祖父司马钧、曾祖父司马量、祖父司马儁、父亲司马防都是汉朝重臣。司马仲达就出生在这样的家族,一个历代效忠于汉朝的家族。

(图1 电视剧《三国》中的司马懿)

2)抱病不出。公元201年,曹操在仓亭又击败袁绍,得到了官渡之战胜利的曹操地位实力都处于上升期。这时已经22岁的司马仲达,在士族之中已经有了较高的声誉名望,担任司空的曹操听闻了他的声望后派人征辟司马懿。他望着这日渐衰微的汉室江山,居然被这个阉宦之后的曹司空控制,而自己空有满腹经纶和报国远志却不能像祖辈那样忠良于世,心有不忿。故此司马懿装病不仕,这样既能保全性命又不违背自身的志向和气节。

3)被迫从仕。直到七年之后(公元208年),曹操已经击败了袁氏一族,此时青州、幽州、并州、冀州都落入曹氏之手,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方霸主,虽然得到了官渡之战和远征乌桓的胜利,但是历经大战自己也损兵折将(特别是痛失郭嘉),这时求贤若渴的曹操盯上了司马仲达,使用强制手段来征召入仕。战胜袁绍让世人不得不承认曹操确实是一个志存高远的军事天才,在谋略和才华的光芒下出身的贵贱已经不重要。这时的司马懿已经29岁深深被曹操的个人能力所折服,他想着自己总不能告病在家一辈子吧,而且此时已经欺瞒不住,不能因为自己的清高连累司马家族。所以他选择了入仕,唯有如此自己这满腹经纶才有用武之地,司马家族之才流芳于这天地之间。

(图2 电视剧《虎啸龙吟》剧照,司马懿上朝)

纵观司马懿的入仕之道,效忠曹魏起初就是被迫的。那么我们来猜测一下他的心理,在这个乱世之中他很无奈,空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却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当时的名门士族曾看好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但是从讨伐董卓的战争中来看绝非明主,果不其然败亡于曹操之手,看来颍川荀氏的支持的潜力股曹氏无论是用兵、谋略、志向、远见都可以说是当时枭雄。就当时的国情来看,各地割据的军阀之中,名正言顺匡扶汉室的只有曹操和刘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手中控制的就是汉室正统,而刘备以皇氏宗亲之名匡扶汉室但暂无根基难成气候。其他军阀都是割据一方,或名不正言不顺,或志于偏安一隅。在这种形势之下选择,司马懿选择了出仕曹丞相,在乱世之中施展自身才智。

2、曹魏重臣司马懿。

(1)曹操的猜忌。司马懿在士族之中地位崇高,我认为正是由于他的名声和人望使得曹操对他所忌惮。此人如果成为别国重臣则就会失去一大批士族人才,如果被重用又担心出现二心,曹操素来生性多疑为了防患于未然,这才有了“三马同槽”、“鹰视狼顾”的一系列舆论,这就会让世人时刻有所警觉。曹操深深知道这在乱世之中,最可怕的不是名望崇高也不是拥兵自重而是声名远外之人掌兵,因为他就是这样起家于乱世,所以就让司马懿担任曹丕的老师,此时的司马仲达既无政权,又无军权,可恨自己没法成为曹操心腹重臣空有一身本领却没有机会用武之地。

(图3 电视剧《虎啸龙吟》剧照,鹰视狼顾)

(2)曹丕、曹叡的托孤。不过司马仲达从来没有自暴自弃,他怀揣着雄心壮志熬过了曹操过世。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曹丕继丞相位。同年曹丕登帝位,司马懿平步青云任魏国重臣。七年后曹丕英年早逝,又受命辅佐曹叡,谁知曹叡也是在位不久因病驾崩托孤辅佐曹芳。司马懿才得以位极人臣,实现他治国齐家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图4 电视剧《三国》剧照,曹丕托孤)

(图5 电视剧《虎啸龙吟》剧照,曹叡托孤)

司马懿在41岁之前均没有实权,入仕以来都是活在舆论的阴影下,但是他用才能让世人叹服,用自己出色的军事谋略和治国才能,使得曹氏一族不得不在非常之时任用这个非常之人。从被迫任职到托孤重臣,司马懿都是在尽力为国家的财政、军事去考虑谋划。他之所以隐忍是因为他出生士族大家,曹氏一族始终打压着他防患着他。司马懿不得不如此度过前半生,一时的不得志并没有埋没他的才华,《三国演义》毕竟是后世之人针对三分归晋的结果,把司马家族全盘丑化。但是要知道司马懿在曹操过世后,身为一个魏臣对魏国始终是兢兢业业。

3、功勋卓著司马懿。

(1)于内荡平乱贼。据《晋书》记载司马懿用兵如神,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他治军极严,深知战机稍纵即逝,以用兵神速而闻名天下,新城之战中,孟达与诸葛亮密谋反叛,被司马懿察觉亲率军队日夜兼程,仅八日就兵临城下,孟达措手不及被擒杀。平定辽东一战,击破公孙渊杀尽反党、以儆效尤,此后曹魏再无大规模的反叛。

(图6 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孟达形象)

2)于外寸土不让。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过程中,奉命同曹真、张郃一同反击蜀国,司马懿兵出西城,水陆并进攻克新丰,之后逢大雨班师回守。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任都督统领张郃、费曜、郭淮等抗击蜀军,洞察敌军意图、把握战绩阻挡了诸葛亮伐魏的脚步。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坚持“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原则与蜀军僵持而战,多次识破诸葛亮计谋。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对决为后世传颂,实现了司马仲达国之重臣的远大抱负。公元241年,东吴攻魏围攻樊城,司马懿统兵退敌,此后连续两年数次击败吴军。

(图7 电视剧《三国》剧照,诸葛亮(左)与司马懿(右)阵前对决)

司马懿在军事领域上的成就远不于此,以上只是史料记载中的冰上一角。但足以看出这位魏国重臣的军事才能,深谋远虑。更能看出司马懿对魏国的忠诚之心,从入仕以来,司马仲达就在为打造一个强大的魏国而奋斗着,在一次次对敌国的战斗中发挥着他治军统兵的才能,无论于内还是对外都在为国家战事所鞠躬尽瘁。

结语:司马懿历经曹操、曹丕、曹叡、曹芳主君,其一生都是在为魏国的发展建设尽忠职守。那么有人会说之后的“高平陵兵变”架空了曹氏权贵,司马懿是奸佞而非忠良。其实不然,曹爽之前有曹真、曹休掌军严明,三国乱世西蜀和东吴难以取得胜利,现如今与曹爽同为托孤重臣,但曹爽于外统帅三军伐蜀大败,于内索取封地、窃取宫物,整日与何晏之流饮酒作乐又对排挤忠良。新帝曹芳尚幼曹爽乱权,内忧外患,这以及和司马懿建立强大魏国的目标背道而驰,一辈子受尽曹氏亲贵的司马懿忍无可忍,为了他心中的一统天下他奋起反抗推翻了曹爽乱权,扶持幼帝曹芳而终老。但其后代的犯上均与他无关,司马懿一生是效忠于魏国的,他不管世俗舆论一直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向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从避而不仕到拜将封侯,为官时尽忠职守,为将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这样一代魏国忠臣倾尽所能打造了强大稳定的魏国,为后世的天下归一奠定了基础,终其一生实现了他国之栋梁,大国基石的雄心壮志。

参考文献

《晋书·卷一帝纪第一宣帝》

《司马懿的另一面:屠夫》洪与著

《三国演义》

作者:木林森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e325d7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6.html

《重温经典,魏之忠臣司马懿波澜壮阔的生平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