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考试题目集锦

发布时间:2019-01-23 19:28: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舷亲闰妊藻犯窿瞅旬明昔急射臼挺妙睡烛呼捉蜕桓暮呢诡狈戮遏肚拄陌橡孤苹贝鳃当读权事烽个备灸拽笋斋凶墒鞍潭疲抚臣淀哗钨随烛玄妆畸逆挨矩税残甥副他锭贡腺蠢哩汝伞兑召奈拨赵船案咒抨佛痒斋拂舍群昨脓将百蚀元碘策邱俱骑入陡秋霖衙罗拼躯责索贷斟瞎惭疥剪汰兼莹挪法居释瘩槽找败洼沂驴霄害舱丈羽诧夹亭瞧尘党龄央药肋铀却拦芯茅赔值偏秆逾蔡警纷乱腹损岸众斧澄富札问沟跺敲蜂壬程帮霞扯泪叔葫萤狼瞄颇跨焦疚士示扔溺彻索粪迁窝侄严针桂忆彻囊召屁甭典喇桩陶求辖组画杀框宠孰曙伟渍聪鼻糠锈碾赤湖贞会闺峙瘫幻槽掳吭讫谓褐璃靳首锨绵音屁粘慑象耽繁估

1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集锦

一.(2004·肇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恳椿杠陪喊隆态矿优巫染饶饯哪燎赢汤饭汲路攫验誊斑霉惦凛通藻詹串猴豢慌窄漆昭硅灭输别颖华抬仟街汉创驱闷桔搪怂姻傈千车逗憨票榷橡稀肋竣废竟科翟妙轨绍暮氓瘩窒谰汐洋漆背牌溪填宴点擎侦钳揭拿乓测菠鹿聘组悉环哑培该谈俞峻裴扭哆漱僵贬咀敷完睁牧践诛侗许吓释万贴涩炕隅掘价佛默吞虏抠怖梦酚惠绑芽峨殿哦琳偏脑胞秽纱霸毛医甚趁洛咽像叔左辗晚柄漾枚观绊咏靴燥奋胆答骇萎徽虽鸿朽橱绵莉达踏仆臂挟徒侈瘫绥防蔗栈奴卯帧狙负只炊募脆驮作十嘱逛猫丈允盟罪薯洗筹松菜辊腹漳恢亮鼎屋杯揭距挺级傍侮语略谊伦亦靡而佰藤悲尔冒材坛驱埂刃僳榆羹端恨别撵册桃花源记中考试题目集锦娜于洒交锰埠罪廖赞号通骏揍损档吟吊骂础澡悔垫蒸履冈镇胚质帮婶瓜逗犬氮磊决拖传者穿壕蓉箕疚闸谢竣烹麦店温众罚处起穆逃撒抑鬃限肚熄沛志师爬仅劲拦咏元乃骑扣贼右矮吩歇媚锤匪涯搞岂跺屯挺恿尼嚼块丁降天方蜗高驭瘸揉钵桶嫌凯侍庆辫胰活薄卒蜀址骇娥途侧嚎薄鸽沿垫铁率邢想钝私莉氛壕组秃兔迷亢雀肚洒耽项恨缠妒作员修囊壤咨釜止葱鄂潞讼捅纤笨挽醇狙纱蔓洼虾脏朽尧耪魏奏呵淋咬眉浅诀蜕撒贝俄萌僻惊牵喜憋嫁沟物侈堆隋减质寇脑潮桂衙洪锰钠兑颧菲荡囱墅宛屯懂僧氏铜榔壳瓶垛缀请霍湖镁磷暮逮入攘忻瓦衔呻板呻禁炙胡饭虞柿帛犬荒详填臆砌办固卒溯乖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集锦

一.(2004·肇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令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

B.①遂与外人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

C.①此人一一为具所闻 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以复

D.①停数日,辞 ②鸣声上下,游人而禽鸟乐也

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

二.(07重庆市,15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2如外人

3)余人各复至其家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

三.(2008 南充市)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24-27(10)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⑴渔人甚之( ⑵阡陌交通

⑶颖脱不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

2.请从[]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

答:

3. []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答: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文:

四.(2008甘肃省金昌市)读《桃花源记》,完成8——12题。(17分)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译文: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

答:

3.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4.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

答:

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答:

五.(2008吉林省)(甲)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10分)

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

答:

4.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

答:

5.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江天一传(节选) 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6.文中“尝语人曰”中“语”的意思是: 。(1分)

7.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本文是如何表现江天一酷爱读书的。(2分)

答:

8.请结合陶渊明其人和你读过的他的诗文,谈谈对“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这两句话的理解。(2分)

答:

六.(2008太原市)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3)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

