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发布时间:2020-03-27 14:26: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它反映了(  )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农民生活的殷实富足 D.棉纺织技术日渐成熟

2.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3.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4.《汉书·食货志》:“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业生产的产量低 B.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5.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

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C.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6.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7.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8.西汉政府在丝织业发达地区设置官营丝织作坊,如齐郡有“三服官”主管制作“天子之服”,所属“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长安有东、西织室,汉元帝时,每年花费五千万钱以上。这反映出汉代(  )

A.丝织业的生产技术高超 B.官营生产超过私营作坊

C.官营丝织业生产规模大 D.丝织业为政府垄断专卖

9.一说“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唐朝昌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前茅的瓷器还有(  )

A.粉彩瓷 B.黑瓷 C.青花瓷 D.白瓷

10.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11.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

出处

铭文

元和四年壶

元和四年(公元87年),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

永和钟

永和四年(公元139年)正月一日戊展造□□□钟,重□□斤。直(值)钱七千二百。宜用

延熹钟

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造作,□□□成雷□□钟,廿二斤。直(值)钱二千四百。大吉□□富贵宜田家□意□长生

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 B.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

C.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 D.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

13.清代乾隆八年,唐英所著的20幅《陶冶图说》描绘了制瓷业的20道工序;景德镇的《浮梁县志》又记载了22种制瓷业工种。这可以论证出当时(  )

A.制瓷业专业化程度较高 B.制瓷工序繁琐工种混杂

C.瓷都景德镇制瓷业发达 D.制瓷业已出现雇佣关系

14.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番禺、顺德等十余州县统计,永乐年间共有墟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更发展到176个。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处;建宁县更从原来的1个增至9个。明中后期不断增长集市数量说明(  )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15“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 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 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

16.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耍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

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 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

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 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

1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18.(韩)宣子有(玉)环,其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乞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材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商品经济非常繁荣 B.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C.官府无法控制商业 D.韩国和郑国曾经结盟

19.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后世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主要反映了(  )

A.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 B.坊市结构的变迁

C.抑商政策逐渐在加强 D.市场监管的加强

20.宋太宗时期,东京开始出现侵街现象,临街摆摊、坊中开铺屡屡发生,致使京城街巷狭小。宋真宗咸平五年,因街坊侵街现象严重,“诏开封府街司约远近置籍立表,令民自今无复侵占”。然而诏令犹如一纸空文,权豪大户侵街现象仍是屡禁不止。这一现象说明(  )

A.草市墟市的繁盛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 B.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城市管理制度

C.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上的欠缺和疏漏 D.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冲击着市坊制度

21.“朝奉”本是一种古老的官职。秦代有朝请,汉代有奉朝请,意思是“逢朝会请”,即每逢上朝便应召议事,并不实指某个官位。明清两代,徽商蓬勃崛起,“徽州朝奉”成了徽记富商和当铺掌柜的专称。“徽州朝奉”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  )

A.徽商弃商从政 B.徽商追求虚荣

C.徽商寻求政治庇护 D.政府抑商

22.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3.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24.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B.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

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均田制下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国家对农民的压迫更重,不堪重负的农民宁愿依托地主也不愿重回自己的家园。逃户现象成为唐代中叶国家极为头痛的问题,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承认了乡村社会的土地租佃和土地买卖。在租佃制下,佃农与作为地主的富民是一种互相依赖的经济契约关系,他们在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

——摘编自曹端波《唐代土地制度的转型与农民身份地位的变化》

材料二 明清时期盛行一种新的租佃形式——永佃制,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永佃权产生之后,地主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保证了佃农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永佃制一般规定地主无权撤佃,佃农有自由退佃的权利,但“不许自行转佃他人”。所有者主体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权主体。永佃制度由于经济上的激励作用,在很多地区都得到了推行,政府对于这一制度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采取了鼓励的政策。

——摘编自王昉《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土地租佃制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地租佃制的积极作用。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960—1280年间,中国人均收入提高了l/3,而人口几乎增加了1倍。到了13世纪,由于水稻种植的广泛发展,3/4的人口生活在长江以南.……1700—1840年间人口增加了3倍多,但人均收入并没有下降。

——摘编自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材料二: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1)材料中所说的“公元960—1280年间”和“1700—1840年间”分别是指哪两个时期?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商业及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气象及政府实现的老政策。

27.坊市制是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达千年之久,其变迁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坊市制进一步完善,汉代长安城内“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傍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唐代达到了顶峰,诗人白居易描述了坊市制下长安城整齐划一的概貌:“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市、坊严格分开并将居民区用围墙圈起来,实行坊里邻保制、按时启闭坊门制、宵禁制等有利于加强对城市居民的管理和控制。……政府还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忽略了各地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得利计赃重者,计利准盗窃论。贩卖者,亦如之。”

——摘编自肖建乐《唐代坊市制度及其历史定位》

材料二 唐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居州县郭内者为坊,郭外者为村,里、村、坊皆有正。里正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坊正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

——摘编自岑仲勉《隋唐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汉唐时期坊市治理的主要特征。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汉唐时期坊市制度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60字左右。)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图片反映了耕作技术(牛耕)和纺织技术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模式的特点,故B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以判断画像砖反映了汉代大地主田庄上的农业生产情况,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情景,故选D,排除A;画像体现的是生产场景,看不出精耕细作的信息,排除B;汉代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私有制,排除C。

3.【答案】C

【解析】据材料“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推知,北朝时,南茶已在北方出现,而不是唐代才开始北运,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仅是喝茶习俗在北方的影响,不能得出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故B项错误;由“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的喝茶习俗”到北方“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以看出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北方城市中有很多南方的饮食习俗,无法体现经济水平的高低,更无法作出南北方的比较,故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反映了小农经济规模小和产量低;“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反映了小农经济下农民赋税负担的沉重;“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的是土地兼并。这些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故C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江苏部分地区普遍种植棉花,说明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故B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据材料“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说明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而江南是棉布的生产地,棉织业发达,这体现了地区经济的差异,故选 D项;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商业和手工业,与土地制度调整无关,且明朝仍旧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排除B项;国家货币制度的变化不会带来国内地区差异,排除 C项。

7.【答案】C

【解析】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与材料中“明清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利,厚于稼穑”是指利,并未涉及农耕技术,故B项错误;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与材料中“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蚕罢米”是催收田租的时间变化,但没有涉及“地主催收田租”数额减少,因而无法说明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表明官营手工业规模大,生产不计成本,故C项正确。

9【答案】D

【解析】唐朝,昌南土质好,先人们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行销海内外,故选D项;粉彩瓷是清代典型的瓷器类型,排除A项;唐代黑瓷多见于山西河南一带,如浑源窑、交城窑、鲁山窑,排除B项;青花瓷是元代彩瓷的典型瓷器类型,排除C项。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井主所雇工匠”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些竹简井属于民营手工业,数量成百上千,因此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是否高,B错误。雇佣劳动是否已经“普及”无法判断,C错误。专卖制度已经“解体”的结论无法得出,D错误。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可以研究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故①正确;根据材料中“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可用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和手工业、商业情况,故②③正确;通往通州的大运河是元代修建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12.【答案】C

【解析】材料中三个青铜器的铭文只是反映了壶、钟的制造情况及价值,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青铜器的生产情况,非盐铁官营、销售情况,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青铜器的铭文记载了生产时间、生产工匠、重量、价值等,反映了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高超,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赋税征收,故D项错误。

13.【答案】A

【解析】据材料“制瓷业的20道工序”“22种制瓷业工种”可知,当时制瓷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不能说制瓷工序繁琐工种混杂,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景德镇的《浮梁县志》又记载了22种制瓷业工种”不足以说明瓷都景德镇制瓷业发达,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制瓷业已出现雇佣关系的信息,故D项错误。

14.【答案】A

【解析】集市主要产生在城乡结合地带,是农民交换货物的重要场所,故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地方集市发展状况,没有涉及南北交流,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是雇佣劳动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北方集市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迎江货……税海商”,诗中描述的江、海贸易,不能断定是否为“对外贸易”,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草市迎江货”,表达了草市商业繁荣的景象,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草市迎江货”,结合所学,草市逐渐发展成为地方的商业中心,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迎江货……税海商”,表明草市迎接着源源不断的来自江、海的货物,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6.【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耍街'”,出现了“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现象,并且在集市上“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表现了商业的繁荣景象,据此可知,在明朝嘉靖年间,武城县的集市出现了文化和商业相结合进而活跃了经济现象,故选B项;根据题干中“集日寡而旷多”,表明山西武城县原来就有农村集市,只不过不太活跃,排除A项;根据题干可知,武城县县令为了改善农村集市的冷清现象而采取了活跃文化措施,不能表明当时居民文化活动的丰富,排除C项;乡村城镇化一般表现为常住人口的增多、城镇规模的扩大、各种服务质量的提升等,而题干仅是提及了其集市的繁荣现象,排除D项。