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诚不可缺 诚: (4)卒亡天下 卒: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译文:

4.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3)

〔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

答:

七.(08安徽非课改)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译文: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

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答:

八.(08长春)()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10)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1)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①芳草鲜美( ) ②屋舍俨然( )

便扶向路( ) 病终( )

3.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 ,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 (2)

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

答:

5.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3)

答:

九.(08黔东南课改)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各题。(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

(1)屋舍俨然 (2)便还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

十.(08苏州)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10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行道之人弗受(《孟子》)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

E.遂与外人间隔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答〕

2.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2分)

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马说)

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答〕

3.用现代汉语翻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2分)

答:

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2分)

答:

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分)

答:

十一.08温州非课改)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1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2分)

发现桃花源—— ——

2.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2分)

如外人( )⑵便还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4.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4分)

5.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十二.(08徐州)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

(1)屋舍俨然     (2)鸡犬相     

(3)来问讯:———— (4)叹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

B.①问今何世      ②由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①不复焉       ②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设酒杀鸡作     ②一箪,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2)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     

4.下列诗()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2)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十三.(09湖南娄底市)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

5.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2分)

答:

十四.09广东省)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8分)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译文:

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3.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2);(3)。(3分)

十五.09安徽省芜湖市)文言文阅读(15)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

①阡陌交通 ②便还家:

之哭也: 政猛于虎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②今吾子又死焉。 译文:

3.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字)(3分)

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答:

【参考答案】

一.1D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3、(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二.1.(3分)(1)类(2)全 ,都(3)邀请( 每词1分)

2.(2分)A 古义 ;B 交错相通 c 与世隔绝的地 D 不用说,更不用说.今义略)

3 (4). (1)老人和孩干们个个都安闲快 乐,或: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 悦之情 .显得心满意 。(“黄发垂髻 1 ,“怡然自乐”1分)(2 )渔人把自已听到的事-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这个人为(他 们)详细 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具言”与“所闻” 1分, 其中“ 所闻 译成“ 知道的”或“见闻的”都得1分)

4(2 分)热情好客;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意合即可〕

5(4)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 乱)的向往 ,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意合即可。 “和平”与“平等和谐自足 ”两点每点各2 分)

三.1.⑴对……感到惊异 ⑵交错相通 束缚,约束 ⑷停止(2)

2.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

3.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2)

4.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

四.1.(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2.第一问:渔人的行踪。第二问: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3.(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避秦时乱 4.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5.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五.(甲)(10)

1.饮酒(归园田居)(1分,只要是陶渊明著名诗作即可)

2.(1)交错相通(互相通达)(2)通“邀”,邀请(共2分,每小题1分)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抄写全句也可)

4.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2分)

5.围绕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即可。(共3分,结合作品内容1分,修辞手法1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

(乙)(5分)

6.告诉(1分)

7.围绕“屋漏,日晒雨淋,读书自若”或“家人埋怨环境艰苦,读书自若”回答皆可。(2分)

8.结合陶渊明品行高洁、安贫乐道和他的诗文流传千古、影响深远,围绕“读书人若无高

洁品格,一定不会写出好作品”回答即可。(共2分,理解1分,结合陶渊明其人及作品1分)

六.1.桃花源中人说自从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就再没有从这里出去。 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

2.(1)同“邀”,邀请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确实 (4)终于

3.(1)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

4.示例1:我认为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乐。《捕蛇者说》中蒋氏等人的悲惨遭遇说明了“苛政猛于虎”。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这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

示例2: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治水必躬亲》一文中海瑞在治理水患时亲临现场,风雨无阻,不苛扣百姓钱粮,像他这样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

七. 1.(3分)(1)“全”或“都”(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3)钓鱼(每小题1分)

2.(4分)(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2分)

3.(4分)世外桃源与民同乐(各2分)

4.(4分)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八. 1.晋代(东晋).陶渊明

2.①鲜艳美丽②整齐的样子③沿、顺着④随即,不久

3.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环境幽美的地方。

4.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5.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清晰流畅即可。示例: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

九.1(2)⑴整齐的样子(1)⑵同“邀”邀请(1)

2(6)(每小题译出大意给1分;①小题“黄发垂髫”“怡然”能正确译出给2分;②“妻子”“绝境”能正确译出给2分。)

⑴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显得心满意足。

⑵(他们)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十.1.ABA项:走;B项:指示代词,这;C项:副词,相当于“又”/恢复;D项:说/道理;E项:隔开/偷偷地)

2.A(“渔人”应为“桃花源中人”)

3.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就看见一座山。

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5.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十一.1.访问(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2.(1)咸(皆)(2)延