17.【答案】D

【解析】据材料“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说明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

而江南是棉布的生产地,棉织业发达,这体现了地区经济的差异,故选 D项;大运河是

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商业和手工业,与土地制度调整无关,且明朝仍旧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排除B项;国家货币制度的变化不会带来国内地区差异,排除 C项。

18.【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与材料中“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我无强贾,毋或乞夺”相符,故B项正确。

19.【答案】B

【解析】汉代“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代“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这体现了坊市制度的变化,故选B项。A项是在宋代;C、D项错在“加强”。

20.【答案】B

【解析】题干叙述了宋代“侵街现象”的屡屡发生及屡禁不止,也就是商业的发展冲击着市坊制度,对城市的基本管理制度提出挑战,故B项正确。

2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徽州朝奉”这种现象的产生,本质上反映了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导向,商人希图通过自我加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故D项正确。

22.【答案】D

【解析】抑商不是灭商,材料中“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如果是重税也属于抑商政策,中国古代政府有时放松但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及民间商人经商的合法法,与商业市镇崛起无关,故B项错误;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材料中“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不等于不再监管,故C项错误;向政府纳过税表明合法化,与材料中“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相符,故D项正确。

23.【答案】B

【解析】明朝“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反映的应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削弱而不是加强,故A项错误;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玉制器皿数量随之大大增加,以致于“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也说明经济的发展对等级秩序形成冲击,故B项正确;“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使用玉制器皿并非局限于市民,且材料并没有涉及伦理观念,故C项错误;“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说明当时使用玉制器皿的现象非常普遍,并非仅限于低级官员,故D项错误。

24.【答案】C

【解析】“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A项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反映了“海禁”政策之下,中外民间贸易的发展状况,而不是“海禁”政策瓦解,海禁政策是明王朝长期推行的一种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据材料“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可知,在“海禁”政策之下,中外民间贸易继续推行,反映了海禁政策出现了上下相背离现象,故C项正确;“海禁”政策是明王朝长期推行的一种经济制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25、(1)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负担沉重,逃亡现象严重;地主兼并土地,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财政收入锐减,改变赋税征收办法。

(2)积极作用: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的控制,提升了农民的法律地位;佃农获得了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提高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国家对农民的压迫更重,不堪重负的农民宁愿依托地主也不愿重回自己的家园”“均田制下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可以概括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承认了乡村社会的土地租佃和土地买卖”“佃农与作为地主的富民是一种互相依赖的经济契约关系,他们在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保证了佃农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永佃制度由于经济上的激励作用,在很多地区都得到了推行,政府对于这一制度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采取了鼓励的政策”可以得出答案。

26、(1)宋朝、清朝

(2)商业:地区性商帮不断发展、会馆出现,工商业市镇繁荣;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

(3)资本主义代议制不断法制完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完善);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这两个时期分别对应的是,宋朝和清朝。

(2)新气象,根据“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商业及手工业发展的史实; 政策,根据所学可得出是重农抑商。

27. (1)特点: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政府监管。

(2)①坊市制度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城市的治安与稳定;有助于城市整体规划;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赋役征收。

②坊市制度的消极影响。忽略了各地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自由。

结论:坊市制度有双重作用,在前期以积极为主,后期以消极为主。

【解析】第(1)问,由材料“市、坊严格分开并将居民区用围墙圈起来,实行坊里邻保制、按时启闭坊门制、宵禁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居州县郭内者为坊,郭外者为村,里、村、坊皆有正”可见汉唐时期坊市治理的主要特征是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政府对市、坊有严格监管。第(2)问,可围绕“汉唐时期坊市制度的影响”而展开,分别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论述。积极方面主要是从便于管理而言,消极方面主要从压抑个体需要,不利于经济发展等方面归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cedf07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a.html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