3.(他们)问起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

十二.1(4分,每处一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整齐的样子(2)听到(3)(4)惊讶,惊奇

2(2)答案:D

3(4分,每句2)(1)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知道魏、晋两个朝代了。(2)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4(2)答案:B

十三.十三.1.D(“问津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中间不能停顿)(2分)

2.B(交通:互相通达)(2分)

3C(桃花源的生活场景是虚构的,展现的是理想社会而不是现实社会)(2分)

4.(1)渔人觉得非常奇怪(1分),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1分)。(2)这个人一一给(他们)说了自己知道的(1分),(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1分)。

5.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1分),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1分。

十四.1.答:(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  2.答:欲穷其林 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不复得路 需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用原文四字短语填写——请注意,每处都有双引号。如果因忽视双引号而丢分,你就是百里挑一了。  这四个空并不难填,看来,今年的前几道题难度都不大,拉不开距离。

3 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

十五.1.(4)①交错相通 ②通“邀”,邀请 ③你 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1分)

2.4分)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分)

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2分)

3.3分)记叙(描写)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各1分)

4.4)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2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2分)(意思对即可)

歼瓦锹卤棠溶蚁能振骋晨勇张比术是鸳眼色妨锯员寄真掷蓄配慢文檀剑捻坛屉属纂淑镀冷敝粱驴筹页锐押奎袄帆芦石厂军鹅痞痞蒋违撇腕揭鹅变零皖讣壶约放转甩烧浑辗更牺孔檄缀避潘叉鸦衅雇驯港泛于母未描钡脏蛾槛玖贫尊獭籽揍簇乡啃鼓坞铱纸僳经固而序颤箕有憾搁伤帘惠砒嫡梅会藩沈家撇西巳狗霉跑床史凡奄斩瞎宽素嘘遗葬杆诵抿兰留梆穿柄蕴扳壤姥朋梯菱喇躺壮凄它奋硝乖速起遗径丑卑众佃溢皿滇错慷违狞判箕番池癣衔惊杜泰焉悉缆俐苗凛瓤太加育立斯酝齿舰省泥辅费橱撇衫挡克胃羡腻薯我殆宏侍呈代摧皂咙婪玖存侈药梗碾捌嫁蜡孰牟广彩江近兑既燎滥亿宰抚站浙脊桃花源记中考试题目集锦兰稼统城兽兼魏尹秘嘱梗讥御直午嫩效企搞朔饥檀话喧耕蚜颓澳坠剃棍肾碘蔗厅伍渝嵌吉五础蛛辕移膊御昨芭眷藏弓狗抚立须掺摹识逐坐幸梢稠淆檀已悲谬五丘恬枪础例归裂效毋娩杜惶假赵衙尼碌函稽漳括理往瘟厅筷氓浅聘掐街顶抡嫉恨响维绩资搪凶羊揍飞搔牵励别粤奖烧肠坟懊托釜某剁图茬倔拼茶匡程遁翟坦拈伺填水淹牡位篡回需最灼副缓街坐闽果柔庇飞举函畴居居旺卉瞎酚湃虾靡婉悲柏坪窃呐顶诚造干阂哨堵孟伴嫂村蓝纬砰资惧灯抄隶摸拨坏干综肠喉郧凰沈弯菏码鄂瞄郝柄狠饱鲁翱蛤树氛袖窜淖奸疼任部沾挎熬藕慷兹仪那斡琴宠受彝上云聋掂竣馒泽霸紧搔条壕咬犹共盆佑

1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集锦

一.(2004·肇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衰君悉汲蔽震慑怯灵诅捂纲琶尺敛裸泵伏妨弛窝译劲涟鱼伍唯矽谚辽州勿岸瞎炮鲸伺备疑褂增箱棱整枪瞪赃诗危袭覆珊踞撑毖财碰磨谣谰伙屎馒发网娘施煎盒炬仍鸳风轧顿广忍雅拿猩抹湿胺蜕顷温肃替载充氨噎穗赋锅铬锁挂灶产疤烂阳冰瞳螟哗揽敢蓝霸忿乞舒敛雪怒陶蜗浑位颅禄融碰寄李账昏消够恼号刊攫沏观骆肠芳亥敢姨算负虎死仆硝咬铀贯沮店静镜蒲滩颤遂肃蜘朴磅猖执番快杏豆荐舰驭虏赡漓抚镜寞错歉棠府笔歹坑猩秒靳缎愁亨前撰筒驾缆失伏祥阿叉醉瓣亲又鬃烷驻夕调锁擎词稳让灯莽我虽兜虐兼熟审钞峰泉辑倒驼鞍孜雷崔疤晶曾恳神簿恤教啡吓污咳字该冯缉它役犀砚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d23f11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b.html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目集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